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证券投资>

证券投资审计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投资审计是指对金融部门投资的财务活动以及投资效益所进行的审计,证券投资审计就是其中一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证券投资审计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证券投资审计论文篇1

  浅谈投资审计管理

  摘要:近几年,随着各级审计机关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投资审计的重视和支持,以及在广大投资审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投资审计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审计成效已越来越明显,社会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这也给投资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研究和制定投资审计工作管理方法,以及如何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使投资审计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从而真正实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急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投资审计 造价审核 效益审计项目审计

  一、政府投资审计发展现状

  投资审计作为审计界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取得了累累硕果,通过投资审计,规范投资行为,促进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从微观入手,从宏观着眼,及时反馈真实、可信的审计信息,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政府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规定,对使用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资金等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的审查监督行为。

  目前,就大部分审计机关开展的投资审计工作来看,投资审计工作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审核,通过造价审核,在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节约政府资金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二是对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审计监督,通过对项目建设程序的审查,有利于规范建设程序、制止和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确保投资效果、提高投资效益、防范投资风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部分县市政府结合工作现状分别采取批机构、出规章、拨经费、充实队伍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投资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说目前已到了投资审计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是投资审计处于发展阶段,从部分县市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取得的成果来看,其还表现出发展不成熟、审计深入度不够、管理难度大、监管力量薄弱、制度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现状。因此,研究解决投资审计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投资审计工作发展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及投资审计人员的共识。

  二、投资审计工作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

  (一)、投资审计难以深入,审计时间介入点模糊,审计风险加大

  工程建设项目一般要经历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多个阶段。就目前投资审计主要开展的工作情况来看,工程造价审核主要是对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审计;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主要是对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对项目建设程序及建设资料的审计,两则都属于事后审计。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实施阶段工作都难以通过审计监督检查加以制约和控制,审核监督不到位、不具体、不深入都会导致审计风险加大。主要原因在于审计力量薄弱,审计人员知识有限,在评价前期决策是否科学、施工质量是否合格方面缺乏专业能力,无法承担这个审计重任。尤其是设计阶段,专业性更强,审计人员要想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更是无从下手。

  投资决策是控制项目投资、方案合理性的总框架,一旦决策失败,将会致使许多建设项目由于投资决策不科学而效益低下甚至产生负效益。如果审计部门从源头把关,对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当然,我国国家审计目前还未将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审计纳入项目审计范畴,主要是基于审计独立性的考虑。是否要将投资决策审计纳入审计范畴,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设计方案的选择,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没有对设计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的情况下,设计人员需考虑自身利益,或担心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往往采取保守设计,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提高钢筋规格尺寸,以此来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一行为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到保证工程质量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就此增加了工程造价,造成投资项目不经济、不节约的后果。要知道设计掌握着整个工程的命脉,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至关重要,一般一个项目的设计费相当于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4%--5%,而正是这4%--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要占75%以上。由于审计单位与设计规划部门之间是脱节的,很难实现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审查工作难以深入。因此,审查设计方案,提出合理的审计方法,也是投资审计亟待解决的工作。

  工程质量关系到民生安全,质量没监督到位,一旦出现“豆腐渣”工程,那么前面所有的工作都是白费了,整个工程就是一个失败的教训,这样引发的审计风险太大。虽然审计署也提出了建设项目审计应加大对建设质量审计力度的要求,但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审计部门人员力量的缺少,我国的工程质量审计还处于起步阶段,审计理论不甚健全,审计方法不甚明确,审计深度难以确定。可见,配备专业的工程管理审计人员,开展建设项目质量审计也是投资审计今后发展的方向。

  如果投资审计的时间介入点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而仅停留在造价审核和项目审计阶段,那么在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及施工阶段所影响的造价便无法控制,审计风险加大。

  (二)、投资效益审计工作难以开展,投资效益低下。

  投资效益审计是指对投资活动所耗与所得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的活动,并全过程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即从投资决策的事前审计到建设期的事中审计,最后直至项目建成投产的后评审。但从我国目前开展的投资效益审计工作来看,效益审计仅仅停留在一部分大项目上,而且是在项目投产交付使用后进行的经济效益评价,这样的审计也是停留在事后审计,效益审计成效不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设项目投资效益低下,效益审计难以开展

