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有关"问题孩子"的教育随笔:爱心的力量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 在教育和转变这些所谓“问题孩子”时,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爱心的力量》这篇文章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身上不论带有什么样的问题和缺陷,总还是有一些善良的东西。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去挖掘、发现这些美好的东西,要无一例外地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在教学中也一直在实践这句话。我感觉现在的学生非常有个性,优缺点都比较明显。部分学生比较顽皮,课堂上不愿意学习,课下不会团结同学,经常招惹是非,甚至蛮横霸道。一些老师和家长称他们为“问题孩子”。这些学生一旦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心灵就容易扭曲,行为就会变得怪异,非常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问题青年”大多都是“问题少年”的升级版。这些孩子一旦成为“问题青年”,不但给家庭带来不幸和悲哀,更是给社会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危害。作为教一名师,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把所遇到的“问题少年”变成“阳光少年”。

  许佳乐是我们班的一个男孩,长得帅气,能说会道。可是,他纪律观念相当淡薄,上课经常迟到,不爱学习,作业马马虎虎,花钱大手大脚,零食不断。骂人打架更是家常便饭,屡教不改。在班里大有“小霸王”的气势。在老师们的眼中,他就是“问题学生”。我教他以后,认真分析了他的情况以后,对他进行了如下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步,同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孩子。在许佳乐的家里,我了解到了他的家庭情况很好,是家里的三代单传。爷爷有退休金,爸爸搞运输,妈妈在家经营小卖部。他在家里可谓是掌上明珠,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一家人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对孩子的要求言听计从。吃的、穿的在班里都是最好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一次家访中,我和佳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坐到了一起,详细的分析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我说:如果家长放任不管,学校教育很可能就会苍白无力。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我们学校要培养一个好学生,你们家庭要培养一个好孩子。孩子培养不好,你们就是给他挣下金山、银山也没有用。我还告诉他们说:喜爱孩子没有错,让孩子过得好一些更没有问题。但是喜爱不是溺爱,孩子从小应该培养自立、自强、自立的能力。我给家长讲了“中日夏令营儿童较量”的事例,讲了几个由于溺爱孩子而导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的案例。最后我给他们一家人支招:一、教育孩子,正面引导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二、对孩子的闪光点要肯定,要鼓励。三、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坏习惯、坏习气要给予适当的批评。四、关注孩子学习,加强与老师的沟通。五、要有耐心,教育孩子要持之以恒。我的苦口婆心总算让王刚一家人感动。他的爷爷拉着我的手说:李老师,谢谢你,你多次来我家,为了我们家的乐乐,你真是操碎了心,太谢谢你了,我们在家里一定要严格管教孩子。您放心吧!

  第二步,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并让它“闪光”。每天饭前饭后,我经常到班里去转转。通过家访后近一个月的细心观察,我发现许佳乐在学校组织的“小科技比赛”中表现非常积极。其创作的“环保黑板擦”获得了全校二等奖。在班上,我表扬了他,我说:你很聪明,如果你今后继续努力学习,肯动脑子,考上大学,好好学习,日后有可能会成为“发明家” 的。 在我的表扬下,同学们第一次对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许佳乐非常激动。从此我发现他听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我发现他为老师做事非常积极。每次课下他都抢着搬作业。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我特意安排他为品德课代表,为大家服务。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人事任命”极大的调动了他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每日俱增,上课还经常争着回答问题,以前可是从来没有主动回答过问题。有一次,我去食堂,无意间发现了一件事情。远远我发现他在排队打饭的队伍旁边指手画脚。我悄悄地踱到队伍后才大吃一惊,他竟在维护队伍秩序,正在批评一个插队的学生呢!说句实在话,以前他可是“插队大王”呢!我向他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他看见了我,笑了笑,脸红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许佳乐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他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进步,以前的“蛮横霸道”渐渐消失了,他由人见人烦的“问题孩子”变成了班里的“热心大王”,在每次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中他成了捐款、捐书最多的同学。佳乐的进步是令人欣喜的,也促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感到满意。

  在教育和转变这些“问题孩子”的过程中,我感到教师必须要有爱心。只有爱生如子,才能有耐心做学生工作。我深知: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才是高尚。工作中遇到困难,不要气馁,要有恒心。同时,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这些“问题孩子”,对于这些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享有尊严,得到尊重。我深知:一个人如果在需要的季节里播下了爱的种子,那么他一定会在收获的季节里收获果实。

作者:李同学

  公众号:临朐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