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 > 有关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有关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机制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农村党建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基层党建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范文一:关于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开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境界

  论文摘要: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农村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顺利实现了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许多原因,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人员构成、干部素质、工作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为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审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难度加大

  1.干部队伍稳定难。首先,是人难选。由于农村党员年龄老化,加之一部分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经商,一些村只有年纪较大的党员和妇女党员在家,要从中选拔村干部,特别是按照能力强、年纪轻、家庭负担轻、文化程度高、群众威信高、政治素质高的标准选拔村党支部书记,符合标准的人选可谓“凤毛麟角”。其次,是人难留。村干部责任大、权力小、待遇低的不合理局面,客观上造成村干部岗位越来越留不住人。

  2.党建目标实现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广大农民改善生活状况的愿望日益强烈。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作用却相对弱化了。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经费不足。足够的经费投入是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带领群众落实党建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党支部,活动经费严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活动的要求。二是大量的农村党员流向城市。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党员作为村民中素质较高、经济活动能力较强的群体,他们的流动也更加频繁,有的党员长年在外打工经商,组织生活难以正常开展,这不仅增加了对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增加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的难度。

  3.农村公益事业兴办难。一方面,村组经济条件差,无钱办公益事业,造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另一方面,一部分农民长期外出,集资和派义务工均找不到人。一些村级组织,有人但不够强,管不住事;有钱但不够多,办不成事;有章但不能守,理不好事。

  (二)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

  1.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一些基层干部仍然迷恋于“城南旧事”,习惯于“长官意志”和“行政命令”,对变化了的新形势无所适从;一些干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对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熟视无睹;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只能疲于应付,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缺乏科学的工作方法。

  2.理论水平低,服务本领小。一些基层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缺乏系统的学习研究,对现行的政策、法律法规也缺少融会贯通的理解。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对于当前如何带领、引导农民深化农村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农民渴求的致富信息、市场信息、科学技术不能及时提供,一些乡镇干部即使驻到了村里,却不知道该为群众干些什么,使工作难以取得成效。

  3.党性不强,工作作风不实。一些乡镇办点干部驻村时间少,了解情况走马观花,贯彻落实上级精神骑着摩托“通风报信”。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缺乏长远规划,缺乏连续性和科学性,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

  (三)没有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关系发生的新变化,找准党建工作新的着力点

  1.没有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情况加大工作力度,使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由于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差异,造成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发展上的差距和收入上的差距不断加大。一些乡镇受自然条件、思想观念的制约,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财政入不敷出。一些地方农民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贫富分化势头未能有效遏止。

  2.没有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阶层分化、出现了不同利益的需求群体这一情况,加强工作的针对性。

  3. 没有根据农民思想观念保守落后的现实问题创新工作方法。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部分农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未能紧扣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党员群众的思想实际,及时实现从“说教式”、“号召式”、“你打我通式”向“引导式”、“激发式”、“参与互动式”转变,同时,由于一些地方仍热衷于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解放思想,树立与时俱进的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观念

  1.破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可抓可不抓的无足轻重观念,树立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农村政权巩固的观念。

  2.破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不好、无法抓的无所作为观念,树立用改革的新思想、新办法抓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

  3.破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可以独立存在的观念,树立“围绕经济抓基层组织建设,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促农村经济发展”的观念。

  (二)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找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的着力点

  1.积极探索党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层党组织要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原则,通过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第一,因地制宜确立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要立足村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创造特色,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继续推介“公司+农户”和“协会+农户”等经济组织,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特色经济。

  第二,构建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农业经营结构调整的方向要从过去的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转变,重点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提高经营效益。通过发展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户搞好市场调查和流通服务,使农民可以根据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合同以及流通组织下达的订单来进行生产,以实现产销的有机衔接。这样既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了经济效益,又可以引导农民进市场、快致富。

  第三,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拓展农民就业空间。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要挖掘内部的就业潜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如引导劳动力不再集中于种植业,而是向畜牧、水产、林果业转移;引导劳动力不再集中于农业的产中环节,而是向产前、产后环节分流。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搞好劳务输出,拓展农民就业空间,把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等等,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多途径择业,全方位提高。

  2.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农村“四个文明”建设。

  基层党组织要在建设好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一要抓好村级民主政治制度建设,鼓励引导群众自觉、文明地参与到村民自治中来。运用法制手段,抓好民主议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工作。准确、翔实、及时搞好党务、村务公开,打造阳光透明的村级组织,构建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二要抓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实现农村的“硬化、美化、亮化、净化”。倡导循环经济,提倡绿色消费,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三要教育党员干部树立“大平安”意识,在抓好农村政治安定、经济安全的同时,抓好社会安全。要深入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妥善解决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消除上访隐患。要加强法制教育和移风易俗教育,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和封建迷信活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稳定环境。

