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2017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2)

时间: 映芳735 分享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16-20

  1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古代“辰时”相当于现在的早上6点前后,“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2点前后。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⑤⑥

  16.C晦日是古老的汉族传统节日。指夏历(农历,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视,寄托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辰时即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7时正至上午9时正)。十二时辰制

  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

  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13时)未时(13时至15时)

  申时(15时至17时)酉时(17时至19时)戌时(19时至21时)亥时(21时至23时)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向是(3分)

  A.陛,是宫殿。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上。殿下,也是对皇上的尊称。

  B.项羽灭秦后将秦国本土关中地区分封给秦军三位降将,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辖陕北。合称“三秦”。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

  C.战国、秦、汉时代,通称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山东,有时也泛指战国时秦国以外的六国领土。今天的山东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

  D.秦朝建都咸阳,汉朝建都长安,因这个地区位于函谷关以西,大散关以东,武关以北,萧关以南,处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17.(3分)A(陛,是宫殿的台阶。殿下,是对太子的称呼。)

  1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18、B(“署”表示代理、暂任官职)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19.(3分)A《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合称。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20.D(“转”是关于职务调动的,《张衡传》中有“再转复为太史令”。)

  21.下列对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大王守籓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词有多个义项,在这句中,应为“闲适自得,清静无为”之意。

  B.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现“解职”一词,这与“致仕”词义恰好相反。

  D.文中多次出现与官职调动相关的一个词“迁”,在古代还有“左迁”“右迁”的说法,右迁为升官,左迁为降职。

  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大格局稳定。整个卷面仍然保持了150分总分,而且论述题、文言文阅读题和名句默写题的命题形式也保持了稳定。

  (二)调整和改动。(1)最大的调整是将原来的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和实用类两种选作一种改为了两种文体都必须作。而且在占分、题量和选材上都有所变化:占分由原来的25分改为文学类14分和实用类12分;题量都改为3小题;文学类包括一道四选一客观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题,分别占3、5、6分,实用类则四选一客观选择题、五选二客观选择题和主观题各一道,分别占3、5、4分。

  (2)古诗鉴赏题在保持原有分值和题量的基础上,将原来的两道主观题改为一道五选二客观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客观题占5分,主观题占6分。名句默写题保持了原来的情境式默写形式,但分值有所降低,由6分改为5分。

  (3)语言表达题是历年高考试卷的不稳定区,今年比去年有较大改动,在分值和题量未变的前提下,除成语题、病句题和情景补写题保留未变外,将原来的虚词填空题改为表达得体题,原来的表达连贯简明题改为辨识逻辑错误题。

  (4)作文题。今年全国3卷的作文题,虽然总分未变,但是题型却有较大改变,由去年的自拟标题改为半命题作文,在给出一定材料让考生进入思考境地后,要求以给出的短语作副标题,自己拟定正标题。总之,这道作文的题目材料十分贴近考生实际,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难度适中,并且可以从作文中发现“立德树人”的高考作文指导思想在考生思想实际中的体现程度,也能考查考生思考的严谨与思维的深度,是一道不错的作文题。

  高考语文阅读题分析

  其一,所占的比重较大,是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4题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分值为3分;第25题采用主观题(微写作)的形式,分值为10分。总分值为13分,占整卷分值的近9%。显然,这样的比重会对教学实践中经典阅读的开展产生较大的推动力。

  其二,尊重学生学习的实际,体现了选择性和开放性。今年《考试说明》所明确的考查的范围为《红楼梦》《红岩》《呐喊》《边城》《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就实际情况来看,要求学生读完所有的作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今年的名著阅读题考虑到了教学实际,比如第25题不仅有三道题可以选择,更重要的是这几道题涵盖了6本书,为没有全部读完这6本书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其三,考查体现出层次性。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名著内容之后能较深入地理解作品和有自己的感悟,在此基础上还倡导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和思考。整体把握、理解、感悟、个性化体验和思考就体现了考查层次的丰富。比如微写作第③题,考查的是人物,但切入点很巧妙。这道题需要学生对所选人物的经历、性格等有真正的理解感悟,但在对雕像的设计上则完全可以有个性化的思考,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了机会。

  其四,强调名著阅读与“读”“写”的结合。比如第24题和第25题的第①小题与散文阅读结合,即将名著阅读与散文阅读勾连起来;而第25题为微写作题,即将名著阅读与写作勾连起来。这样的结合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深入思考,也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五,立足于引导教学实践中名著阅读健康、有效的开展。今年的名著题倡导学生真读名著、读整本的名著、有体验和思考地读名著,而不是死记硬背作品中的某些细节,或者只读一些缩写本或名著梗概之类。从试题呈现来看,第24题立足于“环境”,第25题第①题立足于“情节”,第25题的②③题都立足于“人物”;很显然,环境、情节、人物是名著的基本要素;更关键的是,试题对这三个要素的考查没有要求死记硬背若干细节,而是着眼于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整体了解,进而考查学生在整体了解基础上的感悟和思考。因此,命题的立意在于引导学生真正阅读和享受名著,在于倡导将经典名著变成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不是把经典名著琐碎化、功利化、试题化,防止将经典名著变成新的应试负担。


猜你喜欢:

1.2017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炼及答案

2.2017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3.2017届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精练

4.2017高考文言文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5.2017高考古代文化常识

2017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带答案解析(2)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16-20 16.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古时以泰山喻岳父,以泰水喻岳母,以伉俪喻夫妇。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07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