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二学习方法>高二语文>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第二折课文解读(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张驴儿云)窦娥,你药杀了俺老子,你要官休?要私休?(正旦云)怎生是官休?怎生是私休?(张驴儿云)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①!(①三推六问:反复审问。)你这等瘦弱身子,当不过拷打,怕你不招认药死我老子的罪犯!你要私休呵,你早些与我做了老婆,倒也便宜了你。(正旦云)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张驴儿拖正旦、卜儿下)[张驴儿拿出“官休还是私休”这最后一招进行威逼,光明正大的窦娥毅然选择了官休:“我又不曾药死你老子,情愿和你见官去来。”剧本通过窦娥与张驴儿的对比,表现窦娥不畏强暴,不怕威胁,坚守节操的刚毅品德。窦娥对官府的盲目相信,又一次说明了她的单纯善良,为悲剧的发展作了铺垫。][第四场次“(孛老云)我吃下这汤去”至“(张驴儿拖正旦、卜儿下)”,这场戏写张驴儿父亲毒死之后,蔡婆慌得六神无主,窦娥却能冷静地替婆婆筹划,当张驴儿反诬窦娥毒死了他父亲,以“官休”还是“私休”威逼她允婚时,婆婆唬得“吓死我也”,向张驴儿求饶,劝窦娥“私休”,窦娥断然拒绝,毅然决定与张驴儿对簿公堂。这场戏是全剧的重大转折,它将戏剧的冲突由窦娥与张驴儿父子的对抗转为了窦娥与官府的对抗。如果说,剧本此前的主要内容是暴露当时社会流氓地痞恃强凌弱,趁火打劫的现实,歌颂窦娥不畏强暴,坚守贞节的美德,那么剧本此后则转入另一条线索,以衙门的暗无天日,官吏的贪污昏聩,和毒刑逼供──阶级压迫和黑暗统治为暴露的主要对象,矛盾冲突逐步推向高潮,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主题都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净扮孤①引祗候②上,诗云)(①孤:元杂剧官员角色名。②祗候:本是宋代武官名,后用来称呼地位较高的衙役,富贵人家的仆役头也有称祗候的。祗,zhī。)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①,在家推病不出门。(①刷卷:指元代肃政廉访使清查复核下级官员处理过的刑狱案卷。)下官楚州太守桃杌①是也。(①桃杌:可能是借用古代所谓四凶之一的梼杌来骂这个贪官。《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杌,wù。梼,táo。颛顼,zhuānxū。)今早升厅坐衙,左右,喝撺厢①。(①喝撺厢:指封建时代官吏升堂审案时,站在两厢的衙役大声吆喝,以威慑告状受审之人。厢或作箱,元代官府接受状词有撺箱。撺,cuān。)(祗候幺喝科)(张驴儿拖正旦、卜儿上,云)告状,告状!(祗候云)拿过来。(做跪见,孤亦跪科,云)请起。(祗候云)相公,他是告状的,怎生跪着他?(孤云)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的衣食父母。(祗候幺喝科,孤云)那个是原告?那个是被告?从实说来。(张驴儿云)小人是原告张驴儿,告这媳妇儿,唤做窦娥,合毒药下在羊肚汤儿里,药死了俺的老子。这个唤做蔡婆婆,就是俺的后母。望大人与小人做主咱!(孤云)是那一个下的毒药?(正旦云)不干小妇人事。(卜儿云)也不干老妇人事。(张驴儿云)也不干我事。(孤云)都不是,敢是我下的毒药来?(正旦云)我婆婆也不是他后母,他自姓张,我家姓蔡。我婆婆因为与赛卢医索钱,被他赚到郊外,勒死我婆婆,却得他爷儿两个救了性命。因此我婆婆收留他爷儿两个在家,养膳①终身,报他的恩德。(①养膳:供养。)谁知他两个倒起不良之心,冒认婆婆做了接脚,要逼勒小妇人作他媳妇。小妇人元①是有丈夫的,服孝未满,坚执不从。(①元:同“原”。)适值我婆婆患病,着小妇人安排羊肚汤儿吃。不知张驴儿那里讨得毒药在身,接过汤来,只说少些盐醋,支转①小妇人,暗地倾下毒药。(①支转:支使离开。)也是天幸,我婆婆忽然呕吐,不要汤吃,让与他老子吃,才吃的几口便死了,与小妇人并无干涉①。(①干涉:关系。)只望大人高抬明镜①,替小妇人做主咱。(①高抬明镜:比喻官吏公正清明。)(唱)

