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_养生学堂>医学常识>用药指导>用药安全>

吃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时间: 崇基15 分享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最终达到痊愈,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吃结核药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吃结核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吃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一)利福平(RFP)

  1.肝损害:与INH出现的肝损害相似,一般可以继续服用;若出现黄疸、肝坏死或同时合并过敏反应,则应停药。

  2.胃肠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一般给与对症治疗即可。

  3.过敏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流感样综合征(发热、流感样症状群)、呼吸道综合征(出现发作性呼吸困难、气促)、皮肤综合征(轻者单纯皮肤瘙痒,重者出现皮疹,甚至剥脱性皮炎)。上述几种综合征可单独出现,也可以合并出现,多见于RFP间歇用药时。诊断明确后立即停药并行相关治疗。

  4.血液学异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

  5.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骨软化、关节肿胀、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脱发、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休克(血压下降、虚脱),可能对胎儿发育有致畸作用(尤其是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

  其他利福类药物,如利福定(RFD)、利福喷丁(RFT)、利福布丁(RBU)等不良反应与RFP相似,但均较RFP少而轻。

  (二)异烟肼(INH)

  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末梢神经炎,最初表现为手脚左右对称性感觉异常,继之出现指趾末端感觉麻木、刺痛、烧灼感、四肢无力、关节软弱、反应迟钝等。其机理为异烟肼与维生素B6的结构相似,二者竞争同一酶系统(如阿朴色氨酸酶)或二者相结合从尿中排泄增多,结果导致体内维生素B6缺乏,而出现维生素B6缺乏的临床表现。服用大剂量异烟肼者、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体内INH乙酰化速度快(中、特大剂量下慢乙酰化发生多)及营养不良、酒精中毒、妊娠等因素等易患神经炎,异烟肼用量较大时可加服维生素B6预防,0.03g~0.1g/日,但因维生素B6在试管中能减低异烟肼的抑菌力,一般剂量不作为常规用药。

  另外还可出现多种精神异常,如兴奋、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抑郁、眩晕、头痛、嗜睡、多梦、妄想、幻觉,甚至精神失常;少数可有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反射亢进、肌肉震颤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因异烟肼抑制体内的单胺氧化酶活性,使组胺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上述反应。其他反应有诱发癫痫发作、中枢性脑病、中毒性精神病等,有癫痫或精神病史者可导致发作。

  2.肝损害:一般多发生在治疗后3天~3个月,常为单纯性、暂时性、可复性转氨酶升高,通常无临床意义,停药后转氨酶可迅速下降。一般认为异烟肼对肝的损害是由于个体特异性引起异烟肼毒性代谢产物聚集所致。单用异烟肼预防的病人约10~20%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多无自觉症状。严重肝损害者约占1.25%,甚至有死亡者。大多数肝损害病例于用药6个月内出现,肝损害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20岁以下者少见;有慢性肝病者也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异烟肼与利福平合用时能增加对肝脏的毒性。应用异烟肼出现肝损害后首先停药,必要时加用适当保肝药,但切忌同时用保肝药种类太多,以免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

  3.内分泌失调:男性乳房增大、阳痿,、女性月经失调、库兴综合症。

  4.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溶血性贫血、出血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5.变态反应:皮疹、药物热等。

  6.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

  7.其他:排尿困难、心律失常等。

  出现以上3~7条副反应时,症状轻时暂继续治疗观察,重时异烟肼减量应用或停药。

  (三)吡嗪酰胺(PZA)

  PZA由于其用量大、疗程长、肝脏毒性大,过去仅作为二线药物谨慎使用。近年来研究证明:PZA为细胞内杀菌药,特别在巨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具有很强的灭菌作用(也称为半杀菌药)。在病变处于急性炎症变化阶段的前两个月,灭菌作用更高。因此,应用PZA不但可以缩短疗程,同时也可以减少复发率。其不良反应有:

  1.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2.肝损害:与剂量、疗程有关。在目前常规剂量(1500~2000mg/日)及疗程(一般为2个月)下,少见肝损害。

  3.关节痛:主要为血中尿酸浓度升高引起的关节痛、关节肿胀,甚至出现关节强直、活动受限。

  4.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发热、皮疹)、皮肤光致敏反应(皮肤暴露部位呈鲜红棕色或古铜色),极少数导致低色素性贫血与溶血反应、溃疡病发作、排尿困难。

  (四)链霉素(SM)

  SM对巨噬细胞外碱性环境中的快速增殖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故称之为半杀菌药),能很好地通过浆膜腔,但很少通过正常血脑屏障,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其不良反应有:

  1.前庭神经损害:常见于用药前两个月,可出现眩晕(停药或减少剂量可以消失)、运动失调(令病人闭眼沿一条直线走路,其稳定性不如睁眼时)、呕吐等症状。老年患者更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2.第八对颅(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下降、耳聋(重者为永久性)。

  3.过敏反应:多数表现为口周麻木、恶心、呕吐、发热。皮肤可出现瘙痒及各种皮疹,如丘疹、红斑、荨麻疹、疱疹、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湿疹、剥脱性皮炎。过敏性休克(在注射10分钟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发绀、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

  4.肾脏损害:尿蛋白、管型、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5.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

  6.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药物热等。

  (五)乙胺丁醇(EMB)

