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政治学习方法 > 高二政治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2)

高二政治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2)

时间: 凤梅1137 分享

高二政治下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38.“你敢打,我就敢送!”2014年1月6日,当快的把印着“首次打车送30元话费”的海报疯狂地张贴在北京市各居民区的广告栏时,竞争对手嘀嘀立刻做出反应,“打车每单立减十元” 真金白银的刺激让乘客和司机陷入了疯狂打车的狂欢。软件商用户激增、乘客省钱、司机赚钱,在这看似三方实现共赢局面的同时,拒载乘客、交通事故频发、分段打车造成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浮出水面。从狂欢后的隐忧我们可以看出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②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④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9.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C.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D.正确的价值观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40.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④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 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41.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

  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性。(9分)

  42.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政府在改革与发展中必须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顶层设计以全局视角对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谐各种关系。实现这种改革路线,就是要自上而下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协调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内外改革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步入世界强国之列创造制度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4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共同努力的伟大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终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道路。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到新中国成立100周 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的奋斗历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8分)

  44.从十二大到十八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12分)

  45、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备受亿万群众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实际上近年来党和政府已经对收入分配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初次分配领域,调整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在再分配领域,着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领悟材料中我国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哲学智慧。(9分)

  高二政治下册月考试题答案

  1----5 CBADB 6---10CCACD 11---15CDDAC 16---20DBACC 21---25DBAAA 26---30BCDCB 31---35BCCAC 36---40ABDA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满分50分。

  41.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快餐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大量具有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态,博得人们轻松一笑。

  然而,快餐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快餐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视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 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性。(9分)

  (1)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性,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3分)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阅读书籍应着眼于提升自我人文素养,而不应仅仅以休闲消遣为目的;(2分)

  (3)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阅读应有所取舍,选择优秀的文化作品,提高阅读品味;(2分)

  (4)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阅读应重视深层精神思索,提高升阅读质量, 提升认识能力。(2分)

  42.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顶层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政府在改革与发展中必须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顶层设计以全局视角对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谐各种关系。实现这种改革路线,就是要自上而下集中力量进行改革,协调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协调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内外改革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步入世界强国之列创造制度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改革进行“顶层设计”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2分)

  ①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联系的多样性。“顶层设计”应协调好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协调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内外改革之间的关系。(4分)

  ②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顶层设计”应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改革与发展全局,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4分)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整体,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顶层设计”应以全局视角对系统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谐各种关系 。(4分)

  4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 的优秀儿女为之共同努力的伟大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终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道路。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到新中国成立100周 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的奋斗历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8分)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2分)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 中国奇迹,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3分)

  ③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艰辛探索中正逐步变为现实,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3分)

  44.从十二大到十八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的?(12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3分)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八大,我 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3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 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 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 ” 的发展。(3分)

  45、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备受亿万群众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成为重要的议题之一。实际上近年来党和政府已经对收入分配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初次分配领域,调整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在再分配领域,着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领悟材料中我国解决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哲学智慧。(9分)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不同领域,用不同方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②整体与部分紧密联系,我们要立足整体,搞好局部。调整分配结构,有利于分配政策的整体优化;(或量变引起质变原理)

  ③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在缩小收入差距的过程中,要重点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猜你喜欢:

1.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2017金考卷高二政治试卷含答案

3.北京高二政治2017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4.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复习试卷(附答案)

5.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381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