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山西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检测卷

时间: 丽仪1102 分享

  山西高一的同学,期末考试临近,是不是在找历史的检测试卷去复习?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山西高一期末考历史检测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山西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检测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下列选项包含有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B.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军机处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

  D.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军机处

  2.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适用的范围不同

  B.罗马法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C.罗马法制定的目的是维系罗马统治

  D.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3.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4. 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可能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 2014年12月13日上午,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南京大屠杀是日军犯下的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 ②中国人民必须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③南京大屠杀惨案不容篡改 ④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8.“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下列说法,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优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的最为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维护农耕文明的必然选择

  9.某欧美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 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B. 泰晤士河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 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 英国有钱人以乘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

  10.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B.一定程度上允许发展资本主义

  C.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 D.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

  11.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道:“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原因是

  A.经济基础极为薄弱 B.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C.东欧剧变的直接冲击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

  12.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思想是“要使消费倾向与投资引诱二者互相适应,故政府不得不予以调节”。20世纪30年代中期,罗斯福提名5位自己信任的人成为最高法院法官,时人称新法院为“罗斯福法院”。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以上材料反映了

  A.政府济贫法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B.是罗斯福总统操纵司法权的结果

  C.非常时期总统行政权的扩大 D.罗斯福新政出现了一些弊端

  13.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可见西方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通过实行民主社会主义,暂缓阶级矛盾

  B. 调动所有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和谐,刺激经济和生产的持续发展

  C. 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显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D. 防止由于人民极端贫困、社会两极分化过于明显而造成社会动乱

  14.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分别有着“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缺陷。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 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 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5.下列运动中,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客观规律的是

  A. 三大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 D.““””

  16.“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球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注解的国民经济建设路线或方针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7.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18.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不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是

  A. 苏俄新经济政策 B. 美国罗斯福新政

  C. 苏联斯大林模式 D. 中国的改革开放

  19.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20. 2010年4月25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传来消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0年联合春季会议通过的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银行的整体投票权提高3.13个百分点,由原先的44.06%提高到47.19%。其中,中国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说明

  A.大国操纵世界银行的局面得到彻底改观

  B.会员国缴纳股金的份额与投票权开始脱钩

  C.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21. 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这意味着

  A.固定汇率制度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崩溃

  B.“金本位制”垮台,最终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C.西欧经济实力增强,开始与美国分庭抗礼

  D.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22. “(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A.创建经济共同体 B.以经济合作消除冲突

  C.谋求和平与发展 D.淡化根本利益,解决民族矛盾

  23.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产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表明了

  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④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 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 B. 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

  C. 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 D. 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

  25.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经济全球化。你认为这种观点

  A.正确,因为经济全球化正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

  B.不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不要参与进来

  D.错误,发展中国家应无条件支持

  山西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检测卷非选择题

  (本大题有3题,共50分)

  26.(15分)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不同的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以后的300多年,英国极少有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人们看到的只是逐步的变革、前进,实现了政治民主化历程……它是英国文化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外人对这种方式评价如何,其优劣得失如何,它确是地地道道的英国的。 ——钱乘旦《英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材料二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民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国同盟会宣言》

  材料四 美国创建之初,华盛顿们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经过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的新体制。……西方的民主就是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等等。我们并不反对西方国家这样搞。但是我们中国大陆不搞多党竞选,不搞两院制。

  ——邓小平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模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是怎样通过这一方式完成政治民主化历程的。(5分)

  (2)材料二中“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具体指什么?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二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改造中国政治制度方面的主要举措。(2分)

  (4)结合材料四,指出中美两国选择和设计民主模式的根本依据。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选相比,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是怎样体现其自身特色的?(4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农庄的播种结构、播种面积、牲畜种类数量、农畜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苏联出现了严峻的农业形势: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1)根据材料,概括1953年苏联出现严峻农业形势的原因。(4分)

  材料二 1933年美国的《农业调整法》规定:凡根据政府“按户分配耕地面积计划”,“自愿”减少耕地、限制产量的农户都可以得到政府的津贴。同时农业调整局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这样的举措以至于当时南方流行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在棉苗之间穿行,就连它们也不会去践踏棉田,这暗喻着做出如此荒.唐决定的政府官僚们远远不及骡子聪明。

  ——摘编自《政府对农业的“哺育”》

  (2)结合所学分析,美国农业调整局的举措反映的实质。(2分)材料中“政府官僚们远远不及骡子聪明”的观点,你是否认同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 1978年11月,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包产到户,揭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1979年1月的粮食总产量就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的总和。1985年1月,中央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村政策,放活农村金融,扩大城乡交流。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约瑟特•施琳说,中国向世界证明一代人的努力就可打败饥饿。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用一代人的努力可打败饥饿”的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在农业建设中你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总结。(2分)

  28. (20分)经济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6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代全球化下,面临哪些全球性问题?(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认识。(4分)

  山西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检测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5:CDADA 6--10:DADAB 11--15:DCDAB 16--20:DDCCC 21--25:ABDA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0分)

  26.(15分)

  (1)特点:渐进改革。(1分)

  历程:通过《权利法案》限制君主权力,保证议会权力,确立君主立宪制;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9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任答两点4分)

  (2)法国:通过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政体;(2分)

  美国:解决民族独立和确立现代政治体制问题;(2分)

  (3)举措: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政体。(2分)

  (4)根本依据:国情(1分)

  特色: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27.(15分)

  (1)僵化的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4分)

  (2)实质:政府干预经济发展(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2分)

  认同;人口失业,饥饿横行。(要求:描述大危机时期的农业情况,3分)

  或不认同;为了维持市场的稳定、重建市场信心、保障农场主的利益。

  (要求:描述政府举措的目的,言之成理即可,不超过3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改变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4分)

  (4)政府对农业市场要适当干预; 要以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

  农业政策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任意两点2分)

  28.(20分)

  (1) “内在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科技的进步。(任答两点2分)

  影响:打破世界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分)

  (2) 推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增长。(任答两点4分)

  显著特点:资本扩张。(2分)

  (3) 问题: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新殖民主义的出现;环境恶化;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任答三点6分)

  (4)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潮流,机遇与挑战并存;

  应主动融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4分,言之有理即可)


猜你喜欢:

1.2018届高一期末考历史考卷附答案解析

2.八年级中学历史期末考检测卷

3.武汉市高一历史期末试卷答案解析

4.2018年附中高三期末考政治检测卷

5.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370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