  【牧羊关】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五味俱全,除了外①百事不知。(①除了外:除此之外。)他推道尝滋味,吃下去便昏迷。不是妾讼庭上胡支对①,大人也,却教我平白地说甚的?(①胡支对:搪塞。胡,胡乱,支对,应对。)[这个曲子写窦娥才来到官府所抱的期望。窦娥如同一般民众一样,天真地认为太守“明如镜、清似水”,可以明善恶、辨是非,照見她的“肝胆虚实”,能够还她一个清白无辜。这时的窦娥把官府看做为民作主的靠山,当作与社会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支柱,所以她敢于与张驴儿对簿公堂。剧本在审案之前让窦娥唱出这个曲子,与下面桃杌的审案过程和审案结果形成巨大的反差,以此来反衬官府的黑暗和凶残。]

  (张驴儿云)大人详情:他自姓蔡,我自姓张。他婆婆不招俺父亲接脚,他养我父子两个在家做甚么?这媳妇儿年纪虽小,极是个赖骨顽皮,不怕打的。(孤云)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祗候打正旦,三次喷水科)(正旦唱)

  【骂玉郎】这无情棍棒教我捱不的。婆婆也,须是你自做下,怨他谁?劝普天下前婚后嫁婆娘每,都看取我这般傍州例①。(①傍州例:例子,榜样。)[这是窦娥受刑后又一次发出对婆婆的怨恨。在窦娥心中婆婆再嫁是引狼入室,自取灭亡。最后两句,窦娥劝天下妇女吸取她们的惨痛教训。]

  【感皇恩】呀!是谁人唱叫扬疾①,不由我不魄散魂飞。(①唱叫扬疾:高声吆喝。)恰消停①,才苏醒,又昏迷。(①消停:停止,停顿。)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这支曲子通过写窦娥受刑的感受来让读者想象官场的残暴。“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飞”,短短的一句唱词,写尽了衙门这个阎罗殿的阴森可怖。“恰消停,才苏醒,又昏迷。”刽子手们打得窦娥昏死一遍又一遍。“捱千般打拷,万种凌逼”,他们用尽了各种严酷刑罪,直打得窦娥“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这鲜血淋漓的场景,谁不会心惊肉跳,谁不会义愤填膺?剧本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官吏的凶恶,却把他们豺狼般的凶残暴露无遗,激起读者和观众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

  【采茶歌】打的我肉都飞,血淋漓,腹中冤枉有谁知!则我这小妇人毒药来从何处也?天哪!怎么的覆盆不照太阳晖①!(①覆盆不照太阳晖:即“太阳晖不照覆盆”的倒装。将盆倒扣着,阳光不能照进去。比喻封建官府的暗无天日,古代的冤案常称为“覆盆之冤”。)[这是窦娥哭诉心中的怨屈。如果说窦娥开始是怀着对官府的美好幻想来打这场官司,那么到了现在,吃了桃杌的无情棍棒之后,残酷的现实把她的幻想撕得粉碎,窦娥从期望官府主持正义的幻想中醒悟过来,官府原来是暗无天日的地狱,贪婪残暴的官吏让她蒙受了“覆盆之冤”。]

  (孤云)你招也不招?(正旦云)委的①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①委的:真的,委实的。)(孤云)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正旦忙云)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是我药死公公来。(孤云)既然招了,着他画了伏状①,将枷来枷上,下在死囚牢里去。(①画了伏状:指犯人在招认罪状的供状后面签名或画押。供状,伏罪的状子。)到来日判个“斩”字,押付市曹典刑①。(①市曹典刑:在闹市里执行死刑。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吓唬人民,往往在闹市中处死犯人。市曹:闹市。典刑:执法行刑。)(卜儿哭科,云)窦娥孩儿,这都是我送了你性命,兀的不痛杀我也!(正旦唱)

