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罗振玉的人物生平简介

时间: 朝燕24 分享

  罗振玉(1866~1940),中国近代金石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甲骨文学家、文物收藏家。下面就不妨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国学大师罗振玉的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学大师罗振玉的人物生平

  罗振玉(1866年一1940年) 近代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贞松老人。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参事官,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辛亥革命后逃亡日本,后曾参预制造伪满洲国活动。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所作小行楷题跋精严工稳。曾搜集和整理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编著有《贞松堂历代名人法书》,《高昌壁画精华》、《殷墟书契》、《殷墟书契菁华》、《三代吉金文存》等。

  罗振玉5岁入私塾,跟随乾嘉朴学的传人李岷山读书,15岁学作诗词,16岁中秀才。自幼对经史、训诂潜心学习,留意金石名物,尤倾心于经史考据之学,研究经史文字。20岁起专力研读古碑帖,写成《读碑小传》,由此开始著书立说。

  1890年,罗振玉在乡间教私塾。甲午战争之后,他深受震动,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增强国力,于是潜心研究农业,与蒋伯斧于1896年在上海创立“学农社”,并设“农报馆”,创《农学报》,专译日本农书。自此与日本人交往渐多。1898年又在上海创立“东文学社”,教授日文,与梁启超齐名的大学问家王国维便是东文学社诸生中的佼佼者。

  1900年秋,任湖北农务局兼农务学堂监督。后任武昌江楚编译局帮办、上海南洋公学虹口分校校长,并赴日本考察教育。1903年被两广总督岑春煊聘为教育顾问。翌年,在苏州创办江苏师范学堂,任监督。1906年调北京,在清政府任学部参事兼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罗振玉携眷逃亡日本京都。期间著述《殷墟书契》前编、后编及《菁华》等,并由王国维协助,撰成《殷墟书契考释》及《流沙坠简考释》。

  1919年春回国,在天津举办京旗赈灾事务。

  1921年,参与发起组织“敦煌经籍辑存会”。

  1924年应清废帝所召,入值南书房。同年11月,清室小朝廷被冯玉祥驱逐出皇宫,他与陈宝琛将溥仪偷送到日本使馆。

  1925年使馆庇护下1925年2月23日深夜,在日,陪同溥仪秘密迁至天津日本租界地张园,后因功被委为顾问。

  1928年末,迁居旅顺。大云书库。内藏《大云无想经》和碑碣墓志、金石拓本、法帖、书画等30余万册。

  1932年3月,参加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典礼,并代溥仪向外宾致答词。伪政权任命他为参议府参议,后改为临时赈务督办。翌年6月,任监察院院长,满日文化协会常务理事。

  1934年伪满洲国改行帝制,被邀为大典筹备委员会委员,受到“叙勋一位”的封赏。

  1936年任满日文化协会会长。

  翌年3月,罗振玉返回旅顺寓所,继续整理刊行所藏古文物史料。他曾搜集和整理过甲骨、铜器、简牍、明器、佚书等考古资料,均有专集刊行,流传较广者有《殷墟书契》和《三代吉金文存》等。

  罗振玉以他的博学,先后培养了容庚、商承祚、柯昌济、关百益、孙宝田及他的儿子罗福葆、罗福颐等人,使之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学有建树的专家。另外他对校勘学、目录学、姓氏学、宗教学、也多有建树并著述留传后世。其一生著作130多种,刊印书籍500种以上。

  罗振玉在政治上十分保守,始终效忠清室。九一八事变后追随溥仪,出任满洲国参议府参议、满日文化协会会长等职,受当时人批判为“汉奸”。

  1940年5月14日在关东州旅顺逝世,终年74岁。

  国学大师罗振玉与甲骨文

  罗振玉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除集我国近代甲骨学、敦煌学、考古学、金石学、目录学于一身,还倡导振兴农业,抢救了内阁档案。他学识渊博,是位学术强人、国学大师。罗振玉一生治学勤奋,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成就蜚然。治学领域相当宽广,于甲骨学、金石学、古器物学、古文字学、经学、校勘学、简牍学、敦煌学、档案学,乃至农学,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而于甲骨学、敦煌学、简牍学和档案学尤有首创之功。郭沫若在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作出这样的评价:“罗振玉的功劳即在于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真实的史料。他的殷代甲骨的搜集、保存、考释,实在是中国近三百年来文化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项事业。”“在中国文化史上实际做了一番功夫的要称罗振玉。甲骨出土后,其搜集、保存、传播之功,罗振玉当居第一,而考释之力也深赖罗氏。”甲骨学家胡厚宣在《甲骨学著序言》中也评称:“罗振玉对甲骨的搜集和流传最为有功。”罗振玉被列为我国最早研究甲骨文的大家“四堂”之一,即“罗雪堂”。甲骨文,也称为“殷虚甲骨文字”、“龟甲文”、“契文”、“贞卜文”、“殷墟卜辞”、“ 殷墟书契”等。近现代研究甲骨文者有著名的“四堂”:雪堂罗振玉、观堂王国维、鼎堂郭沫若和彦堂董作宾,四人研究甲骨文侧重点不一样,成就也各不相同。罗振玉以研究甲骨文较早、著有《殷墟书契考释》、《殷商贞卜文字考》等书和甲骨文书法实践而具有先导的意义,功莫大焉。罗振玉曾在安阳搜罗甲骨达二、三万片之多,利用有限的甲骨文字集成一百七十多幅楹联,这是他将古奥难识的甲骨文引向书法艺术、使之推广开去,是具有开拓之功的。

