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体育运动>武术>武术基础>

太乙五行桩的介绍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五行桩是武当内家拳夜行门功夫的基本桩功,也是步入内家拳的必行之路,此桩简单明了,不复杂,其名因天地五行于人体五行而得,是一套修练身心,平衡人体阴阳,强筋壮骨,固本培元的内共修练方式,也是一套极具珍贵的桩功功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乙五行桩的介绍。

  太乙五行桩

  太乙五行桩的功前准备

  (一)调心

  这里的心,指人的意识。其方法主要是收心、止念、定心。大家一定不要轻视。

  (二)调息

  就是调整人的呼吸。其方法常用有五种:一是自然呼吸法,把呼吸变慢一些即可。二是深呼吸法,即将呼吸的频率变慢、变均匀、细长。三是腹式呼吸法,分逆式与顺式。但此桩功不宜使用。四是胎息法,此法须修到一定程度才会使用。五是意气呼吸法,指有意识地将气提灌或输送到一条经络、一个部位或一个穴位,又将气引到另一条经络、一个部位或一个穴位。

  (三)调形

  也叫调身,指练功时调整肢体的形态、姿势,使其达到功法要求的一系列方法。现将本功法对人体各部位的身形要求列举如下:

  对头部的要求,头顶悬,亦称"头如悬磬"。头要中正,虚凌向上,好似一根绳子连于百会穴,把人悬于空中。具体做法:头放正,头顶向上领,竖项,下颏内含,喉头回收,意念从喉头位置向上找百会,这样颈项自然后凸,头顶呈现虚凌之状。

  对目的要求:目似垂帘,含光默默。即眼睑下垂,仅留一丝光线,眼睛在内平视,目光内收。

  对舌的要求:舌抵上腭,亦称拄舌。做法:将唇齿轻轻闭拢,齿似合非合,两侧臼齿如咬物,舌尖自然抵于上门齿内与齿龈相交处,即内龈交穴,稍用意即可,切勿用力,否则舌头僵硬,齿龈上火,而产生副作用。

  对胸背的要求:含胸拔背。含胸不能扣肩;拔背不要夹背。

  对肩的要求:做到松肩,空腋。但不要一味地将两肩放松下垂。

  对肘的要求:肘坠(垂)而悬。但肘部不得用力下垂,否则肩肘必然滞重。

  对腕、指、掌的要求:腕要坐,掌要含,指要舒。

  对腰:松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等都要放松。伸直时不要硬挺。

  对胯:松胯,一是要求髋关节放松,二是要求骶髂关节放松。

  对腹:小腹回收,胸腹呈一平面。

  对尾闾:尾闾下垂,包括前扣、后翘、左右摆动,都要十分灵活。

  对裆:吊裆、调裆、圆裆,使阴囊不要接触到大腿内侧皮肤。

  对膝的要求:松膝内扣。

  对足的要求:两足平铺地面,把全身重量均匀地放在两脚上,不要偏重于一只脚上。

  太乙五行桩的功法

  (一)预备式

  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头顶上悬,颈项竖直,双腿微下蹬,拉伸脊柱;舌抵上腭,下颌回收,双目平视远方,并在极目视点上马上慢慢收回目光,微闭双目。

  默念"天地人",意念随之到天穹,到地之深处,随后上下归一,回到体内;

  默念"两仪分",意念随着左脚分开,使人体的"一"分为阴阳,即分出两仪;

  默念"起混元",意念随着两掌心向下由腹前起升到与胸等高,再下按至腹前,根据气感可做2-3次;

  默念"玄苍穹",也就是玄太极时,两掌位于小腹下两侧,掌心向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两次,根据气感可做2-3次。

  (二)起势桩

  (1)转地阙:两腿蹲马步,左转胯,成左弓步,后坐成虚步;右转体,成右弓步,后坐成虚步。在左右转胯的过程中,两掌在下腹部做旋转太极球的动作。使足三阳、三阴得到牵引、拉动,同时两掌的气机下运,以利于发动丹田之气。根据气感左右可各做2-3次。也可根据练功者自身情况多次旋转。

