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一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范文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析

  摘要:加强教师、辅导员、学生会和思政工作人员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形成全院师生关心心理健康教育、各部门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学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教育部、省高校工委《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和《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掌握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以求在更高层次上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活动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主流

  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活动水平的高低,心理素质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性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如多种价值观念冲突、竞争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淡化以及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的增加。凡此种种,使大学生面对急剧变化和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往往感到心理不适,甚至引起一定程度的心理活动障碍,影响其健康成长和学业进步。因此,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面对现在和创造未来的辉煌。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石浚汉先生说:“人类问题的核心在于人的心,如果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就必须从改变人心人手。”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适应不良大学生环境的适应不良主要发生在入学后一年内,以女生突出,在这个时期,大学生没有独立生活及在外的经验,远离父母和家乡,面对社会化的大学生活,感到陌生和不知所措,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荡,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整。主要表现为:心情郁闷、感到孤独、想家、对环境不适应、情绪低沉、不思学习级睡眠不好。个别大学生甚至千方百计创造回家的机会,以逃避新的环境。

  2.焦虑焦虑是一种害怕、紧张、焦急、担忧和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当人们在面临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或威胁时,便会产生这种体验。它包括自尊心、自信心的丧失,罪疚感与失败感的增加等。

  3.抑郁情绪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暗自伤心落泪,凄凉悲哀,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愿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下降,感到处处不如意,甚至悲观厌世,觉得活着没意思,严重时有轻生之念。而过于持久的或过度的焦虑会损伤他们的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如神经衰弱、焦虑症等,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二、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学生缺乏心理承受力及应对困难等锻炼,除了学习以外的事,家长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虽然上了大学,但心智还停留在小学水平。当大学生面对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不顺心和不适应,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有了大学生做出过激行为的一幕了。学习、生活、就业的压力也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与世界进一步接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也在无形中愈来愈大,他们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大学学习生活很紧张,但一些学生依然感到内心十分寂寞,生活空虚无聊、一些不善言辞、性格内向、不好交际的大学生,更容易感到孤独难忍,或因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感到压抑空虚。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大学生交往是广泛的,有同乡、朋友、师生、异性和社会团体等,影响因素多,同学之间有不同的城乡背景,不同的性格,尤其那些个性孤僻内向或者具有攻击性、反抗性的学生中,他们由于性格上的不合群,而被同学排斥、误解和冷落,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心理困惑与精神压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艰巨的系统工程,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举办心理讲座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讲座主要开设“大学生情绪调节与控制”“大学生人际困惑与突破技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认知人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学习心理保健技巧,让学生把心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促进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采用多种形式搞好心理咨询工作

  实施多种形式进行心理咨询,如面谈、电话咨询及网络咨询。利用QQ聊天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里咨询活动,针对筛选出的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在心理咨询办公室进行个别咨询。咨询方法上多采用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策略,给予心理支持,注意转变其认知。有顾虑的学生可选择电话咨询和网上聊天。

  (三)进一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工作体系

  加强教师、辅导员、学生会和思政工作人员等多方面的合作,努力形成全院师生关心心理健康教育、各部门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学院党委的统一指导下,心理咨询办公室和辅导员老师的相互配合,共同构筑系统完整的心育体系,使之成为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胡胜利心理学报1994-04-30

  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王极盛;李焰;赫尔实;社会心理科学1997-12-15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范文二:职业教育研究生心理健康研究

  摘要:在其入学初始就应着手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工作,以帮助其适应学校生活、尽快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为完成以后的学习任务打好坚实的心理基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健康

  1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研究生在学业、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问题上面对的压力越大,期望与现实的失衡,使得他们在某些程度上产生了极度压抑乃至自卑的心理。加之研究生阶段本身就是一个很枯燥的过程,封闭的个人生活空间,使他们越来越多的脱离社会,但又无法摆脱就业的压力,心理问题由此而生。在这种情况下,对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国内不少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大都是普遍意义上的范式,没有针对性。我们知道,研究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与本科生不同,他们彼此专业不同、院校不同、学习环境不同、分布的地域也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不能把研究的结果加以普及。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对每个专业、每个地域、乃至每个院校的研究生进行调查,使数据的相关性更强。基于职业教育学是教育领域的特色专业,在全国都具一定的影响力,因此研究也就有了一定的价值。本文旨在调研江西省100名职业教育学研究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掌握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为他们将来就业,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开展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随机挑选江西省教育学研究生100名,其中男7名(25%),女21名(75%),应届毕业生(75%)。

  2.2研究工具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SCL—90量表由Derogatis编制,包含9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1—5级评分,将SCL—90归纳为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以及因子分,作为本研究的心理健康水平指标。SCL—90量表包含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都会反应被测者某方面的症状。本量表经过大规模人群测试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目前也为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主要用于反应被测者有无各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2.3研究步骤

  本量表通过邮件形式发送给每一位被测者,并对量表注明统一指导语。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与全国18-29岁青年组的常模结果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

  3调查结果的分析

  3.1结果分析

  100名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在SCL—90量表上的得分结果:100名研究生中,因子分≥2的学生18名,占总人数的64.3%。其中总分大于250分的被测者暂无,说明都无严重性心理问题。但是阳性项目超过43项的学生12名,占42.9%。筛查阳性者因子分布情况中较为明显的因子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这里饮食睡眠属于附加项目,作为第十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分之和等于总分。

  3.2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国内常模的比较

  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等各项因子与国内常模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国内常模里没有饮食睡眠这一项,故这里暂且忽略,不影响比较结果。

  3.3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不同性别职业教育学研究生SCL-90各因子的得分间差别具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t检验结果均为正值。

  4讨论与结论

  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聘请了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士,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心理障碍的研究生。然而全国40所院校的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测试发现,30%的研究生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这一检出率比在校大学生(21.68%)高出8.32%,心理障碍类型中强迫、人际交往、敌意、抑郁症状明显。根据本文的数据统计,大部分学生有比较轻微的孤独症状;另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比不上他人,觉得自己很自卑,对未来前途很悲观;还有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自己精力下降活动减慢。男女职业教育学研究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差异比较明显,男生较为严重,各项指标均高于女生。通过男女职业教育学研究生的SCL-90量表答题情况,可以对比出男生精神容易紧张、有明显的敌对心理、自卑、感情易被伤害、感觉自身能力欠缺无法完成任务、经常责怪自己,有几位竟冒出了轻微自杀的念头。这不得不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本研究SCL-90量表中专门列出了饮食睡眠一项,是为了说明这也是可能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个诱因。因为据此次调查发现,100名教育学研究生普遍存在睡眠不适的问题,另外女研究生中也存在经常过量饮食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现象而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由于这不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笔者不作具体论述。职业教育学研究生与同龄人及其他学生的心理状况相比,既有共同的心理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心理活动,对于他们心里产生的种种问题,学校应加以重视。在其入学初始就应着手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工作,以帮助其适应学校生活、尽快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为完成以后的学习任务打好坚实的心理基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胡胜利心理学报1994-04-30

  2、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王极盛;李焰;赫尔实;社会心理科学1997-12-15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2.大学心理健康期末论文

3.2016级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考试论文

4.心理健康课程期末论文

5.大学心理健康格式期末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

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一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论文范文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析 摘要:加强教师、辅导员、学生会和思政工作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4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