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太极拳的产生

太极拳的产生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的产生

  太极拳是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的独特的运动方式,蕴藏着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的产生。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产生概説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明末清初,陈家沟的陈王廷经过潜心研究,创编了太极拳。以后世代相传,三百多年来,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广播海内外的陈式、杨式、和式、武式、忽雷、腾挪、忽灵、李式、吴式、孙式等十大太极拳流派。

  太极拳是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的独特的运动方式,蕴藏着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它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武学、医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武术之中,以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演练形式强体健身。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温县位于豫北平原西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总面积46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4.6万。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于元至正27年(1367年)派兵北伐,强渡黄河。元明双方军队在黄河北岸怀庆府属地长期交战。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致使怀庆府方圆数百里人烟几绝,造成了万顷良田荒芜。

  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下令以山西布政使司洪洞县为中心向怀庆府属地移民。祖籍山西布政使司泽州东土河村的青年陈卜,时因家乡连年遭灾,逃荒到洪洞,与家人一起被裹入移民队全带入怀庆府境内,在温县城东北10公里处落了脚,将此村取名陈卜庄。

  明洪武七年(1374年),因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陈卜合家迁往常阳村。此村位于陈卜庄东南的古清风岭上,南临黄河,北负一岭,旱涝保收,因其西有柿沟,东有赵沟,北有正北沟,三面环沟,随着陈氏家族人丁繁衍,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开陈氏世代习拳舞械之风。陈卜及其后代六世同居,计有二世陈纲、三世陈琳、四世陈景元、五世陈堂、六世陈宗儒等人。到七世陈思贵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贵传于八世陈抚民,陈抚民传于第九世陈奏乾与陈奏庭二人。

  陈奏庭即陈王廷,出生于明万历28年(1600年),自幼受中原文化熏陶,擅长拳法,文武兼备,青年时披坚执锐,在河南、山东、山西一带走镖征战,负有盛名。明朝覆灭后的一段时期,时局动荡、政治荒芜。面对冷酷的现实,陈王廷万念俱灰,报国无门,郁郁而不得志。晚年,他隐居乡里,以《黄庭经》为伴,潜心收集、研究民间武术。在家传拳术的基础上,陈王廷将众家武术之长融汇合成,加上自己平生习武所悟,创编了一种全新的武术套路。

  陈王廷创编的武术体系,理根太极,秉承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阴阳生克之理,汲取诸家武术之长,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这种刚柔相济、阴阳互化、变幻莫测、威力无比的武术拳种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的产生和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诞生、成熟、繁衍和普及四个时期。

  诞生期为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字奏庭,1600~1680),他依据太极阴阳之理,吸取诸家武术之长,融中医经络学与道家导引吐纳术为一体,创编出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保卫桑梓的太极拳。

  成熟期为清代中期。太极拳经过百余年传承,到了陈氏十四世陈长兴(字云亭,1771~1853)和陈有本(字道生,1780~1858)时,二人由博归约,分别创编出太极拳大架一路、二路和太极拳小架一路、二路。陈长兴从理论上对太极拳进行总结,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

  繁衍期为清代中后期至民国。陈长兴首传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杨露禅学成回乡后到北京传拳,逐渐衍变创编出杨式太极拳;陈氏第十五世陈清平(一作青萍,1795~1868)传拳于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温县陈新庄人李景炎(又名李对,1825~1898)、温县南张羌村人李作智(字镜心,1844~1914)和温县北冷村人王赐信(1815~1890),后五人分别创编出和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忽雷太极拳、腾挪太极拳、忽灵太极拳;清末,满族人全佑(字公甫,1834~1902)师从杨家学杨式太极拳后,传子吴鉴泉(从汉姓,1870~1942),创编出吴式太极拳;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区)人李瑞东(名树勋,1851~1917)师从王兰亭(名永泰,约1829~1893)学杨式太极拳后,创编出李式太极拳;民国初期,河北完县(今望都县)人孙禄堂(名福全,1860~1933),师从郝为真(名和,1849~1920)学武式太极拳后,创编出孙式太极拳;20世纪30年代,陈家沟陈氏十七世陈发科(字福生,1887~1957),在祖传拳械套路的基础上,创编出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二路。

  普及期为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今。陈家沟太极拳传人,在改革开放后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各种太极拳赛事,连创佳绩。20世纪80年代至今,温县拳师在国内和海外传拳授艺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使太极拳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太极拳基本内容有太极拳理论、太极拳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拳推手法、太极拳辅助训练法。

  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也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太极拳的创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继承和保护太极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陈式太极拳的产生

  陈王廷,明武庠生,清文庠生。天资聪慧。自幼勤奋好学,昼练武,夜习文,不但深得家学真传,出类拔萃,而且熟读诸子百家,学识渊博,文武兼备。精于拳械,功夫深厚,有超人的轻功绝技。年轻时走镖山东一带,扫荡群匪,匪寇闻名丧胆。因他生得面红庄重,蓄有美髯,胯下枣红战马,惯使春秋大刀,江湖上武林同道便送他一个“二关公”的雅号。

  据《温县志》记载,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陈王廷被县擢用为乡兵守备。明朝末年,陈王廷以武庠生身份应乡试考武举。考场上,三马九箭,他以绝技“凤夺巢”箭法艺压群雄,受了贿的鼓吏竟然只报他中了三箭。陈王廷一怒之下,杀了鼓吏,逃出考场,赴登封农民起义军领袖李际遇处避祸,后来返乡蛰居。

  身负武术绝技的陈王廷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怀才不遇,虽隐居乡间,犹心存家国。他在祖传拳术和多年研究民间武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研造出新的武术种类——太极拳。陈王廷所传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108势长拳,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

