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中医知识>中医疗法>中医刮痧>

正确刮痧方法_身体七部位的正确刮痧方法

时间: 乐平2653 分享

  刮痧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正确刮痧方法,供大家阅读!

  正确刮痧方法

  1.头部

  头部有头发覆盖,须在头发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润滑剂。为增强刮痧效果可使用刮板薄面边缘或刮板角部刮拭,每个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头皮有发热感为宜。

  太阳穴:太阳穴用刮板角部从前向后或从上向下刮拭。

  头部两侧:刮板竖放在头维穴至下鬓角处,沿耳上发际向后下方刮至后发际处。

  头顶部:头顶部以百会穴为界,向前额发际处或从前额发际处向百会穴处,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后头部:后头部从百会穴向下刮至后颈部发际处,从左至右依次刮拭。风池穴处可用刮板角部刮拭。

  头部也可采取以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

  2.面部

  面部由内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于美观影响,因此手法需轻柔,忌用重力大面积刮拭。眼睛、口腔、耳、鼻病的治疗须经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数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为准则。

  3.后项部

  人体后项部有六条阳经通过,经常刮拭后项部,可以滋阴潜阳,补益人体之正气,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4.背部

  背部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用全息刮痧法时,先对穴区内督脉及两侧膀胱经附近的敏感压痛点采用局部按揉法,再从上向下刮拭穴区内的经脉。

  5.胸部

  胸部正中线任脉天突穴到膻中穴,用刮板角部自上向下刮拭。胸部两侧以身体前正中线任脉为界,分别向左右(先左后右)用刮板整个边缘由内向外沿肋骨走向刮拭,注意隔过乳头部位。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6.腹部

  腹部由上向下刮拭。可用刮板的整个边缘或三分之一边缘,自左侧依次向右侧刮。有内脏下垂者,应由下向上刮拭。

  7.四肢

  四肢由近端向远端刮拭,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病人,应从肢体末端向近端刮拭,关节骨骼凸起部位应顺势减轻力度。

  刮痧的临床应用

  1.操作要点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2.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3.注意事项

  (1)刮痧后1~2天局部出现轻微疼痛、痒感等属正常现象;出痧后30分钟忌洗凉水澡;夏季出痧部位忌风扇或空调直吹;冬季应注意保暖。

  (2)刮痧疗法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证、禁忌证等要求,如操作不当易出现不适反应,甚至病情加重,故应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或遵医嘱,不应自行在家中随意操作。

  (3)有出血倾向、皮肤高度过敏、极度虚弱、严重心衰的患者均应禁刮或慎刮。

正确刮痧方法相关文章:

1.手臂刮痧的方法

2.面部刮痧的顺序方法

3.刮痧排毒方法

4.淋巴排毒刮痧方法

5.电影刮痧观后感2500字

正确刮痧方法_身体七部位的正确刮痧方法

刮痧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适合医疗及家庭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