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不来少林非好汉!密制郑州自驾游攻略大全
在走向少林寺之前,我是满怀憧憬的,我不知道我到底在憧憬着些什么,可我还是想起了以前在书上、在影视中所获得的对少林寺的印象。我想到了山门前迎客的僧人,想到了崖壁下戏耍着拳脚的小和尚,想到了佛堂上满嘴佛法的白眉老僧,当然也想到了八百罗汉,练武的木桩,千百年来踩下的脚印……
我也知道,在世人来去的脚步下,少林寺总要改变些什么的,我刚才想的这些,也许早已湮没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我今天来,只不过是来瞻仰它的旧迹的。但也许,真还有千年前的武魂在等着我的仰慕吧……其实,在我从小沉浸的炎黄文化里,在我看到的、听说过的故事里,在藏经阁的经卷下,在达摩一苇渡江的神采间,在慧可断臂立雪的孤寂山头,在十三棍僧的武阵中,我早已认识少林许久了,今天,只不过是来看看它最先到达的地方,来看看它曾经走过的足迹。
TIPS:一、交通:
【洛阳】:
洛阳火车站门口的锦远客运站和洛阳火车站外500米的洛阳客运站买票到登封(19元,1.5小时) ,然后在登封乘公交车上少林,不出半个小时即到(1、2、3、6、8路公交车可到达。)
千万不要说自己是去少林寺的,如果说了,他们会卖给你到少林寺的票,然后等你们上车后他会把你们卖给旅行社的旅游车,导游会要求你们参加少林寺一日游180元(游览少林寺和嵩阳书院),如果你们不参加,那你们只有在嵩阳书院下车,下车后还得自己花30元坐私车到少林寺门口。
如果你本来就想参观嵩阳书院的话 ,那就买到少林寺的吧,到了嵩阳书院果断下车,自己买票自己玩,然后再花30元找个车上少林寺就行了。
如果是自驾的话就沿着郑少洛高速公路在少林寺出口下道然后走登封东下路上登封市环城路直达少林寺。
【郑州】:
火车站外面的长途客运站买到登封的长途快客26元(记住千万不能说去少林寺,长途约1.5小时),到登封汽车西站下车,然后乘8路公交车上少林(3元或3.5元左右),公交30分钟。
如果你本来就想参观嵩阳书院的话 ,那就买到少林寺的吧,到了嵩阳书院果断下车,自己买票自己玩,然后再花30元找个车上少林寺就行了。
如果是自驾的话就沿着郑少洛高速公路在少林寺出口下道然后走登封东下路上登封市环城路直达少林寺。
【少林寺缆车】:
从塔林出来,可以看到两个缆车站,一南一北,北面是去嵩山风景最好的地方:三皇寨,价格是60元往返,南面是去二祖庵,可以俯瞰少林,价格40元往返。建议大家选择去三皇寨。
二、行程:(少林寺加二祖庵加达摩洞加嵩山三皇寨套票100元)
一日游:大多数游客在少林寺都只安排一天时间,游玩之后前往郑州或洛阳继续行程。一日游的安排也非常简单,到了少林寺售票处后购票入内(要是你不幸被卖给旅行社的旅游车,被丢在了嵩阳书院,不要怕,找个车30元就可以上少林寺了,当然你也可以先玩了嵩阳书院再上去),沿途经过几个武术学校,可以拍拍孩子们练武的场景。然后就到了少林寺的演武馆(每天9:30、10:30、11:30、14:00、15:00、16:00、17:00有表演,表演时间半小时,会提前20分钟入场,因场地比较小,所以最好是提前到此排队,能找到好位置,不然可能无法入场,上午表演时间比较固定,但有时下午的表演时间可能会有所调整),看完表演后穿过“天下第一名刹”石牌坊就进入少林寺内参观了,依次参观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这里有几处必须要看到的地方:
1、康熙所题“少林寺”的匾额和乾隆所题”天下第一祖庭“
2、过山门后,莲花甬道尽头,一株有着1500多年树龄但“千疮百孔”的古银杏树,形成原因见下文。
3、镇寺之宝:钟楼外的“太宗文皇帝御书碑”和“小山禅师行实碑”为何为镇寺之宝,原因见下文。
4、千佛殿内明代大型彩色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及殿内所留多处“站桩坑”。
游览完寺内,基本就下午1点多了,就该进入塔林参观了,参观完塔林可以上三皇寨领略中岳雄姿。上三皇寨可以乘索道(单程50元,往返60元),如果要步行的话,往返加游览时间至少要5个小时,所以还是建议坐缆车吧。参观完三皇寨就该原路返回了,你可以出了景区到停车场去坐到洛阳或者郑州的巴士。
如果你想观看晚上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建议你提前在淘宝网上订票,淘宝网上价格可以打折,A区的票是性价比最高的:
总统票:原价:980元/人 淘宝价:648元/人正中央,视野最佳
贵宾票:原价:428元/人 淘宝价:348元/人并列于总统区左方,视野佳
普通票:原价:A区248/人淘宝价:A区188元/人位于总统区前方,视野较佳
