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发展技击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一要务

发展技击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一要务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发展技击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一要务

  太极拳的拳理和拳法内涵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本太极阴阳之理,强调身心同练、性命双修、天人合一,融汇各家之长,纳五行八卦与拳术步法之中,极柔软而后极坚刚,以无为应万变,是传统武术中高层次的技击术,正如许禹生言:拳术得太极功,而各家统一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发展技击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一要务。

  发展技击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一要务

  杨式太极拳与技击术浑然如一体,发展杨式太极拳,必以发展技击为基础、为前提、为方法、为标准,方能将杨式太极拳运动标准化、普及化、进而精英化、国际化,现阐述如下:

  第一、太极拳为拳术,拳术即为技击之术。无技击即无拳,无技击即无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就是因其卓绝的武功而得“神拳杨无敌”之名,使杨式太极拳名震京师,为皇宫贵胄所推崇,太极拳藉此得以发扬光大,推广于全国,开创了中华武术的崭新天地。杨式太极拳的先辈名师杨班侯、杨少侯亦是因太极拳技击之术而名震拳坛。杨少侯更是因与人推手之时,搭手即放,“出手不见手,见手浑身手”,而被誉为“千手观音”,名冠于世。可以说,如果没有实战性的技击之术,就不会有今天的杨式太极拳。

  第二、太极拳要练好、要练对,必须融入对技击之术的揣摩和运用。

  近年来,因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社会向老龄化方向发展等因素,促使健身养生成为大众的需要,太极拳运动随之受到了更多人的热衷和追捧。但诸多原因使人们眼中的太极拳变成了表演拳、银发拳,甚至是热身拳、放松拳,更有甚者,没有音乐不会练,又或者练拳练到腰腿痛。究其原因,都是没能理解太极拳每一动作的要义,仅仅是依样画葫芦的简单模仿。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唯一的方法就是推广太极拳技击,让大众能够理解每一招拳法均不是凭空臆想而来,而是蕴含着具有实战效果的技击之术,练习时需以意带形,细细揣摩,才能真正将太极拳练好、练对,并加以传承。

  第三、在大众健身的同时,增加技击术的训练,可以用于加强社区的群防群治,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人员居住日益密集,一个新建小区就有几千户人,相应的社会治安状况恶化,而国家警力不足的现状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如果能够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突出太极拳的技法特点,展示出太极拳变化巧妙的技击精华,采用简单实用、少而精、以巧打为主的实战训练路子,培养出一批太极拳搏击爱好者,就不仅能够提高广大群众练习太极拳的兴趣,而且能够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使用太极拳技击之术,起到紧急避险、群防群治,维护社会治安的功用。

  第四、发展太极拳技击,必须开展太极拳搏击。

  太极拳技击至今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是因为各式太极拳对于拳法的优劣均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各门派间缺少交流,表演型武术与技击型武术泾渭不明。如果要发展太极拳技击,必须将太极拳搏击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发展,以走向世界、走向奥运为目标。对于太极拳搏击,我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依据太极拳独有的技术特点,制定出区别于自由式搏击、跆拳道等现有搏击项目的判罚标准和技术要求,并对擂台规格、运动员级别划分等制定出统一而细化的规章制度。

  其次,太极拳搏击比赛,可在全国范围内,由区、县级武协作为牵头人,在辖区内组织比赛,搭建交流平台,并将活动经验上报上级武协,进而由省、市级武协举办更高标准和水平的赛事,对太极拳搏击进行规范和宣传,从而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成长模式。最终在全国加以推广和应用,才能使太极拳运动的水平越来越高,影响面越来越广。

  综上,我们应当致力于太极拳技击的传承和发展,致力于太极拳搏击的推广和普及,发扬太极拳实战技术,争取建立一个体现中国传统太极拳特色的赛事体系,为太极拳搏击运动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为努力奋斗的目标。

53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