  王懿荣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第一个发现甲骨文,并将其时代断为商代。此举轰动了中外学术界,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开创了文字学、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 1900年,王懿荣死于国难。王懿荣为官清廉,家境拮据。王氏后裔为偿还债务,只好出售父亲几个月前才搜集起来的甲骨。儿子王翰甫想到了与父同道的金石学家、《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刘鹗)。在刘铁云家,罗振玉初次看到了王懿荣旧藏殷墟甲骨上面的文字,一饱眼福的罗振玉,拿起一片甲骨,叹为两汉以来小学家张敞、杜林、杨雄、许慎所未得见的惊人瑰宝,于是怂恿刘铁云拓墨排次为《铁云藏龟》,让甲骨文为天下所知。在甲骨文研究的早期阶段,罗振玉当数第一位功臣,罗氏在甲骨学上的主要贡献有六:

  一、探明甲骨出土之地为安阳小屯村,而非先前流传的汤阴、羑里等说。搜求和研究安阳殷墟出土甲骨, 罗振玉是最早在甲骨学研究方面取得主要进展的学者。也是早期收藏最多的藏家。甲骨自受到收藏家及学者的注意后,古董商为了谋取高利,隐瞒了真实的出土地。罗振玉一开始研究甲骨就致力于调查其真实出土地,罗振玉为了找到甲骨的真正出土地,数年之间多方探询,终于在1908年得出甲骨确切的出土之地在河南的安阳洹滨的小屯村。之后他于1909年和1910年两次派胞弟罗振常和妻弟范兆昌去安阳小屯村收集甲骨,“虽龟屑不令遗。”1915年春又亲自到安阳实地详细考察研究确认。 1910年所著《殷商贞卜文字考》,首先考定甲骨出土地安阳小屯为殷墟,并正确地判明甲骨属”殷室王朝的遗物”并且考订出这些甲骨出土地为商代晚期都城。甲骨出土地和性质的考订,直接导致后来安阳殷虚的发掘。罗振玉派人去小屯,不仅收集甲骨,还收集了一批不为古董商重视的出土物,他以「古卜用龟,辅以兽骨」的文献记载为出发,认为在搜集甲骨时必须龟、骨“兼收并蓄”。在《洹洛访古游记》中,他记载了殷虚的地形,甲骨出土情况,考订其它出土物及绘简图,成为第一部实地考察安阳殷虚的著作,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整个甲骨研究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上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二、收藏丰富,为研究甲骨文字提供了较为全面和可信的材料。这是当时的甲骨研究者所不能比拟的。自刘鹗戎死边陲,所收藏的五千余片甲骨,除一部分归英国人哈同,一部分归丹徒叶玉森,其余大部分则归罗振玉。之后,“遣山东及厂肆古董商至河南购求,得万余片。 继又遣戚属至安阳采掘,收藏增至三万余片。”

  三、整理与刊布甲骨文字,为甲骨学的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二十世纪初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有《殷虚书契前编》(1912)、《殷虚书契菁华》(1914)、《殷虚书契后编》(1916)、《殷虚书契续编》(1933)四书,共收甲骨5000余片,是殷墟正式发掘前零星出土甲骨的最重要集录。罗氏所著《殷虚书契考释》一书,1915年初印本释字485个,1927年增订本释字561个,在该书中并且提出”由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研究方法,主张考释文字应注意卜辞辞句的通读和分类,这在甲骨学研究初期是一大进步。

  四、首创地上资料与地下资料互证的方法,深入钻研,成绩蜚然。 缜密谨严、实事求是其治学态度,他提倡大量占有资料,提出“古器物出土地与考古至有关系”的科学见解。将甲骨上的文字与《说文》进行比较,将卜辞与《史记》、《竹出纪年》等典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精确可信的结论。又于1916年2月到安阳进行实地考察。成为中国甲骨学实地考察第一人。他对甲骨的出土地,埋藏情况及其出土收集到共存遗物进行综合比较,扩大了人们对古代社会认识的视野,学术上得到很大的收获。以至郭沫若在《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序说》中说到:“这种热心,这种识见,可以说是从来的考古学家所未有的。”这种治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后来王国维对甲骨文的研究。

