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历史学习方法 >

益阳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2)

时间: 丽仪0 分享

  益阳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今年4月22日,“书香益阳•润泽心灵﹣﹣好书互换”2017年益阳阅读推广活动隆重启动。在启动仪式上,益阳学子高声吟诵了《道德经》.《道德经》反映了(  )

  A.老子的思想 B.孔子的学说 C.墨子的主张 D.韩非的理论

  【考点】2O:老子和孔子.

  【分析】本题以《道德经》为切入点,考查老子.

  【解答】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主要记录在《道德经》里.

  故选A.

  【点评】本题以老子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东晋王羲之的书法独创一家,行书、草书流畅潇洒,“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尊为“书圣”。以下书法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是(  )

  A. B. C. D.

  【考点】4D:魏晋南北朝的书法与石窟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书圣”王羲之,其代表作是《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解答】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后人称他“书圣”.王羲之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后人称赞为“遒媚劲健,绝代更无”.根据图片内容可知D是《兰亭序》.

  故选D.

  【点评】王羲之的成就,书法特点,别称应掌握.

  3.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的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佗﹣﹣推算出圆周率 B.李时珍﹣﹣写成《齐民要术》

  C.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D.宋应星﹣﹣创制“麻沸散”

  【考点】3O: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华佗和张仲景.

  【分析】本题以科学家与其成就的搭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

  【解答】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的相关史实.

  4.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成果的逐渐发展与推广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中火药在军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考点】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火药和火药武器得到改进,威力更大,并开始广泛用于军事战争.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点.

  5.x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乾隆时期设置的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广大地区的是(  )

  A.伊犁将军 B.西域都护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考点】7G: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以x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依托,考查伊犁将军.

  【解答】乾隆帝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x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措施.

  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

  A.率军收复x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考点】8A:甲午中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知道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

  【解答】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号舰艇冲锋向前,多次中弹,弹药用尽,准备与敌舰同归于尽,不幸被鱼雷击中,坠入大海,拒绝救援,与爱犬同沉海底.故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记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史实,教育学生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7.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考点】92:戊戌变法.

  【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解答】据所学知,创建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时期的内容之一,ABC三项都是戊戌变法的内容.

  故选D.

  【点评】注意识记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8.“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

  A.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考点】AE: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分析】本题以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的相关史实.

  9.2017年5月,同志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两弹元勋”是(  )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考点】CF: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

  【分析】本题考查了邓稼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主要有“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解答】“两弹元勋”是邓稼先.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邓稼先的事迹.

  10.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考点】C4:土地改革.

  【分析】本题以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知识的掌握.

  【解答】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11.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外交成就。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考点】EE: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影响.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3年,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所以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②①③④.

  故选D.

  【点评】本题要熟记我国外交成就的时间顺序,要识记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

  12.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考点】E5:海军 空军 导弹部队的建立.

  【分析】本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二炮兵部队创建的时期.

  【解答】20世纪60年代,我国成立战略导弹部队,被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的国防建设的相关史实.

  13.如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点】D1: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解答】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我党和国家历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由题干中的“1978年底、提出改革开放总方针”等信息可知,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故选D.

  【点评】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4.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在(  )

  A.城头山遗址 B.彭头山遗址 C.玉蟾岩遗址 D.河姆渡遗址

  【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湖南澧县城头山文化.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

  【解答】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城头山古城址距今6000多年,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址.其中发现的距今6500多年的水稻田遗址,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早、保存最好的水稻田遗址.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城头山遗址的地位识记.

  15.北宋时期招抚梅山蛮,在梅山地区设置了两个县,其中属于现益阳市境内的是(  )

  A.桃江县 B.安化县 C.南县 D.新化县

  【考点】64: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以北宋时期招抚梅山蛮,在梅山地区设置了两个县为切入点,考查安化县的归属地.

  【解答】宋代之前,梅山地区因山高林密,民风强悍,“语言侏离”,交通不便以及当时的统治阶级实行封锁政策,故“不与中国通”.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蔡煜、章敦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两县,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均有意往这里移民,梅山地区逐渐成为汉、苗、瑶、土家等多民族杂居之地.其中属于现益阳市境内的是安化县.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地方史的内容,注意平时多记忆与积累.

  16.晚清至民国初年,湖南传统学术领先全国。下列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的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先谦﹣﹣《汉书补注》 B.王闿运﹣﹣《五经通论》

  C.皮锡瑞﹣﹣《书林清话》 D.叶德辉﹣﹣《湘绮楼全集》

  【考点】PC: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人物及成就的搭配,注意本题属于地方史.

  【解答】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以颜师古的《汉书注》为基础,采择自隋以来67家《汉书》 研究成果,王氏又做了大量的文字校勘、语词训释、史实考订以及表志专门研究 工作,使该书成为研究《汉书》和西汉史最重要的资料.王先谦﹣﹣《汉书补注》的搭配是正确的.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王先谦的作品《汉书补注》.

  17.以下表述中不属于湘西会战意义的一项是(  )

  A.标志着日军在中国战场攻势的结束

  B.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

  C.为芷江洽降创造了条件

  D.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考点】A4: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AB:百团大战.

