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

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迫切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范文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及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信息处理过程中正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鉴于此,各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少数理工科专业开设到如今每个专业普遍开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使高校毕业生基本具备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处理、表示的能力及素质,这为他们步入工作岗位、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现在高校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类办公自动化软件。因此各高校在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时,普遍将该课分成课堂授课与上机实践两大部分,课堂授课主要进行计算机基础概念教学,实践授课主要进行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学生学习完该课程后,各高校普遍要求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测试,并获得一级证书。

  1.2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2.1考级通过率成为教学质量评价唯一准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从1994年开考,该考试的目的是考察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到目前为止,已有5000万人参加了该考试,可以讲计算机等级考试在促进计算机知识普及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该考试的广泛性、公平性,绝大部分高校在评价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时,也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准绳。盲目追求高通过率导致许多高校忽视了等级考试内在的缺陷给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1)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更新慢,考核知识点较为固定,通过一套试题就基本可以看到考核的重点。这导致许多高校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考核点的教学,且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反复多次练习相关考核点,教学成了填鸭式、灌输式教学。同时,重复式的应试练习也浪费了大量的有效教学时间。2)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及应用点,与行业实际应用脱节。其实践考核点基本上是一些办公软件普遍性的简单应用,并没有针对相关专业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考核点的设置。这造成教师教授时授课层次低、知识面狭窄,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所获得的知识量少,从而导致了教学与应用的脱节。

  1.2.2实践课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部分的教学基本都放在计算机房进行,机房中学生终端控制软件的运用使得教师能够很好地将各知识点的操作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看完后再进行模仿操作。这种“演示+模仿”的教学学习方式,使得大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重视演示过程的准备,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操作思路的引导。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在进行简单的模仿,甚至有的学生担心操作步骤会遗忘,将操作步骤记录下来,模仿操作步骤一步步进行操作,课堂上看似效果显著,其实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连贯性都无法体现,而且死记硬背下来的操作步骤也极容易遗忘,这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教学效果不佳。

  1.2.3师生比例不协调、师资队伍稳定度不高在高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定为必修课,且放在大学一年级完成课程教学。由于是全校性必修课程,学生人数众多,教学任务相对繁重,需要大量教师,但是许多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难度小,并没有配备大量专职教师,许多授课教师的加入都是因为课时数不足而临时加入授课。因为教师数的不足,导致授课、实践教学都是以大班课的形式,师生比例失调,教学疲于应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同时部分专职教师思想上也认为该课程的授课没有科研价值,难出成果,这也使教师队伍稳定度不高。

  1.2.4学生层次不一,教学难协调现在各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各省份地区的高中对于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一,再加上学生自身差异也很大,因此导致学生进入高校后,计算机水平差异大。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好”的现象普遍存在。

  2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对于教与学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通过率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极容易使课程教学变成应试教学,使学生所学内容脱离实际。但是计算机等级考试开展已近20年,其广泛性、公正性已被社会广泛认可,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成为学生求职的必备条件,因此完全摒弃也是难实现的。基于此,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因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要求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测试,但是获得该证书也只能说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等级考试高通过率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良好的前提与基础。第二,任课教师要深入各行业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各行业对于计算机办公方面操作的侧重性,在教学过程中予以重点突出,然后在平时训练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引入相关行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让学生来完成,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潜能的开发。最后考核时就以平时给学生的工作任务为背景,进行测试。这样进行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时,两方面就可以充分结合起来,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教学大纲作为教学基础,以行业实际需求拔高教学层次。通过两方面的结合,使各专业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操作,获得等级考试证书,同时又使学生的学习与各专业工作需求结合,能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实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两方面能相互促进。这种以应用为目的教学评价模式在本校进行过实验,在教学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原先多次的应试模拟训练课时压缩,改成基于各行业任务驱动式教学训练。教师上课有热情,学生学习有激情,改革效果非常好。

  2.2引导教学法应用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中,许多教师都采用先演示教学内容,随后要求学生重复一遍。该方法在运用时,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记住操作步骤,能够较快地完成操作,但这只是机械式的模仿,极容易遗忘,同时使用该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因此,即使是实验课,也需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知识的运用能力。以下就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探讨引导教学。引导教学的关键在于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规律来组织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分成三个步骤:

  1)以问题引导出教学目标;

  2)以例题引导学生质疑、析疑;

  3)思维的深层次发展。以下通过实例具体说明,在WORD软件教学中,涉及文档目录的制作,对于此教师可以先问学生,让他们做一个文章目录他们该如何完成?问题提出后,很多学生都提出以目前所了解的知识只能是手工输入,这样完成显然是费时费力的。通过思考学生已经了解了教学重点,紧接着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计算机完成目录的制作其需要哪些信息?通过观察目录,很多同学都能知道目录主要就是由标题组成的,同时标题分为章标题、节标题等各级标题。因此教师可以很顺利的提出所谓目录的制作核心在于告诉计算机哪些内容是标题,标题的级别是什么就可以了。这时疑问解决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演示,并且边演示需要边和刚刚分析过程结合起来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效果良好,而且操作一遍后,记忆深刻,不容易遗忘。最后目录制作成功后,可以再次引入问题,比如文档发生改变后,目录该如何改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引导教学法适用于多步骤、复杂度高的问题,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各高校应该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简单,哪个老师都能教好”的思想,应看到计算机操作能力是高校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应在教学改革立项、科研经费方面多支持。同时,成立该课程的教研室,定期研讨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2.4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运用