  陈王廷造拳的创造性成就是把武术结合了导引、吐纳,使能在练拳时汗流而不气喘,加强柔化刚发的爆发力量。缠绕运转的缠丝劲练法则是结合了经络学说,阴阳、虚实、柔刚俱备的拳理则是采取了阴阳学说。而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方法,更是陈王廷独创性的成就。它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柔中寓刚、无过不及为基本原则,成为太极拳学派独有的竞技方法,解决了不用护具设备也可以练习徒手搏击技巧和提高刺枪技术的问题。这是中国武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造性成就。

  陈王廷长短句《叙怀》阐明了他造拳时的心态:“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的主要传人有:友蒋发、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自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廷开始创拳至第十四世这百余年间,是太极拳的重要发展时期,即太极拳的日臻成熟期。所有拳师都在不断地为太极拳丰富内容,将太极拳由博归约,形成系统的陈式太极拳大架和小架套路。这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陈家沟陈氏十四世、太极拳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和陈有本。

  陈式太极拳大架

  陈式太极拳大架由陈氏第十四世传人陈长兴所创。陈长兴(1771~1853年),字云亭。秉承家学,功夫深厚,练拳行走身正合一,当时人称“牌位先生”。著有《陈式太极拳十大要论》、《陈式太极拳战斗篇》、《太极拳用武要言》等。他还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炼归纳,创造性地衍变出今日流传的陈式太极拳一路和二路(又名炮捶)。他所创编的太极拳在画圆走圈的基础上,由松入柔,由简到繁,按照“大圈、中圈、小圈”和“有圈意无圈形”的不同功夫层次,采取“形导气”(炼精化气的基础架),“以气导体”(炼气化劲的提高架),“以意导气”(炼劲还神的功夫架)。利用三种架子的不同训练步骤,驱使体内劲路传递越来越细腻的运动方法,以求达到先开展后紧凑的效果。他的特点表现在手臂较为开展,步法大而轻灵,架子舒展大方,手法灵活多变,阴阳转换虚实分明,胸腰运化、折叠蛹动自然,松柔圆活,外柔内刚,气势磅礴,爆发力强,秉承传统而又见特色。世人称之为“陈式太极拳大架”。他传授的著名弟子有陈耕耘和杨露禅等。

  陈式太极拳大架因一些后人在外走镖或经商,而开始向外界传播,特别是陈氏第十七世陈发科、十八世陈照丕被北京、南京正式邀请传拳,使陈式太极拳大架得到广泛的普及,被世人所熟知。

  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式太极拳小架由陈氏第十四世传人陈有本所创。陈有本(1780~1858年),他在原有家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创编了一套以走立圆、走小圈为主的套路,世人称之为“陈式太极拳小架”。

  陈氏十四世陈有本,秉承家学,拳艺精湛,造诣极深。他在原有家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创编了一套以身圈劲路变化为主体、手法从略的太极拳。演练时要求以身圈为主,其五层功夫的升华程度是先把圈走圆,而后走大圈,再由大圈变中圈,中圈变小圈,最后达到有圈意无圈形的功夫。他的特点较陈长兴所传的太极拳套路动作简练紧凑,步小灵活,古朴典雅,劲顺气厚,并以松柔人手,积柔成刚,刚柔相济,秉承传统而又独具风格。

  陈式太极拳小架由于仅在家族内传授,且师承严格,至今鲜为人知。如今的陈家沟陈氏“小架”传人也开始向外界传授,但由于起步较晚,普及范围仍然有限。陈式太极拳小架代表人物主要有:十八世传人陈金鳌、陈克忠、陈克弟、陈伯祥等;十九世传人陈立清、陈立宪、陈伯先、陈堂(陈玉琦)、陈东海、陈东山等;二十世传人陈向武等。

  陈式太极拳赵堡架

  陈式太极拳赵堡架由陈氏第十五世传人陈清平所创。陈清平(1795~1868年),太极拳第七代传人,自幼随陈有本习练太极拳小架,青年时已成为名家,深受一代宗师陈长兴、陈有本的嘉许。

  陈清平精通太极拳,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其师改进原来套路的基础上再行改进,改为小巧紧凑的拳架,形成与师不同的小架太极拳套路。后陈清平移居赵堡镇,开馆授徒,人们为了区别陈清平与其师陈有本的拳架,称其师小架为“略”,称其小架为“圈”。因其于赵堡镇广教门徒,著称于世,后人称为太极拳赵堡架。陈清平教授的太极拳与陈家沟所传太极拳在架形上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赵堡架注重开合与轻灵,陈家沟拳架注重沉稳与缠丝。太极拳赵堡架在漫长的一百多年里,枝繁叶茂,名手辈出,主要分布在赵堡镇、南张羌镇与北冷乡。

  陈清平弟子主要有和兆元、武禹襄、李景炎、李作智、王赐信等,分别创编出了和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忽雷太极拳、腾挪太极拳、忽灵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的再传弟子孙禄堂还创编出了孙式太极拳。陈清平为太极拳的传播、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式太极拳新架

  陈氏十七世陈发科(1887~1957年),字福生。幼承家学大架,功夫深厚精湛,是近代最杰出的陈式太极拳代表人物。1928至1957年在北京教拳授徒,把陈氏世代而秘不外传的提高架和功夫架公布于世。这两路拳架起点高、难度大,气势磅礴,威武俊秀,架子较低,身法较大,动作舒展大方,见功夫快。此种拳架以松柔和筋骨对拉拔长为前提,以胸腰运化和折叠蛹动的加圈运动为基础,驱使拳势动作转关过节(气)规范而准确,以“松活弹抖”、“快慢相间”为功夫升华手段。拳套中手法灵活多变,技击性明确,动作严谨规整,劲路清晰细腻,在快慢相间的功夫中发劲完整而频繁,以求尽快达于身,挨何处何处有反击的反应。世人称之为“陈式太极拳新架”。

  陈发科传授的弟子很多,其中有陈照奎、陈照旭、陈豫霞、陈宝渠、陈照丕、陈茂森、王彦、巢振民、冯志强、顾留馨、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肖庆林、李经梧等。

