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二年级方法>二年级语文>

小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语文教学设计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小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默读课文。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哗哗哗的声音)学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声音,雨的声音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雨才会是这样的声音呢?

  二、识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用具:课件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1)"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2)"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3)"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4)"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语"。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 )了,( )也( )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1.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2.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课后记:

  小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怎样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

  2、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寸字旁,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

  3、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千万、永远”写句子,能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怎样识别方向。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理解第1—4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1—4节。

  3、学习第一至第四节中出现的生字。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新词。

  教学方法:探究、感悟

  教学用具:课件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读题: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2、教学生字“迷”,区别“谜”,理解“迷路”的意思。

  3、理解“要是、野外”,换词理解“要是”。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5、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怎么办?

  6、课文中告诉我们什么办法呢?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如果迷路,怎样辨别方向?碰到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准字音。

  3、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助我们分清南北方向?

  三、讲读课文,理解词句。

  1、学习第一节。

  ⑴、指名读,理解“慌张”,“指南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准确”“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意思?

  ⑵、结合课文教学生字“慌、确”。

  ⑶、指导朗读。[读出亲切的口气]

  2、学习第二节。

  ⑴、在这里天然指南针指什么?[你怎么知道的?理解“忠实”,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忠、导、影]

  ⑵、课文中的两个“它”指什么?

  ⑶、理解“向导”,“忠实”。重点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教学生字。

  ⑷、朗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节。

  ⑴、自由读,讲到了什么是天然指南针?怎么分辨呢?看课件认识北斗星,北极星,教学生字“盏”、“永”、“闯”。

  ⑵、课文中的“它”又指什么?

  ⑶、指导朗读。

  4、学习第四节。

  ⑴、这节讲什么是天然的指南针?怎么分辨南北?用自己的话说说。

  ⑵、学习生字“碰”、“阴”、“稀”。

  ⑶、指导朗读。

  四、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1—4节中出现的生字。

  2、齐读1—4节。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第五节,能正确朗读这一节。

  2、学习其余的生字。

  3、进一步知道怎样用天然的指南针分辨方向。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新词。

  教学方法:探究、感悟

  教学用具:课件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哪些指南针?它们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

  二、学习第五节。

  1、读后问:第一节与第五节的内容有哪些不同与相同?

  2、理解:“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使学生知道诗中所介绍的各种辨别方向的方法是靠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证明只有善于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

  3、指导朗读这一段。

  三、说说你除了课文中的指南针外,还知道哪些指南针?(指名说,如果不多请学生多看课外书,多观察大自然。)

  [课件展示:大自然的指南针]

  四、课堂作业:

  试背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课件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语。

  2、汇报课外阅读、观察情况,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指南针?说清如何分辨方向。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课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分别是怎样来分辨方向的。

  2、、同桌互说。

  三、指导背诵课文。

  [指导背诵第2节:先说什么是指南针,怎么给我们指示方向?师生对背,其余几节用同样的办法。]

  1、先自由朗读。

  2、让学生背诵。说说自己是怎样的方法来背的,请学生交流背诵方法。

  3、指名背——集体背——同桌背。

  四、导完成课堂作业。

  1、指导用“千万”,“永远”造句。

  2、完成课后作业题1、2。

  五、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有关指南针方面的书籍。

  板书:

  1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总结

  中午:太阳(南)树影(北)

  黑夜:北极星(北)

  阴雨天:树叶稠(南)树叶稀(北)

  细细观察,多多思考——总结

  课后记:

  小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文坛巨匠苏东坡有"菊花萎而不落"的笑谈,万世敬仰的孔夫子也有无法解答"两小儿辩日"的尴尬,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崇高与伟大。戴嵩身为著名画家,地位可谓十分尊崇。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其他人感到是一声炸雷,那他是怎么表现的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画家与牧童间的故事吧!