  3.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重,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第一,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干部作风。一要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坚持原则,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任何一方,特别是在土地等生产资料承包、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等涉及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作中要秉公办事,一视同仁。二要心系百姓,真抓实干。要经常深入到农户中去指导生产,帮助发展特色经济,通过一年办几件实事,凝聚人心,激发干劲,把好的思路、决策变为现实。三要改进方法,提高水平。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农民群众中的各种矛盾。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经济事务。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改过去单一的农业服务为全方位地为农业生产、农户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服务。

  第二,预防化解矛盾,确保农村稳定。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要特别注意影响农村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体察民情民意,认真听取群众的呼声和建议,对群众提出但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对已经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则需认真落实责任,研究对策,采取积极措施限期解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聚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优势

  1.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探索农村党组织设置的有效形式。当前根据农村党员结构分布现状,在坚持以行政村按地域设置党组织为主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多形式的党组织设置方式。一是村村联建。即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将地域相近的两个或几个规模小的村党组织合并归一,建立联合支部或党总支。二是建立流动党员支部。即根据农村党员的流动态势和特点,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经济组织或行政组织中,设置流动党员临时支部。三是建立市场党组织。从市场规模、经营特点的实际出发,采用不同形式设置专业市场党组织。四是建立行业党支部。即以行业协会为载体,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把分散在广大农村和城镇从事种植、养殖、劳务、加工、运输、商贸等行业的党员,按行业分工组合起来,建立相应的党组织。通过灵活合理的党组织来扩大党员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渗透力。   2.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把好“入口关”。坚持按党员标准和发展党员工作方针,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青年农民及时吸收到党组织中来,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文化偏低的问题。其次,把好“教育关”。要运用农村党员活动中心主阵地,精心选择培训内容,灵活采用培训方式,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当前重点是加强党的政策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再次,把好“管理关”。要实施农村党员量化管理。党支部应根据党员年龄、工作岗位、职务条件的不同,合理对工作内容进行细化,与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对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视情节分别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劝其退党的处置。

  3.创新基层活动载体,激活基层组织的内在动力。一要继续扎实开展建整扶贫工作。根据经济状况对行政村划分档次,制订晋档升级目标。确定一批示范村进行培植,除派工作队以外,还要制订县级领导连乡挂村制度,各乡镇也要安排主要领导抓示范村建设。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管总作用,强化管理,抓好协调。二要继续推行“领导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工作制度。使县乡干部、农村党员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联系对象,明确责任,长期不变,一扶到底。对不能按时实现工作目标的领导、党员干部不予评先评优,同时应优先提拔使用成绩突出者,并通过建立“党员科技开发户、党员科技开发园”,发挥党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创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同时更需要通过完善和建立各种机制和制度,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1.着力落实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县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亲自抓调查研究,抓工作部署,抓督促检查。其他党委、班子成员对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要有明确分工,自觉履行好职责,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责任者。乡镇党委要认真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的部署检查,做到具体抓、抓具体,确保农村组织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2.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选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一是严格选拔任用程序。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按照“民主、公开、平等、择优”原则,走好群众路线,引入竞争机制,确保程序规范化。可采取“内举、外调、下派、回请,公选”和“两推一选”办法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二是明确用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那些党性强、作风正、有文化、有本领、群众满意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在注重“德”的前提下,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作为选拔基层干部的重要标准。三是拓宽用人视野。要打破传统的“限定村内人选,固定本村任职”框框的束缚,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把复员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乡镇企业中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党员充实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积极开辟村际交流、机关下派、以强带弱、跨村兼职等新途径,配强农村基层班子,优化班子整体结构。

  3.努力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的激励机制。要使基层组织能够吸引人、留住人,建立“职业化”的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是一条重要途径。所谓“职业化”,就是承认村干部是一个管理者,肯定其“官”的地位,不改变其“民”的身份,把当村干部作为一种职业。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实行村干部工资乡(镇)统筹。村干部工资乡统筹就是根据各个乡镇农民人均收入状况和村干部工资水平,以乡镇为单位确定标准,统一筹集。其做法:首先,是确定工资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村民统筹收入;二是村办企业或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县乡财政专项拨款。各级负担比例和筹集数额,按照“以支定收,略有节余”的原则,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确定。其次,是建立工资制度。村干部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由基础(规模)工资、目标管理(政绩)工资、奖金三个部分组成。制定标准时,以乡镇为主,县里给予宏观指导,既考虑行政村的规模、村集体收入状况,又考虑村干部工作实绩和农民纯收入水平。再次,是明确管理形式。根据有利于平衡和统一管理的原则,村干部工资采取由乡村统一筹集,乡镇管理为主的办法实施。

