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太极功夫的捷径

太极功夫的捷径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功夫的捷径

  太极拳作为一项由养生到健身、进而技击的运动,深受人们欢迎。习练者越来越多,有工人、农民、学生、公务员,男女老少、遍及国际国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功夫的捷径。

  太极功夫的捷径

  习练太极拳能够祛病健身、减少疾病、强身健体、精力充沛,已成为一种共识。当人们从疾病走向健康,就开始向往功夫了。可是习练者效果却是千差万别。怎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益,能尽快学到好功夫,是每个练拳人梦寐以求的。

  我是零八年因腿疼、两膝长骨刺,血压高开始练太极拳。学了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四十八式,身体日益增强,告别了疾病走向了健康。零九年正式习练陈氏太极拳。近几年的练拳感受较深。简单的说就是:良师益友、勤学苦练、举一反三、边学边推、多练实战。

  良师,就好比书画家要练好书法、就要学晋朝王羲之,临摹被誉为天下第一的《兰亭序》;要画好山水就要临摹宋代范宽、王蒙的精品。学拳也一样,陈式太极拳发源地是陈家沟。四大金刚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朱天才作为陈氏太极的代表人物才各有千秋。取法起源、方得真谛。取法其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仅得其下、取法其下得其下下,这是实践证实的真理。

  良师就是煅钢炉,益友就是磨刀石。老师教得再好,没有对练陪练出不了好功夫。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游走于很多练拳场,虚心求教。遇到练拳人就想方设法与之交流、推手。在推手中拳架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和提高。一次我在张店公园遇到一位中年人,看他练得套路拳架很好,我就求教育他,提出与他交流推手。他说:“我才练了八年拳、没学过推手,得学十年后才能练推手。”此说法是否正确?不言而喻。练套路是知己,推手才能知彼。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我有一位拳友,我刚开始练拳时,他跟洪氏太极的第三代传人张老师学了两年。我在此学了两个月后想练推手,那时他教过我推手,老师不提倡。所以我就到了同会陈式太极拳社、学习推手,同时学了老架、新架和器械。两个月后再和他推手,他已明显不占优势,再后来就是我教他了。

  太极功夫的捷径

  洪氏太极,是洪钧升先生在五十年代跟陈发科宗师学的新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洪老先生在教拳带徒时,年事已高。所以拳架较高,多数习练者都为高架,很少人练低架。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洪先生早期拳架。洪先生晚年功成名就、功夫高深、随心所欲的境界。成为山东省太极界功夫高手。就是因为他选对了老师—嫡传陈氏太极。由于他懂书画、文学知识丰富、悟性好肯下功夫,善于学习创新,成为陈氏太极在山东重要传承人。为推广太极拳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太极要学推手,验功夫要打擂台。近几年的舞林大会及太极拳大赛中,只有正宗的陈氏太极进入决赛圈,如王战军等已成了当今武林风云人物。把陈氏太极的本性展现给世人。让人们对陈氏太极倍加关注,更加热爱,习练者蔚然成风。

  我在近三年的陈式太极拳习练中,套路、器械、推手同步练习。广交拳友,不错过任何推手机会,反复拆拳对练,极积参加赛事。零九年第六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获得第四名;一零年参加淄博市太极拳交流大赛,自编陈氏太极拳获金牌;推手获铜牌。拜读了陈正雷、陈小旺、王西安等大师的拳理、拳法。有幸参加了第六届中华武术大学堂太极名家讲堂。接受了王西安大师的精心调教。拳理得到了升华,拳法日益精进,身体更健壮了,内劲更足了,身体更柔了。2011年5月23日在威海通过了中国武术段位晋级考试,拿到了中国武术六段牌证。此时我感到了责任,又感到了功夫的欠缺,深刻的认识到必须到陈氏太极的发源地陈家沟,到那个太极熔炉里去练,才是正确的道路。这样才不会浪费生命,这样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功夫效益。

  选择好的老师是关键,学习正宗陈氏太极、必须认真临摹、千演万炼、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就像学习书画一样,认真学习传统一丝不苟。当具备了模仿能力后,就要举一反三、三生万物。对于初学者来说要追求“胸有成竹”,能胸有成竹地炼会套路后,就要追求变化。追求胸无成竹,进而做到信手拈来、随意而出、顺势而为、随风飘逸、气韵生动、混然天成、震撼心灵。就象在山水间写生,不管场景多么复杂,都能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象赵云大战长坂坡,在敌营千军万马中游龙戏水、如入无人之境。

  练拳无人似有人,战时有人似无人。在初学套路时要把拳架的打法和实战用法弄明白,必须结合推手,学一式就要运用到推手中去,通过推手校正拳架。要融会贯通、有的放矢。在与众多拳友经常的推手中、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培养锻炼和提高听劲、发力能力。学会在套路和推手中运用内气。分析推敲套路招式的共性和区别,就像解数学方程式一样,合并同类项。比如老家一路74式,有效动作只有42个其余都是重复,有些动作都属于同一种类型。一类比如:懒扎衣、单边、白鹤亮翅、拗步、云手、斜形、野马分鬃、前招、后招等。都运用了肘膝合、手脚合及剪刀劲;二类如:掩手红肱拳、青龙出水、指裆捶、击地捶、猿猴鲜果、确地龙、当头炮都是拳打,只是方向不同;三类如:倒卷肱、闪通背、高探马都有共性;四类如:左擦脚、右擦脚、踢二起、左蹬一跟、右蹬一跟、玉女穿梭、十字脚、摆脚跌岔、转身双摆莲等都是手脚配合的打击动作,只是架势的高低、角度、斜正、前、后、左、右、有所不同,其用力原理、技击意图都是相通的。如此分类拆解,老家一路体有十八中拳法。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拳理,理通法自明。有招熟到懂劲,进而神明,步入功夫殿堂。

  陈式太极拳套路是从实战中总结研究而来,只有明白其攻防含义,才能把套路打出神韵,要明白其攻防含义,只有通过推手、实战、才能得其要领,只有得起要领才能把套路打的更到位更精彩,才能够学好功夫,练得太极神韵,练出太极神功,出神入化。

52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