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用药指导>用药安全>

维生素d3的不良反应

时间: 崇基15 分享

  维生素D3,常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那么维生素d3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维生素d3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维生素d3的不良反应

  1.便秘腹泻、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口内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口渴、疲乏、无力。

  2.骨痛、尿混浊、惊厥、高血压、眼对光刺激敏感度增加、心律失常、偶有精神异常、皮肤瘙痒、肌痛、严重腹痛(有时误诊为胰腺炎)、夜间多尿、体重下降。

  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

  传统研究

  维生素D3有以下生理功能:1、 提高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2、 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促进牙齿健全;3、 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肾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4、 维持血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 防止氨基酸通过肾脏损失。

  国际前沿动态

  国际对维生素D的大量深入研究显示:维生素D不再被认为是仅仅用于预防儿童佝偻病的营养必需品。维生素D对健康的意义被更加广泛的认知,并在大量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这其中包括:

  1.降低常见癌症的发生率,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

  2.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血压和感染性疾病等。

  3.维生素D调节胎盘的发育和功能,这表明孕妇维持较好的维生素D水平可预防如流产,先兆子痫,和早产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4.宫内及婴幼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可降低1型糖尿病哮喘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

  总的来说,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和预防对于所有人群,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整体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指标

  大多数的维生素D由DBP(维生素D结合蛋白质)或脂蛋白携带到肝脏,在侧链C-25位上羟化形成25-(OH)D3,它是主要的循环形式。维生素D25羟化酶包括两种形式的细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一种在内质网上的低亲和力高容量酶,另一种则是在线粒体上的高亲和力低容量酶,25羟化酶主要受维生素D在肝脏的浓度调节,几乎不被25-(OH)D3抑制。25-(OH)D3不储存在细胞内,它被释放到血浆中和DBP结合,在正常的25-(OH)D3的血浆浓度时,仅有少量的25-(OH)D3从血浆释放入组织。因此25-(OH)D3的循环水平是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测试指标。

  摄入量

  维生素D的缺乏与摄入量以及日照时间有关,所以很难确切估计。紫外线照射带来的皮肤癌等问题上升的情况下,各国人群接受日照的时间都在减少,并且很多国家明确规定要限制接受日照的时间,因此全世界范围内维生素D均呈现广泛缺乏的现象。

  中国部分居民血液中的25-(OH)D3水平检测发现,约60%以上的居民为缺乏,只有约6%的人群达到优秀水平。其中,最易缺乏,并因为缺乏容易出现疾病的人群包括:孕妇、婴幼儿、老年人。这主要与这三类人群接受日照时间都相对较少有关。

  维生素d3的药物说明

  注射剂

  功能主治:1. 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如:绝对素食者、肠外营养病人、胰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综合征、肝胆疾病(肝功能损害、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小肠疾病(脂性腹泻、局限性肠炎、长期腹泻)、胃切除等。

  2. 用于慢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佝偻病及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骨软化症、家族性低磷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特发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

  3. 用于治疗急、慢性及潜在手术后手足搐搦症及特发性手足搐搦症。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 一次7.5~15mg(30万~60万单位),病情严重者可于2~4周后重复注射1次。

  剂型:注射剂

  不良反应:1. 便秘、腹泻、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口内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口渴、疲乏、无力。

  2. 骨痛、尿混浊、惊厥、高血压、眼对光刺激敏感度增加、心律失常、偶有精神异常、皮肤瘙痒、肌痛、严重腹痛(有时误诊为胰腺炎)、夜间多尿、体重下降。

  禁忌:高钙血症、维生素D增多症、高磷血症伴肾性佝偻病。

  注意事项:1. 治疗低钙血症前,应先控制血清磷的浓度,定期复查血钙等有关指标;除非遵医嘱,避免同时应用钙、磷和维生素D制剂。

  2. 由于个体差异,维生素D3用量应依据临床反应作调整。

  3. 对诊断的干扰:维生素D3可促使血清磷酸酶浓度降低,血清钙、胆固醇、磷酸盐和镁的浓度可能升高,尿液内钙和磷酸盐的浓度亦增高。

  4. 下列情况应慎用: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高胆固醇血症、高磷血症;对维生素D高度敏感及肾功能不全;非肾脏病用维生素D3治疗时,如患者对维生素D3异常敏感,也可产生肾脏毒性。

