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试题及答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在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学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赵国庆是和新中国同时诞生的,下列关于他经历的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6岁时,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入学

  B.15岁时,他在广播中听到了原子弹试爆成功的消息

  C.27岁时,他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并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D.36岁时,他在海南经济特区创办了电子产品加工厂

  解析 赵国庆6岁时是1955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于20世纪80年代,A项错误;15岁时是1964年,我国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项正确;27岁时是1976年,高考恢复是1977年,C项错误;36岁时是1985年,海南经济特区创办于1988年,D项错误。

  答案 B

  2.某教材在“世界高科技”与“中国科技成就”两课内容中均有关于“神舟5号”的描述,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

  A.中国航天技术特殊,独树一帜

  B.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与经济大国

  C.中国航天技术超过了欧洲和美国

  D.中国航天技术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解析 中国科技成就被列入“世界高科技”的介绍,说明中国科技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之列,D项符合此意。A项表述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是经济大国,也不能反映中国科技已超越了欧美,排除B、C两项。

  答案 D

  3.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  )

  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

  解析 材料对比了1950年和1957年我国教育、卫生事业的巨大变化,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项正确。A、B两项也是原因,但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的条件下;C项与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 D

  4.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 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解析 1958年中国发动了“跃进”动,急躁冒进之风盛行。在《人民日报》社论的号召下,民歌的“创作”达到高潮,这是“大跃进”在文艺领域里的反映,说明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这一现象与教育水平没有关系,排除A项;B项中“社会经济发展”不符合当时实际,排除B项;旅客们在“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不能代表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排除D项。

  答案 C

  5.““””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取得的成就包括(  )

  ①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②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③“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诞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指1966—1976年期间。①是1964年,②是1973年,③是1983年,④是1970年。

  答案 A

  6.2009年度诺贝尔生物学奖由美国三名科学家获得。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生物学领域就曾取得领先地位,它是(  )

  A.依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B.依靠基因技术合成胰岛素

  C.依靠杂交技术合成牛胰岛素

  D.依靠克隆技术合成胰岛素

  解析 1965年,中国科技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时代。

  答案 A

  7.如图所示科技成就表明(  )

  “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A.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B.中国已成功研制了第一台计算机

  C.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居世界前列

  D.中国已接入国际互联网

  解析 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已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1983年已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是在1993年,故A、B两项不正确。D项发生在1994年,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8.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正确理解应是(  )

  ①一切文化艺术都可以不受批评地自由发展 ②在学术研究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③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④强调作者“文责自负”,让各种各样的作品都能自由出版 ⑤这是促进我国文化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双百”方针内涵的掌握。毛泽东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他认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但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为前提,而不是一切文化艺术都可以不受批评地自由发展。所以①是错误的。

  答案 C

  9.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下列现象被允许的是(  )

  ①宣传唯心主义观点 ②宣传唯物主义观点 ③批判斯大林的错误 ④宣传__教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双百”方针指的是在文艺领域“百花齐放”,学术领域“百家争鸣”。批判斯大林的错误是政治问题,不是“双百”方针允许的范围。

  答案 B

  10.如图是我国著名作家艾青的肖像。他曾写过一首寓言诗《蝉的歌》,内容是一只蝉从早到晚在树上发着震耳欲聋的叫声,无论早晨还是晚上都是一个调子,而它自豪的正是“一口气唱很久也不会变调”。然而,八哥却忍无可忍了:“我说句老实话,我一听见你的歌,就觉得厌。”因为这首诗他被错划成“右派”,到黑龙江、x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艾青的诗违背了“双百”方针的精神,因此受到批判

  B.艾青的遭遇是““””时期学术问题政治化的结果

  C.反映了“双百”方针刚刚提出鼓舞了作家的创作热情

  D.当时还有《北国江南》和《早春二月》这样受到推崇的作品

  解析 ““””期间,艾青诗作《蝉的歌》受到批判,是““””期间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的结果。艾青积极创作文学作品,符合“双百”方针的精神,A项错误;“双百”方针提出于1956年,故C项不符合材料;《北国江南》和《早春二月》也在同时受到批判,排除D项。

  答案 B

  11.如图是一本书的封面,根据封面设计,可以判断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

  A.毛泽东是如何在1957年夏天提出“双百”方针的

  B.在“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1957年我国学术界取得的重大成就

  C.主要阐述的是1957年“双百”方针对我国文艺界的指导作用

  D.“双百”方针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后逐渐被破坏

  解析 从图中书名《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可判断,此书反映了运动中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双百”方针被破坏。

  答案 D

  12.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如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应该发行于(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解析 图片标题中的“革命”反映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属““””时期。

  答案 C

  13.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故事片《吉鸿昌》得票14万张,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  )

  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

  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

  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解析 1980年,“”结束不久文艺领域逐渐复苏。材料投票结果反映了人民对文化活动的积极参与,在杂志的普及率低(一两千人只有一两份)的情况下还有如此多的票数。

  答案 C

  14.“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解析 材料反映的教育方针应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即1956—1966年,C项是在1957年,正确。A项在改革开放后颁布;B项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制定;D项在建国初期制定。

  答案 C

  15.“×××,教授。1940年1月出生,1946—1949年为地主家放牛,1950—1956年进小学读书……1969—1978年作为知识青年到苏北上山下乡,1978—1985年在南京大学读书,后任南京财经大学教授……1996—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

  ①新中国的成立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②““””对他的学术造诣起了积极作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获得了进大学深造的机会 ④1972年中美建交为他进行对外学术交流创造了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期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浪费了大好的读书时间,故排除②;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故④错误。

  答案 D

164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