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其它健康常识>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

时间: 立文804 分享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文明和谐社会的直接反映,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篇1

  日前,卫生部向世界与国民公布了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现将摘要公布如下,以引起国民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同时公布作为公民健康素养调查主要内容的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一、 背景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007年,卫生部组织医药卫生领域百余位专家,研讨并界定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是世界上第一份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

  为了解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在参考国内外健康素养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基础上,卫生部组织专家,根据《公告》内容,运用Delphi方法确定调查指标,编写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并结合中央补助地方项目,于2008年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查。

  二、 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每省确定6个调查点,城市、农村点各3个。其中城市调查点除选取省会城市外,另随机抽取2个地级城市,每个城市随机抽取1个城区;农村调查点则为每省随机抽取3个县;全国共计192个调查点。回收问卷79542份,有效问卷79438份,问卷有效率99.87%。调查对象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5~69岁常住人口。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素养内容、调查员评价3个部分。调查数据使用图像录入软件进行双录入核对,采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双盲平行分析,调查结果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标化处理。

  三、 主要结果

  中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上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4.97%、6.93%和20.39%。总体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1)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2)45岁以下年龄组高于45岁及以上年龄组;(3)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我国当前的主要卫生问题,就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五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国居民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29.97%、安全与急救素养18.70%、传染病预防素养15.86%、基本医疗素养7.43%、慢性病预防素养4.66%。

  对71项测评内容总体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6项指标的正确回答率低于20%,分别为:“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3.28%)、“对肥胖的正确认识”(7.16%)、“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13.95%)、“骨折伤员的处置”(17.28%)、“认识药品说明书”(18.70%)、“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8.79%)。

  四、 结论与建议

  (一)大力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这充分证实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意见的正确性。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结合新医改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机构工作网络,提供规范优质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二)努力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鉴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普遍偏低的现状,特别需要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传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传播形式,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活动,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竞赛活动等。同时,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平台,以学校、厂矿企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室)等为阵地,广泛开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综合干预活动。

  (三)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监测,及时发布监测结果

  今后每3~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同时,在不同地区,针对当地主要卫生问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专题或应急调查,动态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影响因素,为制定医疗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努力使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监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在此基础上,力争将居民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纳入到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之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篇2

  摘 要

  一、背景

  公民健康素养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义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全体公民的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为确定当前对我国居民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技能,2007年卫生部组织了医药卫生领域的百余位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终明确了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2008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以下简称《公告》)。这份《公告》是世界上第一份由政府公布的全面界定公民基本健康素养内容的文件。

  为了解我省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根据卫生部统一安排,并结合中央补助地方项目,我们于2008年开展了全省范围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全省共确定17个调查点,其中城市和农村调查点分别为8个和9个。共回收问卷8591份,其中有效问卷8546份,问卷有效率为99.48%。调查对象为17市15~69岁常住人口。

  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素养、调查员评价3个部分。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数据库录入,采用SAS 9.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进行标化处理。

  三、主要结果

  山东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8.16%。从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上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7.04%、8.09%和24.43%。

  总体健康素养和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均显示如下特征:一是城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农村;二是男性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女性;三是45岁以下年龄组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45岁及以上年龄组;四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越高,而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根据所调查的内容,我们还将涉及的问题分成了五类,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并对这五类健康问题的相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我省居民具备各类相关健康素养的比例分别是:科学健康观素养30.83%、安全与急救素养17.65%、传染病预防素养4.43%、基本医疗素养20.88%、慢性病预防素养9.77%。对71项测评内容总体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有5项指标的正确回答率低于20%,分别为:“对四害传播疾病的认识”(5.28%)、“对肥胖的正确认识”(17.016%)、“对镇静止痛药的正确理解”(12.26%)、“骨折伤员的处置”(19.27%)、“成年人饮酒日饮用量”(15.33%)。

  四、结论与建议

  ㈠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民居健康素养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

  8.16%,这进一步印证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关于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意见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新医改工作的深入开展,高度重视投入低、产出高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中的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健康教育机构与网络,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平等享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全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模式和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当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方式方法也应有所创新和改变。鉴于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然偏低的现状,各级各单位要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关注重点人群和重点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可行及有效的健康知识传播策略,探索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和新媒体传播形式,广泛开展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为目的的健康传播活动;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专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如依托“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和“相约健康社区行”活动等平台,以学校、厂矿企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室)等为阵地,广泛开展以提高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为目的的综合干预活动。

  ㈢建立全省健康素养监测机制,及时监测和发布我省居民健康素养变化情况

  要定期对全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不同地区可针对当地主要卫生问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专题或应急调查,以动态地反应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变化趋势。要及时发布监测结果,让全社会全面系统地掌握我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健康影响因素,为制定医疗卫生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篇3

  一、背景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健康素养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不仅仅是卫生计生部门的事情。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应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新发再发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策略,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当务之急”,“各国政府应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水平作为卫生和教育政策的一项明确目标”。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工作,将其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工作。2008年,原卫生部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制定下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工作方案(2008-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健康素养促进行动。2009年,将健康素养作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健康教育项目的重要内容,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实施。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标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为一项衡量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2012年,国家启动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健康素养监测是项目内容之一。

  健康素养概念的提出与健康素养促进项目的实施是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创新,不仅推动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发展,对其他公共卫生领域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等,均是在健康素养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为及时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制定健康素养促进的干预策略,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动态监测。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是6.48%,2012年是8.80%,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现将2013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二、监测方法与内容

  (一)监测范围

  2013年健康素养监测在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监测点开展;其中城市监测点150个,农村监测点186个;东部监测点126个,中部监测点96个,西部监测点114个;覆盖全国336个县(区)1008个乡镇(街道)。

  (二)监测对象

  2013年健康素养监测共调查全国15~69岁常住人口95915人,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有9378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78%。

  在规范填写调查问卷的93785人中,城市人口41702人,占44.47%,农村人口52083人,占55.53%,城乡人口比为0.80:1;东部地区37506人,占39.99%,中部地区25871人,占27.59%,西部地区30408人,占32.42%;男性47024人,占50.14%,女性46761人,占49.86%,男女性别比为1.00:1。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5.0±13.3岁,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 65~69岁调查对象分别占7.85%(7365人)、15.68%(14708人)、23.42%(21965人)、24.84%(23294人)、21.41%(20082人)和6.79%(6371人)。

  在文化程度方面,不识字/少识字、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依次为11.93% (11169人)、23.36%(21876人)、34.82%(32607人)、17.72%(16591人)和12.17%(11401人)。

  (三)监测指标及评价方法

  1. 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标准:问卷得分达到总分80%及以上,即问卷得分≥80分,被判定具备基本健康素养。

  2. 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将健康素养划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

  某方面健康素养水平,指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方面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方面的健康素养。

  3.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结合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六类健康问题素养,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

  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指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判定具备某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标准:以考察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所有题目的分值之和为总分,实际得分达到该总分80%及以上者,被判定具备该类健康问题素养。

  本报告结果部分呈现的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结果为加权数据,非样本数据,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监测过程中收集的基础数据,对样本数据的基础权重、无应答权重和事后分层调整权重进行了加权调整。

  三、主要结果

  (一)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

  城乡: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3.80%,农村居民为6.92%,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表1、图1)。


看过“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的人还看了:

1.健康素养工作总结

2.健康素养工作总结

3.健康素养工作总结

4.卫生局副局长述职报告范文

5.村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168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