  2006年5月20日,由河南省焦作市申报的“太极拳(陈氏太极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文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2月6日,由温县申报的“太极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豫政〔2007〕11号)文件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9日,“陈式太极拳”被北京市丰台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家评审会评审通过,列入丰台区区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3月30日,由东海县来芳太极拳俱乐部申报的“洪派陈式太极拳”被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文件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杨式太极拳的产生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露禅所创。自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杨露禅开始赴河南怀庆府温县陈家沟学拳,前后十八年。之后世代传承,迄今已有170多年历史。

  杨露禅(1799~1872年),名福魁,又名福同,字露禅(禄禅),汉族,祖籍直隶广平府永年县闫门寨村(今河北省永年县闫门寨村)。其祖辈移居广平府永年城南关(今永年县广府镇南关)。

  自幼酷爱拳术,始学洪拳。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字号“太和堂”内打工。该药店为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陈德瑚见杨露禅为人勤谨,忠实可靠,聪明能干,便派他到故乡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家中做工。适逢陈长兴借陈德瑚家后院授徒。杨露禅心中十分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陈长兴不收自己。他虽然懂得江湖禁忌,但因学艺心切,便在陈长兴师徒练拳时,偷偷在一旁观看,并用心记下套路招式,无人时私下练习。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后被陈长兴发现,因见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和陈德瑚商量,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太极拳。

  于是,杨露禅得以正式拜陈长兴为师。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杨露禅陈沟偷拳》的真貌。经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如民国初年有人所编的传奇小说《金蝉盗技》等,也由此衍化而来。宫白羽武侠小说《偷拳》和由此书改编的电影《神丐》,就是根据杨露禅学艺故事创作的。陈家沟现存有杨露禅学拳处遗址。

  杨露禅正式拜师后,十八年中三下陈家沟,深得太极拳精髓。艺成时,他已是四十岁左右。清道光年间,杨露禅从陈家沟艺成返乡后,先在广平府南关设场教授太极拳,后又应邀到河北蓟县得胜镖局以走镖为业。

  经同乡刑部四川司员外郎武汝清推荐,杨露禅去北京授徒后,其人生轨迹开始发生转变。19世纪40年代,杨露禅第一个把秘不外传的十三势太极拳传向京都,传向社会。因其武艺高强,多有不服者前来较技,均被击败,人称“杨无敌”。

  清同治七年(1864年)杨露禅在北京教拳时,同治皇帝的老师、大学士翁同和观看杨露禅与人比武时说:“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并亲书对联一副相赠:“手捧太极震环宇,身怀绝技压群英。”清廷将太极拳奉为国术。杨露禅在端王载漪府教拳,得其传者有王兰亭、夏国勋、富周,还有万春、凌山、全佑三人,他们遵杨露禅师嘱,列杨班侯门下。

  他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拳式,号称“太极小架子”。

  杨露禅在北京20多年教拳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提高、完善,拳术独具特色,自成一家,后被推崇为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成。陈式太极拳原有五路拳、五路捶、一路一百单八势长拳、一路小四套以及散手、短打、亦是短打,共十五个套路。杨禄禅重视师承,但不拘泥于师承。他在教拳实践过程中与当地习惯相结合,将陈式太极拳原有的套路名称根据拳势的特点,将套路名称改为大架、中架、小架、提腿架、快架、四路炮捶、四隅捶、十三路炮捶、撩挎八卦掌、散手、一时短打。其中中架有四个套路,提腿架有两个套路,共计十五个套路。

  清咸丰四年(1854年),杨露禅次子杨班侯、三子杨健侯相继进京,助父教拳。杨班侯生性急躁、刚直不阿,在京有“拳击雄县刘”、“擂打万斤力”等武功轶事,名震京师。清同治七年(1868年),杨露禅嘱杨班侯回永年南关老家收徒授拳,修建家园。杨班侯在家乡传拳20多年,传奇故事颇多。杨健侯性情温和、德高望重,杨露禅逝世后,继续在京教拳为业,并将杨露禅“大架”修订为“中架”,不猛不硬、顺遂圆活,老幼强弱均可习练,传播较广。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轻沉兼有。此拳一出,在北京、天津一带影响很大,学者日众,而这时陈家的太极拳却仍在陈姓内部传递,所以当时的武术诗人杨季子写的诗中,有“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的句子。

  2006年5月20日,由河北省永年县申报的“太极拳(杨氏太极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文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6月6日,由邯郸市永年县申报的“杨氏太极拳”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冀政函〔2006〕77号)文件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8月21日,由永年县申报的“杨氏太极拳”被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2007〕64号)文件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6月8日,由廊坊大城县申报的“杨氏太极拳老架”和由保定府内派传统杨氏太极拳文化研究会申报的“府内派传统杨氏太极拳”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冀政函〔2009〕59号)文件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和式太极拳的产生

  和式太极拳由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所创。自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和兆元别师陈清平进京供职研拳开始,世代传承,迄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和兆元(1810~1890年),汉族,河南省温县赵堡镇人。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清平五大著名弟子之一。

  和兆元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受家乡习拳之风影响,舍弃功名,自清道光五年(1825年)起,师从陈清平习太极拳十载,悉心苦练,尽得真传。之后,和兆元又得太极拳神手张彦精心指点,悟通拳理,其功夫出类拔萃,刀、枪、剑、棍无所不精。

  1836年,和兆元保清三朝元老、礼部尚书李棠阶进京有功,皇清例授“武信郎”(正六品武职官员)之职。在京期间,集思广益,广交武林朋友,博采众长,取武术百家之精华,通过对人体经络、关节等生理方面的大量研究,结合《周易》、《中庸》、《理学》集医学于一体,进一步充实拳艺理论,文武并进,相得益彰。经过切磋交流,反复实践,和兆元提出“由外带内,周身顺遂浑圆,由内达外,阴阳变易莫测”的理论。