  【分析】本题考查地方历史知识,掌握湘西会战.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解答】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称“芷江作战”.战争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在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万余人.湘西会战最后一仗主战场为怀化溆浦县的龙潭镇、温水乡和邵阳市洞口县的高沙、江口、青岩、铁山一带.战役以日本军队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D是百团大战的意义,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为地方史基础知识题,学生识记地方历史即可解答.

  18.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湖南作家周立波的代表作品是(  )

  A.《暴风骤雨》 B.《边城》

  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D.《青春之歌》

  【考点】EI:中国近现代科技 教育 文体事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湖南作家周立波的代表作品的有关内容.

  【解答】斯大林文学奖是根据苏联人民委员会1939年12月20日决议设立.奖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杰出成果.1951年,我国作家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贺敬之和丁毅的歌剧《白毛女》同时获得斯大林文学奖.

  故选A.

  【点评】本题掌握1951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湖南作家周立波的代表作品相关知识.

  19.标志着日本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是(  )

  A.伯利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

  C.查理•马特改革 D.梭伦改革

  【考点】FE:日本的大化改新.

  【分析】本题考查了日本大化改新.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本州中兴兴起的大和统一了日本.

  【解答】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参照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不是明治天皇.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日本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大化改新.

  20.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____ C.道教 D.佛教

  【考点】F6:佛教和古印度文明.

  【分析】本题考查了佛教.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____、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在社会矛盾重重,人们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们的教义都宣扬忍耐、顺从等主张.

  【解答】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是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佛教的创始人.

  21.下列有关战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希波战争导致希腊走向衰落

  ②经过长期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海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861年到1865年,历时4年多,造成重大的物资破坏和人员伤亡

  ④1944年6月,美英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FC:罗马帝国的建立;M9:诺曼底登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战争的相关史实与影响,注意涉及古代史和近现代史.

  【解答】希波战争中希腊取得了胜利,①希波战争导致希腊走向衰落的说法是错误的;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至1918年,不是从1861年到1865年,据此可排除含①③的ABD三个选项.

  故选C.

  【点评】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

  22.殖民头子克莱武曾经无耻地吹嘘自己:“富庶的城市在我脚下,强大的国家在我手中,在我一人面前打开了充满金条银锭、珍珠宝石的宝库。我统共取了20万英镑。诸位先生,直到现在,我还奇怪自己为什么那么客气呢!”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  )

  A.三角贸易的罪恶

  B.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C.西班牙在拉丁美洲的黑暗统治

  D.法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

  【考点】I9:英国的殖民扩张.

  【分析】本题考查了克莱武.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克莱武”可知评述的是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当时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率军侵占了孟加拉,把当地洗劫一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的相关史实.

  23.某班级举行辩论会,辩论双方主要观点概括如图。请判断此次辩论的主题是评价(  )

  A.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考点】L4:苏俄新经济政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解答】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在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它的实施,表明俄共布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他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结合辩论双方的观点可知其辩论的主题是评价苏俄新经济政策.

  故选C.

  【点评】识记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4.“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以上引文出自(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辛丑条约》 D.《联合国家宣言》

  【考点】LC: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九国公约》的有关内容.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解答】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该段材料是有关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国公约》主要是针对中国签订的条约,这个条约签订后使中国由日本独霸重新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

  故选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九国公约》的有关内容.

  二、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5.(10分)(2017•益阳)仔细阅读以下关于“冷战”的一段表述,找出其中的五处错误,并予以改正。

  1947年3月,美国当任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罗斯福新政”。它的提出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的开始。1948年,美国在欧洲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它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东欧的控制。1949年,美国等西方12个国家建立了国际联盟。1955年,苏联为首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1989年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极格局终结。

  【考点】O4: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N3:苏联解体.

  【分析】本题以改错题的形式,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

  【解答】1947年3月,美国当任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而不是“罗斯福新政”.它的提出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的开始.1948年,美国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而不是“星球大战”计划.它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加强了美国对西欧而不是东欧的控制.1949年,美国等西方12个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不是国际联盟.1955年,苏联为首的8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先后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1991年而不是1989年苏联解体后,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两极格局终结.

  故答案为:

  (1)“罗斯福新政”﹣﹣“杜鲁门主义”.

  (2)“星球大战”计划﹣﹣马歇尔计划.

  (3)东欧﹣﹣西欧.

  (4)国际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1989年﹣﹣1991年.

  【点评】注意识记冷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以及冷战的具体表现.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小题15分,27小题14分,28小题13分,共42分)

  26.(15分)(2017•益阳)强盛的中原王朝大都重视对外贸易。据此回答:

  (1)汉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是什么?其开辟有什么意义?

  (2)写出唐朝设立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名称和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3)你对郑和下西洋有何评价?

  【考点】3H: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5G: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73:郑和下西洋.

  【分析】(1)本题以汉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为切入点,考查丝绸之路.

  (2)本题以唐朝设立的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名称和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为切入点,考查唐朝对外交往.

  (3)本题以对郑和下西洋有何评价为切入点,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1)汉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x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唐朝时海外贸易兴盛,唐玄宗时设立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广州.

