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语文《总司令挑行军锅》精品教案范文三篇

时间: 李斯21287 分享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对朱总司令的敬仰之情。了解总司令体会总司令关心战士、平易近人的可贵品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总司令挑行军锅》精品教案范文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总司令挑行军锅》精品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对朱总司令的敬仰之情。

  2、 学会写一类生字10个,认识二类生字。

  3、 完成课后练习,复习巩固词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掌握略读方法,学习略读。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基础知识;

  1、 正音字:泞(ning)陕(shan )

  2、 生字:

  淅:X xi 左中右结构 查水字旁

  组词:淅淅沥沥

  沥:L li 左右结构 查水字旁

  组词:呕心沥血 沥青 披沥

  泞:N ning左右结构 查水字旁

  组词:泥泞

  袖:X xiu 左右结构 查衣补旁

  组词:袖手旁观 袖珍

  嗓:S sang 左右结构 查口字旁

  组词:嗓门 嗓音 嗓子

  陕:S shan 左右结构 查耳刀旁

  组词:陕西陕北

  厚:H hou 半包围结构 查厂字旁

  组词:得天独厚天高地厚 厚道

  炊:C chui 左右结构 查 火字旁

  组词:炊具炊烟 炊事 无米之炊

  伍:W wu 左右结构 查单人旁

  组词:队伍落伍 羞与为伍

  亏:K kui 独体字

  组词:亏欠幸亏 理亏 功亏一篑

  3、 区别字:

  伍( )吹( )陕( )嗓( )泞( )

  悟( )炊( )峡( )搡( )咛(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第一代国家领导人朱德总司令的事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朱总司令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人物,了解时代背景。

  师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朱总司令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在班内交流,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课件出示朱总司令的相片,介绍朱总司令革命历程。)

  三、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朱总司令的崇敬之情,

  1、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词,多读几遍。

  3、检查读生词。(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4、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5、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6、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语句是描写朱总司令的?

  7、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配乐读全文,体会饮水思源的道理。

  作业: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好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

  思考:从文中能否看出老陈头脚上有伤?

  (老陈头步子一扭一扭的,有点踉跄。)

  朱总司令为什么不先说话,直接就动手去抓老陈的行军挑子?

  他是怎么想的?从这你能看出什么?

  “起肩就走”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二、组内讨论:

  “这行军挑子容易挑吗?”从文中哪儿能看出来?

  (夜雨淅淅沥沥,黄土高原一片泥泞。过了两道光秃秃的山,又过了一条很深很深的沟,村子里黑沉沉的。)

  “然而晨光迷蒙,前进的队伍人影幢幢,分不清谁是谁”这句话究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四、实践活动。

  课外读有关朱总司令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动课交流。

  板书设计:

  作业: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读课文,读出对朱总司令的崇敬之情。(各种形式读,如:评读指导、比赛读)

  二、学习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指的是文章中人物活动或事情发展所处的一定时间、特定地点以及周围情况等。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的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如果没有环境描写,作者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读者则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后题,讲清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总司令挑行军锅》精品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人物对话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3、了解总司令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老陈头挑行军锅的,体会总司令关心战士、平易近人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物对话在文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2、了解总司令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老陈头行军锅的,体会总司令关心战、平易近人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总司令挑行军锅》,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词语,老师这里有一些卡片,看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

  (出示卡片)

  淅沥 泥泞 袖标 队伍 沥青 幸亏 挡住 懵住 踉跄

  火辣辣 淅淅沥沥 和眉善目 人影幢幢

  2、刚才复习的这些词语都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词语。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这些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去感受、体会发生在长征中的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二、品读感悟: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请同学们再次读文,找一找,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样的情况(环境)下发生的呢?自由的读1-8自然节。

  (1)“夜雨淅淅沥沥,黄土高原一片泥泞。”一句理解“夜雨”、“淅淅沥沥”, “泥泞”。体会红军在这样的情况行军,可见当时的环境特别的恶劣。

  (2)再把这句话读一读,体会体会。

  小结:从这里的环境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行军的恶劣、条件的艰苦。可正是在这样恶劣的天气和环境里,我们的红军队伍却越过了两道光秃秃的山岭,又过了一条很深很长的沟。

