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孙式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

孙式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孙式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

  孙式太极拳对人体的经络、器脏有大的影响,练太极拳的好处是增强体质,练孙式太极拳可打经络,保持血压稳定,能延迟身体器脏衰老。下面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孙式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吧!

  孙式太极拳对人体经络器脏的影响

  人从出生后,便会经历生长过程,则会百病丛生,后来人们为了抵御疾病,提出了养生理念,而孙式太极拳符合人们的养生要求。

  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护养之意;所谓“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以达到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起初,人们会利用各种方法养生,最常用的是用药,但是效果都一般,而练习孙式太极拳从根本上解决的了人们的健康问题。

  所以人们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养生,其中采取最普遍的办法,就是时令进补,尤其是服用“十全大补药”为人们首选,而这些药却是用来培补人体五赃六腑的气、血、阴、阳,以达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然而,孰不知孙氏太极拳,就相当一剂十全大补药,而其中的每一个动作,也就相当于这剂药中的一味药,何况这些“药”又没有任何副作用。

  先师孙剑云曾讲过:“练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与内赃各器官息息相关,互相生化,互相制约。如:拳中的“棚”属肾,“捋”属心,“挤”属肝,“按”属肺,“采”属大肠,“挒”属脾,“肘”属胃,“靠”属胆。

  人属于阴阳,而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道家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变化,练孙式太极拳能协调体内阴阳平衡。

  所以,练太极拳有一动无不动之说,绝不局限于某一部分,也不可分别开来,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诱导,故必须力求姿势正确,动作和顺,更不能危害呼吸正常,若差毫厘,只恐不免有失千里之弊。

  太极拳的套路,以棚、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种手法,配合着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四正、四隅等手法而编成的。

  另外,练习孙氏太极拳,还要掌握九要,即,一要塌,二要扣,三要提,四要顶,五要裹,六要松,七要垂,八要缩,九要起钻落翻分明。

  同时还指出三害,即一曰努气,二曰拙力,三曰挺胸提腹。练习时,一定要避免这三害,如三害不明,练之可以伤身,明之自能引人入胜。

  以现代医学观点而言,习练孙氏太极拳,对人体的神经、呼吸、循环及消化等系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调理与康复作用。河北省保定市孙禄堂武术院的活动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它自诞生八年来,目前每天参加活动的人,遍布保定市各个活动场所,风雨无阻,笑对暑寒,形成了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什么能这样?是因为他们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收到了不可想象的效果。

  有的人工作起来精神充沛,有的人改变了过去焦躁不安或郁郁寡欢的气质,心脏病人甩开了跟随多年的药锅,长期高血压患者,不再每年都去医院打点滴。

  更可喜的是,70多岁的老年人,已不再老态臃肿、步履蹒跚,而是体轻步健、举止利落,仿佛有时间倒流之感。当前,新参加活动的人员正在与日俱增。不久的将来,这块产生孙氏太极拳的地方,会更加证明孙氏太极拳,在养生方面的巨大威力。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原道论》中说:“吐故纳新,熊颈鸟伸,导引按跷,所以调其气也。”所以,按着孙氏太极拳的要求进行练习,就可调整全身气血阴阳,进而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孙式太极拳的养生功效

  孙式太极拳中的阴阳练法促使人体身心平衡,孙式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要求逢上必下,既有上升之劲,必有下沉之劲。如右金鸡独立,左手上升、上托,左膝上提,腰胯必须松沉,右膝必须再屈,收腹吸气,脚趾下抓。

  又如掩手肱拳跳跃练法,必须是手臂腿脚上升腾空,而中躯部分(包括腰胯)必须下沉,做到升中有沉,轻沉兼备,也就是说每个动作当中,必须有阴也有阳或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有刚有柔,有快有慢,刚柔相济,阴阳对称。

  通过练习,以达到调整人体肢体与脏腑之间的平衡关系。特别是孙式太极拳主张性命双修,既练体又练性,以达到身心平衡,孙式太极拳这样的练法,首先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孙式太极拳练习的五大理论

  “三合一拳架”

  什么是孙式太极拳的“三合一”,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三合一”是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一,也就是说跳架子就是推手,就是散手,在跳架子时也就同时练了推手和散手。

  我在练习中发现拳架的每一式都是推手或散手的精华用法。因此,我认为,练拳架时勤加体会,天长日久,必有感受,在推手和散手时自然就会运用出来。

  孙式太极拳的所有的动作和拳架,都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的。

  准确地说,就是每一个动作都是武术技击的精华全息元,也就是每一个动作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用法。

  所以说,初学者应该学一些具体用法,但必须明白,绝对不能仅仅限于这几个用法,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突破具体用法而达到对全息元的理解,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无限胜有限,无招胜有招”、“无胜于有”。

  “孙式太极拳修炼的三原则”

  要练好孙式太极拳,必须把握“三原则”,一是高度协调,在孙式太极拳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要全身高度协调,而且身体和心灵也要高度协调。

  在孙式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最主要的运动方法就是要锻炼自己身体的协调性。

  一旦调性达到高水平,那就会出现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哈肯的《协同论》中所说的“协调产生新的力量”,在孙式太极拳的修炼中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整劲力量。

  二是和合凝聚,和合凝聚是一种感觉,从一开始,练习者就应该把握这一点,所有的动作都必须体现和合凝聚。

  和即和谐,合即合作,凝聚是力量、感觉、精气神,都要有一种凝聚在一起的感受,绝对不能分散,特别是感觉不能分散。

  三是向内收敛,收敛和分散是对立的,所有的动作都产生一种感觉,向内收敛,而不是向外发散。

  协调、凝聚、收敛,我认为这就是修炼中国各种功夫,特别是孙式太极拳功夫的根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练成功夫。

  “打空”解

  古拳谱中说“轻比重来重比轻”,又说“打重不如打轻,打轻不如打空”,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高明的打法是打宅。

  所谓“空”有两层意思,一是“引进落空”,使对方进入“空”的状态,即对方所有的力量全部落空,任你千般力,瞬间全落空;二是把对方打空,比如对方一只手过来,我抓住其手,翻转其手,并托其肘,下压,一个“白鹤亮翅”,对方立刻被打翻在空中。

  广义地讲,孙式太极拳的75个招式中的任何一个招式都可以瞬间把对方打在空中,把对方凌空发放出去。能同时做到这两点,就达到了“空”的境界。

  “中正”解

  “中正”为阴阳平衡之意,在孙式太极拳的练习中,表现为在任何情况下,身体都不能失去平衡,重心不能歪斜,身形不能破体,力量不能出身形之界限。

  虚领顶劲,肩身正直,不能歪斜;头项正直,不能歪斜;整体正直,不能歪斜。特别要注意的是,手随身转,手到身到,手能超越身形之中线。

  在推手与散手中,唯有中正,才能保证自己处于顺势,而背势往往因为违背中正原则。

  论 “无为”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其 自然,舍己从人”。

  在清朝时,许多高手都已经认识到 “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拳无拳,意无意,九意之中见真意”,古人的见解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实践中的深刻体会,只有当练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体会到。

  我认为,练到十几年后,就会感觉到,已经有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无所谓练也无所谓打,练就是打,打就是练,正所谓“无为方能无不为”。

孙式太极拳对人体的影响相关文章:

1.孙式太极拳对身体调节的三大好处

2.关于太极拳对健康的影响

3.太极拳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太极拳对身体的好处

5.孙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动作练习方法

6.太极拳与健康长寿

7.太极拳对人体的好处

1145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