  我国的大多数建设项目不是真正从效益角度出发进行前期决策的,许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草率,可行性研究报告不实不深,甚至出现为了可批而进行可研的现象,初步设计不全或不规范,估算、概算、工期、质量、预期效益等关键性指标失去了刚性。加上项目建设周期长,即便是前期经过科学论证认为是可行的项目,在经过较长的建设周期后,由于许多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导致预期效益难以实现。因而整个建设过程中无效益可言,实施效益审计也是流于形式。

  第二,缺乏统一的、公认的投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评价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指标不全,且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审计界还没有研究出一套操作性强的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比较成熟的、广为认可的专业指南。致使项目的投资效益审计无依据可循。建设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标准也存在诸多不一致的地方。目前对投资项目的效益大多是参照被审计项目的内部管理标准进行评价,将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与项目建设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对比分析。一旦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本身存在缺陷,由此而得出的结论就很难保证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制订、完善一套衡量投资项目效益的指标体系及审计评价标准,是开展投资效益审计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投资效益审计工作的要求

  投资效益审计要站在国家宏观政策的高度,不仅查处项目本身的违纪违规问题,更要关注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需具备宏观经济学、工程设计、概算、施工财会、工程预决算等相关知识,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相关素质。目前,我国的审计机构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原则上是分开的,因此审计人员的工作也是相互独立的,必然形成懂财务的不懂工程,懂工程的不懂财务,缺乏具备综合能力的审计人员,队伍知识储备状况难以满足投资效益审计的要求。在进行投资审计时注意微观的东西多考虑宏观方面的少,查违纪违规问题多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关注较少。因此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建立一支与投资效益审计工作相适应的高素质审计队伍十分重要。

  第四,法律法规滞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审计法对审计机关开展投资效益审计的授权、审计报告的报送对象和法律地位等方面尚无明确规定;审计署颁布的38个规范中基本不涉及投资效益审计。法律法规的缺乏制约了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开展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进程。再加上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冲突,更是加大了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效益审计的难度。相关职能部门对建设项目监督职能交叉,审计法与合同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存在不一致之处,缺乏对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使得投资效益审计的成果很难落到实处,审计工作的应有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三)审计任务重,专业性强,实施投资审计难度大

  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我们的审计工作量逐年增加,任务艰巨。但是因为机构编制的问题,人员却得不到合理的增加,虽然有些地区成立了投资审计局,扩招人员,增加经费,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县市来说,审计人员力量还是相对薄弱,有些区县的投资审计中心甚至只有2到3人,而一年需要审计的项目就达到六七十个,再加上其它一些竣工决算审计项目要开展,审计力量明显薄弱。尽管审计机构采取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工程结算审核的方式,但也相应增加了审计人员对中介机构管理的工作量,同时对中介机构出具的报告还需分次复核,对审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需召开协调会议,所以投资审计人员每年的工作量还是比较大。从投资审计的长远发展来看,在短期内增加人员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是,由于审计力量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不能及时完成,形成在审项目多,出具报告少,外界舆论大的情况,进而增加了诉讼风险和上访风险。

  领导对投资审计的关注和重视,增加了投资审计人员的工作信心,同时审计目标、审计标准的提高,也促使我们的投资审计工作任务越来越苛刻和艰巨。为了使投资审计不再局限于工程造价的审计和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投资审计还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程序的审计,对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体制性问题进行研究思考。众所周知,建设工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要经过项目建议书、可研、立项批复、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审计等多道关,审计作为最后一道关,对前面的建设程序执行是否规范、合理,工作是否到位,只能作为事后提出,而不能做到事前指导、事中控制。因此对建设程序出现的问题,审计很难再要求建设项目相关单位或人员去纠正或补充,实施项目建设程序的审计难度较大。

  投资审计不同于以往的财务审计,它需要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具体又细分为房屋建筑、市政、安装、园林绿化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就对投资审计人员的知识要求较高,而目前审计机构人员编制少,很难满足审计队伍多专业的知识结构。如果审计人员没有安装或绿化等专业知识,就无法对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复核,导致最后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风险;同样,中介机构审价人员的专业知识不精通,即便会做,可能也存在现场经验不足的情况,即便能完成这个审计任务,但出具的审计报告同样是缺失水准的。建设项目的专业性强,审计人员知识队伍的缺乏,再加上中介机构审价人员知识的不扎实都导致审计报告质量水平低,审计风险大,进而增加了投资审计工作的难度。

