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试题

时间: 诗盈1200 分享

  大家在学习语文的时候一定不可以忘记了学习好语文的做题方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高二语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人入胜地”,这使人人能自远的酒正能引人入胜地。这胜地是什么?不正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就能创作出艺术作品。

  B.以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呈现着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

  C.与物象形成距离,使物象孤立绝缘,自成境界,美感才有可能产生。

  D.美景的诞生,除了依靠外界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心灵内部的“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艺术境界中“空”与“实”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B.文章多处引用表明其美学观点是在具体分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C.文章借助“空”这个抽象的概念,阐释、分析了美感诞生的条件。

  D.文章中举舞台的帘幕、建筑的台阶、栏干等例子意在说明距离产生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坡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

  B.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是强调物我交融的创作原则。

  C.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强调人的境界和品格对艺术的影响。

  D.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翻浆

  毕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大喊。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我要搭车。”“不搭!哪有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搭!想冻死啊!”说着,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鸣叫。司机说:“我觉得他好像要干什么。”我借着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气向里窥探。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忽然,我看到青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别担心。”只见他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司机笑着说:“车速这么快,他偷了东西也不敢跳车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得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狠踩刹车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贼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里安宁了许多。“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只见那个青年不时地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口袋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师傅,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反倒不慌不忙地说:“不会出什么事了,到了。”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不通车的村子最近的公路,他至少还要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学学,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那个土黄色的人孤独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不放心地摸索着我的提包,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选自《毕淑敏文集》,有删改)

  【注】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司机起初不愿让青年搭车,表面原因是车中无座,实质上是因为不认识他,担心他有不良企图。

  B.在怀疑青年是要偷我提包的贼后,我对青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张牙舞爪”“贪婪”和“疲倦的狗”等文字,可看出我的鄙夷和厌恶。

  C.小说以“翻浆”为题,除了点明小说的环境特点外,主要是为了凸显当时行车环境的恶劣以及青年在颠簸的车厢里被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事实。

  D.小说故事发生在夜晚的戈壁,气氛紧张;情节在窥视中展开,扣人心弦;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明:三个要素的成功使小说格外吸引读者。

  5.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5分)

  6.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结尾部分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l0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于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未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 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C. 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D. 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B. 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C. 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 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9. 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议,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曰:“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将帅者何?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边奏者何?护塞之臣,固禄守位,老幼杀伤,托言他盗。不救援者何?缘边州县,如辅车唇齿之相依,托称兵少不出,或待奏可乃行。俟辇输者何?敌骑往来,焱驰鸟逝①,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此四者,当今急务。”真宗览而嘉之。俄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遘选②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死生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上在澶渊,闻之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

  (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注释:①焱(yàn)驰鸟逝: 像火花一样飞驰,像飞鸟一样疾往,形容十分迅速。

  ②遘[gòu]选:慎重地选择。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王禹偁尤雅重之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B.是冬,从幸大名 则幸得脱矣

  C.真宗览而嘉之 武帝嘉其义

  D.何乐名教 乐琴书以消忧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精兵倍于前代 游于三辅

  B.而德棣烽尘未息 门虽设而常关

  C.闻之悯惜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D.必为称扬 廉颇为赵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

  B.衡下车,治威严

  C.徒慕君之高义也

  D.悦亲戚之情话

  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该词和《张衡传》中的“乞骸骨”意思相近。

  B. 权,暂代官职,文中表示古代官职任命或调动的词语还有判、改、出、徙、加等;《张衡传》中也有类似的词语,如:拜、迁、转、徙等。

  C. 孙何简政裁冗,精于吏治。他在出任京东转运副使时,挑选州县守宰,减少三司多余官员,审慎选拔法官,并提高官阶,增加俸禄。

  D. 孙何抱病就职,看淡生死。被任命为知制诰时,他虽已疾病缠身,仍勉强上任;医生劝他采用艾灸法治疗并保养身体,他淡然面对,认为人的生死命中注定。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苏武传》中的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4分)

  (2)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7小题。

  红梅①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②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贬谪黄州期间。②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

  1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自恐”句不是说梅花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B.“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心境幽寒,深自怵惕。

  C.诗人以红梅自况,“更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D.诗歌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刻画了红梅生机难抑,自成一片春光的独特风流之态。

  16.作者在尾联提到“梅格”,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出作者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老百姓迎神赛会热闹场面的一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 ,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其实不然,( ),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 、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 ,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 ,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另辟蹊径 耸人听闻 数见不鲜 良莠不齐

  B. 剑走偏锋 混淆视听 层出不穷 参差不齐

  C. 另辟蹊径 混淆视听 数见不鲜 参差不齐

  D. 剑走偏锋 耸人听闻 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

  B.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

  C.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

  D. 无意间对消极内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B.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C.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D.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21.请在各个句子后的括号内写出该句所用的修辞手法。(5分)

  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⑵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⑶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⑷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⑸ 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

  22.请从蔺相如、廉颇、苏武、李陵和张衡这几位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并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5分)

  答: 。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耐心等待,风车从不跑去找风。——斯克利维斯

  桃花三月开,菊花九月开,各自等时来。——民谚

  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巴尔扎克

  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尼采

  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塞万提斯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伏尔泰

  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普劳图斯

  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一旦定下决心,就应该果敢行动。

  ——萨卢斯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套作。请试着努力将它写得丰富深刻些。

  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夏丽艳、王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苏东坡诗云:“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王羲之云:“在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

  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境,万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性灵。所以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灵气往来是物象呈现着灵魂生命的时候,是美感诞生的时候。

  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然而这还是依靠外界物质条件造成的“隔”。更重要的还是心灵内部方面的“空”。司空图《诗品》里形容艺术的心灵当如“空潭泻春,古镜照神”,形容艺术人格为“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神出古异,淡不可收”。艺术的造诣当“遇之匪深,即之愈稀”,“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欧阳修说得最好:“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家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动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是艺术人格的心襟气象。这心襟,这气象,能令人“事外有远致”,艺术上的神韵油然而生。陶渊明所爱的“素心人”,指的是这境界。他的一首《饮酒》诗更能表现出诗人这方面的精神状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爱酒,晋人王蕴说:“酒正使人人自远,”“自远”是心灵内部的距离化。然而“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人入胜地”,这使人人能自远的酒正能引人入胜地。这胜地是什么?不正是人生的广大、深邃和充实?

  (摘编自宗白华《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就能创作出艺术作品。

  B.以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呈现着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

  C.与物象形成距离,使物象孤立绝缘,自成境界,美感才有可能产生。

  D.美景的诞生,除了依靠外界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心灵内部的“空”。

  [参考答案]A

  [解析]A选项表达过于绝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艺术境界中“空”与“实”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B.文章多处引用表明其美学观点是在具体分析艺术作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C.文章借助“空”这个抽象的概念,阐释、分析了美感诞生的条件。

  D.文章中举舞台的帘幕、建筑的台阶、栏干等例子意在说明距离产生美。

  [参考答案]B

  [解析]B选项条件不够充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坡诗“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

  B.周济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是强调物我交融的创作原则。

  C.司空图“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强调人的境界和品格对艺术的影响。

  D.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说明人类语言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D

  [解析]D选项故意曲解。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翻浆

  毕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辆运送旧轮胎的货车,夜幕降临才进入离家百来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浆①。

  突然一根“土柱”,遮挡了银色的车灯。

  “你找死吗?”司机大喊。我这才看清是个青年,穿着黄色旧大衣,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我要搭车。”“不搭!哪有地方!”司机愤愤地说。“我蹲大厢板就行。”司机还是说:“不搭!想冻死啊!”说着,准备闪过他往前开。

  那个人抱住车灯说:“就在那儿……我母亲病了,我到场部好不容易借到点小米……我母亲想吃……”

  “让他上车吧!”我有些同情地说。

  他立即抱着口袋往车厢上爬。

  夜风在车窗外凄厉地鸣叫。司机说:“我觉得他好像要干什么。”我借着司机身后小窗的一个小洞,屏气向里窥探。朦胧的月色中,那个青年如一团肮脏的雾,龟缩在起伏的轮胎里。每一次颠簸,他都像被遗弃的篮球,被橡胶轮胎击打得嘭嘭作响。忽然,我看到青年手脚麻利地搬动着我的提包。那里装着我带给父母的礼物。“哎呀,他偷我东西呢!”

