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语文学习 >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 朝燕820 分享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的学习除了简单的背诵和记忆以外,还需要多做练习的!所以,接下来,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做份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一、(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渚清(chǔ)      霜鬓(bìn)

  惘然(wǎnɡ) 迁谪(zhé)

  B.潦倒(liáo) 琴弦(xuán)

  石栈(jiàn) 钿头(diàn)

  C.猿猱(róu) 崔嵬(cuīwéi)

  吮血(shǔn) 贾人妇(ɡǔ)

  D.锦瑟(sè) 猿啸(xiào)

  咨嗟(jiē) 裂帛(bó)

  【答案】 D(A.渚:zhǔ;B.弦:xián,栈:zhàn;C.猱:náo)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③似诉平生不得志

  ④整顿衣裳起敛容

  ⑤暮去朝来颜色故

  ⑥我从去年辞帝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

  【答案】 C(③⑥与今义同)

  3.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4.以下五个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两项是(  )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E.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答案】 BC(ADE是互文;B是借代,C是比喻。)

  二、(9分)

  阅读李白的《蜀道难》,回答5~7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5.下列加点字字义全对的一项是(  )

  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盗匪)

  危乎高哉(危险)

  B.剑阁峥嵘而崔嵬(高大)

  连峰去天不盈尺(前去)

  C.畏途巉岩不可攀(危险可怕的路途)

  尔来四万八千岁(从那时以来)

  D.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回旋、倒流)

  扪参历井仰胁息(休息)

  【答案】 C(A.“匪”同“非”,不是;B.“去”,距离;D.“息”,呼吸。)

  6.下面的诗句译成现代汉语后,有误的一项是(  )

  A.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译句:锦官城虽说是令人快乐,却不如早点回家。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译句:蜀地的道路艰险难行,比登上青天还要难。

  C.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译句:青泥岭的山路为什么曲折盘旋?是因为在这里走上百步就会有许多弯曲的路绕着山崖转。

  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译句:(人们)天天像躲避猛虎和长蛇一样躲避那些残暴的叛逆作乱的人。

  【答案】 C(“何”是“多么”的意思,不能译作“为什么”,两句之间也不是因果关系。全句可译作:青泥岭上的小路多么蜿蜒曲折,(以致)极短的路程内就要转许多弯。)

  7.下面对诗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乐府诗多具有咏叹的意味,本诗也是如此。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B.“连峰去天不盈尺……万壑雷”,这四句诗用夸张手法着重写蜀道之险。

  C.本诗的寓意是讽谏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即是指君王唐玄宗。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愁攀援”和“扪参历井仰胁息……坐长叹”用反衬、夸张和丰富的想像来突出蜀道之高峻。

  【答案】 C(“君”在这里指西行的游子,不是指唐玄宗。)

  三、(9分)

  阅读下文,回答8~10题。

  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②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清•袁牧《马嵬》)

  ③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李商隐《马嵬》)

  8.对以上三首诗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首诗中①诗为古体诗,由标题《长恨歌》即可看出为歌行体。②③诗为近体诗。

  B.①②③诗均为近体诗。

  C.①③诗为古体诗,②为近体诗。

  D.①②③诗均为古体诗。

  【答案】 A(近体诗有较严格的句数、字数、音韵、格律限制,而古体诗则没有。)

  9.对三首诗的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首诗均取材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

  B.立意上,白诗第一句便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C.立意上,袁诗认为唐杨二人的生死别离和民间的疾苦离情都值得人们同情。

  D.李诗立意上别出心裁,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唐玄宗。

  【答案】 C(依袁诗第1句“莫唱当年长恨歌”来看,袁诗并无肯定唐杨二人生离死别之意。)

  10.对这三首诗的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袁诗“银河”用来比喻夫妻离散。“石壕”“长生殿”暗含两个典故。

  B.“莫愁”多指美女,李诗最后两句意为作为帝王的玄宗还不如普通人家的丈夫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呢!

  C.李诗和袁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诗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长恨歌》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长恨”题旨,给读者留下了袅袅清音,让人回味。

  【答案】 C(二者立意并不相同。)

164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