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国有企业改革政策

时间: 嘉敏0 分享

  上海、浙江、河北等地,针对今年的国企改革,均推出了兼并重组的实质性政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国有企业改革政策

  国企改革提速锻造核心竞争力

  在全国国有企业效益微增长的情况下,北京市属国企利润强劲增长,显示出国有经济质量效益的显著提升。”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这份亮丽的成绩单表明,多年来北京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努力开始步入收获期。

  提质增效 瘦身健体布新局

  “这片园区发展得太快,最近刚做的展板和视频内容都 过时 了!”在河北大厂金隅现代工业园,工作人员忍不住感慨。

  九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现在成了各类高端建材“明星”云集的工业园,承接了金隅在京传统建材行业的疏解任务。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进程中,市属国企在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上走在了前面。

  今年,市国资委建立了京津冀国资国企改革合作机制,与天津市国资委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国企布局京津冀的成果遍地开花:首农三元工业园在新乐市正式投产,打造北方地区最先进、处理能力最强的奶产品生产线;北京现代沧州第四工厂竣工投产,相比北京现代在京运行的三座工厂,沧州工厂实现了环保、品质、智能的“再升级”,让汽车产业成为沧州“新名片”;首钢京唐在曹妃甸正打造国内最大单体钢铁厂,还将把唐山的淡化海水源源不断输向京城……市国资委还设立了首钢京冀产业投资基金,搭建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天津未来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区等首都产业转移承接平台。

  协同发展海阔天空,产能疏解势在必行。京煤集团关停王平村煤矿和长沟峪煤矿,化解煤炭产能180万吨,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2016年目标任务;首钢总公司化解外埠钢铁企业产能,削减粗钢产能210万吨;金隅集团关停北京强联水泥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压缩水泥产能300万吨,研究制定太行前景水泥公司关停方案,积极推动保留在京的南、北两家水泥公司,向专业化处置危险废弃物的科技型环保企业转型。

  对于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国资国企坚决说“不”。市国资委已将六类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纳入退出名录,包括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企业,钢铁、煤炭、水泥、建材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及产业链低端企业等。

  科技驱动 “创”出经济新活力

  存车只要将车停在车库门口,刷一下卡,车就会“消失不见”,取车的时候再刷一下卡,车又会“从天而降”——这是首钢静态交通研发示范基地推出的智能立体车库。

  走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京东方的展示厅,110英寸超高清显示屏、透明屏、防盗屏等新产品琳琅满目。去年,京东方在行业内一口气创出了新增专利申请量,产品首发覆盖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和中大尺寸高端显示产品市场占有率五项全球第一。

  在绝大多数北京市属国企的“十二五”和“十三五”报告中,“创新”成了最高频的词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以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培育新增长点,成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

  不只是研发新产品,国企也在探索经营新模式。出差去机场,提前用手机下个单,司机师傅就开着黑色小轿车在楼下恭候——首汽集团推动传统业态与“互联网+”融合,与金融资本联合打造了首汽租车约车网,目前已跻身互联网租车行业全国前三;中关村领创空间已实现中关村、硅谷、保定三地联动,线下托管运营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孵化和创新服务模式。

  围绕服务北京创新中心建设,市国资委加大与央企和中关村企业的合作力度,与国务院国资委制订了推动央企和市属国企协同创新工作方案,组建了中关村京企云梯创新联盟,首批达成合作项目128项,有效探索创新合作的新路径新方式,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国企不仅在双创浪潮中泛舟,而且还成了双创的弄潮儿。走进石景山创新平台大厦里,拾阶而上来到“创业公社”,墙上印着的不只是创业语录,还有首钢元素的图片,这家创业公社由首钢总公司参与创立。印刷机械制造龙头北人集团,打造了集会展交易、设计研发、试验检测、产业孵化器等功能于一体的亦创智能机器人创新园区,目前已吸引20余家机器人研发机构和创新实体进驻。

  国企改革展望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

  将加速“破局”

  2016年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实施之年。无疑,本轮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国资监管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无疑是改革的关键所在。而在2017年,国资监管体制实质性改革将加速“破局”。作为“十项改革试点”中重要的一项改革内容,围绕着构建国资运营平台的改革将会提速,试点企业也会进一步扩围。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指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将原本的国有资产管理架构由目前的两级变为国资监管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经营性国企三级,逐步实现政企分开,将政府和企业剥离开来,以产权管理为纽带,突出国有资本运作,最终实现国资委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国资监管体制机制的变革动作不断。2016年7月国资委公布的第二批试点名单中,新增诚通、国新作为国资运营试点,神华、宝钢、武钢、五矿、招商局、中交、保利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的成立,也意味着将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资本运作。

