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生物 > 高二生物必修3练习题含答案(2)

高二生物必修3练习题含答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高二生物必修3练习题含答案

  解析 CO2是调节呼吸的一种有效生理刺激,使呼吸中枢活动加强,呼吸运动加深加快,但只能降低血液中的CO2的浓度,而不能被迅速排净。

  13.(2009•潍坊)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答案 C

  解析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14.(2009•日照)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

  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 C项正确,而A、B二项都是 在细胞内产生,而D项不在内环境也不在细胞内。

  二、非选择题

  15.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

  ①表示__________;②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_____;③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_____;④表示组织间隙的__________。

  (2)以上②、③、④合称_________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答案 (1)细胞内液 淋巴 血浆 组织液 (2)细胞外 内环境 (3)内 环境 调节

  解析 考查内环境的概念,明确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回答。

  16.下图为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胃肠道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2)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入 胃肠道内。

  (3)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___ _________作用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④___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4)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⑤皮肤的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排出体外。

  (5)若内环境的水分升高,细胞内液的水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渗透 (2)消化液 (3)滤过 原尿 重吸收 (4)汗腺 (5)外渗

  解析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约占人体的60%~9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才能被运输。胃、肠等消化道中的水分是通过①渗透(自由扩散)的方式被吸收到血浆中进入内环境的。细胞从内环境获得水分,这些水分参与了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过程,其中也包括各种消化腺上皮细胞用来合成②消化液,然后又分泌到胃肠道内用于消化食物。血液流过肾小球时,把内环境中的水分通过③滤过作用成为原尿的主要成分。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又把大部分的水分通过④重吸收作用进入血液。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通过皮肤的⑤汗腺排出体外。

  17.下图表示肝组织的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a、b、c合称为_______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的含量有关。

  (2 )c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共穿过_____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 ]________。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答案 (1)2/3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2)组织液和血浆

  (3)e→d→c→f→g 6 g组织细胞

  (4)不会 d 缓冲

  解析 某一具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要具体分析,如血液中血细胞周围是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由一层细胞构成的,这层 细胞的内侧液体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血液中红细胞携带的O2位于血红蛋白上,因此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所经过的途径: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液→组织细胞,其中要穿过的膜结构有红细胞膜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两层、组织细胞膜一层和其中的线粒体膜两层,共六层膜。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范围很小,原因是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缓冲对,如H2 CO3/NaHCO3, NaH2 PO4/Na2HPO4等,因此即使一个人喝入大量的食醋,也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

  18.对验证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做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

  (2)在四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抗凝剂),然后将等量的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号和3号试管中,注意边加边搅拌,再向2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加入量与血液量相等。

  (3)分别从1号和2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加入量相等,搅拌均匀,再各取少量液体测定pH。与上一次测定值比较,1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1,2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2,比较这两个变化量ΔpH1________ΔpH2,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3号试管和4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乳酸,搅拌均匀,测定它们的pH,与刚才测定值比较,3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3,4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ΔpH4,比较这两个变化量:ΔpH3________ΔpH4,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3)< 血液中碳酸和碳酸钠发生反应,形成碳酸氢钠,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4)< 血液中的碳酸氢钠与乳酸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又可分解为CO2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5)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血液中含有能缓冲酸碱度的物质(缓冲 对),单一变量是否含有血液(实验组含有,对照组含有蒸馏水)。然后向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酸碱度的变化。
看了<高二生物必修3练习题含答案>的人还看了:

1.高二生物必修3课后练习含答案

2.高二生物必修3第四章复习试题(含答案)

3.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练习含答案

4.高二生物练习册含答案

5.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附答案

6.高中生物必修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81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