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地理>

高考地理景观图试题

时间: 刘惠25 分享

  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景观图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景观图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2013高考题广东卷 )图1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图1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答案】1.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地理景观图表的判读”。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通过景观图的岩层弯曲判读此处为典型褶皱山地,而形成褶皱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A、D项为外力作用,C项为内力作用,但图中信息体现不出高温、压之后的变质作用。

  【试题延伸】地质作用是广东高考的高频考点:(2010(7)流水作用;2011(1)地质构造;2011(2)流水作用;2012第41题(1)流水作用),应该在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3高考题四川卷 )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

  图5

  . 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 昼夜温差大 B. 秋雨绵绵 C. 气候湿热 D. 台风频繁

  .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答案】9.A 10.D

  【命题立意】本组题通过景观图片考查环境特征,同时考查某一个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从此题可看出地球运动部分的考查难度在降低。此题难度较低。

  【解题思路】由“屋顶为平顶”可知该地降水较少,“厚度很大的墙体”可以保温,可推知该地昼夜温差大,故第9题选A。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应位于正南方天空,正午前后应位于偏南方天空,地方时15时,太阳应位于偏西方天空,故选D。当然,此题也可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进行直接选择。

  (2013高考题天津卷 )图4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8~9题。

  .据图4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度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答案】8.A

  【试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相关内容。

  【解题思路】由北极星位置可以判断答案,由于地轴向北指向北极星附近,故极地地区北极星仰角接近90°低纬地区在地平线附近,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而图中北极星位置接近于地平面,故摄影师地点位于低纬度地区。故选A选项。

  .图4中a恒星视运动准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答案】9.B

  【试题立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相关内容。

  【解题思路】由a恒星视运动参照物是以地球为参照物,恒星转过50°,实际是地球自转50°。由地球自转角速度15°/h可得出50°即三个多小时。

  图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 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2,完成4~6题。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洋流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降水的影响因素,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由题干可知该区域位于45°N,并且距海(180km)较近,读图可知西侧有山脉且有植被覆盖,东侧为高原荒漠。有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应当受西风带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量大,植被覆盖好,东侧为西风背风坡雨影地区,降水少,形成高原荒漠,所以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是地形,而不是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洋流。

  . 该区域位于

  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世界区域知识,考查学生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难度居中。

  【解题思路】该地区位于西风带,并且距海较近,西侧有山脉,并且有植被覆盖,山脉东侧为高原,高原上为荒漠景观,结合世界地理欧洲西部和美国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该项地区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 常绿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阔叶混交林 D. 草原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居中。

  【解题思路】常绿阔叶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植被,常绿硬叶林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而该地区为45°N,不可能有这两种植被,故A、B项错误;针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图示地区为45°N,且为山区,故为针阔叶混交林,C项正确;草原一般为降水量较少的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而图示地区西侧受西风带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较多,故不可能是草原,D项错误;

  (2013高考题 福建卷 )图4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9~10题。

  图4

  .该沙丘位于

  A. 冲积扇 B. 洪积平原 C. 三角洲 D. 河漫滩

  【答案】9.D

  【命题立意】本题以河流景观图为切入点,考查河流地貌发育知识,旨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并学以致用。

  【命题立意】首先注意审题干,“中游宽谷”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而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再结合题干“爬升沙丘”考虑,因此选项A、B、C都可排除,河漫滩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河流中下游河道宽阔,水流速较慢,以流水沉积为主,多发育沙洲和河漫滩等沉积地貌。

  . 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0.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河漫滩中沙丘形态发展及外力作用情况的分析能力。本题难度大。题目情景设计不错,题干没有其它的相关文字材料,直接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解读信息能力,考生只有熟练掌握与理解课本知识,并进行迁移转化,才能作出正确回答。

  【命题立意】结合题干“爬升”关键词,说明沙丘前行方向应与外力作用的方向相一致,排除②、④,再结合景观图的沙丘分布特征,沿河岸一侧的沙丘更缓,另一侧坡度更陡,可以排除①选项。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位于迎风坡一侧坡度更缓,背风坡一侧更陡。(可借助流动沙丘形成的原理来分析,如下图)

  【知识拓展】冲积平原一般是由洪积一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平原三部分组成。

  1.洪积一冲积平原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一般是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起,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

