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教师的家庭教育故事:儿子的烟花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编者按:家长在雪后回忆起自己童年时的春节,而烟花是年味最明显的体现,下面我们来看看《儿子的烟花》这篇亲子故事吧!

  雪后初晴,在屋内闷了两天了,也该出去走走了。似乎别人都跟我们一样,也都是憋闷久了的,刚一放晴,便三三两两的走上街头。不为买卖什么,只为呼吸呼吸外面清新的空气。

  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的夺目,其间也掺杂些微红,煞是好看。

  街上虽然很冷,但商家似乎很能够抓住一些商机,知道今儿上街的人多,所以各种商品早早的就摆好了。和儿子在街上溜达,儿子眼尖:“买点烟花吧!”“有吗?”儿子所谓的烟花不是那种大个的,而是那些较小的颇有趣味的小玩意儿,比如小蜜蜂、小蝴蝶、银色喷泉之类了。这些东西往往腊月二十几才有卖的,今儿才腊月初啊?

  儿子没说假话,真有那么一份儿,而且可能是街上唯一的一份儿,我没有迟疑,带儿子挑了两盒喜欢的,这是我们今天上街买的唯一的一件东西。儿子的行为给我的一个最大的感觉是:年,真的近了。

  对于儿子买烟花,我一向是顶赞成的。儿子喜欢买烟花,而我更喜欢的是年的味道。很多人感觉,比起小时候,年味似乎越来越淡了,那是因为你把过年的习俗都忘了。如果你仅仅把年与吃、喝、休假联系起来,确实年没有特别之处。年味是洋溢在那一个个习俗之中的。

  小时候真正的年是在腊月二十四才正式拉开帷幕,二十四是祭灶之日,关于祭灶,不同身份的人要选择不同的日子,流传着官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贼祭六之类的,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二十四祭灶,祭灶的当晚要吃肉丝面叶,锅内还要放一些粉丝,这都有讲究,吃面叶是“补窟窿”,放粉丝是“钱串子”,寓意来年能够多收入一些。从二十五一直到三十,每天的安排都是满满的:二十五劈柴,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炸麻花,二十八过油,二十九剁饺子陷,三十上午贴春联,打扫房间,请神。下午妇女在家包饺子,男子则去上坟,请已故的亲人回家过年。

  晚上,全家人必要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切办好之后,静等除夕之夜的到来,那天夜里基本上都不睡,过了零点,甚至更早,人们便纷纷起来了,那叫起五更。起床之后先方便,否则不到吃完饺子是不许上厕所的,然后先放开门炮,之后,大人们开始摆上格式的贡品,香蜡纸等一应俱全,开始到各个房中去磕头拜神。拜过之后方能吃饭呢。往往在吃饺子之前,要吃一碗蒜拌的面条,寓意着将来会算术。再下饺子的时候,往往要做一个其他陷的,比如放一枚硬币或放一颗枣子之类的,在夜里,谁吃到这个饺子,往往是来年中最幸福的一个人。吃完饺子之后,做长辈的要给小孩一些压岁钱,之后便开始到一个村里面所有长辈的家里去拜年了。这样以后,天就大亮了,这个时候谁家有最大的鞭炮便开始拿出来放了,一家放炮,往往很多人都来帮忙,帮不上忙的,也都来看看热闹。

  总之初一这天,是没有什么事可做的,但初一这天,人们是忌讳动刀的,所以吃的也都是一些准备好的。初一这天,每次吃饭前,都要放炮上香的,都非常的虔诚。从初二一直到初四,是人们走亲访友的日子,而且往往是去长辈家。初五是人们逛庙会的日子,在我们这儿数张小庙最为热闹。初六一直到十四基本上也是走亲访友,但时候往往是“回礼”。到了正月十五,意味着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所以又是一个小高潮,晚上观花灯、放烟花、吃元宵,非常热闹。等到正月十六那一天,人们说的最多的一句往往就是“年跑远了”。是啊,人们在恋恋不舍中又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想想那时候,是多么具有年味啊,可是现在呢,还有多少习俗被人们所记得啊!很佩服当今的人懂得精神胜利法,动辄就“心到神知”,于是一切习俗便被堂而皇之的去掉了。你以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让“神知”啊,是让“人知”。守岁没了,转而是在整夜的豪赌。春联不写了,贴上了印制的五光十色的大福字。亲人不问了,春节是挣钱的大好时节,干脆就不会来了。红包代替了压岁钱,节能灯代替了红蜡烛。整体泡在家里手机电视全天看,于是没有了人再去逛庙会;街上什么都有,我何不做些东西呢,什么都有,请问有那种年的感觉吗。走亲访友,一天能去四五家,把东西往对方家一放,就走了,这是走亲戚吗,这叫施舍。我顶反对的是为了环保及安全,禁放烟花爆竹之类的。烟花爆竹能污染多少环境,能出多少事故,以前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天依然是蓝的,水依然是清的,而现在呢,这不能说都是烟花爆竹惹的祸吧。如果什么都禁止,确实年也没有过的必要了。

  可见,年味的浓淡不在年本身,而在与我们自身的一些生活方式。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的同时,还应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来愉悦我们的身心。不要只顾得向前走,也应该适当的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

  所以,对于儿子买烟花,我向来不反对,而且还积极的和他一起去燃放这些小玩意儿。我知道:这是儿子对年的一种最懵懂的感觉,我应该去保护,我不想让年在我们的生活中渐渐的变得索然无味。

  作者|郑标工作室刘维刚

  公众号|太和教研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1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