原价:B区198/人 淘宝价:B区158元/人位置偏右,视野一般
原价:C区168/人 淘宝价:C区138元/人位置偏左,视野不全
表演的地点在登封市南10公里的待仙沟,距少林寺7公里。主要表演舞台为一片峡谷。整个演出按音乐结构排列,分为:水乐、木乐、风乐、光乐、石乐五个乐章。表演时间是每晚20:10--21:30。国庆等假期会再加演一场。
三、住宿:
少林寺景区沿线上有些农家乐可以居住,条件一般,价格不低,建议回到登封去住。
景点 嵩阳书院2012年7月6日 晴 嵩山少林
昨天在洛阳站外的锦远汽车站买了到少林寺的票,今天上车后却被卖给了旅行社。在车上,导游大叔讲得唾沫横飞,想把我们全部动员进他的一日游,大部分人都沦陷了,少部分人意志坚定,没有上当。导游看没戏了,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叫师傅把车开到了嵩阳书院,并告诉我们要先参观嵩阳书院,然后吃过午饭才上少林,我们要么加团和他们一起走,要么在车上等2小时。剩下未加团的游客一听要等2小时,纷纷举了白旗。我最恨的就是奸商,怎能让奸商的奸计得逞,我提上行李买票自行参观嵩阳书院,身后留下导游惊诧的目光。
虽然最后自己多掏了30块钱找车上少林寺,但没有让奸商的奸计得逞,我格外开心,一点也没有让奸商影响到我的心情。
嵩阳书院,距离登封市区2.5公里,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在我游历的众多景点中,嵩阳书院在我印象中是个比较雅致、比较喜欢的一个地方,踏入其内,一千六百余年浓郁隽永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
嵩阳书院声名远扬,历久不衰,即得益于“赵官家”的敕封,更得益于民间的重视和诸多大儒的倡导、扶持,因而,这里才会为儒家学传播圣地,走出许多济世之才,据有关史料记载,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初名嵩阳寺,为佛教寺院。唐高宗两访潘师正,武则天敕封嵩山均以此行为行宫。五代后清泰时,进士庞士曾在嵩阳观聚众讲学,后周时改为太乙书院,成为儒学活动中心。宋景佑二年(既公元1035年),宋仁宗赐名嵩阳书院。北宋鼎盛时期,儒教洛派理学大师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使学院名声大振,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八百年前的这个书院内。
步入大门,沿中轴线依次深入,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宛若历史进程中的几个驿站,用沧桑和古朴向我们讲述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缓行其间,即享受着书院的清幽、安静、又怡情于山林草木,野鹤闲云之间,心中荡漾着一种说不出的愉悦。
原书院大门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前往嵩阳书院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朔风凛凛,瑞雪霏霏,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得程学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大门外西南侧竖立一座大唐碑,即《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内容主要是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为唐玄宗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隶书端正工整,笔法俊逸遒劲,书者徐浩为著名书法家。
大将军
嵩阳书院里还有一景,值得一书,那就是院里的几株柏树。相传,汉武帝拜谒嵩山时,见门口有株柏树,长得高大粗壮,随口封其为大将军。往里走,发现第二棵比第一棵还大,但金口玉言,已经形成事实,只好封其为二将军。到了最里边,看到第三棵比前两棵还粗,却只能封为三将军。三将军不忿,借雷电自焚;二将军不忿,气炸了肚皮;大将军窃喜,笑得东倒西歪。
二程座位
时隔一千六百余年,嵩阳书院依然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一个亮点,程颢、程颐眼中的清风明月、司马光、范仲淹的河光山色犹在, 不知不觉中,我竟以为自己已老去百岁,恍然置身于唐宋明清的山径上了,清越的鸟鸣和熟稔的清风,该是豫剧里苦读书生九曲回肠的歌吟吧?
