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残疾人创业励志案例3则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弱势群体——残疾人的创业故事,他们的或许有所残缺,但是他们的生命同样拥有成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励志案例3则相关文章

  案例1:轮椅上的创业英雄 励志残疾人创业故事

  正所谓“身残志不残”,吴宁被称为轮椅上的创业英雄,他的创业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所创立的南风集团是国内最专业的品牌管理机构之一。业务涉及发展战略、集团管控、企业文化、人力资源、集团品牌、企业改制等,致力于多方面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与培训。此外,集团下属多家深有影响力的企业。

  南风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最专业的品牌管理机构之一。多年来,南丰集团专注于组织行为与组织变革的实证研究与品牌服务,已经成为全球集团企业组织变革的权威品牌专家之一。拥有近400名全职专业咨询顾问和研究人员,80%是来自国内外顶尖大学和知名学府的博士、硕士、MBA,也是来自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都有着多年的从业经验,其中多人曾经担任大型企业(集团)的高级管理人员。伴随着南风集团人的努力,向各类企业输出高级管理人员近千名。

  南丰集团的掌门人吴宁则被称为轮椅上的创业英雄。吴宁从小就残疾,家里人为了给他治疗也花光了所有积蓄,变得一贫如洗。尽管家人对吴宁一直都悉心照料,但是吴宁实在受不了这种行尸走肉般的日子,终于在19岁时,决定告别深爱他的家人,决心要像模像样的活着。

  离开家的吴宁从卖菜、卖西瓜等摊位开始,开始了自己的艰苦创业之旅。那时候的吴宁还买不起轮椅,只能靠朋友将他东西送到市场或电影院门口,晚上再去接回来,吴宁就这样一坐一整天,无论严寒还是酷暑。由于下肢瘫痪,他大小便失禁,只能在夜里吃一点点食品,不敢喝水。碰到下雨的天气,别人能避雨,而他却走不了,只能坐在那里让大雨淋着……

  对于创业者来说,第一桶金意味着成功和喜悦,吴宁为了这份成功和喜悦付出了8年光阴,忍受了别人难以忍受的艰辛和痛苦。1988年,通过一分一分积攒下来几千万钱的吴宁开始了正式创业,租了一间平房,雇了3个小伙子,毅然做起了啤酒生意。吴宁和伙伴们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开拓起了自己的人生,在困苦中争取,在风雪中奔波,其中吃的苦实在难以尽述。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生意越做越大,一年时间就赚了几十万元,之后,吴宁继续投入,将厂房扩大,还同时开起了商店和包装运输队的生意,将自己的事业做成了一条流水线,很快就将营业额提升到了百万元的程度。

  用吴宁现在的话说,从1990年开始,他的公司进入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业务进一步拓宽,除了商贸公司、食品公司、运输公司外,还办起了出租车公司、建筑公司。到1994年的时候,吴宁积累了约1000万元左右的资金。这为他进入房地产市场打下了基础。

  从2000年以来,吴宁的南风集团先后投资了十多个房地产项目,并且始终坚持着“盖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的企业理念。南丰集团的地产项目因为质量好、价格低为成为了沈阳市市场最好的楼盘。

  从卖菜开始,到批发啤酒,到成立公司,再到现在将公司打造成为沈阳的一个知名品牌,吴宁所历经的角色转变难度可想而知。由于吴宁这种自强不息地创业和为社会分忧的精神,吴宁先后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并在2002年1月被选为沈阳市人大代表。

  吴宁是一个平凡的人,甚至没有平凡人的基本条件,从开始创业,他走过了坎坷的每一天,但他又是不平凡的,他能够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所有的困难,把一个小企业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集团,就是因为坚强地抱着“生活中我能行”的念头。

  任何人创业都是艰苦的,只要有坚定的自信心,不被困难压服,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即便是残疾人,也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

  创业故事:投融界创业故事频道,提供最新创业故事和创业项目成功故事,介绍创业好项目、网上创业和大学生创业项目故事、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指导您自主创业和如何创业。

  案例2:残疾人的励志创业之路

  董明是武汉市硚口区一位典型的“80”后,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跳水运动员,6岁时被湖北省跳水队选中。正当她对未来充满憧憬时,却不幸在1995年9岁时的一次训练中摔成高位截瘫,脖子以下没有知觉,四肢瘫痪、大小便完全失禁,医院曾3次下达病危通知书……