  (3)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畅所欲言。

  (4)“老陈头步子一扭一拐的,有点踉跄。” 理解“踉跄”体会走路不稳,受伤了。

  (5)“老陈头抹去脸上的雨水,顺势往路边的草垛子上一靠,整了整担子,然后抬起脚后跟,用草擦去上面的泥浆,从烟袋里撮出一点旱烟往伤口上糊。”

  a.读一读这话,说一说你都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

  b.体会到了老陈头不在乎,画动词。 再读,体会。

  c. 下面就把你们的体会放到课文中,我们齐读这话。

  小结:此时此刻,通过同学们的读,我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这样一位坚强、执着的老红军形象。在这段描写中,作者通过准确而生动地动作的描写,让这样一位坚强、执着、乐观的老红军形象跃然纸上,而这样的老红军在长征中有千千万万,他们正是凭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对未来胜利的憧憬,才能让他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走在长征的路上!

  3、正当老陈头在草垛边熟练处理伤口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和同桌饱含深情地读一读总司令与老陈头之间的三次对话,并把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1)“哎—同志哥!你放下,我自己来!”体会老陈头坚强。

  (2)“莫要紧,我帮你挑一截子,再还给你!”抢挑子的也是个和眉善目的老同志,嘴唇厚厚的,道出一口四川话,火辣辣的。”

  a.理解“和眉善目”体会总司令,和蔼可亲,没有官架子。“火辣辣”看出总司令的直爽。

  b.带着体会读一读。

  (3)“我看见你脚上的血印子了,还有好几里路才到目的地,你就莫客气了!”

  a.体会总司令是一位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好司令,无微不至的对战士关心和爱护的总司令。

  b.带着体会读一读。

  (4)“我跑了,你就去司令部要人!”老同志也打了个哈哈,挑起油桶和行军锅一阵风似的走了。

  a.体会总司令的幽默、果断。

  b.带着体会读一读。

  4、下面让我们把这三次对话完整地读一读,从一句句感人肺腑的对话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感人的一幕吧!

  a.自己先和同桌练习读一读。

  b.指名读

  c.教师分角色读。

  总结:此时我们再看课题,《总司令挑行军锅》,我们就能感受到课题所深藏的浓浓的情谊。总司令挑行军锅凝结了总司令心中只有战友,没有自己的高贵品质;体现了总司令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更见证了红军战士互相关心、互相扶持(战友之间伟大的爱)完长征路的决心。

  5、此时此刻,当老陈头收拾了一下脚下的伤口,知道替自己挑行军锅的是总司令时,他又是怎样表现的?

  (1)老陈头懵了。体会“懵”

  (2)“什么?总司令……”此刻老陈头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他又是怎么想的,接着读一读,想到这,老陈头心头涌起一股热浪,为什么会涌起一股热浪?(感动)

  (3)可此时,他再望前方,找那个宽厚的挑了炊具的背影(引读)“然而晨光迷蒙,前进的队伍人影幢幢,分不清谁是谁……”为什么?

  学生回答

  总结:在二五里长征路中,有许许多多这样感人的事,还有许许多多令我们敬佩的人,有这样无私无畏的,有这样意志如刚的战士,他们所组成的钢铁一般的队伍,他们才越过了一座座高山、走出了一片片草地,完成了长征的伟大壮举,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三、拓展延伸

  1、在长征路上像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老师收集了这样一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介绍给大家。这首诗就充分表达了红军战士在长征中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学生练读、齐读(配乐)

  3、总结:长征是世界军事历的一个伟大的奇迹,在这个奇迹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总司令挑行军锅》精品教案范文三

  一、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初步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人物对话在文中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4、了解朱德总司令是在什么样情况下帮助老陈头挑行军锅的,体会朱德总司令关心战士,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吃苦耐劳,关心他人的精神。