嵩阳书院花了1个小时,书院到少林寺又花了十多分钟
嵩山少林寺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电影《少林寺》,剧中的情节早忘光了,但是那高超的少林功夫却始终留在脑海里。再加上平时看的古龙、金庸的武侠小说,几乎每本里都有少林绝技,武林之尊的称号让我对这座千年古刹充满向往,因此,当我真正的坐上车,直奔少林寺而去的路上,我发现我的心情好的让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用如沐春风、心花怒放来形容,一点都不过份,也许就是心中的那份憧憬在作怪吧。
未到少林寺之前,对其的了解较为局限,仅限于电影和武侠小说两者当中精彩的描述,以及由此衍生的朦朦胧胧的种种想象。好像是藏之深山的古刹,又像是筑之绝顶的寺院,或者更应该像是一位银须冉冉飘然若仙的得道高僧吧。
然而,这一切都是不真实的。你如果不身临其境,就永远揭不开少林寺披着的那层神秘面纱,无法感知它亦禅亦武传承千年的脉动,更不会有那种流连其间难以抗拒的躁动。
有“大乘胜地”、“禅宗祖庭”之称的少林寺就坐落在这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麓。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境里的少林寺,而今,梦想照进现实,看沿途武校纵横,学员众多,一招一势都透着刚毅和威风,你的心里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热血沸腾。
少林武功,名扬四海,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少林武术以实战威猛、博大精深而饮誉天下。少林武术据传源于达摩当年为驱倦防兽、健身护寺而创制的“活身法”,他演练的链、棍、杖、剑等动作套路,后人称为“达摩链”、“达摩杖”、“达摩剑”等。此后他又吸取鸟兽、虫鱼、飞翔腾跃之姿,发展活身法,创造了一套动静结合的“罗汉手”。 这套健身术,后经历代长期演练、综合、充实、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套拳术,共达百余种,武术上总称“少林拳”。
南北朝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需要,要求少林武功向精湛的技击方面发展,开始实行了有组织的、严格的僧兵训练。隋唐之际,少林武功已享盛名,到金元之际,有了较大的发展。
元朝末年,红巾军侵扰少林寺,关键时刻,一个老实巴交的厨房杂役僧人,手持一根烧火棍勇敢地站出来,拯救了少林。这名僧人就是后来被少林寺武僧尊为“二辈爷”的紧那罗。金庸小说中屡屡写到少林寺的无名僧人关键时站出来一出手便技惊四座,大概即受此启发。
明代以来,少林寺演武之风极盛,史有“谈玄更演武,礼佛爱论兵”的记载。那时凡来少林寺者,都要以观武作为游寺的高潮或结束。明人傅梅有诗赞曰:“二室赞元一径通,少林寺在翠微中。地从梁魏标灵异,僧自隋唐好武名。”少林拳是长拳类代表拳种之一,广义的少林拳,指少林派,狭义的少林拳,指嵩山少林寺僧众传习的拳术,少林拳还包括少林寺中传习的兵械。
在清朝,少林寺公开的传习内容是易筋经、八段锦,以及一些传统的导引健身术。后民间习武受到禁止,少林寺僧练武也转入秘密状态,由明末清初至清咸丰年间,少林拳术逐渐改变了原来重练外刚、主于搏人的特点,开始由外家拳参合内家,内外技法融溶,向“内外交修”演进。
【猴拳】
中国早在西汉时就有了猴舞和猴拳。西汉长信少府檀长清曾在一个盛大宴会上表演猕猴舞。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 上有“沐猴灌”的名目和图象,描绘的正是猴子的动作。明代戚继光著的《纪效新书 .拳经捷要》也有猴拳的记载。金铁庵在《醉八仙谱》中指出:"拳法之盛行南方者,以七红、八黑、大小天罡、猴拳最为普遍。"峨眉山风景奇秀,其中峨眉灵猴更是拳家的仿生对象。
但使猴拳真正成为一门武术还是在清朝末年(1644-1911),那时,北方有个拳击手脾气暴躁,他因杀死一个恶毒的村民而被抓。当时,杀人罪的判决结果不是死刑就是终身监禁。拳击手的好朋友有些势力,他为了使拳击手的监禁期缩短为8年贿赂了当时的主审法官。对这个拳击手来说,这简直就是因祸得福。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后来的几年里他将会发明一种独特的功夫体制。
拳击手被关押的监狱位于小镇郊外的一个森林。命运很神奇的,他的窗户刚好正对着许多大树,那上面经常有猴子蹦来跳去嬉戏玩耍。他对于猴子稀奇滑稽的动作感到很惊奇,于是每天专注的观察这些动物。他仔细的研究了猴子在各种情况下的动作,数年后,他已经能够很快的区别各个猴子的不同特征。
对猴子的打斗技巧,灵活度,脚上动作进行分类研究后,他发现这些动作与他从小练习的武术拳法有相通之处。于是他决定把猴子的动作与他所练习的拳术结合起来。
监禁的结束标志着猴拳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 拳击手出于对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喜爱,将这套独特的拳法以孙悟空这个角色命名。
【达摩石刻像】