  4、该图来自雅鲁藏布江著名的旅游景点“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近雅鲁藏布大峡谷,因形如双手合十的佛掌而得名。

  实际情况: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劲风如飓,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特兀的地貌景观。雅鲁藏布江米林县境内,这一沙丘的规模仅次于卧龙大沙丘。

  (2013高考题江苏卷 )图4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9~10题。

  .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理图像阅读和地理信息获取的能力。

  【解题思路】根据图4信息,月牙泉为图中古河道的一部分,因此选择B项。

  .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图像阅读和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关于水体之间相互补给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单从月牙泉水面萎缩而言,A、C、D均有可能。B选项,该地地处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少,故排除,但是,本题关键词在于“泉水”,而A、C两项与泉水补给无关,故选择D。

  【知识拓展】月牙泉是敦煌盆地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盆地区域地下水的补给。造成月牙泉水环境退化的原因,主要是地下水补给量的不断减少。

  (2013高考题 福建卷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图5

  .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答案】11.D

  【命题立意】本题以遮阳板为切入点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应用,考查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解题思路】本题注意关键词“正午”和“一年最大值”,结合太阳高度角越大,照射到室内的面积越小,反之,照射面积就越大。该地位于福建省(北半球),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因此选D,该题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照射面积关系,学生可能会容易选择B,认为北半球夏季,昼更长,照射面积就更大,该题考查正午时刻,不是一天。

  .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2.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知识,重在考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

  【解题思路】济南的纬度比福建纬度更高,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比福建更小,正午太阳照射室内面积的最大值会更大,因此为了让遮阳板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安装高度不变,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太阳光线更斜,那么遮阳板必须要加长,如图1红色虚线,第2种情况,如果遮阳板长度不变,那么安装高度应该降低,

  如图2红色

  二、综合题

  .(2013高考题 山东卷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6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6 图7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命题立意】该题综合考查了典型地貌的成因、该区域地形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以及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文字材料、银川平原及其周边区域图、该区域地貌景观图为材料,首先考查了该区域所处的宏观环境背景下典型地貌的形成,然后考查特殊下垫面(黄河贯穿和贺兰山的“守护”)形成的特殊地理环境“塞上江南”,进而考查这一特殊环境的内部差异、相应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其布局,最后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中等难度。

  【解题思路】第(1)题,从景观图和地貌类型素描图看该地貌位于山前,河流流出山口处,呈扇形分布,可判断为冲积扇或洪积扇。其形成过程要注意,该处正处于由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河流速度减缓,导致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第(2)题,结合区域图和景观图可知,贺兰山位于银川平原西北部,一方面阻挡冬季冷空气南下和西部大沙漠的东扩,另一方面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增加降水。(3)从区域图和景观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该区域分为山区、山麓地带、平原地区几部分;根据文字材料“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可知该区域还有面积广阔的河湖水域。根据这几个区域特点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各区域的农业类型。(4)实际上是分析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可从自然条件、原料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作答。

  .(2013高考题天津卷 )(30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

  图6 图7 黄山云海

  (1)图6中所示甲、乙两地区,最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你是依据图6中哪些信息判断的?请列举两条并说明。(9分)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2)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6分)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3)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带来哪些好处?(6分)

  安徽省南部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等美景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4)游客怎样才能观赏到图7所示的黄山云海?请你提出两条建议。(6分)

  (5)观景时导游要求游客站在观景台上,除了方便观景,还有什么原因?(3分)

  12. 【答案】(1)乙地。

  乙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乙地地形为低山、丘陵。

  (2)就业机会多(劳动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接近)。

  (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集聚效益(扩大产业规模)。

  (4)选择合适的位置(站在高处俯视);选择合适的时机。(若回答具体时间,合理即可)

  (5)保障游客安全。

  【试题立意】本题以安徽省区域图为背景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人类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人口迁移的原因)以及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旅游景观的欣赏和旅游活动的设计)。

  【解题思路】

  (1) 考查茶树的生长条件,难度偏易。题干中有“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乙在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在800以上,从等高线图中可看出为低山丘陵去,排水性能良好。

  (2) 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在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同时要考虑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空间距离。

  (3) 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本题解答时要注意是对“城市产业的影响”,而不是对城市的影响。

  (4)考查的是旅游地理中旅游资源欣赏的内容。云海属气象景观,故要在高处选择时间。

  (5)本题考查旅游活动中的安全常识。

  .(2013年高考真题上海卷)西欧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理景观多姿多彩。读图回答问题。(12分)

