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

武禹襄太极拳论的实践意义和启迪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武式太极拳在中华武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最简单的话可以说,在整個武术当 中太极拳是显学,而武式太极拳的理论又是太极拳当中的显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武禹襄太极拳论的实践意义和启迪。

  武禹襄太极拳论的实践意义和启迪

  武式太极拳在中华武术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最简单的话可以说,在整個武术当 中太极拳是显学,而武式太极拳的理论又是太极拳当中的显学。这样我们就比较明确的地看到一個大致的框架,今天我从其中拿出一個问题,即“武禹襄太极拳论的 实践意义和启迪”。就是在我看来,太极拳体系中,如果只有技术,它是不完美的,它还必须要有理论。而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实践性,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武禹襄 的拳论就是来源于实践。下面我大致归纳一下。

  第一個实践,就是他从小练习家传的洪拳;第二個实践,来源于他与杨禄禅的切磋、较技,这在李亦畲小序中有记载;第三個实践来源于他与赵堡陈清 平交流一月有余;第四個实践,来源于他从温县回来以后,与李亦畲不断地进行实践研究;第五個实践,来源于他是一個儒生。为什么要强调这個呢,刚才吴文翰老 师也讲到,武禹襄反复用到的就是这個“气”,而且反复提到“气以直养而无害”,这是儒家理论里面所看重的东西。武禹襄的拳论里提到的气还有“以心行气”、 “以气运身”等。这都跟他研究儒学、传播儒学,在儒学实践中的体会是有关的,他把这個融进了拳论。

  刚才讲到的这個“气”,是儒家很重视的一個方面,另一個是“中庸”,第三個就是太极拳理论里面,经武禹襄拿出来的,最注重的一個叫“舍己从 人”。我反复想了想,只有儒家才能提得出来。为什么这样讲呢?道家讲究修身养性,追求长命百岁,自己成为神仙;佛家要修炼成正果,到西方极乐世界;而儒家 不一样,从孔夫子开始,就提出要“克己复礼”,完全用“礼”来约束人,自身不重要,一定要服从“礼”。儒家的理论进入到武术里面,就出现了“杀身成仁,舍 生取义”。这個“舍”也是佛学里面的。可是这個儒家理论与武术结合后,它完全可以为了“礼”而“舍”,从这個角度看,跟儒学关系很大。

  任何一种理论,都要有它的实践依据,没有实践作为依据的理论是空洞的。只有像武禹襄这样,有这么多方面的实践依据在里面的拳论,才是真正揭示 实践真理、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正是在这個基础上,他才能浮现第二個想法,就是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武禹襄的拳论经李亦畲抄写之后,一传播开来,马上 就被各大流派争相采用。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拳书、太极拳谱里面,有的是完整地把李亦畲手写的内容搬了进来,有的是部分搬了进来。拳论的指导意义,我 们可以从三個方面来看。

  武禹襄太极拳论的实践意义和启迪第一,在技术方面,

  我们看武禹襄、李亦畲的所有拳论,每一句话都跟太极拳推手要领贴切得很,所以大家都很重视它,把它作为指导的经典。推手之前要练架子,当然它的指导意义也很重要。

  武禹襄太极拳论的实践意义和启迪第二,在训练方法上,

  武禹襄的拳论是把“内外兼修”技艺化了。以前练拳,也讲究整体,中国的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强调“内外合一”,强调成为 一個整体,但是怎么样合一,在武禹襄拳论里面得到了诠释。“意、气、体”的相互关系,在他的拳论里面说的清清楚楚。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在其他地方还 有讲解的这样清楚的书。它在训练的方法上,有很高的价值。

  武禹襄太极拳论的实践意义和启迪第三,武禹襄的拳论有很深的文化教育价值。

  刚才吴文翰老师也讲到了,如“和谐”观念、“气”的观念、“中庸”的观念,我刚才讲到的“礼”的观 念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些精髓进入到拳论里面,用来指导我们练习拳术,自然通过这些练习,体悟到技术要求,通过技术要求 体悟到中国的文化,也振兴了中华文化。