  在京期间,和兆元曾多次随李棠阶(晚清历任大理寺卿、礼部尚书、军机大臣等)北上巡视,南下主考,屡遇强寇,他都能以技赢人,以德服人。在理学大家李棠阶影响下,对太极拳进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极拳理论有了长足发展。以理学、儒家、道家并结合医学理论来指导规范拳架,使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回乡后,他向师父陈清平叙说心得体会,很得陈清平青睐,夸其“闻一知十,拳艺独得骊珠之妙”。和兆元在原传拳架的基础上,修改架式中的手法、身法、步法与姿势,大大增加技击实用内容,并使架式更顺其自然,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创编了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道,既保持赵堡镇原传太极拳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新型太极拳理拳法“代理架”,即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强调理法自然,故行功走架又称“耍拳”。整个拳架朴实无华、势简径捷,以体用一致为要求促进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为一,技理相合。通过朝夕盘架增强自身功夫,通过推手实践矫正拳架,直至最终用于实战。

  和兆元晚年归里,处世低调,除传子和润芝、和敬芝、孙和庆喜、苗彦升外,和式太极拳法只在赵堡镇附近传播。

  传统和式太极拳有72式,皆以《易》学之理贯串于拳势之中。象其形(圆),取其义(阴阳、五行、八卦),用其理(阴阳变易,五行生克,天人合一)。走架以轻灵圆活、柔中求刚的准则促进周身协调,步活身敏,柔顺自然。以阴阳变化之法,使身体不同部位运动时产生的分、合等劲力,形成千变万化的技术、技法。形成太极拳滑如鱼、粘如胶、软如棉花、硬如钢的技击特色。

  和式太极拳练法中由外形的无过不及、内外相合和柔顺连贯的阴阳动态平衡,促进内在气血、脏腑、经络的阴阳平衡,保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体魄,从而达到健身、疗病、养生之目的。

  和式太极拳在行功走架时要求做到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五顺(顺身、顺腿、顺手、顺脚、顺意),明三节、知六合等规则和要领。整个拳架套路以体用一致为要求促进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为一,技理相合。通过朝夕盘架增强自身功力,通过推手实践矫正拳架,直至最终用于实战。

  和式太极拳以自然为准则。以圆弧为运动形式,以阴阳变化之法,使身体处处分出阴阳。以轻灵圆活、柔中求刚为原则。视练者体质阶段不同,速度可快可慢,但均匀适宜,架式可大可小,以自然舒展为度,拳架、推手、散手合而为一,朴实无华,简洁流畅。

  和式太极拳注重心法、意念的修炼。练习要求心与意合。心即本心,是大脑的思维活动,是人的本意真意,在没有任何外界干扰下的自然流露。意即意识、意念。前者为体,后者为用。故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驶。”凝神静心,排除杂念,回复自然,是本心与意念抱元守一。达到意自心出,拳随意发,意动形随,意到劲到的技击效果。耍拳以自然为准则,拳架为意念之载体。行动走架,用意只在检查身体是否规矩,练劲是否圆转自然,不要心存如何打人之念。心贵静,意守中,是意念的自然状态。若意不能守中,在形则有贪欠偏倚之弊,在用则有呆滞不活之病。自然而然练就之技法,用时才可达到应物自然之无意识状态。

  2009年1月19日,由温县赵堡镇赵堡村申报的“和氏太极拳”被温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温政〔2009〕3号)文件列入温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3月12日,由温县的申报“和氏太极拳”被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焦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焦政文〔2009〕23号)文件列入第二批焦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5月4日,由温县的申报“和氏太极拳”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四、武式太极拳的产生

  武 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所创。自清咸丰二年(1852年)武禹襄赴河南怀庆府温县赵堡镇学拳开始,世代传承,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武禹襄(1812~1880年),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汉族,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人。乡秀才,廪贡生,侯选训导,以子侄贵,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清平五大著名弟子之一。

  武禹襄远祖武文举,明初为官,建文帝四年(1401年)“靖难之变”,随建文帝远涉西南边陲,以补锅业为掩护往来于四川、云贵等地。卒后其子扶柩北上,定居永年七急村,后迁居广府城内迎春街。武禹襄曾祖武静远,充卫千总(六品军官)。祖父武德刚,武秀才,慷慨豪爽,轻财重义。父名武烈,字丕承,庠生,英年早逝。武禹襄兄弟三人,长兄武澄清,进士,官补河南舞阳县知县;次兄武汝清,进士,官至刑部四川司员外郎。武禹襄文追鸿儒,性情耿直,不思仕途,痴迷拳术。当时,武氏家族为广平府“武、范、窦、黎”四大望族之首。

  武禹襄祖辈世代传文习武,武澄清、武汝清、武禹襄兄弟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两兄皆进士后任职。武禹襄自幼习练家传洪拳,性耿直,尚侠义。因祖坟被盗,愤争于庭,得罪地方官吏,累及科考,便绝意仕途,然其才干志行仍为当世所器。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赞戎机,以母老辞。至庚申辛丑,尚书毛昶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辟,不就。惟日以上事慈闱、下课子孙、钻研拳术为事。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同乡杨露禅自河南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得以知其概要。约1850年,武禹襄从其学陈家沟太极拳大架(老架)。1852年,武禹襄亲赴河南,从温县赵堡镇陈青平学习陈家沟太极拳小架四十天,尽得其精妙,并获赠《太极拳谱》,读后大悟。返里后,在钻研陈家沟太极拳大、小架式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汇贯通。经数年研发,他创编出一套“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新型拳术,此拳路既不同于陈家沟太极拳大架、小架,也不同于杨式太极拳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武禹襄被尊为武式太极拳创编人。

