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体育运动 > 武术 > 太极拳 > 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

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

时间: 方婷698 分享

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有神奇的养生功效,还具有很强的实战功能。太极拳的特点是刚柔相济,以柔克刚。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练习起来得心应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欢迎阅读!

  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

  在太极拳实战中,经常会看见有的练习时间很长的人,不能做到松肩开胯,更不能体会肩胯相合。

  太极拳是心脑意识拳,因而凡习拳起步就是从意道进行研习的,不然,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体操运动而已。太极拳用意,宜清宜淡,以至于无。

  拳之真意既不是有意,也不是全然无意,而是介于有意无意之中,是一种潜意识的、自动化的、不期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当中是一种极高的哲理,是辩证法。

  练习太极拳要节节贯穿,太极拳运动要求以腰带动四肢,然后将身体各个部位,以及筋骨肉全部活动起来。

  松肩开胯,是说要松肩关节,松胯关节,使关节周围筋腱、肌肉、软组织、神经系统等放松,让关节运动幅度加大,气血畅通,气机自然,内劲贯通无滞。如何松?不是每个人都会明白的。

  我们经常说,上阴下阳、内阴外阳、前阳后阴。比如,手臂平展,手心向下,则整个手臂上面为阳面下面为阴面,外侧为阳面内侧为阴面。再如,两脚虚虚一站,前面为阳面而后面为阴面,外侧为阳面内侧为阴面。

  这一阴一阳是自然存在的,然而,要使之阴阳相通,即阴阳相吸相合为一,意念无偏。也就是说,两手同一、两脚同一、手脚同一,单从一只手与一只脚而言,上面与下面同一,外侧与内侧同一。

  修炼太极拳贵在坚持,很多人初学太极拳都想一蹴而成,一蹴而成的功夫会伤身,对身体很不好。

  同一就能相通,同一就是一体、一个,意念均匀弥漫在它们的皮表,故内在空通为一。因此,如果肩上面(阳)肌肉紧了,意念转至腋下(阴),则会松;如果胯外侧(阳)紧了,意念转至会阴周围,则会松。

  所谓阴阳相合为一,自有道行。当然,此意要清要淡,不能刻意、着意,下重意,即似有似无状态。肩松后,仿若吊挂在锁骨外缘下的;胯松了,仿若胯是吊挂在髌骨下的。

  把肩部放在拦杆上,肩不着力着意,也会松;胯部坐在小凳子上,胯不着力着意,也会松。这就是体会。

  从全身来看,意在涌泉外皮,脚盘会松;意在命门外皮,腿脚全松;意在百会外皮,全身会松。眼神外视远去,去而不迷,意念放空,则内外相融,身如尘埃般自然松荡,全身空空。为了防止出现偏差,意念不必离身,就附着在自身皮表与外界相融。

  只有肩松胯松,肩胯才会自然相合为一,否则,永远分离各自为阵甚至互相冲突,比如掀胯耸肩。此相合为一,不扭不斜,胯平肩平,使内劲以最大效率得以施展。

  练太极拳松肩八法

  一、静功法

  太极拳是一个练意的运动,静功法是先静意。再由意带动作,这个原则是贯彻始终的。此式全身的要求与太极拳的无极桩相同,双脚平展与肩平,肩、胯与足外踝呈一直线。

  唯手臂自然下垂,两肩后平展、微沉且对拉开,两掌心斜相对,收视内听,自然呼吸,意想周身松,站10至15分钟。

  二、倒挂法

  接上式,两臂舒展由体侧缓慢上举至头顶,注意两臂不要用力,仅腰部用力下弯,两臂随之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弓身成90度,头仰,意想大椎与尾间成一直线。

  用腰带动,荡双臂前、后、左、右及划圆各20次。注意周身不要用力,尤其双肩,唯腰部成一动点。由其带动双臂,不要弯膝,双腿伸直。

  当然,有相关疾病的人此方法不宜使用,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三、旋肩法

  双腿横开比肩宽,腿伸直,腰下弯,脊柱尽量成垂直,头部要松弛,意想大椎与尾闾成一线垂直于地面。

  两手呈抱球状,由腰催动,以右肩为起点,引领上身及双肩同时顺时针划圆弧5次,逆时针以左肩引领划圆5次。此动作幅度大,注意肩颈松弛,不要用力,随腰转。

  四、拍击法

  1.两腿略开窄于肩,收尾闾,微屈膝,以腰际为轴左右旋转。左旋时将左臂伸直以右手拍打左肩,反之亦然。注意以腰带动,旋转时不要拧膝,甩头,腰部以下勿动,勿昂头。

  2.站姿同上,唯旋转时两臂亦同时左右甩动,像两条鞭子般拍打身体各部位,由颈、肩、胸到腰。注意两臂甩动的力量是由腰际带动而起,非转动肩膀而出,勿昂头。用力需注意均匀,切忌用力太猛。

  五、伸缩法

  站姿同静功法,双手握拳在腰侧,向斜上60度方向直线快速冲拳,左右单式练习各5次。此式要求松肩、肘,出拳快速,像弹簧一样弹出,收回。注意用肩、肘、拳的整体一线,非单纯用肘力。