传说,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释迦牟尼的大弟子摩诃迦业之后的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为师。
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准备好行李,架起一业扁舟,乘风破浪,来到南京。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批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话不投机。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
中国有个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荥阳系人。当时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当地群众讲,"神光讲经,委婉动听,地生金莲,顽石点头"。围观听讲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达摩离开梁武帝北上,路过雨花台,见到神光在那里讲经说法,他就顺便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达摩听讲,听到有些地方点点头,听到有些地方摇摇头。点头表示赞同神光讲的观点,摇头表示对神光讲的观点不赞同。神光在讲解中,发现达摩摇头,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最大不尊,便问达摩:"你为什么摇头?"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去后,听讲的群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既没有槁,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谁知"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草,看样子好象也是在等船过江。达摩暗自盘算:这位老人偌大年幻,为何孤苦伶仃,无人护送照料?也吧!向老人家求助了。于是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卢苇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抬起头来,仔细地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庄,仪表非凡。老人暗自点头称许,便顺手抽出一根卢苇与达摩。达摩双手接过卢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卢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杂灵苇花,昂首高扬,五片卢苇卢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卢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神光不顾疲劳,尾追达摩,及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气急败坏地跑到老人面前不问青红皂白,抱起老人身边一捆卢苇,扑通一声,扔到水中,双脚踏上卢苇捆子,匆忙过江。谁知说也奇怪,这捆卢苇不但不向前行进,反而很快沉入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急忙涉水而出,险些溺入水中。神光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轻起责问:"你给他一根卢苇就渡过江,我拿你一捆卢苇为什么还过不去呢?老人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卢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卢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弃能相助?"老人说吧,转瞬间悠然不见,浩荡的江面上空无一人。这时神光自知有失,惭叹不已,呼天不灵,呼地不应,悲凄非常,懊悔而归。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从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丛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片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
置身于塔林里,亲手抚摸着那些或发黄、或破旧、或快倒塌的旧塔,仔细辩认着已模糊不清的碑文,猜想着埋在地下的高僧是否曾经叱咤风云,纵横于江湖?遥想着电影里那些趁夜色到此偷看高僧习武的小和尚们如痴如醉的样子,是否那是梦想中的自己?穿行在塔林中,仿佛穿行在时光隧道,聆听先哲的教诲,纷扰之心,莹然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