  EMB为合成药,对结核菌及其他分支杆菌(如堪萨斯分支杆菌)有效,但对其他微生物和霉菌无效。口服易吸收,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结核菌的生长,用于防止对主要杀菌药物(INH、RFP、SM)产生耐药性。其不良反应有:

  1.视神经炎:由于球后视神经炎而引起的视力疲劳、进行性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其毒性反应与剂量有关(剂量依赖性视神经炎)。偶尔发生腿部周围神经炎。

  2.过敏反应:发热、皮疹、剥脱性皮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哮喘、休克。

  3.其他:低血钙、末梢神经障碍(主要表现在腿部)、口唇溃疡、鼻出血、声带麻痹导致的失音。

  (六)喹诺酮类药物(FQ)

  包括氧氟沙星(OFLX)、左旋氧氟沙星(LVFX)、环丙沙星(CFX)、司帕沙星(SPLX)等,此类药物对革兰阳性或阴性菌、结核杆菌或非结核分支杆菌都有杀菌或抑菌作用,且在巨噬细胞内的浓度高于血浓度;不但与其他结核药无交叉耐药,而且有协同作用。目前,作为二线药用于治疗耐药病例有一定效果。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

  1.胃肠道反应:症状有厌食、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等。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眩晕、头痛,情绪改变、罕见抽搐。

  3.肝功能异常:少数病例出现转氨酶(ALT)升高,多为一过性。

  4.个别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发热、皮疹。

  5.对生长发育的骨骼、软骨有妨碍,个别报道CFX有致肌腱损伤表现。

  6.心律失常:司氟沙星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

  7.其他:可有血尿,血嗜红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等。

  吃结核药的危害

  1.肝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升高≤60U118例(酶动力法,正常值60U76例,黄疸9例,SGPT及胆红素均明显升高;

  2.位听神经损害:130例(94.4)由链霉素引起,8例由卡那霉素所致.表现为耳鸣,耳闭塞感,听力下降96例,眩晕,平衡失调31例,二者皆有11例;

  3.血液系统异常:白细胞减少为2.0~3.8×109/L87例,多无临床症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表现为皮肤斑点状或片状紫癜,血小板减少至40~80×109/L.MDS1例,初期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相应的治疗无效,继而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反复感染发热及出血倾向,经骨髓血细胞检查及活检确诊;

  4.胃肠反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

  5.药物热皮疹:高热,寒战,全身性红斑,伴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

  6.关节肿痛:关节红肿热痛,运动障碍;

  7.神经精神症状异常:兴奋,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精神行为异常;

  8.视神经损害: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野缩小;

  9.类赫氏反应:化疗~2个月病灶扩大,胸腔积液重新出现,胸腔积液增多;

  10.末稍神经炎:肢端麻木伴蚁走感;

  11.乳腺增生:男性乳房,乳头增大伴触痛。

  吃结核药的注意事项

  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痰及其他病灶分泌物中结核菌的情况,病变性质、范围,临床结核病的类型,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和抗结核药物的作用机制、强度等因素选择药物。

  安全性:多数抗结核药物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尤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此医生选择用药时会了解下列情况:

  ①既往病人的健康状况,如肝、肾疾病史及其功能状态等;

  ②慎重考虑具有相同毒副反应的药物的联用。

  可接受性:药物副作用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病人易接受。

  这些原则是国内外学者在多年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的经验,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结核病人在结核化疗中应采取的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治愈结核病,减少复发。

  如果偏离了这些原则,将会造成结核病的延误治疗、病情恶化、结核菌的耐药、甚至成为耐多药结核病或难治性结核病,以至于终身难愈。偏离这些原则的原因主要有病人自身、医源性和药物三方面。①有些病人不遵医嘱用药,只重视症状的有无,有症状时服药,没有症状时自行停药,造成间断不规律用药。另有一部分病人看说明书或道听途说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多而不敢用药,或用用停停,或症状稍有好转后即自行停药,造成间断不规律用药或疗程不足。②医源性方面主要表现在制定的化疗方案不合理,药物联合不恰当,药物剂量及疗程不合适。③药源不足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定期复查:在结核病的化疗过程中,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复查的目的一方面了解病情的变化,如胸部X线变化、痰及其他病灶分泌物中结核菌的检查等。另一方面因抗结核药物均具有一定的毒副反应,尤其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如发现问题,可及时予以处理。

  总之,化学治疗是当前治疗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地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愈结核病的基础,如果我们不失时机的把握好这个有力武器,相信大部分结核病会彻底治愈。


猜你喜欢:

1.吃肺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2.肺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3.吃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4.小狗吃驱虫药的不良反应

5.治疗肺结核常见药物

吃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最终达到痊愈,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吃结核药的不良反应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吃结核药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吃结核药的不良反应 (一)利福平(RFP) 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补骨脂的不良反应
    补骨脂的不良反应

    补骨脂是一味非常滋补的中药,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但是补骨脂的不良反应你有了解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补骨脂的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

  • 吡喹酮常见不良反应
    吡喹酮常见不良反应

    吡喹酮是广谱抗蠕虫药,它杀灭血吸虫的作用较呋喃丙胺强30倍,较硝硫氰胺强100倍以上,那么吡喹酮常见不良反应你知道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

  • 宝宝输液后不良反应
    宝宝输液后不良反应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感冒了,输液才会让病情好得快点,但是你知道宝宝输液后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宝宝输液后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

  • 白蛋白的不良反应
    白蛋白的不良反应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那么白蛋白的不良反应你了解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白

6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