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理论 > 关于预算会计毕业论文案例(2)

关于预算会计毕业论文案例(2)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关于预算会计毕业论文案例

  预算会计毕业论文篇3

  试论加强预算会计管理的对策

  一、目前我国预算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资金管理格局缺乏多样化

  我国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管理制度对于财政资金的收入以及支出方面的管理较为重视,在大量社会资源使用以及占用等方面的情况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和重视。比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占用方面情况并没有充分了解,也没有明确以固定资产的方式进行投入的股权投资情况,这样的话极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政府的债务、还本付息情况、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相关问题并没有向广大公众进行信息披露,并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政府实际上的债务数额以及预算情况,这样的话会使会计信息资料缺乏真实可靠性,无法将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如实反映出来,会给政府带来很多的财政风险。

  2.较大范围的使用有偿资金,对于预算会计核算领域范围也有了新的要求

  我国近年来不断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加了政府投融资的主体,使政府投融资出现多元化发展格局。而且在公共领域内不断介入私营部门,财政资金结构也朝着多元化、多来源、多渠道、多层次等方向发展,有偿资金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增强政府的财政风险意识,应对债务的相关问题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并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因此从客观上而言,必须不断扩宽预算会计核算领域。

  3.行政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在积极、全面开展改革工作,各级各类的行政事业单位拓宽了自己的筹资渠道,不再仅仅单独以来政府资金拨款,也逐渐面向社会,吸收社会投资力量,进行自收、自支、自费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实现这一转变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政府部门的主导力量和监管能力,相应的也会提高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办事灵活性和自主能力。基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费办事业、招聘人才、建设的发展模式下,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占得一席之地,求得长远发展,更应该重视预算会计管理,充分利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二、进一步加强预算会计管理的相关对策

  1.应改变预算资金管理格局,实现全面的预算资金管理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做好政府会计信息的信息披露工作,提高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当前的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应加入投资经营的国有资本安全使用情况、失业金以及养老金等使用情况,并且应加入政府整体的会计报表,以便及时了解、掌握关于政府的相关支出和成本信息。同时应将政府会计系统和债务管理、现金管理、预算管理、计划管理相结合,实现经营管理型会计管理模式,并且要求政府各部门都应该编制预算报告,确保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便于为政府及时提供相关的支出信息和成本信息,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更好的控制支出。其次,政府部门应详细核查、确认目前内部各个预算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占用情况,并且将确认的固定资产可纳为政府的资源,经政府专门机构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维护。

  2.应将预算会计的核算领域进一步拓宽

  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现阶段的会计基础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标准,然而由于新的会计制度不断创新和改革,打破了以往单纯的预算资金管理格局,应该要求建立一套和国际会计核算制度接轨的全新的会计核算制度,应将传统的收付实现制转变为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的管理模式,可以将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占用情况及时反映出来,也可以使政府财政状况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完整的反映出来,便于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债务管理以及投融资管理工作,准确核实实际的政府财政资金数额,将政府财政风险控制在最低。比如可将会计资产、负债管理以及非现金交易等业务都实现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基础进行会计核算,有利于完善收付实现制核算的不足和缺陷。

  3.应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管理工作

  首先应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学习关于行业法律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应加强对事业单位相关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及技能,可定期聘请一些财政专家或者财政管理高手指导相关会计人员的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财水平。同时应加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成本控制管理,加强内部监督力度,硬化预算约束,以防预算管理人员编制过度膨胀,避免随意调整或追加预算资金,对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的收入分配应严格执行定额管理。其次,应注意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定期考核政府部门对各项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使用效果,避免挤占、挪用等事件发生。最后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管理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基建投资

  规模进行严格控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预算会计管理工作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逐渐暴露出越来越的问题,应改变预算资金管理格局,实现全面的预算资金管理,将预算会计的核算领域进一步拓宽,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全面提高预算会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预算会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

  预算会计毕业论文篇4

  浅谈预算会计改革

  一、建立政府会计,重塑预算会计制度体系

  (一)建立政府会计,重塑预算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具体包括:

  (1)建立政府会计制度体系,是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改革之需要。近几年来,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已经在全国逐渐实施,从而使得财政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各级财政部门将行政和事业单位所需的资金直接拨到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账户,再由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使用的做法,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现行的做法是首先由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部门预算,财政部门对行政和事业单位所编制的部门预算进行审核,然后下达年度预算指标和月度用款计划给行政事业单位。当行政事业单位发生职工工资发放、购置固定资产、购买各种劳务或服务等支出时,其所需要的资金,不再由各级财政部门直接拨入行政和事业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从国库集中支付的单一账户或财政采购专户按规定程序直接转入职工工资账户或直接拨付给提供商品或劳务服务的供应商,行政和事业单位收到的预算资金也因此不再以货币资金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一方面表现为预算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工资等行政事业费用支出的增加或固定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的增加。这样就使得财政部门由原来的财政资金分配部门转变为财政资金的使用部门。而行政事业单位则成为财政资金使用的延伸部门,也成为政府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这之间的关系而言,不管是财政部门使用的资金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延伸到具体用途的资金,都是财政预算资金,都是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实现收付,其资金运动己经通过财政总预算会计予以反映,行政和事业单位会计只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延伸和细化而已。这就使得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间的关系,成为总括与明细的关系。因此,应该把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建立政府会计,制定完整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

  (2)建立政府会计,是部门预算改革之需要。

  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资金管理的基本形式,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部门预算是由政府的各个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编制,综合反映政府各部门以及事业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然后由财政部门负责审核并批复的预算。实施部门预算制度改革之后,各个行政和事业单位必须将所有的收入与支出纳入统一的部门预算之中,也就是说,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部收入与支出均应在政府财政总预算的统筹之下。

  因为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就是财政总预算的具体和延伸,政府预算中包含行政单位预算和事业单位预算。行政和事业单位按部门编制预算后,就可以清晰地反映政府财政总预算在各部门及事业单位的分布,因此,作为反映和监督预算资金的预算会计应与新形势下的预算资金运动的特点相适应,将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合二为一,统一建立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因此,建立统一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合并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建立政府会计,是部门预算改革的客观需要。

  (二)建立政府会计体系的思路

  建立政府会计制度体系,首先需要按着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类、款、项设置政府会计的总账科目、二级及三级科目;其次,行政和事业单位(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再在政府会计的总账科目、二级以及三级科目的基础之上,根据部门预算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这样的做法,可以体现在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下行政和实行全额预算管理事业单位会计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延伸的特点,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决算报表构成同级政府的财政决算,从而全面反映同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

  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会计同财政总预算会计在科目设置、核算口径上紧密衔接,二者的会计数据也形成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在改革中还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美国设立了专门的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作为制定州和地方政府会计规范的权威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整个政府会计进行统一规范,其作法可供借鉴。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的另一个会计主体――事业单位,应结合目前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将在体制改革中划分为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改为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将实行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视同行政单位对待;而将其余的事业单位,划归为非营利组织。

  由于这些非营利组织的资金除了财政的预算资金外还有很多其他性质的资金来源,财政预算资金以外的其他资金收付不需要通过国库集中单一账户实现收付,其会计核算的独立性相对较强,因此可以将这一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划归为作为非营利组织会计,专门设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这样一来,我国现行的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构成的预算会计体系将由政府会计制度和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组成的会计体系所代替。当然,政府会计还应包括:国库会计、税收征解会计、基本建设会计以及各类基金会计等。

  二、改进会计核算基础,实行权责发生制

  (一)有效防范负债风险

  在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下,各级财政和行正事业单位发生的应付账款、拖欠的职工工资、政府债务应承担的利息,都不进行账务处理。而这些实实在在的负债,属于会计主体必须承担的义务,在会计信息中不作揭示,很容易导致债务到期,却没做好资金准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则会产生财务危机。

  因此,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提供的会计信息无法满足防范负债风险的需要。在政府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对负债的核算,不仅包括政府当期实际收到现金的直接显性负债(主要指政府债券和政府借款等),也核算政府当期已经发生而尚未用现金偿付的直接隐性负债(主要包括政府欠发工资、社会保障支出的缺口等)以及可能引起财政支出增加的或有负债(主要包括政府担保的各种借款等),全面,准确反映政府承担的偿债责任。这样可以有计划的做好资金准备,合理有序的偿还其长期和短期负债,从而避免出现财务危机。