  武式太极拳原理丰富完整,邃密细腻,“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其技艺特点是“因敌变化、借力打人”,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外形,达到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武禹襄论著较多,先后著有《十三式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式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他的著作皆根据本身体验写成。其兄武澄清、武汝清也习此太极拳术,均有著述留存。

  武禹襄不以教拳为业,传人仅有二甥:李亦畬、李启轩,亦畬技艺最精。

  2006年6月6日,由邯郸市永年县申报的“武氏太极拳”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冀政函〔2006〕77号)文件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6月7日,由河北省永年县申报的“武氏太极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文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扩展项目名录。

  2007年8月21日,由永年县申报的“武氏太极拳”被邯郸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2007〕64号)文件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忽雷太极拳的产生

  忽雷太极拳由河南省温县赵堡镇陈新庄村人李景炎所创。自清咸丰四年(1854年)起,李景炎拜别陈清平师门,以护院走镖,授徒为业,世代传承,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

  陈新庄村与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村紧密相连。明朝万历11年间,陈家沟村陈氏七世祖陈思楚迁居沟东北隅,时谓陈沟东北社,世代繁衍,他姓继迁,社中兴学建堂,以成村落,形成了一条长街,南北贯通,而得名陈新庄。

  李景炎(1825~1898年),又名李对,汉族,河南省温县赵堡镇陈新庄村人。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清平五大著名弟子之一。

  李景炎自幼家庭贫寒,从小随陈氏族人学拳,年仅十岁即痴迷于武术。因受保守观念影响而遭歧视,15岁的李景炎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改投师叔陈青平门下,继续深造。他聪明颍悟,严循师训,刻苦践行,功夫日进。清咸丰四年(1854年)走出师门,即以护院走镖、授徒为业,在豫、陕、晋、鲁一带,负有盛名。因技艺精湛,臂力非凡,在江湖中得“铁胳膊李对”的美称。

  李景炎一生以保镖为业,晚年精研太极拳法。他认为一动一太极,一寸一阴阳。在师传拳术基础上,吸取众家拳术之精华,依据《灵台仪象志》太极阴阳之理,创编了一套促步、挫步,步法急促灵活,挂、撩、跪、蹬,腿法变幻多端,以脚跟为轴,脚尖虚领旋转,以身腰为车轴脚似钻,两手如车轮旋转翻滚,具有内气转换迅速、周身抖擞如颤抖的太极拳套路,当地人以其声、形称之为“忽雷太极拳”。

  忽雷太极拳俗称“忽雷架”,是在陈式太极拳小架拳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对习练人的体质要求较高。此拳演练起来发劲不断,顿促有声,如闷雷风起,动作刚劲精巧,连续不断,身手忽起忽落,忽柔忽刚,快如迅雷电闪,两脚挫碾震促,嚓嚓有声,浑身如雄狮出水抖擞有力。拳架开展而紧凑,看似刚劲实则松柔,别具风韵。

  忽雷太极拳传人中以其子李火焰、侄李火成,其徒杨虎、张国栋最为著名。忽雷太极拳后由其子李火焰与徒张国栋、杨虎完善发展。

  忽雷太极拳身法练法要诀:身要正,气要静,分子午,转阴阳,手提起,舌上挑,眼要和,进要急,退要速,行架快,实架缓。

  忽雷太极拳套路有杨虎传和张国栋传两种。杨虎传全部套路八十式,细分为六个套路,六种练法。前三个套路分:柔架、快慢架、快架。此为基础练法。四、五套为恶形架,分快慢劲架和快架的劲架。此五套练法完全掌握后才能进入第六套忽雷太极拳的练法。第六套为功夫架,练成后方称忽雷太极拳。张国栋传套路有一路78式,二路45式,春秋大刀31式,单刀18式,十三枪13式,花花棍,四枪一路6式,八枪对刺8式,太极大杆,太极棍等。

  忽雷太极拳推手法主要有定步、活步、花步、滑步。辅助训练法有击沙袋、太极桩、太极捶、太极双轮、桩功、养生功、打树桩、二人对练、双臂功等。

  2009年1月19日,由温县由赵堡镇陈新庄申报的“太极拳忽雷架”被温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温政〔2009〕3号)文件列入温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六、腾挪太极拳的产生

  腾挪太极拳由河南省温县南张羌村人李作智所创。自清同治七年(1868年)李作智拜别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清平研拳开始,世代传承,迄今已有110多年历史。

  李作智(1844~1914年),字镜心,汉族,河南温县南张羌镇南张羌村人。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清平五大著名弟子之一。南张羌村位于温县县城东4公里,距陈家沟直线距离约2公里,距赵堡镇约4公里。

  相传李作智为清武庠生。一生耕读持家,不以教拳为业。19世纪末,他在师传拳艺基础上,遍访名手,结合自己多年习武对阵心得体会,创编了一套适当增加左手运动,强调双手并重、拳法更加灵活,身形起落幅度更大的太极拳套路,被称作为“腾挪太极拳”。

  腾挪太极拳拳法身桩下扎、拳走底架、松沉兼备、螺旋起伏、刚柔相济、气势磅礴、古朴典雅、独具风格。讲究丹田内转,处处裆胯带动。身法立身中正。步法虚实分明,体用一致,技理相合。

  腾挪太极拳和其他传统太极拳一样,同样具备“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开裆下腰、分清虚实、上下相随、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相连不断、内外相合、动中求静”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其自身独具的“身桩下扎,拳走底架;螺旋起伏,气势腾挪;五趾抓地,落地生根;裆胯带动,以裆带手;可高可低,可大可小;大架不大、小架不小;手不贪出,劲不离怀;两臂外撑,对拔拉长”等特点。

  腾挪太极拳拳法以腾挪命名,不仅表现在气势上,同样表现在手法和步法上:手法上以竖掌为主半阴半阳,始终处于将展未展、将发未发、将用未用的状态;步法上要求动作变化既有腾空之意,又不太离开地面,虽然拳架很低,动作却很敏捷,毫无迟滞之虑。

