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文章 >

关于母亲的经典散文:五月殇—忆母亲(3)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记得九岁时的我,第一次远离父母,因养病被接到大市的二伯父家。二伯父是医院的领导。我每天乖乖地跟在二伯父身后去医院做理疗,在战争中英勇骁战立下赫赫功绩的二伯父,却典型女儿奴,当时二伯父家最小的姐姐都已上班,我这一去自是成了他手心里的宝,领着我到他的同事们面前“炫耀”,我不管看到谁,不用教都有礼有节地喊爷爷好奶奶好叔叔好阿姨好;几天下来,也是这个医院领导的二伯母对我啧啧称赞:“这丫头让她妈调理的比咱那二姑娘还懂事。”而二伯父身边的同事们,再见我,总是亲昵地喊我“小马老九”,意思是伯父是大知识分子嘛,领着的我特有小知识分子的派头。这段经历,母亲很是引以为傲,后来,在我女儿面前还经常谈起这事,言下之意,要我女儿也要学她妈这一点,礼貌懂事。

  到我家的人,不但称赞母亲做的饭菜可口,还对母亲收拾的屋子交口称赞,把家布置的既干净又温馨。我九岁时,我们搬了新家,之前的是政府分给姥爷的旧院落,新家是父母辛辛苦苦一块砖一片瓦一根木梁,燕子衔泥般,筑起的一个崭新的四合院。新家的记忆,到现在,一直还萦绕在梦中,梦中的美丽家园。

  我们的家真的很美。正房前,三棵挺拨高大的泡桐,因母亲深信“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而希望就此日子越过越红火;西厢房前两株盘根错节的石榴树,每到五月,便开出红艳艳的石榴花;东厢房前则是一棵山楂,每到秋天一树红灿灿的山楂果像一个个小灯笼,照出一院丰饶的景致;南面一排砖砌的半米高花墙,花墙上摆满了花盆,花盆里,月季,一串红,秋海棠……兰草,与院中的果树一起呈现出此院主人爱美爱生活的蓬勃热情。

  花墙里面鸡鹅鸭兔热闹得很……其实现在回头看看,这只不过是寻常的一个农家院,简朴整洁些而已。可在儿时的审美观里,相比周围小伙伴们的家,却觉得美好别致。现在想想,这的确是母亲骨子里就带的高雅情调所致。再清贫,勤快爱美的女人总是不会让一个家过得太埋汰。我印象里,我家正房内始终是窗明几净的,有限的几样家具,老式榆木带穿衣镜的立柜呀,深红皮革沙发呀,深橙色实木桌椅呀,不但摆得井然有序,擦得一尘不染,还铺上碎花花巾,花巾是那种细碎的像春天花园的小碎花布;摆在茶几上的是插在白瓷酒瓶里的塑料花,而窗下长条几上 陶瓷盆里养得是浓绿茂密的兰草,假花真草相映成趣,背景则是,一幅中堂字画,就是不记得对联上的内容了。

  而那些碎花布给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姥姥传给母亲,母亲又传给我的,线笸箩。里面针头线脑外,还有包袱里包的碎布头。母亲和姥姥一到端午节,就会用它们为我们兄妹缝制荷包,莲花样式,七巧果状,元宝样子……一个个精巧别致,缀着五彩丝线绾的穗子,里面还填充着艾叶,散着淡淡的艾香,令我们兄妹爱不释手。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那么爱碎花布,而致使我现在,走到花布店总是迈不动脚步,看到它们,满眼里都是春的气息。

  记得有位来我家吃过饭的叔叔,回到自己家中后,看哪儿哪儿都不满意,就教训自己的女人:去,跟着老马家大嫂,学学怎么收拾家,怎么做女人。女人来学给母亲听,母亲听了后,又学给我们听,我听出那语气中骄傲之余,也颇感慨,感慨自己的精心所为终于有人欣赏,还有点埋怨没有亲耳听到亲人的赞扬的意思。其实父亲只是嘴上不说,可看父亲那一脸幸福的微笑,积极的在家招待亲朋好友,就知,父亲其实也是乐在其中。而我们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过后才恍然,母亲这些美好情怀,早已潜意默化地深入我们的骨髓。所以,俗话说“三辈子学吃,七辈子学穿”,有些骨子里的东西,的确是代代传承而来的。

  屋里除了那些花花草草,最为显眼的,还有就是挂在沙发上面的,镶了全家人相片的两个红木大镜框,那是客人来,一定仔仔细细欣赏的地方。客人或许喜欢那张张黑白彩色照里,透露出我们一家人热爱生活的气息,还有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吧?因为相片,总是能勾起许多无限美好的遐想。母亲喜欢照像,更喜欢给我们兄妹照,过年过节,或某一天,穿了新衣服,终于攒出那么几角钱,就会带我们去照像馆。大家都说母亲爱臭美,那毕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沂蒙山区,清贫的生活才刚刚有了起色,肉还不舍得天天吃,哪来钱照像?

