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随笔写作 >

有关文字的随笔:心中有束光 且行且写作(2)

时间: 咏良1172 分享
“大漠谷雨”博客早已停止更新,这位让人尊敬的摄影师,早已离开了吧。但是,他的精神却时常引导我,激励我。

  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生命短暂也好,脆弱也罢,我们无法主宰,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能把握的时间内,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恐惧不安地感慨时间无情流逝,忐忑不安地猜测人生的不可预料。

  正是这些充满了满满正能量的博友,给我无限的勇气、动力和智慧,我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我经常追问自己一系列的问题:我对工作是否尽心尽力了,对生活是否满怀激情,对亲人是否关怀备至,对他人是否友好善良……其实,审视自己的过程,很痛苦,直视自己,否定自己,重塑自己,都需要足够勇敢。幸运的是,我走过来了。今天的我,已拥有深刻的自我反省能力,我能虚心听取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对自己的过失也鲜找借口。

  于是,我将关于生活的思考记录下来。每次写的时候,我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心灵,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回想起来,这就是我在探求“初心”的过程,我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到底要什么样的人生。

  《回老家》是我到黄杰工作不久后写的一篇文章。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我们回陈店的娘家。

  记得参加黄杰小学招聘考试的时候,我的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其实,陈店也蛮好,不一定要去新江口。”当时,我有些诧异,母亲虽然念的书不多,但是绝对不是那种没有远见的人。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理解了母亲,其实,母亲只是想我离她近点,希望经常看见我,在母亲的心里,新江口太遥远。这句话中,藏着太多的不舍和无奈。

  所以,我一直在各种“忙”中抽时间回老家,看看父母。每一次回家我都是分外珍惜的,一路欣赏田园风光,一路让思想尽情驰骋,一看到父母,看着他们在慢慢老去,而我无能为力的时候,也会莫名伤感。当然,我是个最能缓解不良情绪的人,转念一想父母都还健在,又会觉得无比幸运。那次从老家回来之后,我随即写下了《回老家》。《回老家》这篇文章不仅写我一路上看到的美景和关于儿时的回忆,还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愧疚。

  随着一次次深入灵魂的自我对话,不断自省,我的文章内容发生了改变:文中的我不再整天诚惶诚恐,不会担心明天会如何,而是踏踏实实地过好今天;我不再觉得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繁重,而是扎扎实实工作;我不再浑浑噩噩地掰着指头数日子,而是满怀欣喜地迎接每个日出,心安理得地目送每个日落……

  我是在过日子,不是过段子,女儿也不是我生命的全部,写作不仅仅是为了女儿而写。生活是五彩斑斓的,日子是光彩夺目的,只要靠自己去体会,去把握,去发掘。就这样,在文字里我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个家,我懂得怎么管理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情绪,更懂得怎么规划以后的路。

  就这样,我的文字里也有了正能量,能感动自己,或许还能感动他人。

  我一路感悟,一路书写。这样的写作,仿佛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灵,驱逐我内心的晦暗和雾霾,让我懂得反省、自律。

  我们常说,读是理解、吸收、内化的过程,写是运用、外化、输出的过程。读写结合,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紧密相连的。随着自己写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也感受到自己读书太少,知识储备太少。于是,我开启阅读模式。

  最初,我在网络里跟风阅读,网络里推荐了什么好书,能免费在线阅读,我就如饥似渴地读,比如《山楂树》《藏獒》《白鹿原》《朗读者》……每读过一本书之后,我都会将自己的读后感写下来。

  后来,我发现学校图书室里有一大批值得一读的藏书,除了教育类书籍,还有各种各样的地理、历史、文学等书籍,那时我甚至连弗洛尹德的心理学专著都找来粗浅读过。

  单从写作方面来说,给予我帮助最大的还是《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我一次次翻阅这两本文学巨著,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语言简练,用词精妙,思想深邃,让我欲罢不能。先生曾这样表扬我:自从你认真研读名著之后,语言干净洗练了。这,大概是名著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吧。

  

394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