  六、隔位法

  当人想某部位放松时,会有越想越紧的感觉,这时用隔位冥想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用升降桩松肩时,不想肩井穴,而想肘部的曲池穴,肩部自然会放松。以此类推,灵活运用,收效显著。

  七、甩肩法

  站姿与静功同,以肩头侧为动点,以腰部催动后甩手臂划正、反立圆。要先慢后快,周身其它部位不用力,仅以腰部催动后,用其惯力在体侧划立圆。先左后右、先正后反地交替练习各10次。

  八、松抖法

  站姿与静功同,注意双足完全平实踏地,平均受压,立身中正,开胯圆裆,用身体整力下压后反弹,用此反弹力抖动全身及双肩3至5分钟。注意非膝盖用力.否则易酸累并导致膝盖受损。此式亦可做为松肩完毕后的收功练习。

  太极拳运动贵在坚持和恒心,方法亦是重要的入门基础。经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如正确地坚持练习,在短期内可达明显松肩效果。效果可体现在做太极起式时,双臂如卷帘般轻松自如。

  太极拳开胯的两层含义

  一是机械性开胯

  每天要拉胯、压胯,有正压、侧压等,再就是拉大马步。两膝盖螺旋外展、平面旋转,以使大腿根部产生拉力。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可使胯关节和肌肉拉开变长,具有一定韧性。

  二是内功性开胯

  在机械性开胯基础上,通过意念,两膝先外展后微微内合,胯根松开,用意念引导胯骨部位收束、开放、旋转、整合起来,带动全身骨骼运动。

  练习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如何真正的做到放松,这是在开胯的基础上实现的。

  比如,在盘架子中做陈式太极拳单鞭势、斜形拗步势、前膛拗步势时,右(左)膝外展旋转,以身领手,丹田运转,势子结束时两膝微微内合,使胯撑开,上下相随,外形如城墙之拱门,达到了“胯撑裆圆”的要求。

  这里还要注意一个问题,胯开不是胯岔、胯撇、两腿岔开越大越好,要求的是内开而不是两腿外形的撇、岔。我们应记住陈鑫的话:“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腿虽岔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是在学拳者细心参之。”

  太极拳胯部训练动作

  外旋

  以左搂膝拗步接右搂膝拗步为例,左弓步时,左脚在前,右脚在后。随左脚向左外摆45度,这个脚摆的过程,连同左膝盖,左胯根一同外摆,对于胯来说,这就是外旋。

  这个动作比较复杂,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修炼太极拳贵在坚持。

  外旋的时候,要注意左侧胯的股骨头外侧、膝盖外侧、踝骨外侧,在一个垂直侧面上同时转动。外旋时,胯根、膝盖都要要守住,不能向后移动重心,同时膝盖也不能向前跪。

  外旋,也可理解为以脚跟和胯根、同一侧的腰为“门轴”,以膝盖外侧、胯根外侧、脚踝外侧为“门扇”的转动。

  里收

  随继续向前移动重心,上右脚接右搂膝拗步时,随继续向左转腰,而跟进右腿,此时,随转腰,胯根要向尾闾方向里收(在此动作中胯根向左、再向身体里侧收),这叫里收。这一点,需要我们协调好自己的重心位置。

  里收实际上是让胯骨最大的股骨头转子,收到同侧脚后跟里侧。

  也就是左腿单腿屈膝下蹲时,将左腿的股骨头向左脚脚后跟里收,使得左胯外侧、左膝盖外侧和左脚踝外侧,继续保持在一个上下垂直的侧面不变。

  如果,左胯根在左脚踝外侧了,那么左膝盖势必和左脚尖不在一个方向上,三个点构成的面不是垂直地面的平面。这样身形和稳定性、平衡感将遭到破坏。

  里收,通常就是把臀部管好,让左边的屁股不要顶出去,而是要让尾闾继续保持正中,很多人把此时,把尾闾坐在左脚脚后跟上,这样就把胯根给挤到外边去了,里和外,即是以脚后跟为依据的,脚跟外侧,叫外,脚跟里侧,叫里。所有此时胯要里收。

  下沉

  下沉,是指从开始转动直到右脚上步落地这个过程中,胯根都是边转边沉的,沉在外形上不是要下落多少,而是在运动中继续保持胯根松开,就像坐在凳子上练拳一样。

  不能在旋转和移动中上下有起伏,所以用沉来约束胯的上下起伏。

  胯的外旋、里收、下沉是练好搂膝拗步的关键,在整套传统杨氏85式里面,只要是脚外旋而上步的,胯都是外旋里收下沉的。

  例如进步搬拦捶、左右野马分鬃,上步指挡捶、上步揽雀尾等。有时候脚下不动,但是随转腰向前上步,胯一定要外旋里收下沉的。这也是逢转必沉的规律体现。学拳要学规律、懂规律、用规律。

看了“太极拳实战之松肩开胯论”文章的人还看了:

1.太极拳之松肩开胯

2.太极拳的圆裆与开胯

3.太极拳的开胯练习

4.太极拳如何做到开胯

5.太极拳的开胯

6.太极拳松腰,开胯,垂尾闾

7.松开七窍练太极

98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