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家长的教育日记:孩子中考实录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编者按:中考是孩子们学习生涯其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家长对孩子的中考记录吧!

  4月22日,全县初中毕业生安排特优生选拔考试。在我们的预想中,孩子进入100强应该是板上钉钉,毫无悬念的,结果分数公布的时候,让我们大跌眼镜,深感意外:总分376分,县排名143名。也就是说不能入围县里唯一的一所省示范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原本想着能够稳稳妥妥的进县一中重点班的梦想戛然止步。按照选拔政策,只能去县城另外一所市属示范中学的实验班。

  始料未及的结果让我和妻子惊慌失措。多次和孩子的班主任沟通,得知孩子在学校上课随心所欲,跟着心情走。兴趣来了,就听一听课,一个字“懒”,两个字“自负”。总以为百强考试胜券在握,随随便便都能进省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甚至在最后一场物理化学考试时,还玩了半小时。

  接踵而至的是连续两天的半期考试。尽管是非常失望糟糕的心情,我还是忍住了怒火,没有打电话去批评或者痛骂孩子。结果已经出来了,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事后我们总结:孩子确实有自身不努力不扎实的内因,同时也有参加大考太少、锻炼不够的外因,我们做家长的格局也远远不够,总以为凭孩子平时的实力(班前五,校前二十)考个本县最好的高中最好的班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根本没考虑去外地区报考尖子班。选拔性的考试,在题量和题型以及题目的难易程度上,肯定是远远高于平时考试的。孩子缺少应试经验,难免会大意失荆州,连正常水平也没发挥出来。

  怎么办?情急之下,想到了邵阳市二中还有一次面向全地区的卓越创新实验班选拔考试。二十九号通知,三十号参加复试。接连一个星期,县特优生考试,学校期中考试,市二中选拔考试。全挤在了一起。因为特优生考试的失利,孩子一直情绪低落,临去邵市二中考试时还问:“妈妈,我能考上吗?”心中的忐忑不安可想而知。连续三场考试下来,孩子已经是疲惫不堪,看样子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妈妈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小小年龄的少年,一次又一次体验到竞争的残酷和激烈!

  晚上,孩子打电话说:“老爸,千万不要抱有考上邵市二中的希望。”看来,小伙子被考怕了!

  五一清晨,我出差回到了家。先是带孩子一起去吃早餐,同时也告诉他:失败并不可怕,越是失败越能检查出自己的不足。你可以自信,但绝不可以自负;你可以自惭,但绝不可以自弃;总之,你得发奋图强!出现问题,及时改正就是一件好事;一次失利,奋勇直追,就能让你成为最快的黑马。孩子听了,苦笑了一下。

  该考的考完了,我提议全家人去县城郊的白水洞地质公园游玩一天,帮孩子好好放松放松。说是游玩,其实就是爬山越岭,希望孩子把这些天的失落,沉闷,苦恼,统统释放出来。一路上,孩子闷闷不乐,怅然若失。妻子拉了拉我的手,示意我去开导开导他。我拒绝了,孩子虽然还小,但是情绪,特别是负面的情绪必须他本人消化,这样才能提升他的抗压能力。

  爬上山顶,凉风习习,好不惬意,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孩子露出了一抹难得的微笑,连续笼罩了几天的阴影烟消云散!

  五月三日,邵市二中李老师电话通知:考上了,超出录取分数线二十分,而且物理单科排在前列。中午去镇中送饭的时候,迫不及待的将消息告诉孩子,没有欢呼雀跃,只是狠狠地踢了踢操场上的篮球杆。看来这臭小子,这几天真的是憋足了劲,想一洗前耻。

  五月四号,我们去了市二中。详细了解了卓越创新实验班的师资力量配置,和办学规模,又到学校附近租好了房子。至此,揪心的特优生考试告一段落。

  针对孩子几次考试暴露的问题,我们适当做了调整:

  一,调整作息时间,每天做作业到晚上十点,十点半之前准时睡觉,和高中的节奏接轨;二,强制做完所有初中阶段的习题,包括辅导书的习题,不论难易程度,并强调了书写规范(妈妈负责全部检查);

  三,英语,初中阶段的单词和词汇全部重新背诵与默写,夯实基础;

  四,所有高一课程的预习全部叫停,六月二十号高一开学以后再开始;

  五,做好孩子心理建设,鼓励他勇敢面对挫折和打击。

  有好心的朋友和师长帮忙,说以后还有机会进入县重点高中重点班,舍近求远,去邵阳市二中,还要租房子陪伴,是不是可以重新考虑一下?我们权衡再 三,还是选择去邵阳市二中。原因如下:

  第一,告诉孩子,人生没有如果,只有过程和结果,不努力的过程直接会导致失败的结果。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结果买单;

  第二,邵阳市二中毕竟是市区的重点中学,其格局和综合素质略胜于县中,将来孩子的同学圈子,校友范畴会更宽广;

  第三,租房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可以彻底远离电子干扰,心无旁骛;

  第四,路是自己选择的,努力三年,也许可脱颖而出,成为纵横万里的黑马,荒废三年,可能就是望江兴叹的“江郎”!市二中的竞争压力会更大,想挑战自己,就勇敢地面对吧!

  尘埃落定,十几天奔波于各个考场。三年前,姐姐从邵市二中毕业,走向了北京。如今,弟弟又选择了邵阳市二中。历史不会重演,常常却又有惊人的相似。

  也许,这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 谢知言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89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