  司机很冷静地说:“别担心。”只见他狠踩油门,车就像被横刺了一刀的烈马,疯狂地弹射出去。我顺着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冻僵了,弓着腰抱着头,企图凭借冰冷的橡胶御寒。我的提包虽已被挪了地方,但依旧完整。司机笑着说:“车速这么快,他偷了东西也不敢跳车了。”

  路面变得更加难走,车速减慢了。

  我紧张地盯着那个小洞,青年也不失时机地站起身,重新搬动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得几乎大叫。就在这时,司机趁着车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摇晃的频率,车窗几乎吻到路旁的沙砾。

  再看青年,扑倒在地,像一团被人践踏的草。虚弱但仍不失张牙舞爪的姿势,贪婪地守护着我的提包——他的猎物。司机继续做着“高难”动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一条疲倦的狗,无助地躺在了轮胎中央。

  道路毫无先兆地平滑起来,翻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司机说:“扶好你的脑袋。”就在他狠踩刹车之前,我双腿紧紧抵地,双腕死撑面前的铁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个贼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里安宁了许多。“看他还有没有劲偷别人的东西?”司机踌躇满志地说。

  只见那个青年不时地用手抹一下脸,把一种我看不清颜色的液体弹开……他把我的提包紧紧地抱在怀里,往手上哈着气,摆弄着拉锁上的提梁。这时,他扎口袋的绳子已经解开,就等着把我提包里的东西搬进去呢……

  “师傅,他就要把我的东西拿走了……”我惊恐万状地说。师傅反倒不慌不忙地说:“不会出什么事了,到了。”我们到了一个兵站,也是离那个贼娃子住的不通车的村子最近的公路,他至少还要走10公里……

  那个青年挽着他的口袋,像个木偶似地往下爬,狼狈地踩着轱辘跌下来,跪坐在地上。他脸上除了原有的土黄之外,还平添了青光,额上还有蜿蜒的血迹。

  他的舌头冻僵了,把“谢”说成“学”:“学学,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在赶路,学学…”他抹一把下颌,擦掉的不知是眼泪、鼻涕还是血。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看着他蹒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声:“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东西少了没有。”

  司机赞许地冲我眨眨眼睛。

  那个土黄色的人孤独地面对我们,脖子柔软地耷拉下来,不堪重负的样子。我敏捷地爬上大厢板,不放心地摸索着我的提包,每一环拉锁都像小兽的牙齿般细密结实。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厢的木条上,像焊住一般结实。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

  (选自《毕淑敏文集》,有删改)

  【注】①翻浆:春暖解冻时,地面或道路表面发生裂纹并渗出水分和泥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司机起初不愿让青年搭车,表面原因是车中无座,实质上是因为不认识他,担心他有不良企图。

  B.在怀疑青年是要偷我提包的贼后,我对青年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张牙舞爪”“贪婪”和“疲倦的狗”等文字,可看出我的鄙夷和厌恶。

  C.小说以“翻浆”为题,除了点明小说的环境特点外,主要是为了凸显当时行车环境的恶劣以及青年在颠簸的车厢里被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事实。

  D.小说故事发生在夜晚的戈壁,气氛紧张;情节在窥视中展开,扣人心弦;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鲜明:三个要素的成功使小说格外吸引读者。

  【答案】C

  【解析】“凸显青年被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事实”不正确,“翻浆”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我”在弄清事情的真相后,灵魂受到猛烈地撞击,并为自己的狭隘和残忍感到愧疚与不安,内心深处亦如翻浆一般的不平与疼痛。

  5.请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5分)

  【参考答案】(少一点扣1分)

  (1)“我”路遇“搭车人”;

  (2)“我”怀疑“搭车人”偷东西。

  (3)“我”检查“行李”;

  (4)真相大白,“我”错怪了“搭车人”。

  6.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结尾部分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每点2分,答到3点满分)

  ① 以“我”的感受收束全文,突出了我在知道真相后心里的不安和愧疚,灵魂受到猛烈地撞击。

  ② 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先前“青年”一系列“偷东西”的行为最后却发现是“青年”的善举,“坏人”原来是好人,结局出人意料,而细节的交待又和前面相照应,使结局又在情理之中。

  ③ 突显主题。“我”的愧疚与不安和上文的怀疑形成对比,突显了对“缺乏信任”的批判。④ 从表达效果看,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补充】

  主题:小说嘲讽了当今社会“人心惟危”的现象,呼唤社会相信善良,彼此信任。社会的和谐需要信任和真诚。虽然当今社会确实存在很多积弊,“农夫和蛇”的故事时有发生,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善良和美好,拒绝信任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和谐,越来越美好。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我们所熟悉的适用于地球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我们用光速来量度距离。一束光每秒钟传播18.6万英里,约30万公里,也就是7倍于地球的周长。一束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用8分钟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说,太阳离我们8光分。一束光在一年之内约穿过10万亿公里的空间,这个单位称为1光年。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地方,但决不是唯一的地方,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地方。任何行星、恒星或星系都不可能是典型的,因为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空的。唯一典型的地方在广袤、寒冷的宇宙真空之中,在星际空间永恒的黑夜里。相比之下,行星,恒星和星系就显得特别稀罕而珍贵。假如我们被随意搁置在宇宙之中,我们附着或旁落在一个行星上的机会只有1/l033。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样的机会是“令人羡慕的”。可见天体是多么宝贵。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现代大爆炸理论目前是解释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论,它预测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来自于暴胀,即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极短时间内,宇宙以指数形式膨胀。宇宙学家普遍认为,一旦开始,在宇宙中的某些区域内,它就永远不会停止。在这些区域内,量子效应会使暴胀永远进行下去。所以从整个宇宙来看,暴胀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被称作“永恒暴胀”的理论中,我们的可观测宇宙只是一个宜居的“口袋宇宙”,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

  2017年接受采访时,霍金表示:“永恒暴胀理论通常预测我们的宇宙像是一个无限的分形,其中布满被暴胀海洋分隔开的不同的口袋宇宙。一个口袋宇宙中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可能和另一个口袋宇宙中的定律完全不同,这样就共同组成了一个多重宇宙。”在采访中,霍金表示他不是多重宇宙理论的支持者,“因为如果多重宇宙中不同的宇宙太大甚至是无限大的话,这个理论不可能被检验。”

  (摘编自鞠强《最后的论文:霍金没有留下确定的答案》)

  材料三:

  预言宇宙的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我曾经起过一个念头,要写一本题为“昨天之明天:未来历史”的书。它会是一部对未来预言的历史,几乎所有这些预言都是大错特错的;但是尽管有这些失败,科学家仍然认为他们能预言未来。

  科学家相信宇宙受定义很好的定律制约,这些定律在原则上允许人们预言未来。但是定律给出的运动通常是混沌的,这意味着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后续行为的快速增大的改变。这样,人们在实际上经常只能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然而,宇宙大尺度的行为似乎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所以,人们可以预言,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呢,还是最终将会坍缩。这要按照宇宙的现有密度而定。事实上,现在密度似乎非常接近于把坍缩和无限膨胀区分开来的临界密度。如果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则宇宙实际上是处在刀锋上。所以我正是继承那些巫师或预言者的良好传统,两方下赌注,以保万无一失。

  (摘编自史蒂芬•霍金《宇宙的未来》)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生活中常用的度量单位在面对浩瀚的宇宙时会失去价值,人们将速度和距离结合,创造出“光年”来度量宇宙中的距离。

  B. 永恒暴胀理论认为,一方面人类可观测的宇宙是一个暴胀暂时停止的局部区域,另一方面,暴胀在某些区域内永不停止。

  C. 地球处于宇宙之中,但它并不是宇宙的典型代表,行星、恒星或星系在空旷、寒冷的宇宙典型环境中数量稀少。

  D. 在霍金看来,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曾经预言过未来,但这些预言大多是错误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然没有放弃预言未来。

  7.【答案】 B B项,结合文本内容“是一个暴胀已经停止而恒星和星系得以形成、生命得以出现的局部区域而已”分析,关于人类可观测的宇宙,原文表述为“暴胀已经停止”,因此“暴胀暂时停止”的说法错误。故选B。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对宇宙未来的预言取决于宇宙的现有密度,而临界密度的事实似乎表明,暴胀理论是正确的,多重宇宙是宇宙从过去到未来的趋向。

  B. 按照永恒暴胀理论进行假设,如果宇宙中的若干局部区域发生了暴胀停止,恒星、星系、生命以及宜居的“口袋宇宙”或将出现更多。

  C. 霍金认为,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因为不同的定律在口袋宇宙体积不确定的情况下无法被检验,其差异性也就难以验证。

  D. 定律允许人们预言未来,而初始状态微小的改变对后续行为会产生快速而巨大的影响,人们实际上不能对宇宙未来做出准确的预言。

  8.【答案】 B A项,临界密度的事实表明,宇宙未来既有无限膨胀的可能,也有坍缩的可能,并不确定哪种可能性更大,自然也就无法判断膨胀理论的正确与否。C项,多重宇宙理论只存在于理论层面,是因为如果有些口袋宇宙太大甚至无限大,该理论就不可能被检验,这与其中的定律无关。D项,人们可以对未来相当短的时间作准确的预言。故选B。

  9. 围绕同一话题,三则材料在内容上各有什么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6分)

  9.【答案】材料一侧重介绍宇宙广袤和空洞的典型环境;材料二侧重介绍解释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材料三侧重介绍预言宇宙未来困难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何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在贡籍中甚有声,王禹偁尤雅重之,闻于时。淳化三年举进士,及第又得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陕州。历右正言,改右司谏。真宗初,何献五议,上览而善之。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何次当待制。是冬,从幸大名,诏访边事。何疏曰:“陛下嗣位以来,训师择将,精兵倍于前代。而德棣烽尘未息,此殆将帅或未得人,边奏或有壅阏,邻境不相救援,糗粮须俟转输之所致也。将帅者何?或恃勇无谋,或忌功玩寇,但全城堡,不恤人民。边奏者何?护塞之臣,固禄守位,老幼杀伤,托言他盗。不救援者何?缘边州县,如辅车唇齿之相依,托称兵少不出,或待奏可乃行。俟辇输者何?敌骑往来,焱驰鸟逝①,赢粮景从,万辆方行,迨乎我来,寇已遁去。此四者,当今急务。”真宗览而嘉之。俄权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副使,又择州县守宰,省三司冗员,遘选②法官,增秩益奉。未几,徙两浙转运使,加起居舍人。景德初,代还,判太常礼院。俄与晁迥、陈尧咨并命知制诰。何先已被疾,勉强亲职。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有司劾以失仪,诏释之。何惭,上章求改少卿监,分司西京养疾,上不许,第赐告,遣医诊视。医勉其然艾,何答曰:“死生有命。”卒不听。是冬卒,年四十四。上在澶渊,闻之悯惜,录其子言为大理评事。何乐名教,勤接士类,后进之有词艺者,必为称扬。然性褊急,不能容物。在浙右专务峻刻,州郡病焉。好学,著《驳史通》十余篇,有集四十卷。(节选自《宋史•孙何传》有删改)

