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经验>

如何有效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对学习有困难,不爱学习的学生。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的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的方法

  一、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后进生“想学”。许多后进生的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得到关心和帮助。因此,我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后进生都要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困难,不失时机地激励他们产生“想学”的强烈愿望。比如,多找后进生谈心、编座位照顾后进生、上课要多提问后进生、耐心回答后进生的提问、当面批改差生的作业,作业有进步时在后面画个笑脸、采取“一帮一”的活动、多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等等措施,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后进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让后进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班集体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的兴趣。

  二、在适当放慢进度,降低起点,让后进生接受新课程。

  1、在进行字词教学时,我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后进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让后进生感到自己能学,学起来不会吃力。

  2、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做到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后进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后进生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的整体效果,主要要顾及后进生的反应,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勉强赶速度,而是做到照顾学生的全体,不能忽略后进生。例如,在讲重点内容时,我切实做到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在要后进生回答问题前,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有关知识。

  3、分散难点,化难为易。我在进行教学时,尽可能使后进生感到易学,同时,我做到想方设法把难的东西变得容易一些,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一些使他们容易接受。把后进生看来是难的知识变为他们容易理解、容易消化的知识,学习兴趣也就会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引导后进生改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1、告诉后进生如何预习,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2、告诉后进生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正确的思路听课是学好功课的关键。

  3、我注重后进生对听课的反馈。

  4、作业和动手实践是对知识的运用和进一步掌握,我启发后进生能达到举一反三、做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5、考试是检查后进生学习效果,我经常会在考试之前给每位后进生定下考试目标。看看每位后进生是否达到我规定的考试成绩。在进步多少分的分数段设立一个进步奖。除了以上的几个基本环节之外,还要进一步地教会后进生掌握“精力该集中在何处,动手实践如何加强”的定时定量的具体要求。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四、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进一步使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

  1、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能做到拿出适当的课时或利用课外时间,为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矫正;而对少数学生存在问题,则进行分门别类指导,并加强个别的辅导等。

  2、借助学生家庭的力量及时地给学生提供辅导和矫正。有的学生父母、兄妹有文化,我能及时关心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这对后进生来说也是有效的。同时,我注意做到,这种帮助和辅导在开始之初也不是全面铺开,而是有重点的进行个别试验,在此基础上,再在全班后进生进行推广。从后进生的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着手,从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来落实对学困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的建议

  (一)师生平等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最为关键的特征是平等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如果与学生之间不能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互动方式就非常有限,在课堂教学中就会经常采用控制学生的方法。当学生感到与教师之间关系相融、和谐,他们就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就更有可能冒着风险去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这种承担风险的精神是自主学习所需要的。

  建立平等积极的师生关系对学困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学困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认为教师对他们不公平。为此,我们只有建立平等积极的师生关系,才会有民主的教学氛围,才能激起学困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帮助他们重塑学习的信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平等积极的师生关系以信任、关怀、尊重、理解为基础,真诚的对话是建立这种关系的主要途径。因此,为了建立平等积极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给予学困生充分的信任、关怀、尊重和理解,更多地给予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的机会,营造一种使学习能够愉悦有效进行的富于关怀和安全感的教学氛围。

  1摆正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蹲下来”与学困生说话,语言友善亲切,态度和蔼可亲,让他们感到有亲切感、信任感、期望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教师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充分尊重学困生的需要,努力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

  2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师生关系朋友化

  教师要深入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注意与他们一起学、一起玩,互动互学,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忙。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使学困生融入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就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困生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积极赏识

  心理学认为,人性最深刻的本质是恳求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这在学困生的精神世界里特别重要。心理学又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成功的奖赏会使学困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成功的喜悦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赏识、信任他们,充分赞许每个学困生所取得的成绩——哪怕是点滴的进步,肯定每个学困生所做出的努力——哪怕结果是失败的,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

  1允许学困生失败

  课堂上学困生不活跃,不敢自主地探究、大胆地发言,原因之一就是怕说错、怕失败,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变得“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毫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尽管学困生的回答不尽完美,教师也要热情地赞扬他敢于探究、敢于回答的勇气,并在此基础上启发诱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2赏识学困生的奇思异想

  学困生对教材有着不同的体验,教师要积极地赏识他们多元、独特的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大胆地、主动地寻找新发现,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

  学困生的类型

  (1)任务应付型。表现对问题探索没有主动性,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是在外力的约束下“要我学”,而非内在的“我要学”。如学习活动只有在教师或家长安排、督促下,才能勉强完成。

  (2)茫然无措型。面对学习材料、信息及问题,学困生表现为不知所措,无从入手。

  (3)袖手旁观型。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边缘化,如:在动手实践中默默无动——不动手;在独立探索中默默无思——不动脑;在合作交流中默默无闻、默默无声——不倾听、不发言。

  (4)浅尝辄止型。表现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进程中,学困生偶有点滴收获就停止探索,停止思考。

  (5)机械模仿型。学困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有效方式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学习进程中,学困生表现为不愿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想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被动等待教师或同学给出答案。对于学困生来说,关注的更多的是知识的“结果”,而非知识获取的“过程”;他们更愿意做的是记忆与模仿,他们习惯于机械训练。

猜你喜欢:

1.关于学困生的教育随笔

2.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辅导学习困难学生

4.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5.家长如何让后进生爱上学习

37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