  五、他考释出大量的单字。为甲骨文研究奠定重大基础,他以甲骨文字本身的特点为主要依据,参照《说文解字》,并将甲骨文与金文、古文、籀文、篆文做比较,以阐释文字的渊源与流变情况。他还利用字形或后世文献资料推求字的本义及其通假关系。先后于1910年在《殷商贞卜文字考》中释出单字近三百个,于1915年在《殷虚书契考释》中释出单字近五百个,其中多得到学界认可。1916年,他还将未识别的卜辞中的千余字编成《殷虚书契待问编》,供大家探讨。

  六、影响和带动王国维开始研究甲骨文并取得很大成就,形成了“罗王之学”。 王国维之所以研究甲骨文,直接受到罗振玉的影响,王国维认为:“物既需人、人亦需物”。罗振玉的“物”直接提供给了王国维研究。在抄录《殷虚书契考释》一书后,王国维从此走上了研究甲骨文的道路。罗振玉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接济,使王国维能够安心研究甲骨文,更在学术上予以帮助和指导。王森然先生认为“先生贡献于学术界之伟绩,其彰彰在人耳目者,在其提携王观堂……先生能始终如一,指示最适当之理解,使观堂先生无支离破碎专己守残之弊,使其完成绝世之伟业。” 七、用甲骨文文字进行书法创作,形成了甲骨文书房艺术并且取得了较大成就。罗振玉首先是一位学者,其次才是书法家。他研究的项目很广,如金石文字、佚书、青铜器等。甲骨文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始被发现后,引起了一些学者对它的关注。光绪三十年,孙诒让首先考释甲骨文,并著《契文举例》,其后一批学者加入研究行例,有的还以甲骨文入书,罗振玉是其中研究及书写的佼佼者之一。

  罗振玉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创作是他后期寓居津门时期的一大成果。闲暇兴至时,集甲骨文字撰写楹联,竟在3个晚上撰成百副对联,可谓痴迷。后来,他将这百首手书集联,以《集殷墟文字楹贴》书名付印,从而标志着甲骨文契刻跨越了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迈入了毛笔书法的新领域。甲骨文是契刻文字,因工具的原因,许多字的笔画多呈尖锐状,不少书写者便模拟这种效果,使毛笔成了一个附庸而不是发挥毛笔本身书写的意趣,这当然是识见的浅薄所造成的,罗振玉还将写金文的笔法用到写甲骨文上,也就是书笔画除坚挺遒劲的主笔外,辅以略轻松的笔调,墨的枯湿变化很微妙。 罗振玉著述宏富学问精博,达到清代乾嘉学者未曾达到的高度。他合朴学与书学,又合碑学与帖学,开书家以新出古器物文字为临写与运用对象的局面,是清代书法与现代书法的转关。罗振玉先生是近代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学思想谨守传统儒家中庸中和之美,同时通过传布当时新出土新发现的书法史料,为现代书法的发展和转变提供物质基础和现实可能。八、最大的成就为用甲骨文字和研究成果对殷商社会进行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拓展了历史学研究,如对商朝世系、证史家之得失、考小学的源流、古代的占卜、战争、方国、工艺、雕刻等的研究的开拓。为二十世纪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中华文明史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猜你感兴趣

1.近代著名国学大师

2.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故事

3.国学大师王国维语录

4.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5.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

国学大师罗振玉的人物生平简介

罗振玉(1866~1940),中国近代金石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甲骨文学家、文物收藏家。下面就不妨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国学大师罗振玉的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学大师罗振玉的人物生平 罗振玉(1866年一1940年) 近代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国学大学傅斯年的人物生平简介
    国学大学傅斯年的人物生平简介

    傅斯年是一位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也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殊不知,他还是一位国学大师!下面就随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傅斯年的简介吧! 国学

  • 国学大师章士钊的人物简介
    国学大师章士钊的人物简介

    章士钊(1881-1973),别名章行严、黄中黄、青桐、秋桐,近代著名教育家、政治家,代表作有《征聘农业专家特告》等。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国学大师章士

  • 国学大师余英时的人物简介
    国学大师余英时的人物简介

    余英时,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师从钱穆、杨联升,毕业于哈佛大学。以下便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所带来的国学大师余英时的相关资料,希望各位会

  • 国学大师南怀瑾生平简介
    国学大师南怀瑾生平简介

    南怀瑾是我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国学大师、作家,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曾间接促成九二共识、出资兴建金温铁路,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传

2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