  (二)全面、有效地反映政府资金运用情况及效果

  政府对国有资产权益的管理是政府理财的重要内容,也是考核政府部门绩效的要求。作为预算会计核算主体,应对国有资产的权益变动情况进行确认与计量,然而,在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下,预算会计不能对财政预算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的反应与监督。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本不核算各级政府的固定资产,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虽然核算固定资产的调入与调出(即增加与减少),但固定资产并不计提折旧,所以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的财政资金支出以后,就以原始成本始终挂在账面上,一直到该项固定资产的调出。也就是说,用于购置各预算单位固定资产方面的财政资金,一旦完成支出后就将退出财政资金范畴,脱离公众的视野,更不用谈财政自己的监督了。

  因而使得提供公共服务的国有资产产生的业绩与利用效率不能在预算会计中得到完整全面的反映与披露。在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比照企业会计建立完整的固定资产折旧制度,设置“累计折旧”科目进行折旧的核算,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分别列示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以及固定资产净值项目,充分地反映政府所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规模、实际价值乃至利用效率。

  (三)避免管理当局人为操纵收入与支出

  在收付实现制下,由于收人、支出是按其款项实际收付的时间来确认并记账的。管理当局可根据其主观需要,人为地将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在当期和以后各期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其增加(减少)预算收人或减少(增加)支出的效果。这样会使年度预算结余金额与实际情况不符,最终客观上影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可比性,不仅使国家在宏观决策中所依据的预算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导致各届政府任期内受托责任履行效果的评价有失偏颇。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避免管理当局人为操纵收入与支出,更加完整地反映各届政府履行受托责任的真实绩效,防止本届政府为夸大绩效而大量举债,由下届政府偿还债务等短期行为的发生。

  三、将基建资金纳入政府会计内容统一核算

  (一)现行基建资金单独核算的弊端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资金一直独立于行政事业单位之外,由基建会计单独核算,只有基建项目竣工并交付使用,才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账面上。这种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基本建设会计与行政事业会计彼此独立、分别核算的会计模式存在许多问题。

  (1)一个单位同时存在两个会计主体。一个行政或事业单位,同时存在两个会计主体,一个主体核算行政事业经费,另一个主体核算基本建设投资。二者之中的任何一个会计主体都只是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其中一方面,不能反映一个会计主体的全部经济业务。这就违背了会计主体――核算一个独立实体的全部经济活动这一基本前提。

  (2)一个单位执行两种会计制度。同一行政或事业单位执行两种制度,行政事业经费部分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有关基本建设投资的业务由基建会计核算,执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分开建账,编制两种报表。使得一个行政或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却人为的被分割成两部分,分别由基本建设会计和行政事业会计核算,这两个部分的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都不完整,信息使用者无法从中了解到一个会计主体全面的财务信息。可见,这种核算模式一直使得基建资金游离于单位预算会计之外,在实际工作中,使固定资产的建造和使用在管理上脱节。

  基建项目完工后,不能及时向单位财务部门提供有关资料,单位财务部门也无法对基建项目完工与否、上账与否进行及时检查,这可能造成单位账面资产小于实际资产,导致账实不符。另外,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相关的债权和债务,有时即使在资产交付使用后也无法及时结清相关债务,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结算完毕。将基建会计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之中统一核算,将基建资金纳入预算资金统一管理,对于加强国有资金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二)基本建设资金纳入政府会计统一核算的可行性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强化了财政预算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核算,这就使得基建资金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统一进行核算,将基建会计并入单位预算会计成为可能。同时我国近年来实行了政府收支分类项目的改革,在改革后的政府支出分类中,将原来的“基本建设支出”类级科目取消,而是将基本建设支出在“一般公共服务、国防、教育、科学技术、农林水事务”等这些功能性科目中列支。各级政府的基本建设预算也由之前的政府预算支出中的第一大科目,转变为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之中。这一做法,为将基本建设业务并入政府会计统一核算的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任重而道远,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与国际上预算管理与核算先进的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同时长期以来我国预算会计的理论研究一直落后于企业会计理论的研究。因此,必须积极探索,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做法,以期将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体系构建成为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更加完善的会计体系。


猜你喜欢:

1.有关预算会计毕业论文

2.预算会计改革毕业论文

3.有关本科预算会计毕业论文

4.预算会计论文范文

5.本科预算会计毕业论文

158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