  注释:①焱(yàn)驰鸟逝: 像火花一样飞驰,像飞鸟一样疾往,形容十分迅速。②遘[gòu]选:慎重地选择。 翻译:孙何,字汉公,蔡州汝阳人。孙何十岁就懂得音韵,十五岁时能写文章,专心致志地学习古文典籍,写文章一定根据经义,在同年贡生中很有声名。王禹偁素来就特别推重他,他在当时很有名。淳化三年考中进士,中榜又考取甲科,初次任职为将作监丞、陕州通判。曾任右正言,又改任右司谏。真宗初年,孙何进献五条奏议,皇上看后认为很好。咸平二年,列举入阁的旧例,孙何依次序应当担任待制之职。这年冬天,孙何跟随皇上巡视大名,皇上下诏征询对边疆军事的意见。孙何上疏说:“陛下即位以来,训练军队挑选将领,精锐的士兵比前代多好几倍。但德州、棣州仍战祸不断,这可能是或者挑选将帅不当,或者边境上奏的军报被耽搁,相邻的军队不来救援,军粮需要等待转运而造成的。将帅怎么样呢?有的依仗勇猛但没有谋略,有的嫉妒他人军功消极抗敌,只顾保全城堡,却不体恤百姓。边疆上奏军情怎么样?守护边塞的大臣,只为保住官位俸禄,老百姓被敌军或杀或伤,(他们却)假称其他强盗所为。不来救援的情况怎么样?边疆的州县,就好像辅和车、唇和齿互相卫护,(他们)却推托说兵力少不救援其他军队,或者等待上奏批准以后才能出兵。等待运输军粮的情况怎么样呢?敌人骑兵的往来,像火花一样飞驰,像飞鸟一样疾往,十分迅速,(运粮的人)担负着粮食如影随形,运输车辆达到万辆才能出发,等到我军粮食运到,敌人就已经逃走了。这四个问题,都是现在急待解决的。”真宗批览了孙何的奏书并对他加以赞赏。很快授任代理户部判官,离京担任京东转运副使,他又选择州县守宰,减少三司多余的官员,慎重地选择法官,并提高官阶、增加俸禄。不久,孙何调任两浙转运使,加官起居舍人。景德初年,任满还京,任职于太常礼院。不久与晁迥、陈尧咨共同被任命为知制诰。孙何在此前已经有病在身,他勉强上任。一天,他在皇帝面前上奏言事,将奏牍掉在地上,弯腰去拾奏牍,又将朝笏掉在地上。有关官员以有失礼仪弹劾孙何,真宗下诏不予追究。孙何感到惭愧,上章请求改任少卿监,到西京洛阳任闲职养病,真宗没有准许,只准他归家休假,并派医生前去诊断探视。医生劝孙何采用艾灸法治疗,孙何回答说:“死和生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他最终没听劝告。这年冬天去世,终年四十四岁。真宗在澶渊,听到这个消息感到怜悯痛惜,选录孙何的儿子孙言任大理评事。孙何热衷于研究名教,经常与士人来往,对有作词才能的后辈,他一定为他们称颂和传扬(他一定给予称许和赞扬)。但孙何性情急躁,不能容人。在浙西任职期间一味严厉苛刻,州郡之人对此很不满。孙何好学,写有《驳史通》十余篇,有文集四十卷。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王禹偁尤雅重之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B.是冬,从幸大名 则幸得脱矣

  C.真宗览而嘉之 武帝嘉其义

  D.何乐名教 乐琴书以消忧

  【答案】B.(前一个“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这里可以意译为巡视;后一个“幸”指侥幸。)

  【解析】A.雅:素来,素常。C.嘉:赞赏、赞许。D. 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乐,可以意译为喜欢、热衷。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精兵倍于前代 游于三辅

  B.而德棣烽尘未息 门虽设而常关

  C.闻之悯惜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D.必为称扬 廉颇为赵将

  【答案】B.(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但,但是。)

  【解析】A.两个“于”都是介词,第一个“于”,比;第二个“于”,在。C.前一个“之”,代词,这个消息;后一个“之”,音节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D.前一个“为”读wèi,是介词,替、给;后一个“为”是动词,读wéi:担任。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咸平二年,举入阁故事

  B.衡下车,治威严

  C.徒慕君之高义也

  D.悦亲戚之情话

  【答案】C.(高义:崇高的道义,高尚的品德。古今义同。)

  【解析】A.故事:古义,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今义,1.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2.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B.下车:古义,指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走下来。D.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表示爱情的话。

  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入仕做官。该词和《张衡传》中的“乞骸骨”意思相近。

  B. 权,暂代官职,文中表示古代官职任命或调动的词语还有判、改、出、徙、加等;《张衡传》中也有类似的词语,如:拜、迁、转、徙等。

  C. 孙何简政裁冗,精于吏治。他在出任京东转运副使时,挑选州县守宰,减少三司多余官员,审慎选拔法官,并提高官阶,增加俸禄。

  D. 孙何抱病就职,看淡生死。被任命为知制诰时,他虽已疾病缠身,仍勉强上任;医生劝他采用艾灸法治疗并保养身体,他淡然面对,认为人的生死命中注定。

  【答案】A.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所以,“解褐”和“乞骸骨”意思不同。

  【解析】该题前两项考察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该题的后两项考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苏武传》中的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一日,奏事上前,坠奏牍于地,俯而取之,复坠笏。(4分)

  【答案】一天,孙何在皇帝面前上奏言事,将奏牍掉在地上,弯腰去拾奏牍,又将朝笏掉在地上。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1)题注意:“奏事上前”是省略句,省略介词“于”,翻译时应将“于”补充出来,1分;坠,使动,可意译,1分;俯而取之,1分;句意通顺1分;

  (2)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6分)

  【答案】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要见你干什么(或“我为什么要见你”)?!

  或者:苏武大骂卫律说:“你身为汉朝臣子,不顾及朝廷恩惠和信义,背叛主上、离弃亲人,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要见你干什么(或“我为什么要见你”)?!

  (2)题注意:恩义1分,畔主1分,背亲1分,为降虏于蛮夷1分,何以汝为见1分,句意通顺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红梅①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②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贬谪黄州期间。②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他的《红梅》诗有这样的句子:“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

  1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自恐”句不是说梅花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B.“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心境幽寒,深自怵惕。

  C.诗人以红梅自况,“更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绿叶与青枝的赞美。

  D.诗歌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刻画了红梅生机难抑,自成一片春光的独特风流之态。

  15.【答案】C(尾联批评石曼卿的诗只从“无绿叶”和“有青枝”这一点上来分辨红梅与桃、杏的区别,简单乏味,没有抓住红梅的神韵品格所在。)

  16. 作者在尾联提到“梅格”,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6分)

  16.【答案】①“故作”一句,是说红梅尽管艳若桃杏,但其品性还是冰清玉洁,本质不变。(2分)“尚余”一句形象地再现了红梅孤瘦遒劲、凌霜傲雪的品格。(2分)②作者托物言志,以梅自况,流露出身不由己的苦衷,也表达了他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出作者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老百姓迎神赛会热闹场面的一句是:“ ”。

  【答案】

  (1)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一片神鸦社鼓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有人说,短视频是互联网行业的又一个风口。其中固然不乏积极、健康、阳光的作品,但也有很多浮夸的表演、出格的搞怪、偏激的嘲讽,有的还涉及色情、暴力、血腥。一些短视频作者为了博取用户的关注和转发,不惜 ,以声光电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感官刺激,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在“审丑”而不是“审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人认为,这样的视频,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应该无伤大雅。其实不然,( ),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就会造成 、扰乱思想的严重后果。实际上,这些“非主流”短视频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增加。有人效仿“恶搞”视频,将透明胶带横在门前绊倒他人,用整蛊小道具惊吓孩子。类似事件 ,使得逾越底线的娱乐陷入伤己伤人的境地。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而且短视频主要目标用户正是“80后”“90后”,青年对之产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短视频作品泥沙俱下, ,如果不加甄别、丧失警惕,就可能在一次“短暂的视觉冲击中”,让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受到无形冲击,甚至在跟风模仿中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另辟蹊径 耸人听闻 数见不鲜 良莠不齐

  B. 剑走偏锋 混淆视听 层出不穷 参差不齐

  C. 另辟蹊径 混淆视听 数见不鲜 参差不齐

  D. 剑走偏锋 耸人听闻 层出不穷 良莠不齐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必定带来不良影响

  B.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扩散与点赞,不知会带来什么影响

  C. 对消极内容不经意间的点赞与扩散,难免带来不良影响

  D. 无意间对消极内容进行点赞与扩散,带来的影响可好可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B.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多元的心态、更开放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C.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拥有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而言不会是“无感”的。

  D.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年,建立更开放的心态、更多元的思想,对于互联网风潮不会是“无感”的。

