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健康养生知识 > 中医秋季养生秘诀分享

中医秋季养生秘诀分享

时间: 杭威854 分享

中医秋季养生秘诀分享

  秋季是一个养生保健的好季节,那么大家知道中医是如何推荐大家在秋季进行养生的吗?下面跟随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医秋季养生秘诀

  1.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2.防受凉感冒

  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3.防运动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防运动过度

  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中医秋季养生禁忌

  一忌无病进补

  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进补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药物的价格越高,补益身体的功效就越大。例如人参的价格非常高,而且都是大家所公认的滋补药物中的圣品,所以服用的人就很多。

  但是服用过多人参并不会起到滋补的作用,而且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鼻孔流血以及烦躁激动。

  三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四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

  五忌以药代食

  很多人为了滋补身体,经常会以药物来代替食物。其实重药物轻食物这个方式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药补没有食补好。

  秋季养生小常识

  宜祛暑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养阴补虚

  秋天正是养阴补虚的好时节,但是秋补可不能乱补,只有了解自己的体质才好对症进补。

  如果呼吸浅短,声音低微,神倦懒言,动则汗出,食欲减少,舌质淡就属于气虚体质。用黄芪、党参、西洋参沏水喝,或者做粥喝是最简单的方式。

  如果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夜热盗汗,肌肤枯涩,舌淡红无苔就属于血虚体质。可以用当归、红枣、何首乌、桑椹做粥,在炖鸡汤、炖肉时也可以加点。

  如果颧面潮红,口燥咽干,盗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就是阴虚的体质。可以用麦冬、五味子、山药、百合等,熬粥的时候可以放几味。

  调理脾胃

  实际上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再经过苦夏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往往很虚,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面色萎黄,秋天不妨适度吃点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等。

  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专家指出,立秋到了,养生要注意润肺滋阴,其中润肺是最为重要的,那如何润肺更有效?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呢?当然是从饮食入手啦!下面就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都有哪些食物可以有效润肺吧。

  专家建议饮食原则:清淡为主、少辛多酸、少吃多餐。
看过中医秋季养生秘诀分享的人还会看:

1.秋季养生诀窍

2.中医养生的秘诀

3.秋日养生短信

4.冬季如何养生

5.陈允斌养生妙招

212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