  可现在想想,只因母亲的“臭美”,才让我们现在比同龄人更多的看到儿时少时的影像,从而在追忆过去的时光时,凭借这一张张瞬间摄取的永恒画面,更好的找寻着曾属于我们的那些,渐渐遗失在生命长河里的纯真岁月。

  母亲的“臭美”不仅仅表现在照像上,还有母亲的花草情怀。母亲最喜兰花,她说因为我的姥姥喜欢它,姥姥说兰花像女人。致使我也深受影响,对兰花情有独钟。后来,我喜欢形容女人的一个词:慧质兰心。望着这个词,我首先想到是姥姥和母亲。

  母亲身上总有一股清香味,小时候我和妹妹常争抢母亲的怀抱,就是贪恋这份香,母亲说那是兰花香。爱“臭美”的母亲,后来一直擦着一种叫雪花膏的护肤品,说它有着她喜欢的兰花香味。母亲的皮肤极好,不但白晰,细腻里泛着磁性的光泽,大家都说我的皮肤随母亲,又白又有弹性像扒了皮的鸡蛋青。可后来,却越来越糟糕,青春疙瘩豆,黄褐斑,竟比不过花甲之年的母亲,还是那么一脸净洁光滑。母亲为此很是骄傲,说我擦那些乱七八糟的护肤品擦的,还不如她这什么不擦,天生丽质的。母亲在我们眼里,从不是美人,我们都认为父亲帅,年轻帅得像张国荣。可母亲却向来不这么认为,她以她当年两个油旺旺的又黑又粗的大长辫子,还有年轻时她自己改制的合体卡身的衣服而自鸣她比她们那帮姐妹要好看,才吸引了帅气的父亲。我们向父亲求证,父亲只管嘿嘿笑。家中认同母亲自以为很美的是我的女儿,四五岁时,问她,我们家里谁最美,她一点不含糊地说“姥姥”!从而,得姥姥宠得没边没沿。这也让她因此而在七岁那年,因姥姥的突然离去,心理受到了很深的伤害,到现在,姥姥的逝去,还是她心中不可触碰的悲结。

  母亲向来不缺的就是满满的自信,这一点,我是很好地继承了的,而且还大言不惭地对我的女儿传教:做女人,宁可自信到自负也且不可自卑。这似乎是我对母亲言传身教的提炼。因为,母亲也曾说过,女人没有这份自信,日子是不会过得热气腾腾的。

  母亲给我们兄妹影响最深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母亲极爱看书。小时候我们家有好多旧版本的小说,是在外面当教师的三姨妈拿回来的。姥爷“”被斗,三姨妈当然也受影响,被打回农村改造时,带回好多书,有课本,更多的是小说,三姨妈和母亲都爱看小说。那些旧书,繁体字,高小(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文化的母亲,看得非常入迷,因此,在我们儿时漫长的冬季夜晚,最喜拥在母亲的身边听母亲给我们讲故事。后来才知,那些精彩的故事,出自《红楼梦》、《水浒传》《杨家将》《聊斋》……;或许因为受母亲的熏陶,我与兄长后来都爱上了文学,上了文科,工作也离不开与文字打交道,平凡的生活也因了文学素养而相对丰富精彩了许多。

  而母亲看书的结果是,眼光高远,心胸宽仁,待人处事上大度得体,让人敬佩。从而左邻右舍或家族里,有点啥事,都爱来找母亲评评理,让母亲给出出主意,断断家务官司。人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母亲因肚子里有墨,事摆得明,主意出得正,话说得入情入理,他们都还真爱听。为此我们常说,母亲不但是一家人的主心骨,还成了亲戚朋友邻里最信服的“判官”。也是,母亲一直是我们兄妹很好的工作上的“军师”,生活中的“顾问”。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亏是福”,母亲对为人妻的我常说的最具传统思想的一句话就是“女人就是泔水桶 ,好的坏的都得装”。可母亲却是个要强的女人,解得了人家的惑,解不了自己的心结。一个人的优点就是一个人的缺点。母亲性急要强与父亲谨小慎微的脾性恰相反,过日子,这两个性格难免时常有出入,这是她的内伤。

  母亲在父亲退休后,追随儿子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入住,只享了七年天伦之乐。最终没有抗过病魔的恣肆,也或许是她太通透,已看透那不太利于她和亲人的病榻前的时光,不愿再受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走得平静而沉默。却让留在世上的儿女,难以承受这份迅速的剥离,接下来的岁月,强压着那份随时间消失却越来越浓的思念,梦中每每浮现她的音容笑貌,便是持续的阵痛,痛得蚀骨啮心……

  “无母何恃?出则衔恤!”

作者:马洁

  公众号:临朐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