  【答案】18. B 19. C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的是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和方法。剑走偏锋:为出奇制胜,不采用正面攻防为主的常规剑法,而采取闪避游斗等非常规的剑法;比喻不按常规,常理来思维或行动。根据后面的“传播及时行乐、违反秩序、离析传统等非主流观念”,应选“剑走偏锋”。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混淆视听:用假象或假言迷惑别人,使之很难辨别是非,以引起思想混乱。根据后面的“扰乱思想”,这里应选“混淆视听”。数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事件”,所以应选“层出不穷”。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不能用于形容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这句话的主语是“短视频作品”,所以应选“参差不齐”。故本题选B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C项,根据括号前的“其实不然”以及括号后的“如果任由负能量蔓延”可知,括号内应填与“不好的影响”有关的内容,据此排除B、D两项。A项“扩散与点赞”的顺序不当,应该是先“点赞”后“扩散”;“必定带来不良影响”说法有些绝对化。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C项。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此题考核辨析井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B项,“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多元”和“心态”也不能搭配。C项,主客颠倒,应去掉“而言”。D项,“建立”与“心态、思想”搭配不当。故本题选A项。

  21.请在各个句子后的括号内写出该句所用的修辞手法。(5分)

  ⑹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⑺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⑻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⑼ 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

  ⑽ 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

  21.【答案】 设问;借代;夸张;反复;比拟(拟物)

  22.请从蔺相如、廉颇、苏武、李陵和张衡这几位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并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5分)

  答: 。

  22.【答案】(按要求写作即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耐心等待,风车从不跑去找风。——斯克利维斯

  桃花三月开,菊花九月开,各自等时来。——民谚

  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巴尔扎克

  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尼采

  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 塞万提斯

  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伏尔泰

  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普劳图斯

  行动之前必须充分地酝酿;一旦定下决心,就应该果敢行动。

  ——萨卢斯特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得抄袭套作。请试着努力将它写得丰富深刻些。

  表达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卷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的重义轻利,是不言私利,反对见利忘义,不想因利而害义的观点。从孔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中也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的观点,也阐明了人们在待人接物中,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后来董仲舒讲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讲的“必以仁义为先”也都是这个道理。因此,关于人的利欲问题,儒家诸子欲于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那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先。其主旨就是主张在合乎“义”的前提下,去取得正当的、更长远、更大的“利”,从而在这个支点的基础上平衡社会的利益关系,从而发展出一套修身治国之道。由此可见,孟子的义利观着实开创了义与利理论的新篇章,为后世儒家诸子“义”的学说的生生不息奠定了基础。

  中国儒家“义”的思想千年不衰,其中必然有值得我们当世借鉴的理论。虽然有人认为儒学只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过时的东西,如同“义”这种准则性的学说于当世已经没有价值,但是这些人忽略了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没有人文精神的调治,社会的发展可能是畸形的。孟子大义为先的思想,激励着近代革命人士为民族大义前赴后继、舍生取义,让民族于危难中重义轻利,不论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还是在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重“义”的思想已然成为中国人血液中的因子,融入到危难之时的志士心中。这些思想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凝结和升华为“见义勇为、大义为先”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这些人金钱至上,弃精神道义于不顾,发不义之财,得不义之利。此类以利为上的功利主义,是一种缺乏诚信、道义的危险信号。对于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我们的“义利观”应该与时俱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该欣赏、钦佩并推崇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行为。退一步讲,我们在生活中面对“义”与“利”的冲突时,我们应该合理地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把“义”放在首位,以义统利。毕竟“好义”和“欲利”是两种人性,其中虽有交集但并不是不可共存。于个人而言,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做人、立身的大事,我们不可陷于个人的利欲之中,为人处事应见利思义,应在道德与利益的抉择中站到“义”的一方。

  正如《礼记纂言序》讲“其截然而裁制也,谓之义”。对于此处之“义”,我认为,截然者,乃界限分明之意;裁制者,乃束缚之意。“义”于我们,更多的应是一种道德的准则与精神上追求的目标,有了“义”的准则约束,我们在“利”的道路上才不会迷失自我。朱子《大学章句序》中说“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或许也是在表达后世的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浅薄,知者已鲜矣。而《大学》的结语又重在义利之辨,颇具深意。或许我们着实需要铭记《大学》的结语,“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由是则使国人以义为先、见利思义;由是则得以国泰民安而天下平;由是才可以实现“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当今需要传承与发展儒家文化“义”中以仁义为先、利益在后的精华思想,让“义”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用“义”这种价值观来引导社会稳步发展,这无疑对当世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选自杨喆《义者,宜也——对孟子义利观的思考》,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孔子看来,追求富有和高贵的地位,厌恶贫穷和低贱的地位,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合情合理,不主张“重义轻利”。

  B.孟子重“义”轻“利”,提倡“以义为先,不必曰利”,是否定人求“利”,认为“义”与“利”发生矛盾时,应该舍“利”。

  C.董仲舒的“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与朱熹的“必以仁义为先”都阐明了只要先讲求了“义”,就可追求大利的道理。

  D.儒家强调的义利观,可以引导人们在协调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时找到一个平衡义与利的支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段提及孔子关于“富贵”与“贫贱”的言论,旨在阐明儒家并不是杜绝求利的欲望,一味追求义的。

  B.文中先贤们有关“义”“利”的观点,内容不尽相同,但都论证了在利欲问题上,儒家倡导重义轻利、以义为先。

  C.文章论述近代革命人士舍生取义之举,为阐述儒家义利观对我们的民族思想性格、行为方式的深远影响提供了例证。

  D. 文章运用例证法、引证法,从儒家义利观对各时期人们的不同影响的角度,论述了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越来越淡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句,体现了儒家的义利观。

  B.现代的人们应该理解、继承和发扬儒家义利观,从而在思想行为中避免唯利是图,践行以义为先。

  C.儒学对我们民族性格、生存处世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地遵守它。

  D.当今社会,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儒家的义利观,鄙视那些追求正当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人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了,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他再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还从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在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真的?真的。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情无限的舒展。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

  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

  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开头对大山环境的刻画,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

  B.青树在父亲去世前“从未感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为红苗的出场作铺垫。

  C.小说开头“孤独的牛车”像“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红”,二者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与生活的转变。

  D.作者极力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

  5.小说中的红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6.“转弯”一词,是理解小说的关键,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共享出行的日活跃用户已超过1000万。共享出行的出现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同时提供了多元选择并创造了新型就业。网约车作为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在纽约的同类调研对比:中国一线城市的网约车比公共交通更具交通时间短的优势,这体现出中国一线城市的公共交通规划及便利性仍有改善空间;其次,中国消费者对网约车安全性的信任度低于美国消费者,因此,未来推动网约车消费可以在高性价比、便利和强化安全保障三个方面继续提升。此外,跟美国相比,中国的网约车司机多数为兼职,占到四分之三左右。

  (摘编自《中国共享经济消费者调研》)

  材料二:在如今的全球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万众创新的新的方向。从滴滴打车到摩拜单车,“共享经济”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也为每个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从网约车平台到现在的共享单车,他们都是在调动社会资源来为用户带来优惠便利。在以前没有这些平台的时候,我们出远门是靠拦出租车,甚至雨天还多加钱等等,离得近我们会选择买个新自行车,骑车出门。在共享经济的今天,这些出行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我们带一个手机,这些问题就已经全部解决了。不但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也为人们带来了便利。 从共享经济的特点来看,重要的是使用,而不是拥有。所以才会出现了类似于滴滴出行、小猪短租、春雨医生等一系列具有这种特质的产品。我们期待在这样共享经济的新环境下,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愈发舒适、方便快捷。

  (摘编自搜狐新闻《出行万象》2017.4.12)

  材料三:

  中国参与分享经济活动总人数已经超过3亿人,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所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以小猪短租、滴滴出行等为代表的中国本土企业正在全面推动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材料四:

  中国的传统出租车企业面临互联网时代的窘境。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国平告诉记者,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给传统的公共交通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正规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降幅达15%左右。“原先每天的调度量为3万车次,现在大概1万车次都不到,下降了60%左右”。“如果我们不去改变,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杨国平告诉本报记者,公司下一步的计划是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增加现在年轻人喜欢用的软件叫车模式。公司正在筹划“大众出行”的APP等平台,预计下个月就会正式推出。

  “正规车就是所有的出租车都是有顶灯,有租赁牌照和保险的正规车辆,正规人是指所有的司机都有营运资质并经过培训,并提供规范的服务。凡是接到投诉,就会线上线下结合,在当天就给出回复。”

  与此同时,据传,滴滴快车公司也在探索与传统出租车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摘编自新浪财经《互联网冲击下传统出租车公司窘境如何破?》)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共享经济”浪潮的出现,给广大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方向。

  B.滴滴出行、ofo共享单车等产品更强调对产品的使用,而不是拥有。

  C.公共交通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而网约车的出现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D.传统出租车企业在滴滴和uber这些打车软件盛行后,面临极大的窘境。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享出行必将改变我国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困扰人们的雾霾等环保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B.传统出租车与网约车相结合的方式才是其打破困局的解决之道。

  C.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网约车安全性的信任度低,跟网约车司机多数为兼职有一定关系。

  D.与国外相比,我国共享经济起步晚,参与人数和比重也明显少于发达国家。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共享出行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铭,御史。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隆庆元年,巡抚畿辅。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俱报可。已,劾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观望,寇退则断死者报首功,又夺辽东将士棒槌崖战绩,帝敕焘、随卿还籍听勘。诏遣中官李祐督苏、杭织造。杰言:“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且内臣专恣,有司剥下奉之,损圣德非小。”帝终不听。驾幸南海子,命京营诸军尽从。徐阶、杨博等谏,不听,杰复争之,卒不从。刑部侍郎洪朝选以拾遗罢,上疏自辨,杰等劾其违制,遂削职。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督诸将击敌,录一子官。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督抚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帝谓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报,卒置成梁等不问,而心以杰为不欺。旋就进右副都御史。日本陷朝鲜,朝鲜王避难将入辽,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召理戎政,进右都御史。日本封贡议起,杰曰:“平秀吉罪不胜诛,顾加以爵命,荒外闻之,谓中朝无人。”议不合,徙南京户部尚书。移疾归。起南京工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卒官。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明史•郝杰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B.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C.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D.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人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谕等事。