  (2)旋天心:两腿保持蹲马步,左转跨,左手横空划弧,成左弓步,右掌由内向外旋转着升至头顶,后坐成虚步;右转体,右手横空划弧,成右弓步,左掌由内向外旋转着升至头顶,后坐成虚步。左右各做3次,也可根据练功者自身情况多次旋转。从而使手三阳、三阴得到牵引、拉动,同时两掌的气机上运,以利于发动中丹田和上丹田之气。

  (三)青龙桩--吕纯阳剑诀护青龙。

  (1)青龙桩,主要锻炼肝胆经。

  (2)接上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掌由眉前慢慢下按至下丹田,同时呼吸和气机也下降至小腹。两掌继续将气机下按至足部,接着两足大趾上翘;双手由大趾起,将气机从两腿内侧向上导引至头顶上方。以疏通足厥阴肝经。

  (3)双手变龙爪,吸气,弊气、收缩全身筋腱,停顿3-9数;接着两掌随呼吸和气机下降至腹前,蹲马步,再次吸气、弊气、收缩全身筋腱,停顿3-9数。再将气机从两腿外侧导引至两小趾,并完全下蹲。以疏通足少阳胆经。

  (4)起左脚,左转身成弓步,目光左转,左右掌随之猛推,并口中发出短而猛的"唏"字以补肝气;向后坐胯,同时左足大趾翘起,两掌顺势将大趾之气从左腿内侧向上导引至头顶上方。

  (5)双手高举头顶上方变为爪形,并吸气,憋气、收缩全身筋腱,停顿3-9数。左转身,两掌下落,以左肘向后顶,停顿3数。此3数与前面不同,肘每向后顶一数,既做一次呼吸,直到左后转身顶到极致。以牵动肝胆经脉。

  (6)两掌向下,将气机从左腿外侧导引至小趾。随吸气两掌突然变龙爪,再次吸气、憋气、收缩全身筋腱,停顿3-9数。

  (7)两掌向前、向上捧气与肩同宽平,带动左足前、右足后立起,身体前倾;两掌所捧之气由前向两目收气,两掌至目前变为"肝指诀",即伸出两手食指,握紧其他四指,由胸前与肩同平向前推出。在推出"肝指诀"的同时,口中徐徐地发出"嘘--"的声音,目光也随着"肝指诀"的推出怒目而睁,以泄肝火、肝邪。可以重复做,重复次数视练功者病情和练功季节而定,一般为3-9数。

  (8)发音要求:舌中前部抬起,舌尖抵下齿,口唇呈小扁圆;先发"唏"字音,再发"吁"字音,即舌尖由下向上摩擦、同时口唇由大变小而发出的"唏吁--嘘",最终保持缩小了的口形发出"嘘--"的声音。

  以上为左式,下面变换方向,重复(3)至(7)式,即为右式。详见(9)-(12)式。

  (9)收回双掌,两脚变为向前平行站立,并下蹲成马步。起右脚,右转身成弓步,目光右转,左掌随之猛推,并口中发出短而猛的"唏"字以补肝气;向后坐胯,同时右足大趾翘起,两掌顺势将大趾之气从右腿内侧向上导引至头顶上方。

  (10)双手高举头顶上方变为爪形,并吸气,憋气、收缩全身筋腱,停顿3-9数。右转身,两掌下落,以右肘向后顶,停顿3数。此3数与前面不同,肘每向后顶一数,既做一次呼吸,直到右后转身顶到极致。以牵动肝胆经脉。

  (11)两掌向下,将气机从右腿外侧导引至小趾。以疏通足少阳胆经,随吸气两掌突然变龙爪,再次吸气、憋气、收缩全身筋腱,停顿3-9数。

  (12)两掌向前、向上捧气与肩同宽平,带动、右足前、左足后立起,身体前倾;两掌所捧之气由前向两目收气,两掌至目前变为"肝指诀",即伸出两手食指,握紧其他四指,由胸前与肩同平向前推出。在推出"肝指诀"的同时,口中徐徐地发出"嘘--"的声音,目光也随着"肝指诀"的推出怒目而睁,以泄肝火、肝邪。可以重复做,重复次数视练功者病情和练功季节而定,一般为3-9数。