  (3)对郑和下西洋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规模大,航海技术先进,到达范围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加速了南洋的开发;增强了我国的海洋意识;但是,郑和下西洋实行厚往薄来的方针;换回的特产以奢侈品为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等.

  故答案为:

  (1)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市舶使;广州.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规模大,航海技术先进,到达范围广;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加速了南洋的开发;增强了我国的海洋意识;但是,郑和下西洋实行厚往薄来的方针;换回的特产以奢侈品为主;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限等.

  【点评】本题以丝绸之路、唐朝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7.(14分)(2017•益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材料三

  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3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材料四

  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腐臭味的黑色泥潭。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军马或煮皮带充饥,常常背靠背宿营,互相取暖;手挽手行进,趟过泥沼。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

  红军将士穿着单衣,踏着没膝的积雪,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雪,翻越了夹金山。

  (1)用图中字母回答:

  ①1935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点: B

  ②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的地点: E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D

  (2)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3)以上材料折射出长征精神的哪些内涵?

  【考点】9P:遵义会议;9O:红军长征.

  【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中的知识点,重点掌握长征途中会师的地点和召开会议的地点.

  【解答】(1)(1)由地图看出:上框在会宁附近,应填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吴起镇.下框在贵阳北部,应填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的地点:遵义.由地图看出:应填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会宁.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以后,在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2)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即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以后,在的指挥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接着,红军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险阻.所以材料二:“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材料三:敌军的围追堵截;材料四:严酷的自然环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长征精神是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义,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的革命的乐观主义,是团结一致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故答案为:

  (1)①B; ②E;③D..

  (2)材料二:“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材料三:敌军的围追堵截;材料四:严酷的自然环境.

  (3)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点评】要求学生熟记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教育学生学习长征精神.

  28.(13分)(2017•益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3年,他受命修理格拉斯哥大学的一台纽可门蒸汽机,得以仔细研究纽可门机的结构。他发现纽可门机的热量损失太大,消耗能量多而产生的功效不足。1765年,他终于想出了在气缸之后再加一个冷凝器的主意,使蒸汽机的效率成倍提高。1781年,他改变了蒸汽机只能直线做功的状态,用一个齿轮装置将活塞的直线往复式运动转化为轮轴的旋转运动。1782年,他进一步设计出了双向气缸,使热效率又增加了一倍。经他进一步改进后的蒸汽机,成了效率显著、可用于一切动力机械的万能原动机。蒸汽机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正式到来。

  材料二

  蒸汽机有许多缺点。比如由于有锅炉,体积庞大而笨重;燃料的热能要传给蒸汽后再转化为机械能,效率很低。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有人尝试把外燃改成内燃,不用蒸汽做工作媒介,直接利用燃烧形成的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把锅炉和气缸合并成一体,这就是内燃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逐条列出其改进蒸汽机的大致过程。

  (2)蒸汽机是如何“改变整个世界”的?列举以改良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的发明一例。

  (3)与蒸汽机相比,内燃机具有哪些优点?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了怎样的革命性变革?

  (4)从蒸汽机的改良到内燃机的发明,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考点】I1:第一次工业革命;K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1)由材料“1763年,他受命修理格拉斯哥大学的一台纽可门蒸汽机,得以仔细研究纽可门机的结构.他发现纽可门机的热量损失太大,消耗能量多而产生的功效不足.1765年,他终于想出了在气缸之后再加一个冷凝器的主意,使蒸汽机的效率成倍提高.1781年,他改变了蒸汽机只能直线做功的状态,用一个齿轮装置将活塞的直线往复式运动转化为轮轴的旋转运动.1782年,他进一步设计出了双向气缸,使热效率又增加了一倍.经他进一步改进后的蒸汽机,成了效率显著、可用于一切动力机械的万能原动机.蒸汽机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正式到来”可知,“他”是瓦特.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大致过程包括,1765年,增加冷凝器;1781年,增加齿轮装置;1782年,设计出双向气缸.以此作答即可.

  (2)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1825年,史蒂芬孙设计制造的“旅行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蒸汽机作为船的动力机,发明了汽船,使人类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由材料“蒸汽机有许多缺点.比如由于有锅炉,体积庞大而笨重;燃料的热能要传给蒸汽后再转化为机械能,效率很低.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有人尝试把外燃改成内燃,不用蒸汽做工作媒介,直接利用燃烧形成的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把锅炉和气缸合并成一体,这就是内燃机”可知,内燃机具有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汽车与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人类交通运输的新纪元,据此解答即可.

  (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技术革新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能带来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故答案为:

  (1)瓦特.1765年,增加冷凝器;1781年,增加齿轮装置;1782年,设计出双向气缸.

  (2)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例:火车或轮船.

  (3)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汽车与飞机的发明,开辟了人类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4)技术革新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技术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每一次技术革新都能带来人类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点评】本题把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联系起来,综合性强,要注意它们的异同.


猜你喜欢:

1.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中考历史典型例题解析

3.湖南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

4.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5.中考历史同步试题及答案3套

3732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