  腾挪太极拳异名有:矮桩架(矮架)、衩拖架(衩架)。

  李作智晚年在本村及西南冷、杜庄等村教拳,传人中著名者有李镐、周瑞祥、郭炳光等。李作智著有《太极拳讲述》等。

  1931年,李镐、周瑞祥、郭炳光带领徒弟李在荣、王莲塘等赴省城开封参加国术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李在荣、王莲塘分别获得奖品鸾刀一把和宝剑一对。

  腾挪太极拳的历代传人中很少有以教拳为生者,并且拳架套路难度较大,因此虽有100多年的传承历史,却并不为世人所熟知。目前传播地域主要有:河南省温县境内的南张羌村、东南冷村、西南冷村、张王庄、许北张村、滩张庄、杜庄、小黄庄等;河南省境内的温县、济源市、博爱县、武陟县、沁阳市等;中国境内的河南、陕西、四川、山东、安徽等省。

  2009年1月19日,由温县由南张羌镇南张羌村申报的“太极拳腾挪架”被温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温政〔2009〕3号)文件列入温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忽灵太极拳的产生

  忽灵太极拳由河南省温县北冷村南庄人王赐信所创。自王赐信拜别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清平,开始研习改进,世代传承,迄今已有120多年历史。

  王赐信(1815~1890年),汉族,河南省温县北冷乡北冷村人。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清平的大弟子。

  清道光七年(1827年),12岁的王赐信由父王子直带领,到赵堡镇拜陈清平为师,习练太极拳。他天资聪慧,勤学苦练,坚持不懈,很快就学会了太极拳的套路。并在去赵堡镇的路上用玉女穿梭行进,返回时用倒撵猴回来。经几年不分昼夜的苦练,终于练出了“灵”气。同时他又走访众多武林高手,认真观察了各种动物的抖毛劲,结合师传忽灵劲和自己多年习武对阵心得体会后,在师传拳艺基础上创编了一套上、中、下齐动,一动百动,步法坚如磐石,身形起落如抖毛,全身一体化的太极拳套路,被后人称作“忽灵太极拳”。

  王赐信、李景炎为同门师兄弟。李景炎先学拳于陈家沟,因不得志又到赵堡镇改学陈清平架。虽俱得师傅传授,但李景炎拳艺不及王赐信。师兄弟俩推手时,吃亏的总是李景炎。陈清平为表明对弟子传授无私,一次生病卧床,在床前伺候的有大弟子王赐信和小弟子李景炎,陈清平故意说肚子不舒服,让王赐信来给自己揉肚子。王赐信的手刚刚一接触陈清平的身体,只感到一股重大的力量,把王赐信弹出一丈多远,倒在地上。

  之后,王赐信和李景炎在原有的架式上,把陈清平所传的忽灵劲结合在拳架里。因此,他们的新拳法在演练时,小巧紧凑弹抖寸劲,两脚踏地呼呼生风,逐步加圈,忽灵三角,与人格手圆活忽灵,将人击出,防不胜防。所以,在当地也就有了“铁胳膊李对,王赐信肚打人”的神话传说。

  王赐信经常与师弟李对(李景炎)切磋武艺,他虽年过花甲,也没有丢掉自己的功夫,还是尽心尽力向弟子们传授忽灵太极拳。

  忽灵太极拳的架形忽起忽落、忽柔忽刚、小巧灵活,两脚挫碾,震脚嚓嚓有声,发劲抖弹呈现每一招周身带圈,有手圈、足圈、膝圈、肘圈、跨圈外加三角。由于发劲周身带圈,门外人看时,好像圪颤,故也有人称“圪颤拳”。这套拳架练功讲求五种功夫,就是一联、二圈、三着、四节、五骨。

  忽灵太极拳共有三趟。第一趟古称“太极忽灵劲”。步法腾挪,招式忽灵,招招体现圈的表现,圈变为角,体现三角的理论,根据杠杆原理,节节贯穿三角理论,三角分里三角、外三角,三角之外为点穴,点穴为太极拳最高技击技巧。

  第二趟古称“太极根头棍”。它以根头棍为主,一趟为辅,所谓“根头棍”即按这头,那头打,解脱为次,闪战为辅,体现踢、打、摔、拿,一趟二趟拳常练才能体会太极拳天人合一,套、勾、点的武术妙用。

  第三趟古称“太极拳软捶”。以练气为主,步法上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来体现盘架子,外形上运气如九曲珠,运劲如百炼钢之起势,整体上圆活、轻灵、吐纳自如、天人合一,是体弱者养生健身之妙拳。因忽灵太极拳在演练时浑身处处带圈,人们又称之为“太极神拳”。

  王赐信在本村,及巩义教拳,传人中著名者有王学曾、王太平等。

  八、李式太极拳的产生

  李式太极拳又称太极五星捶,由河北武清县人李瑞东与师友王兰亭所创。1900年,李瑞东与弟子李进修辞职回武清,在家中研究各派拳学,创造出自家一派拳学,世代传承,迄今已有110年历史。

  李瑞东(1851~1917年),名树勋,号瑞东,又号烟霞逸士,外号“鼻子李”,汉族,清直隶武清城内(今天津市武清区)人。

  李瑞东出生于武清城内一殷实之家,父李小歧,县衙吏员,精通医术。李瑞东自幼嗜武,兼习医学。初练摔跤和少林拳等;少年时跟随河北饶阳戳脚门大师李老遂学习河北名拳戳脚门拳法;青年时与大刀王五(王子斌)结义金兰,互换拳艺,得王五所传“山东教门弹腿”之精妙。李瑞东天资聪颖,有过目不忘之能,且练艺十分刻苦,及成年时,已练出一身超群武功,且屡战屡胜,未尝败绩,在当地很有名气。