  B.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的地区。

  C.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相同的说法还有“移病”“告病”。

  D.赠: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赠谥”是指帝王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评定相应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郝杰爱护百姓,敢于为民请命。贼寇入侵永平,他上书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并得到了皇帝的应允。

  B.郝杰正直耿介,弹劾有罪之人。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消极抗敌,贪取功劳,郝杰上书弹劾,使二者受到应有的惩处。

  C.郝杰屡有谏言,但不为皇帝采纳。他认为恢复织造,是前后不一的政令;他反对皇帝命京营各军护驾至南海子,但都未被听从。

  D.郝杰对待邻国,态度迥然不同。对避难的朝鲜王,郝杰建议朝廷善待他;对日本想要受封和朝贡的请求,他则认为应该拒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5分)

  (2)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 思

  陆游

  鱼复城边逢雁飞,白头羁客恨依依。

  远游眼底故交少,晚岁人间乐事稀。

  云重古关传夜柝,月斜深巷捣秋衣。

  官闲况是频移疾,药鼎荧荧卧掩扉。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作者秋日里,在鱼复城边看飞过的大雁,触景生情,想自己漂泊一生,不由得心生怨愤。

  B.颔联首句承接首联中“羁客”,颔联次句照应首联中“白头”,“故交少”“乐事稀”具体言明羁客之“恨”。

  C.颈联运用想象,描绘出两幅不同的画面,通过对比来突出边关战事的残酷,家人对征夫的关怀。

  D. 此诗与马致远的《天净沙》都写秋思,都表现了羁旅漂泊之愁,但陆游的诗中蕴含着深沉的家国之思。

  15.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诗中,“ ”写出了诗人远离家乡,漂泊时长的境况,“ ”更显得诗人形单影只,老病孤苦。

  (2)《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3)《逍遥游》中指出“ , ”,然后用具体事例说,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20.下面是一封学生自荐信中的部分正文,其中有几处表达不恰当,请指出并修改。(5 分)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 XX 学院的一名后生,即将迈出校门。在校期间, 我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曾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颇有建树。我积极投身学生会和广播站等 学生组织,荣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兼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 单位,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敬请斟酌,恳请垂怜,回函是盼!

  自荐人:XXX

  X年 X月 X日

  修改: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21.下面是某校编印的整本书阅读购书平台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暑期,“爱心冰箱”为高温下辛苦工作的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消暑饮品的图片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爱心冰箱”通常指人们把自己多余的食物等放入室外特定的“冰箱”中,供需要的人使用,近年来“爱心冰箱”在我国许多城市逐渐风行。但在实际运行中,“爱心冰箱”也引起一些人的质疑。例如有人天天想领“免费的午餐”;放入“爱心冰箱”的食品安全性没人把关;带着孩子到 “爱心冰箱”拿面包的家长不在少数,教育孩子要心怀感恩的却寥寥无几。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 D A项,“不主张‘重义轻利’”于文无据,文中是说孔子不反对“求富”“恶贫”的观点,并非“不主张‘重义轻利’”。B项,孟子的观点并没有否定“人求‘利’”,而是说要重义轻利,以“义”为先,再去追求正当的、长远的利。C项,二者的话阐明了“只有先讲求了‘义’,才可追求没有副作用的大利的道理”。

  2. D D项,意在论述人们需要传承与发展儒家文化“义”中以仁义为先、利益在后的精华思想。

  3.C C项,结合文本第二节内容分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地遵守它”以偏概全。

  4、C(A“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错。B“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错。D“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错。)

  5、(1)聪慧。很有生意头脑,让青树栽培种植山果和蔬菜,用来做生意

  (2)勤劳。“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

  (3)大方、有主见。主动与青树交往,看重青树的朴实,决定嫁给他。(每点2分)

  6、结构上:“转弯”贯穿全文,是行文线索;同时也推动情节发展,青树与老牛之间的交流便由“转弯”引出;

  内容上:点明青树的生活习惯,突出青树对父亲的依赖,表现青树在父亲去世后无依无靠的心理状况,以及后文中青树生活和心理状况的转变;

  主旨上:通过青树和红苗观念与生活的转变,启人思考。生活状态需要改变,思路观念需要转弯。

  7.C (原文“网约车作为最为普及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交通起到了补充作用”,并非说公共交通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8.C (A 项,“改变”“得到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而且,环保问题是个综合问题,不会是某一方面的改变就可以根治的;B项,材料四提到“要改变传统的运行模式,增加现在年轻人喜欢用的软件叫车模式”,不一定是和网约车结合;D 项,根据图表可知,我国共享经济的参与人数是明显高于各发达国家的,只是因为人口基数大,所以比重占的少。)

  9.①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②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成本;③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④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的拥堵;⑤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答出五点即得满分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参考译文】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亲郝铭,担任过御史。郝杰考取嘉靖三十五年的进士,被授予行人一职,后提拔为御史。隆庆元年,巡视京郊地区。冬天,敌寇大举侵入永平,他上奏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的徭役、赋税,并称:“连年的处罚对文臣施行却对武将宽缓,追究主帅而忽略了偏将,请求整顿法纪以振兴国威。”皇帝都答复可以。不久,他弹劾蓟州总督刘焘、巡抚耿随卿彼此观望,敌寇退却后他们斩取死者的首级报功,又窃夺辽东将士在棒槌崖的战绩,皇帝敕令刘焘、耿随卿返回原籍听候审讯。诏令宦官李祜督理苏、杭地区的织造。郝杰说:“皇帝登基的诏书中罢除织造才一年,又派遣专理的使者,这不是前后一致的政令。而且宦官专横放纵,有关官员盘剥下民侍奉他们,对圣德的损害不小。”皇帝最终没有听从。皇帝驾临南海子,命令京营的各军全部随从。徐阶、杨博等人劝谏,皇帝不听,郝杰又争辩此事,皇帝最终还是不听从劝谏。刑部侍郎洪朝选因为纠正皇帝的过失被罢免,上奏做自我辩解,郝杰等人弹劾他违背了规制,于是,洪朝选被削夺了官籍。郝杰因为曾经评论高拱没有辅政大臣之才,被高拱嫉恨。等到高拱第二次被召回,郝杰就请求赶快离开朝廷。万历十七年,他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视辽东。因为督率诸位将领抗击敌人,将他的一个儿子录入官籍。当时李成梁担任总兵官,威望很高,然而他的功绩也不无虚假。敌寇攻入关塞,他或者收拾兵马躲避,待敌退去,才尾随敌人袭击老弱之兵,或者乘虚捣毁零散的敌人,诱杀边塞附近的人充作功绩,已经习以为常。督抚大臣都庇护他,郝杰却独不与其交结。皇帝说李成梁以前的功绩都是由巡按大臣核查并报告,最后将李成梁等人的问题搁置不理,而内心认为郝杰没有欺骗君王。不久,他升任右副都御史。日本攻占了朝鲜,朝鲜王准备到辽东避难,郝杰请求在境外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他,并且接济他的随从、卫士,皇帝回复可以。不久他升任兵部右侍郎,统辖蓟、辽、保定地区的军务。神宗召他负责兵部的政务,升他为右都御史。日本受封与朝贡的议论兴起,郝杰说:“平秀吉死有余辜,反倒加以封爵,境外的人民听到此事,会说我朝没有能人呢。”意见不合,他调任南京户部尚书。称病回乡。后起用为南京工部尚书。在任所改任兵部尚书,参与机要事务。死于任上,追赠为太子少保。

  10.(3分)C.

  11.(3分)D.(“赠谥”亦可以用于臣子。《五人墓碑记》“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12.(3分)B.(听勘,意为听候勘问、审讯,以判定是否有罪,并非惩处。)

  13.(10分)(1)(郝杰)因为曾经评论高拱没有辅政大臣之才,被高拱嫉恨。等到高拱第二次被召回,郝杰就请求赶快离开朝廷。(“宰辅器”、“为所”句式、“再”各1分,大意2分,共5分)

  (2)郝杰请求在境外选择合适的地方安置(朝鲜王),并且接济他的随从、卫士,皇帝回复可以。(“善地”、“处”、“周给”、“报可”各1分,大意1分,共5分)

  14.C (“通过对比来突出了边关战事的残酷”说法错误,想象的两幅画面虽内容不同,但并不是对比;颈联首句重点也不是突出边关战事的残酷,而是强调边关形式之危急。)

  15.自己为官担任闲职,而且年纪大了,很多次因病请求辞职(退休),只能闭门在家,卧病在床,用药鼎煎药;‚表达了诗人得不到重用的无奈,年老多病的感伤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首先破译尾联诗句,把握表层意思,然后结合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理解主旨来分析深层含义)

  16.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7.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根据语境应是“后来居上”。“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根据语境应是“厚积薄发”。“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根据语境应是“毋庸讳言”。“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

  18.D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考生要注意结合语段的上下文进行理解,注意所给语句的差别。这样就能很好的判断语句填空。本题要注意,此处宜与上句“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句式相似,另外,以“外国”开头照应上句的“国外”,排除A、B;C项与上下文文意不符,所以选D)

  19.B(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选项A,搭配不当,检验标准应该是“精确”到某程度;选项C,不合逻辑,“约”与“左右”矛盾;选项D,搭配不当,“突破……系统”。所以选B。)

  20“拜读”改为“翻阅”或“浏览”

  “后生”改为“学生”

  “颇有建树”改为“小有成绩”

