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三学习方法 > 高三物理 > 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及特级教师支招

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及特级教师支招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及特级教师支招

  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学习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高三物理学习方法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特级教师支招2011年高考物理复习

  物理该如何进行最后的冲刺?怎么复习才能高效、事半功倍?今晚,福建师范大学附中物理特级教师张安在做客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在线访谈节目时表示,学生备考时要注重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要抓基础题,争基本分。此外,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不打疲劳战,不开夜车。

  学生:如何使用《考试说明》?

  张安:了解和熟悉今年的《考试说明》在各科知识点、能力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类型、题型题量、难度系数(物理:0.55-0.60)和分值分布等方面的延续情况和变动情况。尤其是学科近来的微调和变动的情况更要了然于胸,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在复习中落实。

  针对学科的能力点和知识点,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归纳概括,构建起相关科目的知识的网络。

  关注《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和参考试卷的变化。

  以《考试说明》内容和形式为准绳,随时观察和分析各地试卷和模拟试卷。

  学生:物理主干知识都有哪些?

  张安:力学部分主要有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张安介绍说,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问题);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结合;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相结合;

  圆周运动(特别是天体运动)和力及能量的综合;

  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涉及到运动学知识);

  从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性的几何条件)

  以电磁感应和电路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电磁感应+电路计算+安培力计算+做功与能量转化;

  电路知识在实验中的综合;根据电路理论及实验知识,选择器材、选择分压或限流电路、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数据处理的方法。

  学生: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

  张安:认真研读比较新旧《考试说明》的异同点,挖掘隐含信息;研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寻找命题规律与考试热点。对《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在全面掌握、回归课本的基础上,对知识和能力网络上的基本点和重点,作进一步强化和固化,使之融会贯通。尤其要对平时训练中暴露出的漏洞和空缺,及时弥补,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对平时考试和模拟考试中的基本题、典型题和错题,要仔细分析答题要领,答题技巧,要找出解题错因。对学科的解题技巧和规范,要熟练掌握。审题,要抓住题眼和关键词,明白命题意图。

  张安老师建议,在二轮复习时,学生要适当做一些模拟试卷,如隔周做一套试卷,但这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购买试卷,不要自行购买,因为有些外省模拟卷的考试范围、难度要求与本省不符合,也就不适合福建省学生选做。

  学生:如何把握好实验题的答题时间?

  张安:答题时间不超过10分钟,对应Ⅱ级知识要求的实验重点过一遍,实验复习不拘泥于课本,注意实验的迁移。要重点把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学生:综合题怎么分配时间?

  张安:原则是从易到难的顺序做,但不是先做生物再做化学最后做物理。应该是先做第Ⅰ卷三科的选择题,再做选考题,选考题一般比较容易,所以可以先解答。然后再做第Ⅱ卷的必答题,有的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顺序在平时模拟训练中养成,在高考中就按照自己的习惯解答。

  学生:最后一个月如何复习?

  张安:考前一个月左右,在总结复习全过程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分析省质检和模拟考试成绩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自己目前的水准,准确地界定自己的位置,预测通过最后一个月的努力在高考中可能发挥出的水平是很重要的。

  省质检和模拟考试中,发挥正常且成绩优异的学生,千万不能麻痹大意,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各科中大部分的基本点是可以把握的,但还有部分的难点,是谁也不能充分预测的,如果懈怠轻敌,而忽略基础,就可能失败。因此,明智的做法是:稳重求进,坚决夯实基础,及时查漏补缺。

  对于那些在省质检和模拟考试中发挥失常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张安老师表示,模拟考试毕竟不等于高考,而且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诸如经验、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状况、资质潜力等等都会对考试的结果产生影响。应充分利用最后一个月,调整心态,走出阴影;回归课本,整合梳理。那么,成绩的复位和提高是完全可能的。(本网记者 谢添实)

  高考考试大纲——物理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选考内容各有4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2和3-3。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见表2和表3。考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实验省区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表3中用数字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1: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模块

必考内容

选考内容

物理1

质点的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规律

物理2

机械能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3-1

电场

电路

磁场

3-2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固体、液体与气体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相对论

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2-2

力与机械

热与热机


451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