  然而,死神在董明顽强的毅力前一次次退缩。虽然在受伤的最初6年里身体完全不能动弹,10年中失去语言功能,最终只能坐在轮椅上,但她没有颓丧,“要在自救、自立、自强中,不断演绎自己灿烂的人生。”她要利用这一“独特的难得机会,”从小学课程自学到高中课程。由于当时不能说话,没有办法朗读课文,她就一遍遍在心里默念,手上握不住钢笔,她就一笔一画在心里默写。许多好心人无不被她坚持自学的精神所感动,不仅给予物质资助,更多则是精神鼓励。尽管如此,出身于普通家庭的董明,仍无力接受昂贵的康复治疗。她没有怨天尤人,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自我康复,终于在受伤后的第6年出现了奇迹。当上臂渐渐有了知觉后,她让父母买了一台二手电脑,艰难地以上臂带动小臂练习打字,并试着给报刊投稿,不仅能以稿费自食其力,还有了一定积蓄。为此她感慨道:“我的成功,源于我的坚持,更源于父母和社会的关爱。”

  坚持不懈的练习,使她在 2005年能慢慢发出一些声音,于是她萌生了做志愿者的念头。行动不便,她就在父母的帮助下,在一所聋哑学校做老师,义务教聋哑孩子学说话。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她不再借助于父母,而是独自摇着轮椅去学校,并于两年后正式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此后,她又担任了禁烟大使、环保志愿者、文明过马路劝导员等。在做这些事情时,她总是心怀感恩:“是爱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而同为残疾人,我更能体会到社会关爱的魅力与意义”。

  自学完高中课程后,董明还在收音机里自学完了初中的英语和日语,并于2007年考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同时还辅修了心理学,并以优异成绩成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董明摇动轮椅和志愿者一道走上街头,发动募捐献血,一连6天从未间断。当从电视上看到灾区急需专业心理辅导志愿者的消息时,董明立即取出自己的稿费,并说服父母拿出为她积攒的1万多元治疗费,全家共赴灾区第一线。

  在什邡市,有位7岁的小男孩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面对任何人都不愿说一句话。董明得知此事后,立即坐着轮椅找到小男孩,以大姐姐的身份连续陪伴6天,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男孩打破了沉默。

  受到董明的感染,父母也成了灾区志愿者,父亲负责协助搬运物资,母亲给伤员换药、擦洗身体等。而董明则以坚强和努力,帮助5名父母双亡的孩子敞开心扉再度开口说话,40余名重度残疾人重新树起了生活勇气……

  董明在灾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被海内外媒体誉为“轮椅天使”。董明也适时成立了“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和“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利用所学将每月所赚稿费全部投到工作室,长期为失业、下岗及失恋等人群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董明免费心理咨询工作室”开办至今,她已先后接待5000多名来访者,其中600多名来访者,因被她的爱心所感动而加入“董明爱心志愿者团队”,在董明带领下一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北京奥运会期间,董明受邀为央视网特约记者,参与了奥运会的报道。残奥会开幕后,她又当选为残奥会志愿者,活跃于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她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和现任主席罗格先生,均给予她高度评价:“如果都能像董明那样乐于奉献,奥运会肯定能汲取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

  董明则乐观地说:“身体上我接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但我不愿承认我的人生和心态也是残疾。坐在轮椅上不但不是我的缺陷,而是我做志愿者的最好条件。”

  鉴于董明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她被评选为2011年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为弘扬她的志愿精神和建立并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2012年年初,湖北省和武汉市在 口区成立了“董明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18个分队和135个服务站,目前已有5万多名注册的社区志愿者,常年服务在口区的大街小巷。

  董明被誉为美丽的“轮椅天使”,却从未停止追求信念的脚步,她说:“只要我还有能力帮助别人,我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因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也才能将人生在终身的志愿行动中演绎出别样精彩。”

  案例3:残疾人创业故事 70元起家成就百万富翁

  天生爱画画成就创业根基

  周彦俊的童年是灰色的。一岁半的时候,正在蹒跚学步的他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永远失去了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机会。父亲是个篾匠,经常外出揽活。年幼的他寄养在别人家中吃百家饭。但他并不甘心寄人篱下,十岁那年,他拄起拐杖开始独立生活。穷苦的父亲希望残疾儿子学点实用的东西养活自己,12岁那年,他父亲买了一台缝纫机,让他学缝纫。然而,周彦俊却痴迷上了画画。没有专业老师指点,只有狂热的兴趣,他的画笔却从不停歇:画人物、画动物……为同学们描摹小人书,给班级出板报。他笔下的人物、动物、植物惟妙惟肖。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画画竟成了他后来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靠70元白手起家