  上面讲的几点,归纳成一句话:理论只能来源于实践,也只有源自于实践的理论,才能对实践产生指导意义。对我的启迪,我想讲两点:一是我们武术 的发展、太极拳的发展,都应该按照注重实践来发展下去,我们研究要从实际出发。二是谈到武禹襄的拳论在太极拳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也要实事求是的去研究。 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一個问题,我们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去研究,研究它的形成,它的出现,从而形成它的地位。比如说,武禹襄拳论里面的论述,都是他与李亦畲一 起发现的,发明的,整理的,还是有别的人做的?首先,要依据最早的拳论,第一個要看的,就是看李亦畲的《太极拳小序》,第二個我们要看的,是武秋瀛的《释 原论》。这两個是相当早的理论,而更直接的是武秋瀛,因为武禹襄是从武秋瀛那里得到的,并不是他自己去拿的,1930年前后,永年国术馆油印本的那個谱里 面有明确的说明,就证实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那是武秋瀛写的,我有幸在姚继祖老师那里看到他抄下来的,他告诉我,是1931年从永年国术馆的油印本抄的,我 们可以更明确地知道王宗岳这個人到底有还是没有。太极拳小序里面讲“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王宗岳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这個行文的顺序给人的 感觉是,有了王宗岳的拳论,才有了陈家沟的太极拳,这個有一点说不过去,陈家沟和赵堡都是没有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我有一個旁证,任何理论都是出自实践的, 只有强大的实践基础才能写出来。我在研究八卦掌的时候,有一個叫孙玉坤的,他写了一本书,讲到八卦理论的时候说,“集成拳术,复按易理,定八卦,合五 行”。意思是:先有了拳术,再把中国的传统哲学理论与之相结合。这一点值的我们参考。再一個,要从技术规律上来论证,到底这些拳术理论是从哪里来的,武禹 襄的拳论是怎么出现的。现在我们没有直接的依据,我们不妨反过来研究武术发展的规律,研究太极拳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基础,不会凭空到“二楼”去了。 第三個,我们要研究当时的社会背景。这個社会背景是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从南往北发展的时候。这时候,清末出现很多武术,有岳氏连拳、岳氏散手等,是这么一 個背景。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岳飞呢?当时反对清朝的氛围是很浓的,中国在传统上认为,岳飞是反抗外族的民族英雄。联系到王宗岳的名字,这個是我首先想到的,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先生写的文章,当中讲:王宗岳的名字如果用古代人的话来讲,就是“宗岳王氏”,就是指与岳飞一脉相传。这样讲是不是有一点牵强附会呢?这 里有两個附带的证据借鉴过来。第一個,岳飞是岳武穆,怎么成了岳王呢?我去汤阴岳飞庙,从永年到温县,必须经过那個地方,那里写着“岳王庙”,岳飞简称 “岳王”。中国的儒家,历来不为自己立论,都是替圣人立言,明明是他创造的,却不说是自己创造的,而说是我得到的。第二個,也是一個附带证据,还要提到八 卦掌的研究,第一個教八卦掌的人,他讲他的老师,是两個道士,一個叫尚道明,一個叫何道源,两個人名字连起来,意思就是:你崇尚此道就明白了,何必要去问 它的源头呢?我一下就明白了,人家已经给你说的清清楚楚了,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考虑有这么一個原因,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反对外族的侵犯,而把岳飞树 立起来。

  最近有一個研究发现,武禹襄到赵堡跟陈清平学习或研究太极拳,有时候,研究比学还要深刻,研究是追根问底,陈清平的大弟子和兆元,他的那個架 子叫带理架,到了武禹襄的拳论里面,强调的是“气”,而这個“理”和“气”正是那個年代儒学家最提倡的内容,我也考察了好长时间了,又出现了一個《岳武穆 九要论》,《九要论》一理二气,这是巧合呢还是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体会这個问题,为什么从陈清平那里学拳的两個人,一個叫带理架,一個在拳论 里面把“气”作为重要的理论来谈。武禹襄的拳论是在《九要论》之后,两者有什么关系,怎样从《九要论》过渡到这一边,出现了一個完整地太极拳理论体系,这 個我正在研究,也希望大家一起来研究。只有我们依靠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从技术层面上研究他的技术规律,依靠我们把思路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当中来研究,才能 撇开简单的传说来谈太极拳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地给武禹襄,给武式太极拳一個正确的地位,看到她在太极拳当中,在中华武术当中做出的杰出贡 献。

53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