  “荣誉”改为“称号”

  “垂怜”改为“垂青” (每点 1 分,共 5 分)

  21.示例:整本书阅读购书平台依托学校图书订购系统,师生、审核人、采购员均借此交互联系:师生发出购书清单,系统通知审核人,经审核,采购员收到缺书单,返回进书通知后,系统向师生反馈领书单。

  解题

  这是一则社会问题型材料作文,材料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交代“爱心冰箱”的性质和风行趋势,是考生构思的社会语境,侧重考查考生的价值判断,体现立德树人的宗旨;第二部分提出问题,针对“爱心冰箱”运行中引发质疑的几个方面引发考生的思考,侧重于批判质疑和问题解决。审题时,应明确“爱心冰箱”是一种新生事物,它让人人做慈善成为可能,在公益层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爱心冰箱,挖掘其背后反映的人文精神。同时,考生对爱心冰箱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能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体现一代青年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韬略。

  参考立意

  1.从户外工作者角度,可以谈要有感恩意识,理解社会机构和爱心人士的良苦用心;要根据需要取用,不可滋生贪婪之心,在这场爱心行动中暴露出自己的“小”;号召和鼓励更多有行善能力的人也加入捐献爱心饮品的队伍,共同撑起这片爱心天空等。

  2.从食品安全角度,可以谈爱心人士要保持爱心的纯洁性,展示高尚品德,不要将快要到期、甚至即将变质的食品或饮品放入“爱心冰箱”,亵渎自己的爱心;也可以谈社会爱心机构要加强监管,为爱心食品把关,从而确保这场爱心行动的高尚和伟大;也可以将上面二者结合起来,谈“用心”需要真实纯洁,“爱心”也需规范化管理等。

  3.从普通民众角度,可以谈要明白“爱心冰箱”的性质,不可在“爱心冰箱”这面镜子中照出自己的“小”,更不可因贪小便宜而误导孩子;孩子如果在户外做志愿者当然也可以取用爱心食品,家长要言传身教,通过“一片面包”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正是有了感恩之心,爱心之旗才能高扬;做好公益善举,还需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等。

  4.从整体角度,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将整个事件打通来看,谈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人人都坚守良知,爱心之旗才能迎风飘扬;独乐不如众乐,分享使人快乐;爱心冰箱传递的是爱心,延续的是善举;个人爱心不止,社会暖流不息,用善心锁住城市温度等。

  范文展示

  从良知出发,携爱心同行

  张俊杰

  “爱心冰箱”发起者也许不会想到,本是为高温下辛苦工作的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服务,却唤醒了某些人自认为理所应当的贪婪,引发了远见卓识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照出了见利忘义者贪占便宜的丑陋。看来,人们的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

  善行需要褒奖,爱心需要呵护,绝不可因噎废食,将“爱心冰箱”撤掉。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保证“爱心冰箱”的正常运行,传播正能量。

  对于食品的捐献者,需要坚守“食为民天”的良知,保证爱心的纯洁。我们捐献的是爱心,投放的是食品和饮品,这些东西直接关系到食用者的健康和生命。假如持着收拾房间的心态,把家中快要过期的食品投放进“爱心冰箱”;假如户外工作者食用了我们投放的爱心食品后住进医院,那么这场爱心行动的结果就是“双输”。爱心是高尚的,爱心不容掺假,只有坚守良知才能保证爱心的纯洁。如果户外工作者对爱心冰箱中的食物产生了戒备和提防之心,受伤的就是所有的爱心人士。每一个投放食品的人都是爱心团队中的一员,不要因自己的行为为团队抹黑,让爱心受伤。

  对于户外工作者,需要坚守“按需拿取”的良知,保证爱心的传递。虽然“爱心冰箱”为户外工作者提供的是食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何尝不是广大市民向户外工作者辛勤劳动行为的一种肯定和致敬,炎炎夏日,烈日如烤,为了我们这个城市的美好,为了我们大家的利益,你们坚守户外不辞辛劳,你们辛苦了,大家感谢你们!如果户外工作者能体会到爱心机构和市民的初衷,我想就不会有人天天想着领取“免费的午餐”的行为了。合理取用才能为爱心保质。户外工作者应该秉持的心态是饮爱心之水,绽感恩之花,食爱心之物,扬感恩之旗。

  对于普通市民,需要坚守“传播正能量”的良知,引领孩子共举爱心大旗。如果家长带领孩子搞文明交通、打扫卫生、健康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理所当然也可以取用“爱心冰箱”中的食物。有心的家长会以此为契机教育孩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互相关心才能情暖人间。甚至还会更进一步,引导孩子也加入到投放爱心食品的大军中,向孩子传播正能量,点燃孩子的爱心。食果怀树,饮水思源,获取之后是反哺,受恩之后是感恩。孩子正处于认识人生和世界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什么都重要,家长万不可学习歪嘴和尚,把好经文给念歪。

  立身处世,必须有正确的评判能力和是非观念,这样才能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心不动于微利之诱。好事必须做好,激浊才能扬清,扬清是激浊的最有效手段。让我们都努力起来,从良知出发,携爱心同行,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有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是有别于私学与官学的一种文化、教育制度。科举制度到唐代已经得到充分与完美的发展,其制度基本定型,运作已臻于成熟,随之而来的是官学与私学科举化的完成。于是,中国教育的现实——求功名利禄,与中国教育的传统——“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面对教育越来越功利化的倾向,一些坚守儒家价值观与理想的学者挺身而出,办书院以拨私学、官学之偏。

  书院发展到宋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宋代士人大兴办书院之风,自觉地承担起化民成俗与传道(儒家之道统)的社会责任。从宋代四大书院的办学宗旨及院规等文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宋代书院反拨应举之学的鲜明特点:它强调的是人文与道统,它所要成就的是符合儒家价值观的人伦与人格,而不是应科举而试的器用之才。

  古代书院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它不是一种营利性的机构,它的制度设计从一开始就突出了公益性的宏大格局。以宋代四大书院为例,他们的兴建或复建都有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赠书与划拨学田的记载。但政府的支持仅此而已,书院日后的运营与维护、发展等,政府不再承担任何费用,完全靠书院自己的管理与经营能力。绝大多数的书院完全靠民间捐助和乡绅、官员及士人、商人们的民间集资捐助。

  中国古代书院的公益性,除了表现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制度设定上,还表现在他对学员采用免费入学并予以资助的制度安排上。书院学生的伙食费一般是免费的,有的是发放伙食费。此外,还对学生发放一定的“膏火”(即津贴),相当于今天的助学金。

  中国的书院,由私学演变而来,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道”——传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化之道。儒学在汉武帝独尊之前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主要是在民间传衍。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来自民间的学说。但是经董仲舒的鼓吹,它取得了意识形态的独尊地位,成为官方哲学。这以后的一长段历史中,儒学渐渐远离民间,成为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知识分子的学问。于是,它逐步走向封闭和僵化。朱子在论说儒家道统的传承时说,自孟子以后,儒家的道统就中断了,指的正是这一现象。直到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出,儒家的道统才又重新接续了下来,而朱子则构建了理学,从而使儒家的道统得以延续,一直到今天。

  宋代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们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担负起兴亡继绝的历史重任,而书院正是他们努力将儒学重新拉回民间的努力的一部分。元代以后,作为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朱子学,再次成为官方哲学,但是,儒学却并没有再次走上脱离民间的老路,其中书院起了至关重要和决定性的作用。元明清三代,书院成了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思想学术的纽带。元明清三代的书院,除了继续保持着化民成俗的教育功能外,讲学与研究蔚为风气。这三代的大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几乎没有一个不与书院发生过这样那样的联系。加之书院编书、刻书、出版功能的完善与强化,书院成了继承传统、推动学术、酝酿和产生新思想的重要孵化器。(摘编自朱杰人《传统书院的当代复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院是有别于私学与官学的一种文化、教育制度,它的兴起与科举制度在唐朝基本定型、科举制度的运作臻于成熟不无关系。

  B. 面对教育越来越功利的现实,宋代一些学者开始办书院承担起化民成俗与传道的社会责任,以拨官学、私学教育之偏。

  C.古代书院不是营利性的机构,政府对它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书院兴建或复建完成后的发展完全靠自己的管理与经营能力。

  D.古代的书院具有公益性,不但让学员免费入学,还会对学员进行资助,或给伙食费,或免其伙食费,还会发放津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书院,脱胎于古代私学,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道”——传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化之道。

  B.儒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只能够在民间传衍,直到汉武帝时才取得了意识形态的独尊地位,从此成为官方哲学。

  C.儒学成为官方哲学之后,变成了统治者和为统治者服务的知识分子的学问,走向封闭和僵化,直到北宋五子出现后才改变。

  D.书院在将儒学拉回民间这点上起了重要作用,虽然元以后朱子学成为了官方哲学,儒学却并未脱离民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代绝大多数书院的经费靠民间捐助,书院本身没有稳定可观的收入,一旦得不到资助,就很可能影响其运营。

  B.古代书院能够获得不断发展,与古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意识和对儒家价值观的坚守具有很大的关系。

  C.元明清三代的书院既传播官方意识形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又汇聚了民间力量,使民间的学术思想更加活跃。

  D.元明清三代的大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往往都与书院有一定联系,这有利于推动学术发展、酝酿和产生新思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陈小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需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议:“去请陈小手吧。”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

  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马陈小手”。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产房。过了一会(有时时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恭喜恭喜!母子平安!”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进去吧!”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迤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团长龇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手喝了两盅。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

  “太重了!太重了!”

  喝了酒,揣上二十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得罪!”