  (13)发音要求:与(8)同。

  (14)收回双掌,两脚变为向前平行站立。两掌在胸腹前上下起落,调整体内气机。

  (四)朱雀桩--马明生玄空飞朱雀

  "朱雀桩",主要锻炼心经,即十二正经中的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使心经气血通畅,心系得到元气充养,并通过扶正祛邪,祛除心脏、血脉、小肠及舌面部的疾病,从而起到强身健体、补亏筑基的作用。

  (1)接上式,两掌由体侧上下调整气机,然后两臂掌犹如朱雀旋翅,按正时针由下旋飞而上至肩平,每旋飞一次,重心向足根压一次;旋飞次数和力度视练功者体质而定,一般为3-9数。此为后旋。以震动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2)两掌左右平伸,右掌含气内收,左掌劳宫外撑排废气;换左手掌含气回收,右掌劳宫外撑排废气。即气功中所称"通臂"。快速重复收回和外撑动作,如同朱雀高空翱翔。通臂的次数和力度视练功者体质而定,一般为3-9数。以牵动和拉伸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3)两掌立掌并左右平伸,卷握四指,伸出中指,即为"心指诀"。两中指成心指诀沿左右侧向上划弧而升至头顶,并相互交叉小臂停顿三数,同时喜形于色而发音"呵--"。接着两臂、掌、中指沿中线边发音边下降,当两肘下降至两肋间时,突然两腿下蹲,两肘向下后发力,而且发音也突然中止,并发音"哦"。

  (4)发音要求:舌中隆起抵住上腭,舌尖抵住下齿,口型中圆;先发"喝"(喝水的喝)音,后发"哦"音,也就是气流冲破舌中隆起变"喝"音为"哦"音,即"喝哦--呵",并保持压缩了的气流徐徐吐出"呵--"的声音;发音时面露笑容。最后发力收音时,吐尽胸腹中余气,爆破而出,发出"呵"以补心气。

  (5)然后,两"心指诀"一边在下腹前交叉自然摆动以调整气机,一边吸气使两掌由左右两侧向上升至肩平。接着两掌变"心指诀"边徐徐发音"呵--",边沿左右侧向上划弧而升至头顶上方。然后两小臂于头顶上方交叉停顿3数,两肘下降至两肋间,并下蹲向下后发力,发音也戛然而止。这是(3)式的重复,重复的次数视练功者病情和练功季节而定,一般为3-9数。

  以上为"后飞式",下面变换方向,重复(1)至(5)式,即为"前飞式"。详见(6)-(9)式。

  (6)起身,两掌由体侧上下调整气机,然后两臂掌犹如朱雀旋翅,按逆时针由下旋飞而上至肩平,每旋飞一次,重心向足前掌压一次,并提气上飞;旋飞次数和力度视练功者体质而定,一般为3-9数。此为前旋。以反向震动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7)两掌左右平伸,左掌含气内收,右掌劳宫外撑排废气;换右手掌含气回收,左掌劳宫外撑排废气。即气功中所称"通臂"。快速重复收回和外撑动作,如朱雀高空翱翔。通臂的次数和力度视练功者体质而定,一般为3-9数。以牵动和拉伸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8)两掌立掌并左右平伸,卷握四指,伸出中指,即为"心指诀"。两中指成心指诀沿左右侧向上划弧而升至头顶,并相互交叉小臂停顿三数,同时喜形于色而发音"呵--"。接着两臂、掌、中指沿中线边发音边下降,当两肘下降至两肋间时,突然两腿下蹲,两肘向下后发力,而且发音也突然中止,并发音"哦"。