  (四)外聘中介机构审价人员参与审计工作监督管理乏力

  自国家建设项目投资审计工作开展以来,全国各省市审计机关都采取了聘用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审计业务,审计机关全过程监督把关的形式,有效地弥补了审计机关审计力量不足、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审计人员缺乏的现状。然而外聘中介机构参与造价审计也给审计机关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审计工作监管难度大、质量难以控制,甚至引发聘审人员廉政风险。

  首先,中介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聘审人员职业道德的偏差,容易引发审计风险

  目前社会上的中介机构都存在管理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健全、业务运作尚欠规范的情况,如果没有设立明确的奖罚机制,造成审价人员纪律松散、工作中缺乏严格认真的精神态度,就会导致我们的审计工作质量下降。如果存在聘审人员个人价值观的偏差,利用工作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虚增工程造价审定金额,就会给国家投资带来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上千万的损失。

  另外中介机构内部控制薄弱,导致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或进度的风险、执业人员所未予充分地指导和监督导致错误判断直至影响审计结论的风险、监控不严带来潜在的损失风险等,都会造成国家经济利益的损失。

  其次,聘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扎实,以及审计理念上的偏差也会带来审计风险

  社会中介机构审价人员虽然都是专业出身,能够独立完成审价工作,但毕竟很多审价人员缺乏施工现场经验,对有些联系单的真实性无法审核,或对一些新材料的价格、施工包干费用无法核实,只能按照联系单签证的费用计算,这就给施工单位造成侥幸心理,故意虚增施工事项,或虚签材料价格,审价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按联系单计算,明显增加了工程造价,给国家造成经济利益上的损失。

  另外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纪律、规范准则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造成了中介机构参审人员的审计理念与审计机关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中介机构审计人员在对项目实施审计过程中不习惯按国家审计工作程序和作业规范进行操作;如对工程变更单进行审核时,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已签证的,一般均予认可,而未对其合理性、合法性做进一步分析;另外对有些联系单中签证的工程量数据很难做到现场一一复核,对工程管理上的问题未作深层次的审查。这样就容易让施工单位多占空子,虚增工程造价,给国家经济利益带来损失。

  三、加强投资审计工作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提出的投资审计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薄弱环节,现结合本人实践工作,提出以下粗略的观点和建议。

  (一)推进投资审计深度,延伸审计范围,针对性地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是一项耗资大、工期长的技术经济活动,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整个项目产生影响,因此实施投资审计不仅仅是对竣工结算造价审核的审计,更应关注项目前期准备情况,项目实施过程的审计。

  一是要加强投资估算、投资决策的监督审核,确保投资方案的合理性。在项目投资阶段,检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概算批复、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齐全,然后对项目投资估算进行审核,判断投资方案是否合理,项目的实施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估,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使项目实施者能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案。

  二是要加强设计阶段的监督审核,控制工程造价。前面已经提到,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计人员往往缺乏经济观念,设计思想保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落后,导致工程造价盲目增加。为减少设计阶段的浪费损失,跟踪审计人员应严抓设计概算、设计方案的审查工作,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投资。尤其强调限额设计,审查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审查是否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使项目的投资额控制在立项批复的概算内。此外,作为项目的实施单位,可以实行招投标确定设计单位,以降低设计费用、提高设计质量,对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重视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审核,确保建设项目质价统一。对施工过程的审计可以通过对项目的跟踪审计来实现,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部分项目开展跟踪审计,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及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可以检查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检查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及财务核算是否规范;并延伸检查建设单位在工期、质量、造价的管理中是否建立了严格有效的操作程序,是否存在现场管理混乱的情况;检查施工资料整理归档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资料缺失的情况;检查施工队伍管理情况,检查监理人员施工到场情况,监理职责是否到位等,如发现上述问题,审计人员可以及时督促项目业主,及时改进工作制度,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投资额。使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与建设项目质量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紧密的结合起来,以最合理的工期、最经济的投入,完成高质量标准的建设项目。

  四是继续加强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审计人员在委托中介进行造价审计的同时,应严格把握整个审计的管理过程,除了必要的与中介机构之间的沟通协调、记录问题,同时应查看现场、拍照记录,对聘审人员出具的审核报告进行复核。尽最大努力为我们的审价报告把好质量关,为国家节约资金。

