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旅游知识>自驾游>

初游北京五日自驾游(2)

时间: 若木633 分享

  7号线达官营站下,介绍说酒店距离地铁站直线距离为800多米

  实际一出地铁站就看到了double tree Hilton的LOGO

  单就视觉上就感觉近了很多

  刚出地铁站,走在马路上发现北京完全没想象中冷

  提着行李走到酒店的大门口,已经出了一身汗

  到房间第一件事就是把羽绒服里的毛衣给脱了= =

  第一次住希尔顿的逸林

  入住时工作人员说这两份小点心是赠送的,我伸手去拿意外发现原来是刚出炉的曲奇还热乎着呢

  后来才知道,赠送小点心也是逸林的特色服务之一= =

  当时急着出门就放桌上没动,晚上回酒店后直接当夜宵解决了,味道还不赖~

  ========================================

  放完行李直接搭地铁到5号线的天坛东门站下车,拐个弯就是天坛的入口

  这里说下,北京的地铁几乎覆盖了城内所有的景点

  所以如果白天要赶路的话我们都会选择坐地铁,这样最方便快捷

  而且无论是站内的指示和APP都会帮你把换乘路线规划得很清晰

  就算地铁站点的网络看似密密麻麻,也不会晕头转向

  等结束一天的行程结束准备回酒店的时候,我们通常会选择坐公交车(如果有车的情况下)

  因为终于可以不赶时间了,那就慢悠悠的找个窗口边的位子看看街景吧,我俩都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这也是地面交通无可替代的魅力所在吧

  无论是哪种公共交通,都是可以帮助你更进一步了解当地的一个桥梁

  有时甚至是当地民风民情的一个缩影

  当然咯,坐出租和司机聊天也是另一种体验,这个后文会说

  【景点TIPS】

  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交通

  公交

  天坛南门:36路, 53路, 120路, 122路, 208路夜班车, 525路, 610路, 958路, 特11路, 特12内, 特12外, 特3路, 运通102线 天坛西门:2路, 17路, 20路, 35路, 36路, 69路, 71路, 93路, 120路, 203路夜班车, 504路, 707路, 729路, 特11路, 专30路 天坛北门:6路, 34路, 35路, 36路, 106路, 110路, 687路, 707路

  地铁

  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

  门票

  旺季15元,淡季10元,老人、学生半价;

  2.联票 旺季35元,淡季30元

  3.园中园 神乐署与斋宫 10元

  祈年殿 回音壁 圜丘 20元

  开放时间

  景点每日8点开放:

  旺季关门时间:17点30分(大门16点止售联票)

  淡季关门时间:17点(大门15点30分止售联票)

  用时参考

  半天或一天。

  天坛公园

  天坛是我们在北京的第一站

  说来非常巧,我们刚下地铁买好门票准备进门参观的时候

  天空中便开始细细地飘起了雪,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仿佛是上天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大家共迎新春佳节

  抬头看着一片一片晶莹的雪花坠向大地

  下午3点半,天坛的游客大多结束游览准备离开

  因为曾是皇家祭天的神圣场所,明显能感知到四周充斥着静谧但又能使人安宁的力量

  天坛公园

  天坛的面积是故宫的四倍,但是可看的景点却没有故宫那么密集

  大部分的面积都被那些苍翠的松柏占据,因此天坛就像个大公园一样

  刚进门看到的不是那些名扬四海的知名古建筑

  而是悠闲地健身、打牌、下棋、聊天的当地人

  因为实在太接地气了,让人会误以为参观的不是一个高冷的历史景点

  画面太美,一下子没了想象中帝都该有的压迫感

  另外,来个温馨提示

  北京的许多景点都有讲解器,一般我们看到有租都会一人租一个

  北京大多都是历史人文类的景点,许多故事你不去了解,就真的只能欣赏一个外壳了

  租金不贵,大多10元20元一个,里面有个定位功能

  你所处的位置有内容可介绍时,讲解器便会自动开始工作

  不用人为操作,只管听就行了

  祈年殿

  第一眼祈年殿,中国最优美的建筑,也是北京的地标之一

  许多代表北京的图片里面都有祈年殿

  小时候第一次在书本上见到祈年殿,便对其印象深刻

  中国的传统建筑里面鲜有圆形的建筑,大多则是遵循天圆地方的理念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圆形的建筑让祈年殿除了威严更多了份大气与灵动

  祈年殿

  本以为雾霾天很难出好片,好在运气并没有太差

  天空飘起的雪花,对于画面也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点缀

  祈年殿

  祈年殿的外圈都围起了栏杆,游客到了也只能站在栏杆外向内张望一番

  祈年殿中间四根大柱通高192米,直径为12米,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这四根大柱人们称它为“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气。殿内一共二十八根柱子又象征着天空二十八星宿。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曾经在画报明信片上看到祈年殿内部那美轮美奂的藻井

  也因为角度与光线的关系怎么都看不真切,更别提拍照了

  祈年殿

  天坛虽然面积大,但是游览面积却不大

  如果像我们一样从东门进,那第一个参观的点便是祈年殿

  那天我们绕着祈年殿走了数不清多少圈,到处找人少的角度拍照

  因为是圆形的建筑,然后,就晕了@@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除去对称构图,来点不一样的祈年殿吧~~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

  知道上面那张照片是怎么来的?戴先森工作照在此~~

  祈年殿

  年初一,风雪中的祈年殿,真正应了那句瑞雪兆丰年

  我想,这应该是个好兆头吧

  祈年殿

  如果是灿烂的晴天,瓦蓝的天空下祈年殿应该更美

  但是,能拍到雪中的祈年殿的概率应该要比晴空下的祈年殿概率更低吧

  祈年殿

  祈年殿

  建国后,许多曾经的皇家禁地成为了普通人买票就可以入内参观的景点

  曾经的神秘与庄严如今被各种攻略与照片全方位解读

  而那些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走的神道,如今五湖四海的游客在上面信步徜徉

  只能感叹,江山不再由一人掌控,天地换了人间,我们才得以有这样的机会

  祈年殿

  祈年殿

  祈年殿旁的皇乾殿

  院西南角有一小门,被称之为古稀门

  相传乾隆四十六年,乾隆皇帝已是年届七旬的老人,祭天礼仪的繁文缚节对他而言不能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为了减少走路,在到皇乾殿行上香礼时改为在皇乾殿西墙外降舆。为此乾隆在谕旨中说:“朕自临御以来,每遇郊祀大典,无不蠲洁躬承,四十六年如一日,仰荷昊苍眷佑,寿趋古稀,仍当躬亲行礼,而一切登降礼仪,步履究觉稍逊于前,若遣官恭代,非朕勤于躬亲昭事之初心,而勉强将事复于精一凝承之意,转有未尽, 因谕该部前往敬视祈谷坛宿斋宫诣坛瞻拜日降舆处。兹据奏请,拟由皇乾殿西墙门外降舆较为近便,应如所奏。此朕仰体上天眷爱,朕躬长申寅恪之意。将来真子孙缵绪凝庥,有寿登古稀者,亦可钦承朕志,于郊坛大祀,岁岁躬行,率由此典。”古稀门之名由此而得。

  祈年殿

  祈年殿

  戴先森说,没人的照片的是风景片,有人的照片就是人文片

  所以怎么拍都有道理是嘛?

  祈年殿

10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