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什么是太极拳的概念

时间: 彦刚1197 分享

  太极拳的概念是什么呢?太极拳能加强肌肉骨骼系统,增强呼吸机能,促进物质代谢,练习太极拳有利于身体健康。那么太极拳的概念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的概念

  1、太极拳的概念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2、练太极拳的好处

  2.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用意。练拳时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和第二信号系统处于高度的兴奋集中状态,而皮质的其他大部分地区则处于抑制状态,这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患者十分有益。

  2.2、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健康

  练习太极拳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时膈肌和腹肌收缩与舒张,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肌肉活动时毛细血管充分开放,加速静脉和淋巴的回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2.3、增强呼吸机能

  深长细缓的呼吸特点,对提高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作用。长期练习者,呼吸频率会减少,肺活量和呼吸差会增大。

  2.4、促进物质代谢

  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调节过程的改善,对肠胃也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体内的物质代谢。

  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促进消化,降低胆固醇含量和软化动脉。

  3、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部位

  3.1、双脚

  双脚站立是否平行,外撇的角度是否过大,由于个人身体差异,脚外撇的角度没办法精确的统一,但一般不能大于十度,其次看双脚是否站得稳,脚稳不稳就看站立的时候是否会抖动,套路衔接的时候脚的移动十分关键,翘脚尖是不可取的的,准确的是要以脚为轴,脚掌贴地外传或者往里扣。

  3.2、膝盖

  膝盖前后摆动会导致重心不稳,重心不稳站桩就没有效果,站桩就是打好根基,根基一抖动,就算技艺高超也会一招被击倒,就像高楼一般,地基没打好,时刻都有倒塌的风险。其次双膝的方向必须跟脚尖一致,要不然容易造成膝盖损失,这一点要尤为注意。

  3.3、胯

  膝盖以上,两个大腿重心向下,微微下沉,弯曲。胯要稳,有些人上一个招式胯还站得好好的,移动过后胯反而向前挺了一点。无法沉下去,这一点可以通过检查腹股沟来判断,大筋松开则站对了胯,一紧就是出问题了。

  练太极拳的禁忌

  1、忌串门走户:太极拳是内家拳,重点要内外双修,如参杂外家拳的招式修炼就很难登堂入室。

  2、忌杂拳同练:练太极拳与其他杂家拳同练,容易造成体内气血散乱,很难练通周天。

  3、忌过急速成:功不是单靠学能得到的,而是练出来的,只有练至火喉,才能水到渠成,没有直通车,欲速而不达也。

  4、忌过火求功:练太极拳关键是搭好桥,调好息,只有文火攻之才有津液满池,丹药而养。口腔不松,牙关紧闭,搭桥过紧,就会口干味苦,损精耗气。

  5、忌松散无力:松是太极拳之门,是太极拳练者入门的第一关,松是使关、节、椎松开,使肌、腱、肤扩张,让气血直达梢端。绝不是松散、松乱、松懈。

  怎么人练太极拳最好

  1、心肺功能薄弱者

  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肺功能也会随着减弱,心肺功能薄弱容易造成呼吸不顺畅。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可以有效的锻炼到肺部的功能,长时间的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肺活量。从而起到了防止心肺功能衰弱的作用。

  2、神经系统衰弱者

  神经系统在人体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支配着人体的各项器官。太极拳和一般的运动不同在练习过程中会使用到各项的肌肉和关节这项任务就会交给中枢神经系统来完成,从而在锻炼过程中加强了我们的神经系统。

40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