  第二,建立参照乡镇干部管理形式的制度。一是建立考核制度。乡镇结合村级工作特点,制定一整套村干部实绩考核方案,考核结果与村干部任免和工资挂钩。二是实行村干部述职制。村干部每年定期向党员和村民公开述职,述职内容主要是履行职责、村务管理、财务开支等情况。三是注重从政治上关心村干部,增强村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积极推进村级管理制度创新,确保“两委”良性互动。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是“两委”关系良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就目前而言,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

  第一,调整权力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要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格局。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本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问题的讨论决定作用;对村级民主建设的领导推进作用;对村委会等村级组织及其作用发挥的领导和支持保证作用;对村干部及有关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作用;搞好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等等。村委会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乡镇党委亦必须积极支持保证村党支部领导作用的实现。

  第二,健全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要本着村支部领导村委会,村支部管方向性、政策性、全局性大事,村委会管事务性、技术性、具体性事情的原则,对“两委”的决策范围,主要内容和程序作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定,确保村支部在重大问题决策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确保村委会成为村民自治高效运转的工作机构,从而实现“两委”决策的程序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第三,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建整力度。要改变过去村级组织建设“重村支部、轻村委会”、“政出多门、力量分散”的做法,形成合力。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两委”关系抓好“好班子”、“好队伍”、“好制度”建设,把“两委”关系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整考核的主要指标,用“两委”的良性互动带动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02).

  [2]赵玉峰.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中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J].求实,2006,(04).

  [3]蒲仕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党组织建设[J].党建研究,2007,(01).

  农村基层党建论文范文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摘 要: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思想领域的新矛盾、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党内生活的新特点。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命题,意义深远而重大。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要在教育管理上创新,要在实现工作方法上创新,要实现工作载体上的创新,以提高素质能力为核心,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有新加强,坚持以人为本,激励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推进党的基层民主建设上有新突破,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改革创新 基层党建 推进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命题,意义深远而重大。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必须站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分析组织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深入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实际问题,改革那些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方面,创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思想观念、领导体制、管理办法等,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新时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进程加快,社会变革影响加深,我国社会生活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显著:利益主体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这给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带来一系列崭新的课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思想领域的新矛盾。人们精神世界的这种变迁也容易带来某些反作用,比如理想信念淡化、拜金主义泛起、封建迷信活动复活、崇洋媚外思想回潮等等。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演变,思想政治工作“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的困惑愈加突出。②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但也随之产生了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与此同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发了对物质生活的大胆追求,集体观念、组织观念淡漠,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意识淡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管理工作带来难度。③党内生活的新特点。随着新科技的迅猛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一些老党员的认识水平、工作技能已不适应现职岗位。面对这些新形势,需要我们不断积极摸索、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二、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更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 在新一轮思想解放活动中,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大胆探索,统筹解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研究,积极推进党建工作的创新。

  1、要在教育管理上创新。要坚持有利于党组织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的原则,充分考虑党员实际,避免千篇一律、“一刀切”。在活动开展的时间上、活动内容上要分层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党建活动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在教育管理上要推行分类管理:对离退休党员实行“能动式”管理;对在岗党员实行“双重式”管理,一方面要强化组织、纪律、制度规范管理,同时也要强化岗位责任制,履行好工作职责。

  2、要在实现工作方法上创新。科学的方式方法是实现创新工作的保障。一要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二要拓宽党员干部监督渠道,继续按照“坚持用好的制度来约束管理党员干部”的要求,强化对党员干部监督措施,把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等结合兑现承诺制度的实施,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营造更有利的工作基础;三要立足现实,深刻分析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上情下情、主观客观条件,克难攻坚,重点突破,培育和树立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引导辐射作用,以点带面,系统推进,统筹解决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3、要实现工作载体上创新。创新工作载体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围绕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适应新时期下食品站的发展来创新活动载体,建立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机制。二是围绕保持和发扬党员的先进性创新活动载体;三是围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要找准工作切入点,通过深化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品牌等创建活动,提升工作水平。

  4、以提高素质能力为核心,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上有新加强。要继续深化“和谐、实干、民心、廉洁”型班子建设,不断完善“五保五强六化”党建活动,认真落实兑现倡议承诺,严格落实走访及联系点等制度,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以强化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服务百姓的工作作风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基层各级班子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5、坚持以人为本,激励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推进党的基层民主建设上有新突破。要尊重党员的主人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充分考虑党员实际,注重调动党员积极性,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事项民意要表达,更要受尊重,对集体财务、资产、资源管理,要严格规范,切实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主体地位。

有关农村基层党建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农村基层党建论文

2.农村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3.浅谈农村文化建设论文

4.2015党建论文范文

5.浅谈三农问题新思考

146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