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在世界舞台上也越来越受人关注。与此同时,由太极拳衍生而来的入门功法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太极拳的入门功法并不能随意编创,需要一个标准对其约束,力求使功法具备科学性、规范性、适用性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一、无极桩

  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心静如水,无物所著,无念所思。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身桩端然恭立,思想松静无为,头颅正直,顶劲虚领,肩井穴下沉,双肩松脱,膻中穴内含,心气下降,横膈膜下沉,束肋合腹,腰部向后撑平而下塌,松胯圆裆,开膝合膑,双脚内旋,涌泉穴虚而含吸地气之感,双脚外侧与肩同宽站立,周身放松合住劲,清浊之气共同浑合至小腹之内,等待阴聚阳震之机。功积力久,渐悟无极桩。待无极桩锻炼纯熟后,内气已较充盈,并有阳震之机,即可进行太极桩的训练。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二、太极桩

  太极桩又名混元桩,是指在无极桩站立的基础上,腹部内气较前段时期充盈,配合束肋合腹,小腹的关元、中极二穴共同内敛纳气,冲震命门穴。与此同时,利用肩部和肘部的松垂动作,催动两臂自下而上画弧缓缓抬起,高与胸平。由于双肩松脱、内卷里合,锁骨下沉相合,心气与横膈膜向小腹中极穴沉降,以助内部气息团聚,向命门穴冲震,使两臂内侧(阴经)微微内缠向身体外侧撑住劲,构成内撑外掤、内圆外方、负阴抱阳的太极状态。

  两手指松直向内,十指尖左右相对相照,指甲缝的气机含互相渗透和相吸相合之意,同时注意鼻准头的吐纳气与印堂穴(上丹田)、膻中穴(中丹田)、中极穴(下丹田)及三心(头心百会穴、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的吐纳气一致,并将气纳入中脉(上通百合穴,下达会阴穴一线串之)之轨道,以助中气潜转。同时下闭谷道,气方不向下泄,构成呼气时使气由内达外,劲贯梢节,气贯指(趾)肚;吸气时退藏隐密,气结中宫,循环无端。久而久之,体内会出现一种轻灵景象,气机运聚之意象,皆由心发,中气之潜转,上下不停。如能将此意象融会于拳架之中,与动作、劲路结合起来,身体内外就会化生出一种浑厚灵敏、韧性极佳、弹性极强的混元气布满周身。正如拳谚所云:? “学者若会混元气,哪怕他人有全功。”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三、缠丝功:太极缠法

  太极缠丝功的习练非常有利于太极拳功夫的长进。

  在练习时,我们需要在缓慢的开、合、松、落的动作过程中感受以丹田为核心、节节贯穿的缠丝运动,和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身心内外合一。

  正如拳谚所云:“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腰似蛇形腿似钻,周身运动走螺旋。”

看了“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入门

2.陈式太极拳学练的要领

3.陈氏太极拳的入静放松功

4.内家拳抖杆的功法及功效

5.太极拳基本功法

7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