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你的领导(2)
情况三:做出功绩时?
故事三:乐羊是战国时代的一名“空降兵”职业经理人,受聘于魏文侯,领兵征伐中山国,得胜还朝。回到魏国,老板率领各位高管为他大摆宴席,但丝毫没提奖赏的事。
曲终人散之际,魏文侯让人搬出两大箱子东西给他。乐羊扛回家打开一看,冷汗都下来了。原来里面全都是朝廷重臣攻击他的奏章,有说他在外收受贿赂的,有说他要自立为王的。
第二天一早,乐羊到宫中谢罪。魏文侯笑答:“你以为你在前线的功劳都是你自己的吗?没有你,我打不下中山国;但没有我,谁能这么信任地使用你呢?”
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许多营销管理者,只看到了自己是市场业绩的直接创造者,却没有意识到上级的正确授权与暗中支持,同样不可或缺。个人的能力与努力,是取得业绩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充分条件。取得一点成绩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这就如同埋下他日祸根,在企业用人之际可能还无妨,但一旦应景儿时就会是个死结。
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
一家企业连续销量下滑,最后老板把大学时住上下铺的同学、公司现任常务副总派去管营销。一年之内,销售起死回生,大幅增长。庆功宴上,一帮不知深浅的业务人员举着酒瓶,齐声高呼常务副总万岁,把老板看得目瞪口呆、浮想联翩。不久,常务副总被调离营销、打入冷宫。
表面看这是无端招祸,又不是他让底下人这么喊的。但实际上,常务副总的举止细节已经透露出傲气。管营销前,跟老板说话,坐在椅子上规规矩矩;管营销后,总愿意翘个二郞腿,一旦打入冷宫,两腿摆放就又恢复早先的样子了。
“弱势管理”管理上级第三法则:居功不傲,防止上级秋后算账。
情况四:遇到猜忌时
最后一个故事,是关于战国末期秦国老将王翦的。在灭了韩、赵、魏、燕等国之后,秦军挥师攻楚。
秦王请老将出山。老将军率大军50万,远征途中不天天想打仗的事,而是接二连三地写信向秦王要田、要地、要房子。搞得下属一个劲儿地劝:“多寒碜人呀,您老这么计较不是让朝臣笑话吗?”王翦说:“别人笑话不笑话不打紧,秦王高兴就行。我带着举国之兵出来,秦王最担心的就是别搞出什么内外勾结、另立山头儿的事。我这样做是表明无反叛之意,让老板放心。”后世将这种做法称为“求田问舍”,讲的是如何避免上级猜忌的韬晦之策。
作为现代企业的一名营销管理者,当然不能天天向领导要待遇,但必须意识到:在强势上级面前,自己也表现出强势状态是很危险的。如果你的上级是强势的,那么无论他是否正确,你都应该通过弱势管理来配合。而不是非要比出谁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来一次火星撞地球。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两级管理者之间,始终是强弱组合最为有利。上级强势,下级以弱势应对;上级弱势,下级以强势补充。这就像诸葛亮这样的人物只能在刘备的手下出现,而一旦换了强势的上级曹操,恐怕只有懂得弱势管理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弱势管理”管理上级第四法则:强弱配合,防止上级猜忌你。
现实中,许多管理者,做出了业绩,但永远原地踏步、升不上去;还有些人侥幸升职,但很快又被打回原形。这些大多是由于不懂如何对上级实行弱势管理的缘故,如果能了解这几个方面,那么就基本掌握了“高管语言”,与上级的沟通、交流就可以达到随心所欲、水到渠道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