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政治>

高中政治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2)

时间: 凤婷983 分享

  二、人大代表

  【情境创设】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汪洋参加人大会议小组讨论时,鼓励基层代表要敢于“为民请命”,“要学会抢话筒”。每一位来自基层的人民代表,都要认识到群众推举自己当代表,就有义务有责任替社会公众尤其是社会低层的劳动群众说话,在适宜的场合特别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开地大胆地反映人民大众的疾苦、愿望与诉求。

  问题: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

  提示:①从人大代表的产生来看,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从人大代表的职责来看,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从人大代表的职权来看,他拥有审议权、质询权、提案权和表决权来更好的为人民说话。

  【知识归纳】(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2)产生和任期: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3)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4)权利: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①在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时,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②提案权是指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③质询权是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⑸义务: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辨别比较】 人民代表与人大代表是否是一回事?

  提示: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简称,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是对一种专门职务的特称,其产生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且肩负着相应的法定职责。人民代表则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凡是能代表一方面人民群众的,都可称为“人民代表”,其产生不需要经过法定程序,也没有相应的法定职责,比如工会代表、共青团代表、妇联代表。人大代表当然也是人民代表,但不宜简单地直接称为人民代表。

  【学以致用】(2009•全国Ⅰ•32)2009年初,在G市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现在是金融危机期间,打工者有份工作就不错了,政府应废除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由市场决定。该代表的观点引发了社会广泛议论。在下列有关该问题的议论中,正确的观点是

  ①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站在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发表意见

  ②该代表在人代会上具有自由发言而不受追究的权利

  ③该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写成议案向市人代会提交

  ④该代表的言论过于偏激,应撤销其人大代表的资格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人民代表具有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根据教材知识可以判定②③项观点正确,④项观点错误,从而直接选出答案B。①项将企业经营者排除在人民之列之外,观点错误。

  答案:B

  【迁移训练】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其中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是

  A.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B.间接选举、差额选举

  C.直接选举、等额选举 D.间接选举、等额选举

  解析: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有两种: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实行差额选举。

  答案:A

  【课后提升演练】

  2010年3月5日至13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表明

  A.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 B.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全国人大和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解析: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表明了全国人大的地位之高,故A正确;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故B错误;人民代表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错误;全国人大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不能监督人大,故D错误。

  答案:A

  2.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等活动说明了全国人大行使

  ①立法权 ②决定权 ③监督权 ④任免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听取政府工作报告行使最高监督权,通过政府工作报告行使最高决定权,故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B

  3.会议分别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

  ③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④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其监督,说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了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以及其他机关要向人大负责,故①③④符合题意;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与全国人大同属于国家机关,但要接受人大的领导和监督,故②错误。

  答案:C

  2010年6月26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会议表决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行政监察法;会议表决决定,免去李学举的民政部部长职务,任命李立国为民政部部长。据此回答4—5题。

  4.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行政监察法说明全国人大会在行使

  A.立法权 B.决定权 C.监督权 D.任免权

  答案:A

  5.人大会委员长吴邦国强调,人大一定要处理好与“一府两院”的关系,下列关于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它们之间互相监督

  ③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④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人大与一府两院都要接受党的领导,故①正确;全国人大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不能监督人大,故②错误;人大与国务院是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故③错误。

  答案:D

  6.对于“两会”,有人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进而把“人大代表”等同于“会议代表”,认为“代表代表,会完就了”。这一说法是

  A.正确的,因为人大代表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B.正确的,因为人大代表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C.错误的,因为它不利于人大代表履行职责

  D.错误的,因为只有全国人大代表才是会议代表

  解析:“代表代表,会完就了”,不利于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故答案选C。

  答案:C

  7.在G市2010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就G市该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财政局长几次到会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代表的提问。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力是

  A.立法权和决定权 B.审议权和质询权

  C.任免权和监督权 D.提案权和表决权

  解析:人大代表就G市该年的财政预算案提出批评意见,体现了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就预算中的一些问题向财政局提问,体现了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故答案选B。AC项混同人大与人大代表的职权,D项不合题意,均应排除。

  答案:B

  8.2010年2月13日上午,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湛江市某中学的陈校长是省人大代表,他向大会提交一份《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的建议》。该人大代表是在行使

  A.审议权 B.提案权 C.表决权 D.质询权

  解析: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关于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标准的建议》,是在行使提案权。故答案选B。AC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

  答案:B

  9.有人认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是由全体人民直接行使的。”你是如何认识的?

  解析:本题属于正误混杂型辨析题,在作答时首先肯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由人民行使,重要的辩点在于人民如何实行权力。

  参考答案: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是由人民行使,但不是直接行使。

  (2)我国全体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间接的,即广大人民通过选举人民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接行使者,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因此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10.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再次成为大会的亮点。有关“三农”、就业和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焦点。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为老百姓说话”?

  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权利及其义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可以从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及义务几方面分析。第(2)问,可以从人大代表如何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几方面分析。

  答案:(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应当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他们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因此人民代表应当“为老百姓说话”。

  (2)①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②正确行使职权。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案等方式,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各项职权。
看了“高中政治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案”的人还看了:

1.高中政治必修2《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教案

2.高一政治必修2国家权力机关优秀教案

3.思想政治必修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优秀教案

4.高二政治必修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教案

5.高一政治必修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

2596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