  “不送你了!”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

  团长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

  团长觉得怪委屈。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开篇介绍当地的社会习俗,“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陈小手和社会习俗的冲突为他的悲剧命运做了铺垫。

  B. 小说中团长是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寥寥数语逼真地呈现了他邪恶、野蛮的流氓痞性,团长最后的言行提升了作品的深度。

  C. 小说语言具有地方特色,比如“老娘”就是接生婆在当地的称呼,“走柳”是不停走来走去、焦虑的民间说法,“得罪”只是陈小手告辞之前的习惯用语。

  D. 全知视角使作者在讲述故事抒发感受时不受限制,但本文作者并没有直接将主观评价传递给读者,而是冷静的讲述,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5.有人说“陈小手就像他的坐骑白马一样‘浑身雪白’,他是作者有意塑造的集众多美好品质于一身的人物符号”。请概括陈小手的美好品质,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以陈小手被枪杀、团长感到委屈结尾,这样设计有怎样的艺术效果?(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全国一多半的省份将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制度。所有省级行政区域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学生跨文理选科,均设置“3+3”的考试科目。前一个“3”为必考科目,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除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外,绝大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学考”)选考科目,由各省级行政区域自主命题。

  浙江省外语种目和3门选考科目均一年两考,每个学生最多有两次机会;其他省目前对外语科目提供两次机会,很多省份均表示要创造条件增加提供两次机会的科目。

  学考的具体安排和作用方面,浙江省实行高中学考与高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试中相结合的办法。同一科目命制两种试卷,一种为“必考题”(满分70分),作为单纯的“高中学考”;一种为“必考题+加试题”(满分100分),“一考两用”。其中“必考题”的成绩作为“高中学考”成绩使用;“必考题+加试题”作为“高考选考”成绩使用。两种试卷同时在不同试场开考,后一种试卷多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其中必考题试题相同。两种试卷的考试均允许学生跨年级参加,每位考生最多有两次考试机会。

  其他地区把高中学考区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孝试,分开组织考试。合格性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级性考试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级,仅限当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参加,其中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每位考生只能参加一次考试。合格性考试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性考试用于统一高考招生。

  (摘编自边新灿等《中国考试:全国30个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材料二:

  2017年高考中,计划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有500多所高校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各高校所有专业(类)中,54%不限选考科目,46%设限选考科目,其中设限范围为3门的占33%,2门的占8%,1门的占5%。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的考生,可选考95%的专业;选择政治、历史、地理组合的考生,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可选考66%的专业,比现行高考34%的选择面,高出近一倍。

  (摘编自“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刊文《2017年浙江省高考选科组合报考统计》)

  材料三: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后,学生在校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将成为重要的录取依据和参考。根据河南省高考方案,高考招生录取基于“两依据、一参考”。“两依据”是指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就是指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以河南为例,有专家指出,河南版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评价内容上,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与教育部保持高度一致。但也有其特色,例如在思想品德方面,增加了违规违纪和有无违法情况的评价内容,便于学校管理与记录。

  不只河南,全国多省份都明确将综合素质纳入到学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因素。专家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的重要举措。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刊文《27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出炉综合素质成录取重要参考》)

  材料四:

  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域均明确要逐步减少、合并乃至取消录取批次。浙江从新高考首届学生毕业的2017年起,除特殊类型(自主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定向招生等)提前录取外,统一高考招生取消所有录取学校批次,纳入统一高考招生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高职)院校同时填报志愿、投档录取。

  按专业(类)还是按院校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志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各省级行政区域,基本上都明确高校按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基本上确定了“1门对应即可”的机制。但具体是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浙江在2014年即明确“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实行基于专业的志愿运行模式,录取时直接投档到专业录取,充分尊重学生既要选学校又要选专业的选择权。

  (摘编自“南昌教育信息网”刊文《借读全国各省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 从已出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上看,各省在突破文理界限、设置“3+3”的考试科目、外语科目一年两考上取得了共识。

  B. 改革后,试题命制将实行统一命题和自主命题相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必考科目试题,各省自主命制选考科目试题。

  C. 从2017届浙江考生选考数据看,考生选考受高校各专业指定的选考科目、科目组合可选考专业比例的影响较大。

  D. 改革后,考试成绩不再是高考录取的唯一依据,考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从而打破“一考定终生”。

  E. 各省施行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后,录取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投档到院校录取变为投档到专业录取,录取批次将逐步取消。

  9. 针对高考改革带来的变化,刚步入高一的同学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19分)

  皇甫无逸,字仁俭,京兆万年人。父诞,隋并州总管府司马,汉王谅反,逼之不从,见杀。时五等废,炀帝嘉诞忠,赠诞柱国、弘义郡公。

  无逸历淯阳太守,治为天下最,再迁右武卫将军。帝幸江都,诏居守洛阳。帝被杀,乃与段达、元文都立越王侗。及王世充篡,弃母妻,斩关自归。追骑及,无逸顾曰:“吾有死,终不能同尔为逆。”解金带投之地,曰:“以与尔,无相困。”骑争下取,由是获免。

  高祖以无逸本隋勋旧,尊遇之,拜刑部尚书,封滑国公。时蜀新定,吏多横恣,人不聊生,诏无逸持节巡抚,得承制除吏。既至,黜贪暴,用廉善,法令严明,蜀人以安。

  皇甫希仁,憸人也,诬告无逸为母故阴交世充,帝判其诈,斩希仁,遣给事中李公昌驰谕。又有告无逸交通萧铣者,时无逸与行台仆射窦璡不协,因表自陈,并上璡罪。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璡。及还,帝劳曰:“比多谮毁,但以正直为佞人憎尔。”无逸顿首谢,帝曰:“卿无负,何所谢?”

  拜民部尚书,出为同州刺史。所至辄闭閤不通宾客,左右无敢出入者;所须皆市易它境。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然过自畏慎,每上表疏,读数十犹惧未审,使者上道,追省再三乃得遣。母在长安疾笃,太宗命驰驿召还承问,忧悸不能食,道病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孝。王珪驳曰:“无逸入蜀,不能与母俱,留卒京师,子道未足称,不可谓孝。”乃更谥良。

  (选自《新唐书•皇甫无逸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B. 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C. 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D. 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1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三大名楼指的是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和湖南的岳阳楼,这些楼阁之所以能名动天下,主要原因是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与之有关的诗词歌赋。如《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创作的一篇与滕王阁有关的骈文。

  B. 孝廉是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孝指孝顺父母,廉指忠于君主;汉武帝时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朝保留了此制。

  C.“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外,再加上《乐》。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经”。

  D. 高祖是皇帝的庙号,指开国之君;炀帝是谥号,“炀”为贬义,隋炀帝是中国声名较差的皇帝之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无逸效命朝廷,深受信任。隋炀帝巡视江都时下诏命他守卫洛阳;隋炀帝被杀后,他同段达等人一起拥立越王为帝。

  B. 无逸做事细致,处事谨慎。他向皇帝上表章,读了上十遍还不放心,使者已上路了,还要追上去再三叮嘱后才让派送。

  C. 无逸严于律己,为官清廉。他在外任同州刺史时,所到之处往往闭门不交接宾客,所需要的物资都是从辖境以外买来。

  D. 无逸精于治理,才能突出。隋朝时,他担任淯阳太守,政绩被评为优等;唐高祖时,他将战后的蜀地治理得井然有序。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诏刘世龙、温彦博按之,无状,遂斩告者而黜璡。(5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李密《陈情表》)(5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14~15题(11分)

  午 枕①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③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载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欹(qī),倾斜、歪向一边。

  14.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从首句“百年春梦”可以看出,诗人午后就枕,尽管睡眠时间不长,但梦中所历似已有百年。

  B. 首联第二句化用典故,感慨自已并没有神仙道术可长留梦境之中,侧面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

  C. 颔联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野草自然生长、鸣鸠相乳相酬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午睡梦醒后的视听印象。

  D. “旧蹊埋没开新径”一句与刘禹锡的“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颇含理趣。

  E.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通过对朱户画楼的描写,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

  15.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相同。

  (2)《岳阳楼记》中有“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句 ,其中 “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对世俗的荣辱毁誉从不在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全体干部职工依靠精湛的业务、过硬的管理,顺利完成了该工程项目的改造,凸显了沧海横流的英雄本色。

  ②习近平主席曾指出,重回以邻为壑的老路,不仅无法摆脱自身危机和衰退,而且会收窄世界经济共同空间,导致双输局面。

  ③来自中国恒翔洲际队的王美银在今天的比赛中石破天惊地登上成绩榜首位,成为环岛赛九年来第一位穿上黄衫的中国车手。

  ④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聚国事家事、世态人情于一体,句句如探骊得珠,让我们在啼笑中感知民众的矛盾和时代的黑暗。

  ⑤据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印尼的爪哇岛高铁项目正展开论证,中日两国围绕这一项目分别向印尼方宣传各自优势,待价而沽。

  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一鞭辟入里的话语,不仅温暖了广大农民的心,也为精准扶贫指明了方向。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B.号称是马云、王菲、李亚鹏等三万精英人士师父的神奇道人李一,随着吹捧者的纷纷撇清或缄默,正成为一个声誉上的“破落户”而陷入讨伐之中。

  C.世博会历久而弥新,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仅给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积极性和热情。

  D.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事件中,本应在几十秒内完成的突击,菲律宾警方用时79分钟,被媒体誉为“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的聆听!