  4个月后,国资委又推出实质性措施——新设监督一局、监督二局、监督三局,推动外派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的综合运用。此外,地方国资也正加快布局改组与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6家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了14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加快改组组建投资运营公司就是优化国资监管,明晰国资监管边界,提高国资监管效能的重要尝试。一方面,国资委计划扩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下一步加快改组组建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更好地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已经选定的试点央企正在加快改革步伐,基本已经明确了改革思路,制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调整方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此前表示,管资本为主是这轮国有企业改革的亮点和重要突破口,当前这轮国企改革的主导方面已经不是国有企业自身,而是在国家层面推进国有资产实现形式的资本化;这次国企再改革的命题不是政府机构“如何改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而是“管企业”转为“管资本”为主。

  “新组建或改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成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隔离带’。”李锦认为,今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指令主要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一平台,通过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市场化”的方式往下层层传导,规避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在出资人和企业之间叠床架屋和拉长委托代理人链条。

  以混改为突破口

  在经营机制上见成效

  新年伊始,铁总带头,兵器集团紧跟,央企争锋2017年混改,混改成市场最大亮点。

  李锦表示,推进混合所有制成为突破口,就是要启动企业内在活力,在国企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上见成效。“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改变机制。现在,搞混改,是跟外部结合的,更是触动内部的调整,因此混改更具有内外兼修的改革特征。”

  李锦表示,国企混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二是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国企混改或在销售端和新增板块率先实现混合所有制,例如石油领域的石油加油站、电网的销售环节等。

  地方混改也在加速推进,广州提出在2017年推动上市国企二次混改,开展职业经理人试点,稳妥推进员工持股计划;重庆市委书记__强调,要加大国资国企改革力度;山西将在2017年上半年拿出国企国资改革实施方案并全面铺开……

  此外,大批国企正在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据悉,目前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面超过80%,央企及子企业改制面超过90%,85家央企集团层面已建立规范董事会。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表示,2017年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改革将包含五方面内容:一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二是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三是推进董事会授权改革,四是探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治理机制,五是探索劳动和资本结合的新公有制。

  完善国资布局

  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国企改革一方面要优化国有资本的结构布局,另一方面还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央企间的重组整合,将在2017年改革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而事实上,央企在兼并重组方面堪称是国企改革推动最为迅速的领域,2015年至2016年,重组整合的央企共有22家,央企数量减少为102家。

  在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看来,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到2016年的13年间,央企重组几乎贯穿始终,央企数量从196家到目前的102家,资产规模从6.9万亿元,到2015年的47.6万亿元。总体上来说,发展成效显著。但是,国有资本分布过散过宽,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质化发展等问题仍然是阻碍国企发展的痼疾。

  展望2017年,业内人士都认为,兼并重组步伐仍将加快,继续完善国资布局。国资委方面也已经预计2017年央企数量将从目前的102家继续下降,直至两位数。从行业看,按照国家对严重过剩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预期,2017年最有可能发生央企重组兼并的行业分别是钢铁、煤炭、建筑和造船等领域。

  对于未来的央企重组思路,李锦表示,新一轮国企重组将会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同时扣住供给侧改革的主线,清理退出一批国企,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进而实现央企瘦身健体、结构优化、提质增效的目标。

  “虽然数量下来了,效益也有所增长,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最终评判央企重组成败的标准。重组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应该尊重市场规律,要看央企运行的质量是不是更加优化了,是不是更加适应市场经济了。”李东红称。

  值得注意的是,国资委日前梳理出中央企业需要专项处置和治理的“僵尸企业”和特困企业2041户,涉及资产3万亿元。

  李锦认为,接下来央企的结构调整有望在处置“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方面采取更多措施,而兼并重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推进央企重组,对于解决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同质化发展等问题来说,意义重大。”李东红认为,接下来的央企重组,应该在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产业、产能过剩长期亏损的僵尸企业、拉入民营资本的力量提高效率以及除去改革的制度死角等方面,做好“加减乘除法”,进而达到“1+1>2”的效果。

  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到2016年的13年间,央企重组几乎贯穿始终,央企数量从196家到目前的102家,资产规模从6.9万亿元,到2015年的47.6万亿元。总体上来说,成效显著。

2017国有企业改革政策相关文章

1.2017国家对企业的政策

2.2017国企改革政策汇总

3.2017北京国企改革政策

4.2017年国企改革政策

5.2017国家经济新政策

3516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