  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回忆主要内容,齐读课题《总司令挑行军锅》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爱唱信天游的“老陕”,走路一扭一拐的的老陈头,一口火辣辣的四川话的朱德总司令。回忆一下,这篇课文写了谁的故事?这篇课文的题目就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师:朱德总司令的这段挑行军锅的小故事,你们读了之后感动吗?是的,老师同你们一样,作为一支队伍的统帅,朱总司令为什么要帮助老陈头挑行军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1—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

  (二)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生读文,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1)因为老陈头脚受伤了

  a.老陈头步子一扭一拐的,有点踉跄……大油桶和一口行军锅。

  师:脚有伤,走路不稳,挑着重物,真艰难

  关于老陈头外貌描写的还有吗?

  b.第八自然段首先学生回答读一遍,说很艰难(师问那些词语体会出行军的艰难:抹、靠、整、抬、擦、撮、糊、摸雨的都没有,没有地方做,用草擦泥浆,用烟消毒,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如果你脚受伤了,会受到什么待遇,体会战争时的艰苦。

  师:作者用这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地给我们再现出一位吃苦耐劳的红军战士的形象,让我们一齐去体会当时行军的艰苦(齐读8自然段)

  师:老陈头抹去脸上的雨水,除了脚受伤,还有什么原因促使老陈头走路踉跄,引出自然环境的描写。

  3、体会环境指导作用

  学生读1——3自然段,大屏幕出示夜雨……雄鸡打鸣报晓。

  师:行路困难

  黑沉沉的林子,偶尔响起几声犬吠,才有雄鸡打鸣报晓,体会走了一夜,清晨很宁静。指名读环境描写一段。

  4、体会总司令关心战士,平易近人。

  师:黄土高原,夜雨淅沥,道路泥泞,宁静的清晨,美好的故事悄悄的发生了,接着汇报,指名读9——14自然段。

  出示挂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一样的衣着,一样和眉善目)

  师:这就是朱德总司令与老陈头对话的情境

  师:让我们想象着画面,指名轻轻的来读一读,边听边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一组,态度诚恳,真心帮助。第二组,关心战士,平易近人。第三组,风趣幽默,没有架子),指名读前两组一起处理,第三组单处理,齐读.

  师:你为全军的统帅,对待一个炊事员,却像对待兄弟一样,处处关心,平易近人,让我们一齐来读这段对话,让朱总司令的形象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5、体会最后一部分(15—19自然段)

  师:作为读者,我们知道这位老同志是谁,此时,老陈头知道这个帮他挑行军锅的人是谁吗?

  那么当老陈头知道这位老同志就是朱德总司令时,会有什么反应呢?默读课文剩下的部分

  “什么?总司令……”老陈头懵了。

  为什么“懵”了,(1)没想到总司令能给自己挑行军锅,出乎意料,惊讶、感动、总司令,全军的统帅,炊事员,普通的战士,职位是多么悬殊,而他却这么关心战士、平易近人,此时,被关心的人会有什么感受?幸福、高兴、感动、温暖。

  师:老陈头也有同样的感受,齐读,想到这,老陈头……

  师:正是有了这样关心战士,平易近人的将领,才造就了钢铁一样的战士,才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让我们再次齐读,然而晨光迷蒙,……

  (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除了今天我们读的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其它朱德总司令令人感动的故事吗?

  介绍《朱德的扁担》

  (四)总结板书,升华主题

  师:作为全军的统帅,能够心系普通战士,平易近人,真是让人敬佩,让我们带着敬佩的语气齐读《总司令挑行军锅》

  只有我们的八路军,才有这样的将领,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再读《总司令挑行军锅》。

  让我们把朱德总司令深深地印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一齐来读朱德总司令对老陈头说的几句话。

  四、板书设计:

  关心战士

  (朱德)总司令挑行军锅

  平易近人


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2.小学三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书

4.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实用教学方法

5.小学三年级语文学习的几个重点

239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