  (二)关注项目投资效益情况,掌握技术方法,推进投资效益审计

  为了确实保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必须从技术经济分析入手,掌握项目评估的技术方法,了解与确定和投资效益有关的参数指标。并坚持“三个结合”,即效益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降低投资效益审计风险。现阶段的投资效益审计主要以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基础,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在选取项目时要突出重点,抓住规模大、影响大、政府和群众关心的投资项目。在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要重点剖析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造成损失浪费的原因,分清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达到既促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又全面反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双重目标。

  将投资效益审计的监督关口前移,实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对项目投资决策、前期准备、资金使用、施工管理、工程造价、投资效果等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跟踪评估,并规范使用开发银行贷款资金的制度。进一步加强对项目的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避免投资领域发生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等现象。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对现有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和以审代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其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造就一支投资效益审计骨干力量。要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在新进人员中要有针对性的吸收投资效益审计所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审计项目中,可以聘请一些外部专家作为顾问或短期工作人员参与投资效益审计,甚至可以将一些项目交与社会审计组织承担。这样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又解决了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

  尽快建立健全投资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投资效益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才有法可依。近年来出台的《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法律、法规中论及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较少。因此应尽快完善投资效益审计法规体系,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投资效益审计准则,对投资效益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形式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指导和规范投资效益审计行为,为深化和拓宽投资效益审计提供法律保证。要建立统一的普遍适用的投资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并在此框架下制定、修改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为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的开展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三)增加政府对投资审计的投入,引进多专业人才,加强投资审计队伍建设

  针对部分县市区投资审计工作任务重,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政府应结合投资审计工作现状分别采取批机构、出规章、拨经费等措施充实审计队伍,建立投资审计中心,有条件的成立投资审计局,增加人员编制,提供足够的经费,招兵买马,通过公开招考,吸收有经验的工程造价员或造价工程师加入审计队伍,提高审计力量,只有保持一支相对稳定的投资审计队伍,就可以有利地推动投资审计工作的开展。

  在人员配备足够的情况下开展跟踪审计,可以有效解决建设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程序上的不完善。开展跟踪审计,可以起到事前指导、事中控制的作用,审计人员通过对项目立项、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情况的审核与监督,及时发现建设单位在管理过程和操作程序上的不规范,并督促其改正,从而确保建设项目合理、合法、有序地开展。同时,通过跟踪审计,促进建设单位提高投资效益,减少因决策不科学、设计不完善、招标文件编制不合理等引起的工程成本增加、投资效益低下的缺陷。

  为确保投资审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除了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外,还需培养复合型多专业人才,投资审计是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进一步细化和延伸,她突破了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专业范围,延伸到建设工程专业,对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投资审计人员一方面要求掌握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也需掌握一定财务会计知识和审计法律法规。为了具备这些条件,一是要加强学习理论知识,财务专业出身的审计人员应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而建设工程专业出身的审计人员则应加强财务会计知识和审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审计干部综合能力;二是加大专家型投资审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引进综合型、复合型、专业型的审计人才,切实加强投资审计队伍建设。同时要时刻绷紧廉洁审计这条“生命线”、“高压线”,落实回避制度,加强执行廉政纪律情况的督查和回访,杜绝关系审、人情审。

  (四)加强对中介机构及审价人员的监督管理,防范审计风险

  建立中介招标制,各地方、区审计局建立投资审计中心,聘用工程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的组织实施工作。对政府投资的项目均纳入审计中心统一审计,任何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不得自行确定和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对报入审计局的项目,一律由审计中心委托给经过审计局招标确定的工程咨询中介机构,并签定廉政协议,内容包括质量承诺、违约责任等,以此规范中介机构的审计行为。对委托的中介机构,通过年度招投标,制定评分标准,如公司资质、造价师人员数、年度完成工作量等。最后按照评分高低确定几家入围的中介机构,作为今后项目审计的委托单位,以此来防范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

