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方法百科 > 方法大全 > 2023救助溺水人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3救助溺水人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时间: 浩然0 分享

2023救助溺水人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溺水人员救助方法

2023救助溺水人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推荐大家进行采纳。而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在夏天人们游泳时经常出现的状况。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救助溺水人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欢迎查阅。

2023救助溺水人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3救助溺水人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发现溺水者后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但施救者如不懂水中施救和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可轻易下水,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救生圈等救人。

2、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其口腔,清除其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

3、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曲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4、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其微弱时,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法。

5、进行现场抢救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溺水者转送急救站。

夏季防范溺水的要点有哪些?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 游泳 ,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未成年或不通水性者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禁止野浴的地方,千万不要野浴。

8、如果遇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其他人员帮忙救助。救人时携带救生圈、木板等漂浮物去救。也可在岸边用长竹竿或绳子投向溺水者,让其抓住将其拉上岸。

9、岸上抢救:让溺水者平躺,头偏向一侧,协助将其口、鼻内的泥沙和水吐出来。假如呼吸很微弱或已经呼吸停止,要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在胸部正中进行压挤,帮助心脏恢复跳动。

10、情况严重的,应在救人前就拨打110报警或者120急救电话,请医生来现场救护。

2023溺水急救方法有哪些?

1、清除口、鼻中杂物

上岸后,应迅速将溺水者的衣服和腰带解开,擦干身体,清除口、鼻中的淤泥、杂草、泡沫和呕吐物,使上呼吸道保持畅通,如有活动假牙,应取出,以免坠入气管内。如果发现溺水者喉部有阻塞物,则可将溺水者脸部转向下方,在其后背用力一拍,将阻塞物拍出气管。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口难张开,救生者可在其身后,用两手拇指顶住溺水者的下颌关节用力前推,同时用两手食指和中指向下扳其下颌骨,将口掰开。为防止已张开的口再闭上,可将小木棒放在溺水者上下牙床之间。

2、空水

在进行上述处理后,应着手将进入溺水者呼吸道、肺部和腹中的水排出。这一过程就是“空水”。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救生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搁在屈膝的腿上,然后一手扶住溺水者的头部使口朝下,另一手压溺水者的背部,使水排出。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使溺水者恢复呼吸的关键步骤,应不失时机尽快施行,且不要轻易放弃努力,应坚持做到溺水者完全恢复正常呼吸为止。在实践中,有很多人是在做了数小时的人工呼吸后才复苏的。人工呼吸的节律,约为15~20次/min。

4、胸外心脏按摩法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如发现溺水者的心跳已停或极其微弱,则应立即施行胸外心脏按摩,通过问接挤压心脏使其收缩与舒张,恢复泵血功能。胸外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施行,是对尚未出现真死现象的溺水者之生命做最后挽救,使其恢复自主心跳与呼吸的重要手段。

溺水施救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 伸手救援是指施救者直接向溺水者伸出手,将溺水者拖出水面的救助方式。适用于施救者与溺水者的距离触手可及,且溺水者仍清醒的情况。用这种方法施救存在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施救者很容易被溺水者拖入水中。因此,救援人员应尽量使用木棍、绳子(如皮带)等物供溺水者抓住,尽量避免双手与溺水者的手直接接触,万不得已时可直接伸手,以免发生意外。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施救者先侧身站在相对稳定的扁平实心物体上,确认自己稳定后才能施救。特别是他要避免正面面对溺水者,同时要防止脚下可能的打滑,以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在牢牢抓住溺水者时,施救者要慢慢向后拉,千万不要动作生猛,以免受伤。在抬起溺水者时,施救者必须尽可能降低自己的位置,重心向后向下。

(2) 借物救援这种方法是借助一些物体(如木棍等)将溺水者拉出水面的方法。适用于施救者离溺水者很近(几米以内),溺水者还清醒的情况。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施救者应尽量站在远离水面且能够看到溺水者的地方,将能延长距离的树枝、木棍、竹竿等施救物送至溺水者面前,并指导其抓紧。这时要注意避免硬物对溺水者的伤害。

我们应该从溺水者的侧面将它们横向移动,不要直接伸向溺水者的胸部,以防被刺伤。只有在确认落水者已经牢牢抓住伸缩物的情况下,施救者才能拉住落水者。它的姿势和伸手救援是一样的。首先,采取侧身姿势,站稳,降低重心,请落水者配合,将其拉出。在拉的过程中,如果施救者突然失去重心,应立即放开手,以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然后,想办法抢救。

(3) 抛物救援是指抛掷绳索、漂浮物(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圈、木板、圆木、汽车内胎等)的救援方法。)给溺水者,适用于溺水者远离施救者,无法靠近溺水者,而溺水者还清醒的情况。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抛绳前,在绳前端系一重物。比如可以把绳子的前端打个结或者把衣服捆成一个球,有利于投掷。

另外,一定要提前大声呼叫,与落水者沟通,让其认识并接住抛掷的物体。投掷物要扔在溺水者面前。如果是河流淹溺,要预留一定的提前量,以免伤到溺水者或者落在溺水者后面。这样就要再扔一次,浪费时间。最好有绳索与营救者相连,这样有助于尽快救出落水者。此时,施救者也要注意放低姿势,保持重心向后,站稳,以免被溺水者拖入水中。

(4) 划船救援是指利用救生艇划到溺水者身边的救援。这种方法适合在水域较宽、有船的地方溺水,最好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救援人员参与救援。这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救援船只一定要有一定的规模,比如小舢板或者小橡皮艇等小型船只,救援人员一定要经过专业培训;否则在拖拽溺水者时容易导致翻船,造成更大的事故。

(5) 游泳救援也叫下水救援,是最危险的一种救援方法。只有在以上四种救援方法都不可行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这种方法。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最好是水性好,熟悉和了解水情(如流量、水温等)的人下水。).此外,施救者还应评估自己的体力和身体状况。如果他能力不行,那就另想办法。不要强行下水救人,否则会造成双重不幸。

怎样减少溺水事件发生?

预防溺水,首先要远离水,避免在水边追逐玩闹,以免失足跌入水中。其次,需要加强学龄前儿童的管理,加强儿童健康教育、避免独自外出游泳。减少儿童淹溺死亡的发生。家长和老师都需要加强儿童的安全教育,在春夏季节让儿童少去河塘游泳,避免去不熟悉的河中游泳,避免独自外出游泳。如果家中有老人,尤其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应该加强照管。

19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