  清光绪六年四月(1880年),京城端王府管事官姓王兰亭奉差途经武清,因与李家乃世交,顺便到李宅看望李瑞东之父李小歧,并借宿李宅。王兰亭是太极拳名家杨露禅之大弟子,得其真谛。光绪初年拜董海川先生为师学习八卦门技艺,武功早已出神入化。晚宴后与李瑞东到武书房大厅内一试身手,结果李瑞东三战皆北。李瑞东跪拜于地,欲拜兰亭为师。兰亭因两家为世交,与李瑞东同辈,所以不肯为师。后兰亭代师收徒,二人结为师兄弟。此后,李瑞东随师兄进京,在端王府当了庄园处的官员,主要精力都投入到拳艺中。李瑞东在端王府期间,曾经和师兄王兰亭一道拜岳青山为师,随岳师学习岳家心意六合拳。

  李瑞东深研太极五星捶(李式太极拳)和金刚八势等,“外柔内刚,功力醇厚”。又擅大杆子,杆重8斤以上,抖动自如,拦、扎精巧,当时推为此道中之一绝。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任端王府武术教师。后任袁世凯拱卫军武术教官。清末主持“天下英雄会”。李瑞东艺成之后,王兰亭先生隐入深山入道门。后端王载漪拜李瑞东为师。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适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端王载漪带李瑞东及其弟子李进修到颐和园为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表演武功祝寿。师徒二人以卓绝的武功博得全场惊叹,李瑞东被慈禧太后留在清宫任二等侍卫并在侍卫处兼任教师。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李瑞东曾经参与抗击联军,在城中与联军周旋。后被联军士兵包围于一四合院内,院内有水井一眼,时天色已晚,李瑞东施展绝技“缩身法”入井中,躲过枪击,奇迹生还。两宫皇太后回銮后,李瑞东与弟子李进修辞职回武清。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创办天津中华武士会,任名誉总教习。后任天津武德会会长。李瑞东是民国初年北方太极拳的积极推广者之一,在天津一带名望颇高。他将平生所学内外家各门派拳法之精华融会贯通,熔冶于一炉,创造出自家一派拳学,后人称之“李式太极拳”。

  李式太极拳是以太极拳的搬拦捶、肘底捶、撇身捶、指档捶、栽捶等五捶为基础,揉入太极十三式和八卦掌、形意拳的一些手法创编而成,他继承了各大门派的拳法、器械、内功功法、辅助功法等,内容极其丰富。讲究练“理”、练“势”、练“气”、练“机”,以“理”为主导,明“理”才能“势”正、“气”畅、“机”灵。其特点:体松舒展,刚柔相济,连贯灵活,体用兼备。

  李式太极拳按天、地、人三才,分为“天盘拳”三十六式,“地盘拳”七十二式,“人盘拳”一百零八式。现存七十二路“太极八法奇门拳”即所谓“武太极”。该拳发劲动作多,刚柔相济,讲“离奇闪转”,演练时要“放劲放气”,结合钓蟾功中的“吞气法”进行,演练此拳犹如排山倒海,山崩地裂,颇具气势。步法、进法走八卦之奇门,因而人称“太极八卦奇门拳”,此拳在实战中讲究“离”、“粘”、“随”的打法,专克一般太极拳的“沾”的打法。一般太极拳侧重于柔中刚,而奇门拳则是侧重于刚中柔。

  李瑞东传太极拳套路有:太极13势,太极13丹,太极四门炮,太极老三推;器械有:太极13剑,太极清风剑,清萍剑,太极白虎13刀,太极青龙13枪,六合枪,雪片刀,齐眉棍等。

  李瑞东的主要传人有:儿子李伯英、李仲英、李季英以及弟子李子廉、李进修、杨润田、张滔、陈继先、程安和尚、蒋志农、高瑞周等。

  2009年10月23日,由天津市武清区申报的“李式太极拳”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津政发〔2009〕47号)文件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吴式太极拳产生

  吴式太极拳由北京大兴人全佑所创,后经其子吴鉴泉完善发展。清道光年间,全佑从杨露禅学太极拳,世代传承。1912年,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时,对家传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形成吴式太极拳流派。迄今已有将近100年历史。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杨露禅由武汝清引荐进京教拳。杨露禅在京授拳时,神机营(火器)中的北京大兴人全佑从学太极拳,长于柔化。后全佑又拜杨露禅之次子杨班侯为师,兼得杨家父子之长。

  全佑(1834~1920年),字公甫,号保亭,老姓吴福氏,满族,北京大兴人。杨露禅在京授拳时,神机营(火器)中的万春、凌山、全佑受益最佳。经数年勤学苦练,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得刚劲,全佑长于柔化。后全佑从杨露禅次子杨班侯继续深造,事师最孝,学习笃诚,兼得杨家父子之长,称著京城。

  全佑性格外柔内刚,为人慷慨,乐于助人。曾路见军人打商贩,遂上前阻止。但军人自负孔武有力,又见全佑斯文,认为可欺,则一言不合拳脚交加。但如蜻蜓撼树,倒地不起。全佑则告诫其不可自负拳技,欺凌百姓。一天,全佑在书房读书,忽有客人来访。全佑出客厅相迎,只见客人已经进了大门。全佑款款相迎,那人疾步向前,一揖到地说:“晚生拜见。”全佑拱手还礼,这一瞬间,只听得“咣”的一声,来客突然飞起,倒撞到客厅门外。周围的人大吃一惊,莫名其妙。原来客人在施礼时突然用一招“仙人指路”,直朝全佑下腹打来。全佑明察秋毫,连消带打,便把来客腾空发了出去。

  全佑习练太极拳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他根据自己的练拳感悟,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逐步修订。全佑之子鉴泉(1870~1942年),又名爱绅,后从汉姓吴,自幼秉家学。民国元年(1912年),吴鉴泉在北京体育研究社教授太极拳,从那时起他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修改定型,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松静自然、架式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独具风格的新型拳术。此拳的特点是:重神静,长柔化,马弓步时呈川字形和身稍前倾,而又要求斜中寓直。推后时,宁静而不忘动,架式大小适中,动作紧凑柔和,神志舒静。在社会上流传后,被世人称之为“吴式太极拳”。