  5. 注意检查:血清尿素氮、肌酐和肌酐清除率、血清碱性磷酸酶、血磷、24小时尿钙、尿钙与肌酐的比值、血钙(用治疗量维生素D3时应定期作监测,维持血钙浓度2.00~2.50mmol/L)、以及骨X线检查等。

  成份:本品主要成分为维生素D3。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高钙血症孕妇可伴有对维生素D3敏感,应注意剂量调整。

  儿童用药:婴儿对维生素D3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大,用量应慎重酌定,血清钙和磷浓度的乘积[Ca]×[P](mg/dl)不得大于58。

  药物相互作用:1. 含镁的制酸药与维生素D3同用,特别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可引起高镁血症。

  2. 巴比妥、苯妥英钠、抗惊厥药、扑米酮等可降低维生素D3的效应,因此长期服用抗惊厥药时应补给维生素D3,以防止骨软化症。

  3. 降钙素(calcitonin)与维生素D3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

  4. 大量钙剂或利尿药与常用量维生素D3并用,有发生高钙血症的危险。

  5. 洋地黄与维生素D3同用时应谨慎,因维生素D如引起高钙血症,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6. 大量的含磷药与维生素D3同用,可诱发高磷血症。

  药理作用:本品为维生素类药。具有促进小肠黏膜刷状缘对钙的吸收及肾小管重吸收磷,提高血钙、血磷浓度,协同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促进旧骨释放磷酸钙,维持及调节血浆钙、磷正常浓度。促使钙沉着于新骨形成部位,使枸橼酸盐在骨中沉积,促进骨钙化及成骨细胞功能和骨样组织成熟。

  维生素D2摄入后,在细胞微粒体中受25-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骨化二醇(25-OHD3),经肾近曲小管细胞1-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骨化三醇〔1-25-(OH)2D3〕。

  滴剂

  药品名称: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

  药物别名:VD3,维生素D3滴剂

  剂型:胶囊型

  主要成分:维生素D3

  药品规格:每粒含维生素D3400单位(胶囊型一次性包装),铝塑包装,12粒,20粒,24粒,30粒,36粒/盒

  性状:内容物为黄色至橙红色的澄清油状液体,无败油臭或苦味。

  用法用量:口服。将软胶囊尖端开口后,滴入口中(可采用将尖端在热水中浸泡30秒,使胶皮融化或直接剪开);也可直接嚼服胶丸。成人与儿童一日1-2粒。

  功能主治: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药理作用:维生素D可参与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其吸收,并对骨质形成有重要作用。1.苯巴比妥、苯妥英、扑米酮等可减弱维生素D的作用。2.硫糖铝、氢氧化铝可减少维生素D的吸收。3.正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应慎用该品。4.大剂量钙剂或利尿药(一些降血压药)与该品同用,可能发生高钙血症。5.大量含磷药物与该品同用,可发生高磷血症。6.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猜你喜欢:

1.皮肤病的快速治疗方法

2.怎样治疗银屑病最好

3.老年人皮肤病治疗方法

4.小施尔康小儿多维生素滴剂说明书

5.复合维生素片说明书

维生素d3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D3,常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那么维生素d3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维生素d3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维生素d3的不良反应 1.便秘、腹泻、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口内有金属味、恶心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维生素k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k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K向来是被认为是一种止血药,那么你想知道维生素k的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维生素k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维生

  • 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K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但是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你又了解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维

  • 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C又称为抗坏血酸,它具有增强人体抵抗力、延缓衰老、美白皮肤等作用,但你知不知道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维生素

  • 维生素b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b的不良反应

    维生素b旧称维他命B,是B族维生素的总称,它们常常来自于相同的食物来源,那么维生素b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维生素b的不良

6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