  【黄钟尾】我做了个衔冤负屈没头鬼,怎肯便放了你好色荒淫漏面贼①!(①漏面贼:形容坏人已经坏到使人一望便知,脸上像是刻了字一样。漏面,疑即“镂面”。宋代在犯人脸上刺字,称为镂面。窦娥在这里指的是张驴儿。)想人心不可欺,冤枉事天地知,争到头,竞到底,到如今待怎的?情愿认药杀公公,与了招罪。婆婆也,我若是不死呵,如何救得你?[窦娥在公堂上,被打得昏死多次,可是她不肯屈招,但是在桃杌要对婆婆动刑之时,不忍心婆婆受苦,于是招认自己“药死公公”,被太守桃杌判了死刑。窦娥于是唱出了这支悲愤的曲子。开头两句表现了窦娥对恶棍流氓张驴儿的刻骨仇恨:在生不能吃你的肉,死了也要剥你的皮!好一个宁折勿弯、至死不屈的硬骨头!中间五句是窦娥回想自己与张驴儿斗争,“争到头,竞到底”,自己拼尽了全力,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局,抒发了她无可奈何的哀怨。最后五句说明她屈招认罪的原因,表现了她对婆婆的爱。剧作通过这个唱段表现了窦娥爱憎分明的立场。](随祗候押下)

  (张驴儿做叩头科,云)谢青天老爷做主!明日杀了窦娥,才与小人的老子报的冤。(卜儿哭科,云)明日市曹中杀窦娥孩儿也,兀的不痛杀我也!(孤云)张驴儿,蔡婆婆,都取保状①,着随衙听候②。(①保状:保释回家的文书。②随衙听候:随时听候衙门的传讯。)左右,打散堂鼓①,将马来,回私宅去也。(①打散堂鼓:官吏审讯完毕,击鼓退堂,称为打散堂鼓。)(同下)[第五场次“(净扮孤引祗候上,诗云)”至本折戏末尾,这场戏写太守桃杌审案,不察详情,滥用酷刑,酿成千古奇冤。剧作深刻地揭露了官场的腐败黑暗:视人命如草芥,滥施淫威,不能替百姓伸张正义,反而成为流氓恶棍的帮凶,置无辜百姓于死地。“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来的要金银”,“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因此,一见到告状的就下跪。这里的一跪一起,一问一答是古代参军戏的遗迹,也即打诨,看起来滑稽可笑,实际上深刻地揭露了官场的腐败:封建社会的地方官都说自己是父母官,是养活老百姓的,是替老百姓作主的,因此要老百姓向他们下跪。这里反说告状的百姓才是地方官的父母,对官吏有养育之恩,因此向告状的下跪。这种夸张的手法,讽刺的意义很深刻。“人是贱虫,不打不招。”深刻地揭露封建官场的残忍,封建的官吏们只顾贪图钱财,百姓的性命在他们的眼里如虫豸一般,哪里愿意耗神费力细察案情?多少冤案就是因为屈打成招!“既然不是,你与我打那婆子。”这是太守桃杌审案的第二招,这一招更是奸诈无比、歹毒无比,她让窦娥陷入了二难选择的境地。如果窦娥不打婆婆,就无以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那么就可以据此断定她是药死公公的罪人,判处死刑;如果窦娥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而打婆婆,那就违背了封建的伦理纲常,就可以治她“不孝”之罪,此乃“十恶不赦”之大罪,也应判死刑。太守这种阴险毒辣的手段,其结果无论如何,窦娥都是死罪。桃杌的毒打不能使窦娥屈服,但是这一招却使窦娥抵挡不住,善良的对婆婆十分孝顺的窦娥怎能忍心让婆婆熬受这样的毒刑!]

  高中语文《窦娥冤》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同时也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高中语文《窦娥冤》读书笔记

  关汉卿的剧作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是元代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的一面镜子。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写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第三折这〔滚绣球〕一曲,通过窦娥血泪的控诉,引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现实秩序与传统观念的怀疑,把窦娥悲剧的意义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感兴趣:

1..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预习提示

2.高中语文《窦娥冤》优秀教案设计

3.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楔子部分解读

4.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第三折课文解读

5.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鉴赏

6.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第一折课文解读

7.高中语文人教版《短歌行》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人教版《窦娥冤》第二折课文解读(2)

(张驴儿云)窦娥,你药杀了俺老子,你要官休?要私休?(正旦云)怎生是官休?怎生是私休?(张驴儿云)你要官休呵,拖你到官司,把你三推六问①!(①三推六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6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