  其传人主要有子吴鉴泉,徒王茂斋、郭松亭、常远亭、夏公甫、齐阁臣等。

  吴鉴泉还对太极拳推手作了改进,他的太极推手别具一格,要求立身中正安静,细腻绵柔,宁静而不妄动。他的推手不仅手法严密,而且招数特别多。吴鉴泉演练的太极拳,除了慢架子外,还有快架子。快架子是一种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太极拳术,演练起来既轻快又柔和。吴鉴泉不仅精于太极拳,对各种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对剑、太极刀、太极十三枪等也非常精熟。

  1914年他在北京体育研究社任教。1927年,吴鉴泉由北京迁居上海。1933年起,创鉴泉太极拳社,任社长。它的分社发展到香港、新加坡、菲律宾、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和国家。

  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南派为吴鉴泉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弟子徐致一、金寿章、金云峰以及子女吴公仪、吴公藻、吴英华,婿马岳梁,侄吴耀宗等。北派为王茂斋宗师传承,其传人主要有赵铁庵、杨禹廷等,再传有赵安祥、李经梧、王培生等。

  2009年6月9日,“吴式太极拳”被北京市丰台区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专家评审会评审通过,列入丰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7日,由莱州市申报的“吴式太极拳”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鲁政字〔2009〕232号)文件列入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10月,由北京市大兴区兴丰街道办事处、海淀区中关村街道办事处共同申报的“吴式太极拳”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十、孙式太极拳的产生

  孙式太极拳由河北完县(今河北省望都县)人孙禄堂所创。1918年,孙禄堂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种拳术融会贯通,创编孙式太极拳,世代传承,迄今已有90多年历史。

  孙禄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汉族,河北完县(今河北省望都县)东任家瞳村人,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孙禄堂天资聪颖,勤奋好学,9岁丧父,家中一贫如洗,由老母抚养成人。他喜爱武术,曾拜一位江湖拳师学习少林拳术。11岁时背井离乡,去保定一家毛笔店做学徒。13岁时孙禄堂拜河北省名拳师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同时文武兼学。两年后,孙禄堂武艺出类拔萃,李魁元便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傅郭云深继续深造。不久他便把形意拳的真功学到手。之后孙禄堂又到北京跟八卦掌名师程廷华学艺,尽得八卦掌的精髓。1886年春,孙禄堂只身徒步壮游南北11省,期间访少林,朝武当,上峨眉,闻有艺者必访之,逢人较技未遇对手。1888年,他返归故里,在家乡创办了蒲阳拳社,广收门徒。

  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久闻孙禄堂武功绝伦,聘为幕宾,同往东北。1909年,孙禄堂随徐世昌返回北京。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拳名家郝为真。郝为真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传于孙禄堂。因此孙禄堂武功卓绝,德高望重,誉满京城。

  1918年,孙禄堂终于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自成一家,创编了孙式太极拳。同年徐世昌请孙禄堂入总统府,任武宣官。1928年3月,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孙禄堂受聘该馆;7月,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孙禄堂晚年,正值列强环伺,国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趋严重,在外侮面前,孙大义凛然,在他年近半百时,曾信手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击高手的联合挑战,故在武林中不虚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

  孙禄堂在武式太极拳基础上,吸收形意拳进步必跟、退步必撤的步法和八卦掌拧旋敏捷的身法以及两种拳术的手法,综合创编而成。孙式太极拳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

  孙禄堂熔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派拳术于一炉,创编孙式太极拳,进而纳三派剑法为一体,创编孙式太极剑。形意剑、八卦剑之风格剑式在孙式太极剑中均有展现。

  孙式太极剑即出于三派剑法,又实出于孙式太极拳之中,习剑术须以拳为基础,拳是根本,辅以剑法者未有不精拳术。习此剑术如同习拳,“三害”、“九要”一定守。一招一式潜心练习,久之贯为一气。

  剑出于拳,以拳为基础。拳、剑在练要求中有共性,如头、手、足、身、目,呼吸及意气力之锻炼等,但又各具个性。谚云:拳有拳法,剑有剑道。剑分两刀,增加了攻击对方的威力和范围,剑法就是解决如何尽力发挥剑之在攻防中的作用和威力,由此也增加了练习的难度,如孙式太极剑法,即有劈、崩、点、刺、撩、搅、抹、挂的用法,也揉合了八卦剑的挑、托、抹、挂、扁、搜、闭、扫、顺、堆等用法。剑的练习古来即称舞剑,就要求身体各部分紧密配合,高度协调。孙式太极剑分上下两路,合而为一可单练,上、下剑分而练之互为攻防,剑之用法尽在其中。

  孙禄堂一生以教拳为业,其弟子较著名者如:靳云亭、李润如、陈微明、沙国政等,其子孙存周,其女孙剑云亦传承父业。1915年至1932年期间,孙禄堂除撰写了《太极拳学》外,还先后著述《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等重要专著和文章。

  2009年10月,由北京市西城区体育总会、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孙式太极拳研究会共同申报的“孙式太极拳”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5月20日,由北京市海淀区申报的“孙式太极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19号)文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扩展项目名录。

  综上不难看出,太极拳是个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而不是一个概念。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先生曾这样讲道“中国武术的任一拳种都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发成长起来的,都以阴阳学说指导技法,我们不能因各具特色的上百个拳种都讲究阴阳而把它们都说成是太极拳。”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看了“太极拳的产生”文章的人还看了:

1.练习太极拳产生的副作用

2.太极动作衍变与太极拳的形成

3.陈氏太极拳弹抖劲的产生

4.练好太极拳的方法

5.太极拳的心理轨迹

74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