  (9)发音要求:与(4)相同。

  (10)然后,两"心指诀"一边在下腹前交叉自然摆动以调整气机,一边吸气使两掌由左右两侧向上升至肩平。接着两掌变"心指诀"边徐徐发音"呵--",边沿左右侧向上划弧而升至头顶上方。然后两小臂于头顶上方交叉停顿三数,两肘下降至两肋间,并下蹲向下后发力,发音也戛然而止。这是(8)式的重复,重复次数视练功者病情和练功季节而定,一般为3-9数。

  (11)两脚平行站立,双掌由左右两侧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变掌心向前,两掌前后交替摆动,由两掌一直摆动至足趾,此为"朱雀上抖翎"。

  (12)双掌自然下垂于身体的左右两侧,然后变掌心向后,接着两掌前后交替摆动,由足趾一直摆动到头顶,此为"朱雀下抖翎"。

  (13)两掌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准备做玄武桩。

  (五)玄武桩--陈希夷卧法通玄武

  "玄武桩"是通过皮肉和口唇的锻炼、发音的调节以及经络的牵动、动作的导引,以达到祛除脾系统疾病,并以元气充养脾、胃、肠、胆等消化系统的一种动功桩法。

  (1)接上式,两手左右下垂,伸直手臂和十指,然后右臂上摆,左臂下摆,身体随之向左倾斜90度;右臂在上用力向左拉伸,左臂在下用力向右拉伸。此式可以停顿3-9数,效果更好。不仅拉伸了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和阳跷脉,而且能够消耗左右腰部脂肪。

  (2)按相反方向,重复上式。

  (3)两掌于体后变"脾指诀",即卷四指,翘大指。两臂伸直,并掐"脾指诀"于体后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从而拉伸了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4)然后两脚成内八字,两腿站直;两臂夹头,同时向前下伸展,使上体与下肢成一直角。从而拉伸了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5)左右"脾指诀"交替顶出大指,左右各顶出9数,同时口发短而有力的"唬"音,以补脾气。其形如龟蛇缠绕相争之象,使足太阳膀胱经、阳维脉得以拉伸、运动。

  (6)左右"脾指诀"边顶出边起身,使两"脾指诀"高举至头顶;然后身体后仰,两脚内扣,两膝相夹,两胯外撑,吸腹直背,从而拉伸任脉、冲脉;再行两"脾指诀"左右伸展,外发力3-9数,亦口发短而有力的"唬"音,以补胃气。

  (7)收回左右"脾指诀",向后平伸至头顶,身体保持后仰,再行交替顶出左右大指,并发出短而有力的"唬"音,其形亦如龟蛇缠绕相争之象,使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及阴跷脉、阴维脉得以拉伸、运动,然后缓缓起身站立,"脾指诀"由头顶向下至胸腹、背腹导引,同时面带忧思之色,徐徐发音"呼--"。

  (8)发音方法:舌中稍上抬起,挤压气管中发出的气流,嘴唇撮圆、缩小,约束气流的外放,从而使气流震动口唇部;先发"唬"音,再滑向"呜"音,最终保持缩小了的口形发出"呼--"音,即"唬呜--呼"。发音时面带忧思的表情。

  (9)双手掐"脾指诀"由体侧置于身后,并于体后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从而拉伸了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10)然后两脚成内八字,两腿站直;两臂夹头,同时向前下伸展,使上体与下肢成一直角。从而拉伸了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11)左右"脾指诀"交替顶出大指,左右各顶出9数,同时口发短而有力的"唬"音,以补脾气。其形如龟蛇缠绕相争之象,使足太阳膀胱经、阳维脉得以拉伸、运动。

  (12)左右"脾指诀"边顶出边起身,使两"脾指诀"高举至头顶;然后身体后仰,两脚内扣,两膝相夹,两胯外撑,吸腹直背,从而拉伸任脉、冲脉;再行两"脾指诀"左右伸展,外发力3-9数,亦口发短而有力的"唬"音,以补胃气。

  (13)收回左右"脾指诀",向后平伸至头顶,身体保持后仰,再行交替顶出左右大指,并发出短而有力的"唬"音,其形亦如龟蛇缠绕相争之象,使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及阴跷脉、阴维脉得以拉伸、运动,然后缓缓起身站立,"脾指诀"由头顶向下至胸腹、背腹导引,同时面带忧思之色,徐徐发音"呼--"。

