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随笔写作 >

描写矿工精神的抒情随笔写作:盖小房

时间: 析娜1196 分享

  编者按:作者讲述了起二、三十年前在矿山上红红火火盖小房、住小房的日子。语言朴实,表达了心中所思所想,以情动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盖小房。

  盖小房

  作者:同煤老年大学学员 石和平

  住在舒适干净的楼房里,常常想起二、三十年前在矿山上辛辛苦苦、红红火火盖小房、住小房的日子。那时候许多农村来的煤矿工人有了老婆有了家,却没有个住的地方,于是就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在矿上四面的山坡上盖起了石头、土坯垒墙,水泥炉渣摸顶的小土房,他们称这是“小房”。那时,这些矿工们下井辛勤地打巷出煤,出井后又没明没夜地盖小房,那可真是个艰苦创业的年代,一个彰显我们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年代。

  1978年10月至1979年3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原大同矿务局忻州窑矿就从原忻州地区(现忻州市)的岢岚、偏关、五台、原平、忻州5个县,招了700多名农村青年充实到了井下的采掘一线。那时忻州窑矿的采掘一线还是半手工半机械化作业,采掘工作面劳动强度大,安全系数低,生产作业条件十分恶劣。但这些刚刚从农业学大寨战场上下来的青年,大多数都是强壮劳力,他们在村里吃惯了苦,受惯了累,也忍受了太多贫穷的熬煎。来煤矿后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惧危险,多数工人都是月月出满勤、天天干满点,几个月后他们就成了全矿安全生产的主力军。

  两、三年之后,这些矿工们腰包里有了钱,大多数都在农村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就想把他们接来矿上住,可矿上只有两、三栋单身宿舍楼,那些双职工的老矿工也仅住在日本鬼子侵占时盖的几排简易的平房里。没有住处怎么办?这些农民出生的后生们,大概天生就有一股白手起家,从头创业的闯劲,他们看到矿井两面的山坡上荒无人烟,正是盖房子的好地方,于是就有一小部分人抢先在山坡上开工盖小房。他们先是在选好的空地上起石头,脱泥坯,然后打好地基后就垒墙。在打地基垒墙之时,他们每天出井时稍带着从井下扛几根长点的坑木或是废弃的钢管、道轨做椽檩。那时井下的材料管理不甚严,有的矿领导也体谅矿工的难处,有意支持矿工盖起房,安了家,好安心生产,所以盖小房所需的物料并不难找。墙垒好后,搭上檩椽,打上顶,安好门窗,再盘上炕,垒上锅头,一间能住人的简易住房就成了。看到别人盖的小房宽敞明亮,着实好住,许多人就效仿开了,于是老乡们结伙成队,你帮我盖好后,我再帮你盖,几家帮一家,就利用出班后的业余时间,一、两个月就盖好一堂一入两间房。两、三年光景,矿上四面的山沟坡上就有了一片连一片的灰蒙蒙的自建小房。荒凉的山坡上建起了一个个矿工新村,矿工的老婆孩子都来了,矿上人口剧增,人欢马叫,一片红火景象。

  那时,我们这些人中确有几个盖小房的能工巧匠,他们盖的小房既结实,又美观,着实让人看了羡慕。忻州籍的采煤工卢丑祥,用就地撬起的石板块垒的院墙和街门楼,像刀切一样,成一条直线,每层石块大小厚薄巧妙咬合,不用一点泥,却非常结实好看。岢岚籍的采煤工刘根树盖的四合小院,有正房、偏房,还有南房。住人的正房一进两入,宽敞明亮,偏房放杂物,南房放柴炭,院里还有块小菜地,每年种的各种蔬菜足够一家人吃一夏一秋。

  盖小房的那些日子也是矿工们最辛苦的时候,他们中有的人上早班出班后从下午干到半夜;有的上中班天一明就起来干,又一直干到上班走;还有的上夜班一出班不休息就接着干。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有个家,有个住处,他们没明没黑,艰苦创业,干完井下的活,再接着干自己的活。他们真是一伙不知疲倦、特别能吃苦的人,就连那些矿上的老矿工和当时的区队、矿领导都赞叹说:唉呀!忻州地区来的这伙人,真能受,真了不起!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矿上成千上万住小房的矿工和他们的家属早已住进了楼房,矿工们住了十多年小房的那些山坡上也早已绿树成荫。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矿工们自己盖小房、住小房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可每当回想起当年矿工们盖小房时的情景,我仍然为我们矿工那伟大的吃苦精神、创业精神而自豪,而欣慰。

  公众号:雏燕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404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