  B. 现在我介绍一下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他们都是从上届毕业班中直接蹲班下来的,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C. 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跟他打个电话。

  D. “认识你自己”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王教授理解深刻,能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加以解释,讲得非常浅显易懂,我收获很大。

  20.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如果说领土、领海、领空是有形国土,那么, ① ,爱国情感高低直接关系民族生命力的强弱。爱国情感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的基础。 ② ,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就会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也就难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新形势下,我们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对祖国深厚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报国志向。 ③ ,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才有坚实基础。

  21. 下面是小明陪同奶奶到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字以内。(5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表演艺术家和一位剧作家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答案

  1. B【解析】“宋代一些学者开始办书院”说法错误,由原文第二段“书院发展到宋代”可知,书院在宋以前就有了。

  2. B【解析】“只能够在民间传衍”说法错误,原文第四段中说的是“主要是在民间传衍”。

  3. C【解析】“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错,原文第三段说的是“但政府的支持仅此而已”。另外,“使民间的学术思想更加活跃”于文无据。

  4.C【解析】“得罪”是陈小手心中“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言语呈现。

  5.陈小手的美好品质有:(1)特立独行。他敢于冲破世俗的偏见,以一名男性的身份从事人们很不屑的产科工作,做只有女人才做的接生工作。(2)医术高超。他有着高超的接生技术,救活了很多产妇和婴儿。(3)正直敬业。为了不耽误接生,他特意养了一匹白马,争分夺秒、救人于危难,对自己的职业怀着一颗虔敬的心。(4)品德高尚。他不计酬劳,也从不以人家救命恩人的身份自居,对人谦恭有礼。(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没结合具体文本酌情扣分;任意3点满分)

  6.(1)深化小说主题。团长枪杀陈小手还感到委屈,其根本原因就是封建、狭隘、愚昧的男权思想在作怪,男女之大防,即使医生和病人也不能逾越,这样安排结尾使小说主题得以升华。(2分)

  (2)情节结构上与前文呼应。(1分)开篇介绍社会习俗,陈小手作为一个异类,虽然技艺高超,救人性命,但是也难逃悲剧的命运,他的死是社会大环境决定的。(1分)

  (3)留白艺术,言有尽而意无穷,带给读者深刻的思索。(1分)小说结尾戛然而止,读者对陈小手的死感到惋惜的同时,会去思索团长为什么恩将仇报的各种原因。(1分)

  7. C【解析】C项,上海市对地理和生物两科分别在高二(下)和高三(下)提供两次机会,有可能出现不同年级学生参加同一次考试的现象。

  8. AC【解析】B项,必考科目个别省级行政区域仍执行教育部委托的分省命题任务;D项,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作为录取参考,并非依据,“弥补考试分数的不足”属无中生有;E项录取方式“按院校还是按专业投档,只有少数省份已经在改革方案中提及”。

  9. ①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②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③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④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每点1分)

  10. C【解析】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11. B【解析】廉,指品行方正。

  12. B【解析】文中“追省再三”的意思为“追回来再三检査”,“省”是“省查、检査”的意思,而非“叮嘱”之意。

  13. (1) 高祖下诏让刘世龙、温彦博审察这件事,没有证据,于是斩杀诬告的人并罢免了窦璡。(得分点:“按”“无状”“黜 ”各1分,句意2分)

  (2)我想奉诏命为陛下奔走效力,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顺从一己私情,但申诉报告不被允许:我进退两难,处境实在是狼狈啊。(“奔驰”“日笃”“告诉”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皇甫无逸,字仁俭,京兆万年人。父亲皇甫诞,是隋朝并州总管府司马。汉王杨谅起兵谋反,逼迫皇甫诞而(皇甫诞)不从命,被杀害。当时五等爵制已经废除,炀帝赞扬皇甫诞的忠心,追赠皇甫诞为柱国、私义郡公。

  皇甫无逸历任淯阳太守,政绩为天下优等,两次升任后为右武卫将军。炀帝巡视江都,下诏命他居守洛阳。炀帝被杀后,他就同段达、元文都一起拥立越王杨侗。等到王世充篡位,皇甫无逸放下老母和妻子,杀出关门独自归顺国家。追他的骑兵赶了上来,皇甫无逸回头时他们说:“我宁愿死,始终不会同你一起谋反的。”他解下金带丢在地上,说:“把这送给你们,不要再阻拦我了。”骑兵争着下马夺金带,因此幸免于难。

  唐高祖因皇甫无逸是隋朝的旧功臣,待他非常尊敬,授他为刑部尚书,封为滑国公。当时蜀地刚刚平定,官吏大都放肆横行,民不聊生,皇帝下诏让无逸拿着符节前去巡视抚慰,可以承受诏命授任官吏。到了以后,罢黜贪暴,任用廉洁良吏,法令严明,蜀民得以安宁。

  皇甫希仁,是个阴险的小人,诬告皇甫无逸为了母亲暗中勾结王世充。皇上判明其中的伪诈,斩杀了皇甫希仁,派遣给事中李公昌乘快马告诉皇甫无逸。又有人告皇甫无逸暗中与萧铣勾结。当时皇甫无逸与行台仆射窦璡不合,因此上表为自己陈述,并奏明窦璡的罪过。高祖就下诏让刘世龙、沮彦博审察这件事,没有证据。于是斩杀诬告的人并罢免了窦璡。等皇甫无逸返回,皇帝慰劳他说:“以前有许多人低毁诬告你,只因你正直而被奸佞小人僧恨罢了。”皇甫无逸叩头谢恩,皇上说:“您没有辜负我,为什么要谢恩?”

  授任为民部尚书,外任同州制史。所到之处往往闭门不交接宾客,身边的人都不敢随便出入,所需物品都从辖境以外买来。皇甫无逸曾经巡视境内,留宿民家,灯芯燃尽,主人想要续上,皇甫无逸抽出佩刀斩断带子作为灯芯。他的廉洁正直多像这样。但自己过于小心谨慎,每次上表章,读了上十遍还不放心,使者已经上路了,还要追回来再三检查才派送。他的母亲在长安病重,太宗让人从驿道兼程前去召他返回看望,他忧郁不安吃不下饭,路上得病逝世。皇上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为孝。王珪驳斥说:“皇甫无逸入蜀,却未能带母亲一同前往,留下母亲一人而母亲死在京城,为子之道不足以称颂,不能叫作孝。”于是改谥号为良。

  14. B、E【解析】B项应是直接表现了对梦境的依恋,侧面表现了对现实的失望。E项“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出了委婉批评”一说无中生有,此句意为诗人见朱户、画楼兴替,感到富贵荣利不足慕。(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15. 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首句“百年春梦去悠悠”既是写实,又喻指自己致力一生的变法惨遭废除,如梦消散,内心无比痛苦、惋惜。尾句“眼看兴废使人愁”则直抒胸臆,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颔联和颈联描绘了野草有荣有枯,朱门坍塌、画楼崛起,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这是万事万物必须要遵循的规律。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尾句“欲把一杯无伴侣”,写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寂之情。(每答出一点给2分,要求每条理解至少有一处具体诗句分析。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17. A【解析】 ①沧海横流:海水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杜会动荡。沧海:指大海;横流:水往四处奔流。语句中感情色彩不符。②以邻为壑:原谓将邻国当作沟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凡将祸害嫁于邻居或他人身上,皆可用此语形容。符合语境,③石破天惊:原形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不符合语境。④探骊得珠: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做文章抓住了题中的要害。符合语境。③待价而沽:等待高价才出卖,比喻有好的待遇、条件才答应任职或做事。此处望文生义。⑥鞭辟入里: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也说“鞭辟近里”。符合语境。

  18. B【解析】A项杂糅,“发挥……作用”与“在……起到作用”杂糅;C项句序不当,应先讲“物质财富”再讲“精神财富”;D项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菲律宾警方”,后面部分省略的主语应为“这个事件”,且“誉为”感情色彩不当。

  19. D【解析】A项,“您们”不能用于复数;“聆听”使用对象有误。B项“省油的灯”含贬义;“蹲班”一词不恰当。C项,“家父”使用对象有误,“家父”是面对别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而称别人的父亲,应为“令尊”,此句中“您”与“家父”矛盾。

  20. ①爱国情感就是无形国土 ②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③只有爱国主义教育搞好了【解析】补写语句,必须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进行确定。根据开头的“有形国土”和其后的“爱国情感”,可知①处补写的内容是将“爱国情感”与“领土、领海、领空”进行类比。“爱国情感是凝聚民族力量……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的基础”,这是正面阐述爱国情感对青年学生的重要性,再根据后文内容,可推出②处补写的内容是从反面阐述。根据“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才有坚实基础”可知③处要补充的是条件复句的前一分句,这一分句的内容根据前一句的“我们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推知。(每空2分)

  21. 【解析】门诊挂号后到门诊室看医生,按医嘱到不同科室化验并做CT、B超、心电图检查,然后把汇总的检查结果拿到门诊室交给医生,医生开出处方,患者携带处方到交费处支付药费后去药房领取药品。(内容完整,给2分;表达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1分)

  22. 作文【参考立意】

  1.遵守规则。从这个角度讲,表演艺术家的改动剧本是对原著的不尊重,是对规则的破坏。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都破坏规则,那么就无规范可言。考生可以写规则、规范的重要性,它旨在约束我们的行为,让整个社会走向规范。

  2.创新突破。艺术是允许个人发挥的,社会也需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艺术家的改动剧本如果是合理的,那么就值得赞扬,因为他在剧本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和表达技巧,而创新给剧本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大到社会发展,亦是如此。

  3.辩证分析。能否改动要一分为二来看待,如果是正确的、正面的,就值得赞赏,如果是反面的,负面的就应该剔除,所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创新。


上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试题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2.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题

3.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4.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

5.高二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415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