  18岁那年,周彦俊的双脚动了两次大手术后休学了。从此,村里人就经常看到一个双脚打着石膏,双手拄着拐杖,身背画架的少年。他到处给人画画,一张画卖两块至两块五。20岁那年,周彦俊迎来了生命中第一个转机。这年他退学了。怀揣着父亲给他的70元钱和朦胧的创业想法,他独自前往县城自谋出路。当地有个风俗,办喜事盛行赠送画匾。周彦俊认为这是个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生意。进县城的第一个月,周彦俊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交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周彦俊的忠厚老实打动了第二个房东,不但把房子低价租给他,还答应到年底再付房钱。有了落脚的地方,周彦俊留下生活费,把剩余的钱都买了玻璃、颜料、画框,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开始时他给人画镜屏,别人做寿,他就画不老青松;别人结婚,他就画龙凤呈祥,再加上玻璃、画框来提高档次。镜屏每块成本2元左右,卖出去3.8元,周彦俊的原始积累就是从这一个个细微的2元差价汇集而成的。

  做大作坊远走他乡偷师学艺

  三个月下来,周彦俊攒了一笔小钱。从中,他看到自己能做得更大。做大生意资金显然不足。于是,残疾的他再次上路,这次,怀揣200元钱,远去广西柳州。本来想去找朋友借钱,没想到碰上了生命中第二次转机。钱没有借到。满心失望的他在柳州商场闲逛。商场内一种用通草做成的立体画匾让他眼前一亮。他认定这是可以开发的新产品,画匾的边角上印着一个印章贵州贵定。顾不得路途遥远和行走不便,他坐上了前往贵定的长途车。也许是其貌不扬的原因,假装成进货商的周彦俊并没有引起厂方的警惕,他仔细参观了整个工艺流程,临走时还买了一块成品和半斤通草,带回家研究改进。改进过的通草画匾造型独特,在喜好画匾的湖南市场大受欢迎,甚至抢占了广西市场。

  上门订货的厂家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他之前偷师的生产厂家。周彦俊顺势扩大小作坊规模。后来小作坊被涟源县工商联收购,员工增加到了40多人。

  自立门户成了百万富翁

  从此,周彦俊坐上了让当地人艳羡的位置--公办美术厂副厂长。然而,自立门户的想法始终在他心头激荡,他毅然辞职,筹办兴华工艺美术厂。启动资金由朋友们东凑西凑而来。美术厂月收入从两三千迅速蹿升到几万元。周彦俊用近20万买下600平方米地皮,建起300多平方米的厂房。此时他脑子里已有产品转型的念头。虽然当年偷师学来的匾额生意不错,但他参加广州交易会后,意识到产品再不更新,客源必将不断萎缩。自那时起,他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开发新产品。终于,笋壳进入了他的视野,用它来做野鸭、鹰等动物的羽毛效果非常逼真。新产品一上市,反响出奇地好。他很快为这个新产品申请了专利。商家找上门来指定要包销他的新产品,并定下协议,一天要150个,而当时他的工厂一天生产能力只有60个。为此工厂不断扩大规模。后来,他的业务遍及湖南省40多个县和北京、上海、四川等十几个省市。数百万元收入滚滚落袋。30岁的周彦俊在湖南成了创业神话。

  以上便是这位残疾人创业故事。连周彦俊这样的残疾人都能去发愤图强,那么作为手脚完好的我们,如何不能为了个人创业梦想而去勇敢地拼搏呢?

残疾人创业励志案例3则相关文章:

1.残疾人创业案例3篇

2.残疾人成功的励志案例3个

3.励志残疾人创业故事

4.残疾人创业成功案例

5.几个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残疾人创业励志案例3则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弱势群体残疾人的创业故事,他们的或许有所残缺,但是他们的生命同样拥有成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励志案例3则相关文章。 案例1:轮椅上的创业英雄 励志残疾人创业故事 正所谓身残志不残,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残疾人创业励志故事3则
    残疾人创业励志故事3则

    创业成功的案例或许你已经听过很多,但是这个被人们忽视的群体,他们创业中迸发的力量更让人叹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励志故

  • 残疾人创业励志典例
    残疾人创业励志典例

    或许你正在处于生命中一段抑郁不得志的状态,但是有些人他们可能注定一辈子都要承受苦痛,但是经历的苦痛多了就会转变成巨大的能力推动他们前进。

  • 残疾人创业励志故事分享
    残疾人创业励志故事分享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对人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严格的考验,那么残疾人创业承受的压力有多大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励志

  • 残疾人创业励志事迹
    残疾人创业励志事迹

    敢于与命运拼搏的人生才是勇者表现。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但是他们的创业事迹告诉我们他们残疾人也能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残疾人创业励

65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