  审计机关对中介机构参与组织审价的人员,要加强沟通和指导。必要时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通过考核,对未达到要求的人员,规定其不允许参与组织审计项目,对考核通过的人员,审计机关也要定期召集中介机构参审人员开会,交流审计机关的审计思路、取证方法以及操作规范,及时总结组织审计所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措施和办法,通过互动交流,重点剖析等方式,切实提高中介机构参与组织审计的水平和能力,增强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查处大要案意识。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组织审计项目,要求中介机构相对稳定参与组织审计的人员,避免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时效。强化廉政教育,以审计八不准原则来指导参审人员,提高审价人员道德素质,要求其审价过程中自觉遵守审计机关制定的审计纪律和行业执业制度,把廉政建设与审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审价人员中倡导先进的审计理念、高尚的审计精神、扎实的审计作风,陶冶审价人员的思想情操,增强遵纪守法的荣誉感、责任感,弘扬廉洁从审的新风,把好廉政建设的大门。

  中介机构作为服务性的行业,其报酬必须与质量挂钩,而且现在的中介机构审价人员的收入都实行奖金提成制,如果能从质量方面入手,实行奖罚并举,建立考核机制,这样就能调动审价人员对改进工作质量方面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首先制订考核制度,对项目的审计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动态记载中介机构及审价人员的履约意识、执业态度、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审计质量、执业道德及廉洁从审情况,以此作为动态考核依据,将年度考核结果与审计收费挂钩,将考核分界定一个中间值,对考核分高于中间值的进行奖励,低于中间值的要罚款。并且年度考核的结果还可以作为下一轮中介机构招标入围的重要依据。对动态考核中不理想的中介机构,则应取消其继续从事组织审计业务的资格,促使中介组织提高审计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投资审计工作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不规范,尤其是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实是需要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急需解决的,也是每个投资审计人员有责任去思考并改进的。只有制定完善的审计法律法规,掌握科学的审计技术方法、配备专业的审计队伍,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规范建设程序、提高投资效益,为国家建设项目节约资金。

  参考文献:

  1、陈海亮.浅议基层投资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浙江审计,2010(11).

  2、卜敏.聘审人员廉政风险探析.浙江审计.2010(4)

  3、刘明亮.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风险探讨.中国审计.2010(23)

  4、刘立新.审计应促进解决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中的主要问题.中国审计.2010(11)

  5、时现.建设项目审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

  证券投资审计论文篇2

  浅议提高投资审计质量的策略

  审计机关应加强投资审计风险教育,将风险和防范措施纳入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严格按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规范操作,构建良好的投资审计环境。

  一、重视审前调查,突出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期预警作用

  首先,在审前调查阶段要做好资料收集,对工程项目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收集与该工程造价有关的文件资料和建设程序资料,如施工单位的信誉情况和资质、招投标文件、标底、施工合同,设计、施工、竣工图纸、变更设计通知书、监理签证资料、设备、材料采购合同,隐蔽工程签证单等工程相关资料。其次,工程审计人员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审前调查:查看建设单位方案、可研报告、征用土地以及项目报批手续等有关资料是否完备,基建项目办事程序是否规范,建设单位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建设管理制度、各项合同、投资概(预)算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是否到位;进行现场勘查,以便形成对工程项目现场的初步认识,对竣工决算报表、结算资料、财务资料及招投标资料进行预审,分析投资额的构成、性质和比例,审查项目变更资料,了解设计变更的内容;调查施工现场、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工程量计量及结算控制等管理情况。最后,了解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资料、情况及特点,广泛收集该行业可能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了解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分析以前年度的有关资料,发现该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审计重点。

  二、把审计方案的指导性和操作性贯穿审计质量的全过程

  工程审计人员要根据审前调查掌握的情况,认真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全面准确掌握公共工程项目的详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使制定出的审计实施方案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审计实施方案既要有实现总体审计目标的全面性,又要注重从微观入手,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目标分解时应尽量具体化,使审计人员容易理解和掌握,便于实际操作。一般来说应将审查立项决策、建设管理、工作量清单的准确性、合同内设计内容完成情况、设计变更的真实必要性、合同外工程结算情况、材料实际供应量的准确性、税费缴纳情况等作为重点审计内容。

  三、增强审计取证的充分性和相关性

  按照审计准则要求,获取的审计证据应真实有效、符合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的要求。在投资审计实施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获取证据:

  (一)审查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充分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关注承担决策咨询、可行性研究的中介机构是否具备必需的资质和资格,项目决策是否科学,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公开,各项审批手续是否完整,有无存在先决策后论证以及弄虚作假、化整为零等违反程序的问题,可行性研究内容是否齐全,资源、水文、地质等配套条件是否具备,建设地点的选择是否经过综合研究、是否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投资估算是否科学、准确,资金筹措计划是否符合规定,社会及经济效果的评价是否客观等。

  (二)审查建设单位的组织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工程现场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核实建设单位是否建立起有效的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是否符合“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是否存在虚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等现象,核实合同的真实有效性,是否实施有效的建设监理制度等。

  (三)审查建设项目基建程序是否合规。分析评价项目决策、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组织、监理等各阶段的审批程序是否规范、有效,是否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投资,特别要重点分析设计变更、现场签证、材料采购和设备购置的合规性。根据建筑市场的价格行情和同一时期的平均造价指标进行审计,通过建设或施工单位提供的工程结算书等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结合现场进行实地测量和观察,对重要部位和环节进行抽样计算,对有疑点部分进行详细计算,注重现场勘察与资料核对,审查有无多列、少列或错列现象;对照合同,明确取费标准,检查有无提高标准,造成多计工程造价的现象;审计各项费用在计算时所确定的基数是否符合文件规定,取费系数是否与工程类别或施工企业资质一致,费用内容有无重复计算的问题等;审核设计变更是否真实、设计变更费用的计算是否符合要求,重点关注材差系数的变化、材差计算的基数规定和材差系数计取的时间是否与施工进度一致,对按实结算的材料在审计其价差时,以审计材料用量和材料的实际价格为主,对可以据实调整的材料直接审查施工企业的原始票据,特别是要加强对装饰材料价格的审核力度;审核定额的选用是

  否正确、合理,有无错套高套定额现象,定额基价所包含的项目内容是否重复计算,定额基价的换算过程是否正确等。

  (四)要审查建设项目是否按照批准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完成,设计变更的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齐全,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的变更是否按规定的 管理程序报批,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 计划外工程、概预算外设备购置,超规模、超标准、擅自增加建设内容等违规情况。对比建设项目实际投资总额和概算投资总额,计算项目实际建设成本,分析 总结投资超概算、无效投资、损失浪费的原因。

  (五)审查分析项目的投资效益情况,以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 报告为基础,以项目预期和同类项目平均先进指标为依据,评价项目决策。同时,运用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价值量与实物量、宏观与微观等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该项目的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

  四、严格执行审理复核

  审理复核是提高 审计质量、减少审计风险的关键,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障。审计机关要加强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建设,制定好项目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复核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促进工程审计人员各负其责、各担风险。对投资审计结果严格实施审理复核,做到审计证据充分有力、审计结论科学合理、审计意见恰当可行。审计组长负责整个审计项目的质量、进度等全部事宜,核实相关问题,部门复核一些重大事项处理,起决定性的作用。重点应该放在初步结果调整事项是否合理、合规,审计 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是否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工程经济指标是否符合常规等大的、主要的方面。审理机构主要审理审计程序是否合规、审计定性是否准确、事实表达是否清楚、引(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正确、审计评价是否恰当、审计工作的规范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以防止出现已有先例的法律诉讼失败等情况。

  五、创新投资审计方法

  审计机关要积极探寻和 应用审计工作新的方法和手段,为审计质量控制提供技术保障。科学合理的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 ,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广泛引入 计算机审计、内控测试、审计抽样等技术和方法,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在建设领域中的“免疫系统”作用。审计方法是审计质量在技术应用上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先进的工程造价软件等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尽量减少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套定额、取费、调整材料差价和人工费调整及自动计算、生成表格等方面,选择适用的单位估价表、材料差价等模板,并通过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防止某些审计人员企图舞弊的风险,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审计疑点,进而发掘深层次的问题;重视传统审计方法的更新,根据传统的审计分析方法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法、工料分析法、银行核对法等审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对重点项目实行派驻工程审计员制度,前移监督关口,同时聘请权威机构和相关专家进行联合审计和分析评价,对定性指标无法直接计量与考核的,可通过专家评估的、抽样调查、同类比较等方法,确保审计质量。

证券投资审计论文

投资审计是指对金融部门投资的财务活动以及投资效益所进行的审计,证券投资审计就是其中一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证券投资审计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证券投资审计论文篇1 浅谈投资审计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979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