  图2 西欧地理景观图

  ⑴据图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2分)

  答案:⑴

  纬度和海陆度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共同塑造了西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西欧大致位于北纬40º到60º之间的温带,西临大西洋,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使西欧大陆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为均匀;地势西低东高,平原广阔,山脉大致呈东西方向延伸,易于暖湿空气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沿欧洲海岸北上,对气候又起增温增湿作用。这些因素导致形成了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受气候和地形的影响,西欧河网密布,河流流量稳定,水位变化小,航运价值大。

  对农业的影响: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得这里牧草旺盛,多汁,乳畜产量高且稳定,种植业以小麦为主,地形平坦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稳定。

  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西欧温和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造就种植业和乳畜业,是形成当地以面包和乳畜产品为主的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

  对人口、城市和工业的影响:由于气候湿润、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分布密度大,城市众多,工业区稠密。

  【命题立意】由区域图和景观图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综合处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命题立意以知识和能力立意并重。试题难度:难。解题关键:调动和运用已知的原理和知识对气候的成因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及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知识框架。

  【解题思路】

  由区域图获取信息:西欧大部分位于40ºN--60ºN的大陆西岸,属于北温带,海岸线曲折,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内海,主要山脉呈东西走向。调动储存知识:西欧大部分地区为平原,西欧沿岸有势力强劲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在此基础上,调动气候成因的知识原理,按太阳辐射——地处中纬度,北温带;大气环流——常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下垫面(海陆位置——大陆西岸,海陆轮廓——海岸线曲折,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加湿,地形——东西走向的山脉,西低东高的地势有利于西风深入)的顺序逐条分析。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西欧形成了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而分配均匀,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较差小。

  二次提取图像信息:区域图中较低纬度分布有小麦带,较高纬度分布有乳畜带。景观图中有牧场奶牛,河流上行驶的轮船。即可确定答题方向是气候对农业生产和内河运输等人文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受气候(光热水)、地形等因素影响;通航条件受地形、水系水文条件影响,而水系水文又受地形和气候影响。

  .(2013高考题海南卷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纳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图7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图7右照片)。

  图7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答案】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5分)

  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5分)

  【试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河流地貌成因,凹岸和凸岸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差异,通过河道特征图(左图)和河流上断桥(右图)分布,结合材料中给出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分析断桥保存至今的原因。这是一道原理应用的试题。难度中档。

  【解题思路】结合材料和图可知,断桥分布在河流左岸(凸岸)。本题的问题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左右两岸附近河水深浅及流速差异,第二部分是分析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这一问必须结合第一问来分析。第一问中,左右两岸深浅及流速差异:右岸为凹岸,左岸为凸岸,结合“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可知右岸侵蚀作用强,那么流速一定快,深度一定要大些。(当然我们在给学生分析时适当补充一点物理知识来解释更好,凹岸处流水要保持运动状态(惯性),对凹岸冲击力大,所以侵蚀作用较强。)而凸岸堆积,一定流速较缓,由于堆积作用强,大量泥沙沉积,所以水深较浅。第二部分的问题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就好分析了,图中可看出断桥在左岸,为凸岸,堆积作用较强而侵蚀作用弱,当然洪水期中也不易被冲垮,所以得以保存至今。

  【2013山东基本能力测试】65.2012年6月8日,科学家在某地观测一物体的日光成影状况,根据其影长的变化绘成示意图(图14)。据图判断,该地位于

  A.北极圈内 B.南极圈内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解析】由图时间显示大约夏至日前;该地极昼期、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大于零(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与影长成反比;午时影子最最短,即太阳高度最高,说明该地在北极圈内。如下景观示意图:

高考地理景观图试题

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景观图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地理景观图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2013高考题广东卷 )图1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图1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考地理综合试题
    高考地理综合试题

    高考地理在试题方面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开放性试题,它注重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思维过程、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考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 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
    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

    地理图形包括气候类型图,地形图,行政图,矿产分布图,降水分布图,温度湿度差异图,民族分布图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关于地理图形试题

  • 高考地理关于海洋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关于海洋地理试题

    海洋地理知识点包含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关于海洋地理试题,仅供大

  • 高考地理关于环境保护试题
    高考地理关于环境保护试题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地理关于环境保护

1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