  两掌调节一下气机,准备做下一桩式。实际上后面(8)-(12)五式是前面的重复。一般同一桩式练两遍就行了。多则汗多而夺血。此式动作较多,牵动的经脉也多,正是"脾居中央","百脉来朝"的隐义。

  (六)白虎桩--张三丰太乙揽白虎

  "白虎桩"主要通过舒张肺气、坚固两肋、牵拉肺经,以使肺脏、气管等呼吸系统得到元气充养,并通过肢体的导引、抛摔、发力动作、以使皮肤、毛发等都能得到气血的充养,从而起到扶正祛邪,祛除呼吸系统疾病,进而强身健体、补亏筑基的作用。

  (1)两掌从下腹部拉起,右掌斜出,身体半下蹲的同时,突然左摆,以带动右掌向左前上方抖气,左掌向后下方抛气。从而拉伸、运动了带脉、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2)按相反方向,重复上式。

  以上(1)(2)两式重点在于摆腰、抖气,可以重复做3-9数,也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和季节情况增加次数。

  (3)两腿恢复马步,右掌横出,身体扭动转身向右,带动右掌向左撸气;在右臂到达左极点时,突然抽右肩回气入胸肺。从而挤压、运动了右部胸肺,也拉伸、运动了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

  (4)左掌紧接上式横出,身体扭动转身向左,带动左掌向右撸气;在左臂到达右极点时,突然抽左肩回气入胸肺。从而挤压、运动了左部胸肺,也拉伸、运动了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此式实际上是上式的相反方向重复。

  (5)以上(3)(4)两式重点在于拧腰、抽肩,可以重复做3-9数,也可以根据身体状况和季节情况增加次数。在重复左右撸气和抽肩之后,突然膨胀双臂发力,并口发短而有力的"嘶"以充补肺气。

  (6)双臂同时在胸肺部调气,即舒缓地向胸肺贯气并舒展开去。双臂挤压时徐徐呼气,双臂舒展时缓缓吸气。调气的次数根据胸肺气机的充盈情况。

  (7)两掌收回胸前,上下调气并变为"肺指诀",即双手卷曲四指,伸出无名指。"肺指诀"一边由左右体侧向下导引至两足侧,一边面带悲伤的情绪,徐徐发音"咝--"。然后伸直双臂成90度角由下向上引气,使胸部阔展直到双臂到达头顶之上。稍作停顿,犹如《内景图》中"碧眼胡僧手托天"的形象,有望日接天之意。

  (8)发音方法:上下门齿轻轻咬合,舌尖抵住上下门齿缝,使气流从门齿与舌尖之间的缝隙挤破而出;先发"嘶"音,再发"咝"音,使发音的气流通过缝隙时越来越细小,即保持压缩了的"嘶"音徐徐发出。发音时注意保持悲伤、悲痛的情绪。

  (9)接着"肺指诀"向中左右伸展,伸展至极点做"三点水"后立即松开"肺指诀"向上收回双臂,回气至胸肺。

  (10)再掐四指,伸无名指,沿左右体侧向下导引至两足侧,同时徐徐发音"咝--"。发音方法同(8)。

  (11)然后伸直双臂成90度角由下向上引气,使胸肌阔展直到双臂到达头顶之上。稍作停顿,有望日接天之意。

  (12)接着"肺指诀"向中左右伸展,伸展至极点做"三点水"后立即松开"肺指诀"向上收回双臂,回气至胸肺。

  (13)上述各式只做了一遍,一般以两遍为宜。若是在秋天或是有肺病者,可以增加次数,以便清肺润燥,美洁全身皮肤及毛发。

  (七)双鹿桩--阴长生芝田养双鹿

  "双鹿桩"模仿长寿神兽鹿和龟的形体动作,以牵拉肾经,运动肾脏、膀胱等,使人体泌尿系和生殖系得到元气滋养,从而治疗肾病以及由肾病引发的其他疾病,进而增强体质、补亏筑基,为下一步丹道修炼打好基础。