  二、识字写字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

  2.交流识记的生字。

  (1)偏旁归类识字:抹-批-拱 惭-愧

  (2)加偏旁识字:区-驱 共-拱

  (3)换偏旁识字:沟-购 绳-蝇 渐-惭 瑰-愧

  (4)看字形识字:"墨"-墨是黑色的。

  (5)联系生活识字:"价"超市里写有"天天平价"。"购"镇上的粮站墙上写有"收购玉米"几个字。

  3.交流生词。如:夸赞 称赞 赞扬 和蔼 惭愧观赏 沉思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4.交流收集的好句子。如: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用!

  (4)"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5)"画错啦,画错啦!"……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抹、挤、拱、批"这四个字都有提手旁。写"抹"字,把提手旁和"周末"的"末"字合起来;写"挤"字,把提手旁和"整齐"的"齐"合起来;写"拱"字,把提手旁和"共同"的"共"合起来;写"批"字,把提手旁和"比赛"的"比"合起来。"商"字很像"摘"字的右半边,但同字框里面不一样。"价"字有三个撇,最后一撇一前两撇写法不同。"钱"字和"浅"只是左边的偏旁不同。

  (2)示范指导。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呆"下面部分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钱:左短右长,重点指导金字和斜钩的写法。购:"宝贝"的"贝"字和"勾画"的"勾"字都写得瘦长一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执教日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写课题"画家"二字写得大一些,"牧童"二字写得小一些。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写课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设疑,引导读书:这个人人敬佩的大画家却对小牧童连连拱手道谢,说:"多谢你的指教。"这是怎么回事呢?快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二、朗读感悟

  1.初读,整体感悟。

  (1)自读。课前自主朗读课文,勾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用简短的话写下你的朗读体会(可以在课文中批注)。

  (2)朗读展示。向大家展示人的朗读和读书体会。

  (3)根据以上交流,再读全文,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为什么?

  2.看图,重点朗读感悟。课文的人物对话描写得很生动,文中还有一幅很形象的插图。要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发挥学生的联想,想象来感悟课文,品读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在文中找出图中不同的人说的话,仔细读一读。

  (2)图上的哪个人是大画家戴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图中的故事。

  (4)对比,感悟人物品质。戴嵩--牧童年龄不一样:一个是大人,一个是小孩。地位不一样:一个是画家,一个是牧童。生活不一样:一个画画,一个放牛。品质不一样:一个谦虚,一个勇敢、实事求是。

  3.领悟内容,诵读全文。

  (1)学了课文,联系你的体会,你想对谁说什么?如:我想对戴嵩说:真佩服您!您的画画得多好。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您又是那样谦虚,一个大画家还虚心向一个牧童请教。我想对牧童说:你真了不起!敢向大画家提意见。你也很会观察,斗牛的情形你记得清清楚楚。

  (2)带着各自对课文的体会,自由诵读全文。

  三、积累运用

  1."一"的本领真大。自然数中的"1"表示最小,而我们汉语中的"一"的本领可大了。它在句中和别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表示的意思丰富极了,不信,你读读下面的句子:

  (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说明画家的动作很快。)戴嵩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他的画真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请你举出这样的例子,也来夸夸我们汉语中的"一"吧。

  2."我知道"。"我知道"中的小朋友知道我国好多有名的画家。你知道吗?读一读,看一看,欣赏一下名画家徐悲鸿画的马,你会感觉到什么呢?给他的图配几句话吧。

  四、实践活动

  开一个"人无完人"的故事会。课外惧能说明"任何人都不会是完人,都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的故事,自己读一读,并和同学交流交流。

  如:1.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2.华罗庚的故事(《自学成材的华罗庚》)小时候的华罗庚,有一次,读了一本数学书后,问他的老师:"这本书中有站不住脚的地方,我能批评书中的错误吗?"老师说:"当然可以,就是圣人也有错误。"

  3.漫画。一位雕塑家公开展出他的艺术品--马,并悬赏给他指出错误的人。许多人纷纷前去,都败兴而归。一位盲人上前去摸,发现这匹马的头是向后转的,可是马的脖子上却没有"皱纹"。他的发现让雕塑家大吃一惊!

  板书设计:

  课后记:

242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