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动物知识 > 雀尾螳螂虾为何会被养鱼爱好者视为通缉犯呢?

雀尾螳螂虾为何会被养鱼爱好者视为通缉犯呢?

时间: 显钤829 分享

雀尾螳螂虾为何会被养鱼爱好者视为通缉犯呢?

  雀尾螳螂虾虽然有着美丽的外表,却有一颗魔鬼的心。雀尾螳螂虾的领域性极强,将自己视为领地内的王(雀尾螳螂虾: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当其他生物进入它的领域时,它就会用“锤子”(第二胸足 ,即捕食附肢)强力击杀。不信往下看吧。

  雀尾螳螂虾的介绍:

  雀尾螳螂虾,学名蝉形齿指虾蛄(Odontodactylus scyllarus),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 ,软甲纲(Malacostraca),掠虾亚纲(Hoplocarida),口足目(Stomatopoda),单盾亚目(Unipeltata),指虾蛄总科(Gonodactyloidea),齿指虾蛄科(Odontodactylidae),齿指虾蛄属(Odontodactylus)。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行底栖生活,常栖身于珊瑚礁岩缝、洞穴中,亦可居住于砾石或贝壳的底部。肉食性,主要猎食海洋底层行动缓慢的腹足类、双壳类、甲壳类动物,人工饲养时可喂食鱼肉、虾肉等动物性食物。

  雀尾螳螂虾的生活习性:

  雀尾螳螂虾栖息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附近的水域,身长最大可达 18 厘米,外表由鲜艳的红、蓝、绿等多种颜色构成。正如其英文名“Peacock Mantis Shrimp”的含义,是一种外表颜色类似孔雀的肉食性节肢动物。平常,它栖息在石礁的岩石缝里面,若有猎物经过,它就会用偷袭的方式袭击猎物,如同守株待兔的掠食者。当然,其领域性强,个性也相当的凶残,公的母的都一样,可谓养鱼爱好者的眼中钉。

  雀尾螳螂虾为何会被养鱼爱好者视为通缉犯呢?

  原因是它太凶残又领域性强。如果把一只雀尾螳螂虾放进一个大鱼缸里,过不了多久,鱼缸里其他的小动物就会被雀尾螳螂虾给吃个精光,所以雀尾螳螂虾只适合单养。此外,由于雀尾螳螂虾平常多栖息在石礁的岩石缝中,有些养鱼爱好者不想花大钱来装饰自家的鱼缸,就去找些天然的“活石”来省钱,结果就意外地把这些“偷渡客”一同给带回来了。所以当养鱼爱好者想去外面找些“活石”来装饰鱼缸时,你可要仔细看看,可别把这些不速之客也带回来。

  之所以会用“雀尾螳螂虾”来称呼它,除了其外表像孔雀,最主要还是它猎食的方式像螳螂。雀尾螳螂虾的前螯钩经过数千万年的演化,已经进化成一对威力十足的“弹簧铁拳”。当有猎物靠近时,它就用那对弹力十足的前螯钩狠很地往猎物身上敲下去,而且不止一次,雀尾螳螂虾会视情况给予更多地追击,是相当聪明的肉食性动物,如同拳击手快速使用刺拳攻击对手般,只是雀尾螳螂虾的刺拳更具威力与速度(当然每次使用都消耗它不少的体力)。

  雀尾螳螂虾极为好斗,而且常常表现得无所畏惧。鱼类是它的主要敌人。在露天地带被抓住后,它总要进行斗争,在猎手嘴里挣扎的雀尾螳螂虾很难被咽下去,许多又被原封不动地吐了出来。

  雀尾螳螂虾的第二对颚足非常发达,是它捕食和御敌的利器。其捕肢最前端的一节呈单刺状,末端如锥子一般非常尖锐,根部则凸起加厚。当它折叠起来时,加厚的部位可以像锤子一样击碎甲壳类、贝类、螺类等动物的硬壳;而当它伸展开时,又可以轻松刺穿动物的软组织。攻击猎物时,它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内将捕肢的前端弹射出去,最高时速超过 50 英里(约合 80 千米)每小时,加速度超过 0.22 英寸(合 5.588 毫米)口径的手枪子弹,可产生最高达 60 千克的冲击力,瞬间由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曾有科学家下海捕捉时戴着手套也被其弄伤了手指,血流不止。带回实验室放在量筒里,量筒也被其击得粉碎,凶猛可见一斑。

  雀尾螳螂虾的“武器”重量轻且耐冲击,大约在敲击 5 万次后才会损坏。雀尾螳螂虾会通过周期性的蜕皮来补偿自己“武器”的损耗。蜕皮后的雀尾螳螂虾脆弱但仍极具攻击性,当受到惊动时便会从栖身的洞穴中冲出来攻击对方,即使对“入侵者”构不上什么威胁。等甲壳变硬后,雀尾螳螂虾依旧是海洋世界中无可匹敌的“拳击手”。

  雀尾螳螂虾的猎食范围是很广泛的,从行动缓慢的贝类、螺类,到从它旁边走过去的虾蟹,以及只是想填饱肚子的鱼类,只要被雀尾螳螂虾看中,它一定会凶猛地朝猎物赏上几拳,就算猎物的体型跟它一样或比它还大,它还是会勇猛地冲上去打爆猎物,并把它拖回礁岩的巢穴中饱餐一顿,之后继续埋伏等待下一个目标。

  虽然雀尾螳螂虾很凶猛,但因为它的外表像孔雀般华丽,所以还是有人把它当宠物来养,当然一定要单养才行,而且千万、绝对、务必不要用你的手去抓它,一定要用网子捞它起来,否则你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被它那时速超过 80 千米每小时的“锤子”打中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10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