  (1)两掌在腹前调整一下气机,然后弓腰由大趾将气机向上疏理至舌根两旁,再导引至头顶上方;接着两臂和身体由上至下逐节卷曲而下,同时徐徐呼气,使气机由头顶下降至脚底涌泉,两手着地。

  (2)两腿立直,以胯为折点;两臂带动脊柱左右、前后摆动各3-9数。摆动次数视心脑血管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承受力而定。摆动时两臂和上体完全放松,有助于脊柱、脏腑复位,并治疗腰椎、颈椎疾病。

  (3)双手大指与食指掐于两足要跟腱,使上体贴于腿部,迫使腹内呼吸之气吐出;上体离开腿部时,可做缓缓吸气。此式可做3-9次。每做一次,当上体贴于腿部时,下颌用力向尾闾接引,形成武当山道士的"鹿吹垂尾"姿势。这样既可俯身拉伸背部脊柱和腿部筋腱,又能拉伸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而且能使真气不散。

  (4)松开双手,两掌复于两足面,由涌泉向上拉气,沿小腿、大腿、腹部、颈部、头部,至于头顶上方,呈高举双手状。双手向上拉气时,由下至上应为缓缓吸气。

  (5)双手掐"肾指诀",即卷曲四指,伸出小指。然后两"肾指诀"翻掌心向上,再上撑片刻。此时应调整一下呼吸,在双手下降和发音之前应吸足一口气。紧接着掐"肾指诀"的双手掌心转向下,一边面露惊恐之色徐徐发音"吹--",一边向下导引气机至肾、至足三里、至涌泉。此为"百脉归肾",当"肾指诀"由头顶上方向足底发音引气时,手三阳经、手三阴经、冲任脉、阴阳维脉以及足三阴经之气均向下行,所以形成"百脉归肾"的动势,从而具有很强的滋补肾阴、强壮肾阳、治疗肾病的效果。

  (6)发音方法:双鹿桩的发音只补不泻,或以泻为补的方法,是符合道家理法和中医理论的。发音时先发"嗤",再徐徐发出"吹--"。发"嗤"时,两"肾指诀"掌心上撑;转掌心向下时,再调整成惊恐的情绪,然后徐徐发出"吹--"。所以上撑补阳,"嗤"音补阳;下引滋阴,"吹"音滋阴。

  (7)身体下蹲,两掌复于足面,大小腿后部完全相叠,两臂置于两腿内侧。稍做呼吸调整,吸气时,尾椎内叩;呼气时,颈椎和胸椎外撑。可使脊柱、背肌、督脉完全拉开。

  (8)保持上式,下颌由下至上正时针画圆,进一步拉伸和运动脊柱、背肌、督脉。然后头顶一边向前顶着,一边左右摆动着,缓缓地立起双腿。这就是武当山道教的"龟纳鼻息"姿势,与"鹿吹垂尾"一样,既能拉伸背部脊柱和督脉,又能挤压腹腔锻炼内脏和减肥,而且能使脏腑归元,真气不散。按道家的练法,"鹿吹垂尾"以滋阴、保真;"龟纳鼻息"以养元、壮阳。

  (9)两掌复于足面,拉起涌泉之气,沿小腿、大腿、腹部、颈部、头部,至于头顶上方,呈高举双手状。双手向上拉气时,身体由下至上逐节卷曲而上,同时缓缓吸气。

  (10)双手掐"肾指诀",然后翻掌心向上,上撑片刻并调整一下呼吸;转掌心向下,一边发音"吹--",一边向下导引气机至肾、至足三里、至涌泉,即"百脉归肾"势。

  (11)重复做"鹿吹垂尾"和"龟纳鼻息",以滋阴壮阳,保真养元。

  (12)之后再由(9)式返回(2)式,即从(2)式至(11)式再练习一遍。在实际练功中,如果我们只练习(1)至(12)的话,可能会出现"马阴藏象",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精气逆行,绝断性欲。这样应当是一件好事情。但是也有人会说,"太乙五行桩"滋阴壮阳是假,否则怎么会练得人没有了性欲呢?所以我们专门在"双鹿桩"后面增加了(13)式,以供那些需要增强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练功者锻炼,而且效果非常好。当然我们必须提醒大家,如果您偶尔需要那么一两次是可以的,多则无益。尤其是您已下决心进行丹道修炼,那么在这个补亏筑基阶段是绝对不能练习(13)式的,否则"急水滩头挽不住船",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切记,切慎。