  学生层次不一,教师在课堂上难做到因材施教一直是困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难题,针对此问题,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可以根据各学校的情况采用基于分班或分内容式的分层次教学。以下这两方面内容重点探讨。

  2.4.1基于分班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基于分班的教学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分成两个教学层次班级,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

  1)公平性问题。各高校现在都是根据成绩来进行各项考核,分级后因教学目标、测试内容都不一致,如何给出成绩确保公平就是一个问题。对于本问题,可以适当加大高层次同学所获得的课程学分,以作为他们高学习难度和强度的回报,但是在给出考核成绩时,则应该与其他同学一样,按相同比例进行考试等级划分。

  2)激励性问题。分层次教学后,高层次班级同学可能会产生自满情绪,从而放松学习,同样低层次班级同学亦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倾向。因此,执行分级后的升降级竞争制度,激励学生不断进取,使每位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方式。

  2.4.2基于内容的分层次教学模式很多高校因为教学管理及师资方面等原因,不一定适合进行分班级式的分层次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课备课的时候,可以考虑将实验内容进行分层次准备,包括基本内容及提升内容,学生完成基本内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继续完成提升内容的练习,这样两个层次都能照顾到。

  3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性操作性强,同时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社会衡量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如何能够将课程的教学与社会需求结合、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教师认真思考,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服务社会提供更好的帮助。

  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范文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课程改革

  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是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必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机实验,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目前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存在的问题

  在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开展过程中,随着实验设备的更新、师资队伍壮大与教学手段的不断变革,实验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是根据笔者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体会,高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内容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不断渗透,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与各专业学科融合,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知识有不同要求。但目前多数高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仍然沿袭以往“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教学内容滞后于知识的更新,各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内容完全相同,不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提升。

  2)实验教学不分层次。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同时我国大部分中小学也开展了信息技术课程,大学入校生的计算机水平相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我国也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导致学生计算机水平也相差较大。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要考虑绝大多数同学的知识程度,从而使得计算机基础分布在两端的学生都没有好的学习体验。

  3)实验模式、教学手段落后。由于大部分知识点已在理论课堂上讲解,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主要是进行验证性操作,缺乏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内容,使得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逐渐失去对实验课的兴趣。同时,实验教学相比理论教学的特殊性在于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进行一对一的答疑解惑。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公共课,一般都是大班教学,参与实验人数较多,一旦遇到难度较大或内容较多的知识点,学生出现问题较多,教师就很难兼顾。得不到及时指导的学生就会将问题弃之一旁,不管不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4)师资薄弱。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充当引导与指导的角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现象,对实验教学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实验教师被划为“教学辅助人员”,对他们的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绩效激励等与普通教师存在区别,这些都直接挫伤了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实验教师队伍缺乏高职称的学术带头人,具有丰富实验指导经验的教师不足。

  5)考核形式单一。目前很多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考核主要依靠期末考试成绩结合平时上机课作业或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决定,这种方式存在很大随意性,学生完成的作品不易保存,考核公平性不易控制等[1]。

  2改革措施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环节,是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现代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筹码。

  1)以专业应用为导向通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社会对该专业计算机应用需求的调查,构建以专业应用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3]。注重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课程内容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模块设计,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基础模块为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以计算机文化基础为主;专业模块可根据专业不同开设相应应用软件和程序设计语言,如Photoshop、Flash、SPSS、Protel等。

  2)实施分层次教学为了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技能,并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初始能力差异,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可对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和进行水平测试,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程度,根据问卷和测试结果,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测试分数较高的学生进行情况摸底,部分可直接跳过计算机课程中的基础模块,可根据自己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后续课程学习,如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SPSS等,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学习更高程度的计算机知识。

  3)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部分较少,操作性强,目前绝大部分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验分开讲授,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解理论或操作,学生再到机房进行相应练习。往往由于时间安排的脱节和理论实验课程授课教师不一致,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改变这一现状,可减少或取消理论授课课时,特别是操作相关内容全部在机房讲解。机房采用网络教学软件,在教师机端可进行广播示范、远程控制、发送作业,学生端可电子举手、分组讨论、作业提交等,给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极大便利。

  4)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跟踪计算机领域最新技术,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科学组织实验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学校要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定期进行理论和技术培训,提供进修、研讨、交流的机会,并在职称评定、评级方面适度倾斜,使他们能潜心研究实验教学,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空间。同时,学校要鼓励优秀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具有丰富实验经验的专家、学科带头人充实到实验教学队伍中,加强壮大实验教学队伍。

  5)调整考核形式传统的期末考试并不能体现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考核形式的调整非常重要。考核内容应从以基础知识、基础能力测试转变为以能力测试为主,把考核的重点从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转移到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考核形式应趋于多样化,以全面表现出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重,学生成绩由期末无纸化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无纸化考试系统由计算机根据设定题型在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可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并兼顾考试公平性。平时上机考核在上机实验中考核,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达到综合运用,同时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如有所突破创新可给予适当加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并给学生布置一些开发类、设计类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知识技能,并培养学生自学和小组协作能力。

  6)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在有限的课时内,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可在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可依托学生社团,开展课程实验技能竞赛,鼓励更多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活跃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只有紧密跟踪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大纲和教材,与日俱进,探索出适合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新模式,构建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更高计算机素养的优秀人才。


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相关文章:

1.大一计算机结课论文

2.大学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

3.计算机基础结课论文

4.大学计算机结课论文

5.计算机基础课程论文

6.大一计算机结业论文

1116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