  (13)身体半蹲,两掌在小腹前调气,然后变捧球,并在腹前抟揉武当山道教"太极球";接着两手左右叉腰,大指掐肾俞,四指掐肾门,助其腰胯前顶阴部,停顿36-81数,而且每数一次,内力前顶阴部一次;换势为后翘尾闾,同样停顿36-81数,而且每数一次,内力后翘尾闾一次;换势为侧顶左胯,顶住后再用内力顶胯36-81数;换势为侧顶右胯,顶住后再用内力顶右胯36-81数;接着做"摇丹鼎"、"摆丹炉",即前、后、左、右摇摆下丹田。很快就能生聚真阳,3-5天即能明显增强性功能和生殖能力。

  (八)调气桩--运转乾坤调理三焦

  (1)立起双腿,两掌在胸腹前调一下气,接着身体半下蹲,左掌由左肋下向后穿出,并身体左转左掌由下向上划弧回气,收回到右部胸腹,从而完成了左半边的乾坤运转的动作。从而使手少阳三焦经得以拉伸、运动。

  (2)右掌由上至左胸前齐眉而下,收气入胸腹,从而完成右半边的乾坤运的动作。从而使手少阳三焦经得以拉伸、运动。

  (3)发音要求:舌中稍抬高,口唇略收圆,气流通过舌中与上腭之间摩擦而发出的音;先发"嘻"音,再逐步抬高舌中部,挤压气流,使之变为"噫"音,并使变窄了的"嘻--"音徐徐发出。

  (4)以上动作重复3-9数。然后收回左右手势,由上至下收回气机。

  (九)收势--三田返还展布官窍

  (1)两脚收回并拢,直身站立。做"三田收气"。

  (2)两掌从左右体侧斜出,边吸气边向上捧气,至肩平回照印堂;向印堂收气,两中指点印堂穴,使气入泥丸;两中指沿眉弓向两侧分开,至率谷中指点穴,使气入泥丸;两中指继续向后导引,至玉枕中指点穴,使气入泥丸。

  (3)两掌从身后向下导引,至腰部转掌向前、向上捧气,至胸口平回照鸠尾下;向中丹田收气,两中指点鸠尾穴;两中指沿乳线向两侧分开,至大包中指点穴,使气入中丹田;两中指继续向后导引,至至阳中指点穴,使气入中丹田。

  (4)两掌从身后向下导引,至腰部转掌向前、向上捧气,至肚脐平回照下丹田;向下丹田收气,两中指点肚脐,使气入下丹田;两中指沿带脉向两侧分开,至章门中指点穴,使气入下丹田;两中指继续向后导引,至命门中指点穴,使气入下丹田。

  (5)两掌复回肚脐,相叠捂于肚脐上;左掌在下逆时针转9圈,右掌在下顺时针转9圈。

  (6)慢慢睁开双眼,轻轻活动一下双足。结束练功。

  十:练功禁忌:

  "清静斋戒为之城"。

  不要泄精,否则前功尽弃。

  如练到性欲旺盛,应注意减少肉食,以素食为主,且忌食生姜、葱蒜、辣椒、韭菜、香菜等腥臊食品。

  如练到胎息、辟谷初期,宜用肉桂、核桃、红枣等补中益气的食品。

  如练到完全辟谷阶段,只可偶尔食用少量的云母粉米粥、葛根粉或咀嚼洗净的葛根,渐至丹家境界。

  除以上食戒外,还有心戒、行戒、色戒等。

50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