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优秀作品专栏 > 教育心得 >

小学考试教育心得:一张试卷引发的思考

时间: 家志1175 分享

  学习啦:要是命题的老师只会照本宣科,不理会孩子现实的学习情况,那么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只会越来越低,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一张试卷引发的思考》。

  偶然得到某地小学三年级刚刚考完的期中考试卷。有些观点,不吐不快,愿意和命题者商榷。我们首先对考试测验的题目做效度分析、信度分析。

  一、 效度分析。这里的效度是指内容效度。所谓内容效度是指测验能代表所欲测量的内容和引起预期反映的程度。我们先来比较一下考试测验题目内容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教科书呈示的课程内容一致性程度。

  1、关于背诵。

  背诵的内容就要会写,因为考试会考。9周的授课时间,要背会的内容是三首古诗,5句名言,7段话。7段话为什么一定要会写呢?不是名言警句,不是名家名篇,除了考试,以后能有书写这7段话的机会几乎没有。那为什么要考?要考试,孩子们就得先抄一遍,因为内容多,所以抄写中一定有错误,讲完以后,再抄一遍,算是都能对吧,默写一遍,因为考试不可能抄写,同样,一定也有错误,讲完以后,再默写一遍,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固定下来还需要再抄一遍,怕忘了还应该再默写一遍,临近考试复习再默写一遍,这样就是8遍。7段话,多少遍?根据我们的授课时间,即便不全抄,孩子抄写内容的量都不少,我们要培养的是会抄写的孩子吗?读背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课标》也注重了学生的阅读背诵,只是背诵的就是要会写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喜欢背诵,但不会写,不可以吗?残酷的现实是:对小学生不行,因为考试会考,成绩不好就不能算好学生,这样合适吗?刚结束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他们的时间都放在抄写上了,哪里还能干别的呢?这样看来,我们是不是用试卷上的高成绩买断了孩子的未来?而试卷,真的那么可靠吗?

  2、阅读第三题填写关联词。

  三年级上册教材一到四单元中,有表示心情的词,表示颜色的词,多音字组成的词,形近字组成的词,就是没有出现过“关联词”这样的表述,虽然部分孩子懂得,但是就考试卷本身而言,脱离了教学内容,很明显是缺少效度的。

  3、作文。

  书上的要求是把这件事“想清楚”,写完后读出来,听的人“评评”,这个过程是一个是允许孩子在表达上不断领会和改进的,是对作文的品评、摸索、学习过程。

  考试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表现人物特点”,这是要到高年级才可以写出来的大文章。很明显是拔高了。我们知道写事能写具体,对于中年级孩子来说已经就是难点,里面涉及到写作顺序、词语的使用、修辞的选取、详略的分布等等,在此基础上写人,需要指导:特点的提炼、围绕中心写、人物动作、对话练习、心理描写等等。这是整个小学记叙文教学的重点,需要循序渐进地稳扎稳打,哪一部分训练没有指导到位都会出现问题。三年级期中考试命题直奔“通过具体的事表现人物特点”,给孩子和老师的心理造成了多大的迷茫和压力?

  以上几点说明一些题目的目标与实际教学目标不一致,从这个角度看,显然,这几道题的效度是不够的。

  二、信度分析。

  信度即考试测验的可靠性。由于高信度也是实现考试测验效度高的一个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可以从考试测验题目的操作形式与欲考试测验内容的操作形式是否一致来分析题目的信度。作为“教学评”一体的教学,教学设计时,我们会非常关注教材中每篇课文之后的“课后习题”,因为是这是编者紧扣学段与单元主题的读写重点设计的,是有梯度的,是可以螺旋式上升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的。

  比如第十课《风筝》课后练习“我们要认真读课文,读出‘我们’心情的变化”;“课文写出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让我们读读相关语句,体会体会。”第十一课《秋天的雨》课后题“我们来交流交流: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就是落实《课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语文园地二和语文园地四都涉及到形近字辨析,这是对《课标》“有初步的识字能力”的落实。

  那么我们考试的内容是不是也应该围绕课后习题来选取呢?可是卷上没有。这样,我们课堂就做了无用功,我们的作业就做了无用功,我们的教材也做了无用功。换句话说,这样的命题有信度吗?

  试卷已经阅完,实际上,我也可以像看完画册一样翻过这张试卷,但是,我始终放不下。因为学生、家长、老师,一直关注的是前一段我们的教学进行得怎么样?哪些成绩?哪些问题?更明确我们的方向是什么。但是这张卷没有做到。而仅就期中考试这一天而言,学校排考号、布置考场、教师监考、阅卷、质量分析,一大套运行系统,一大群人,一大堆的时间啊,在为之服务。我们的命题允许产生多大程度上的不严谨?我们可以拿谁的认真去浪费?

  三、统一命题的试卷具有对地区教学的指导作用,一面是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指导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是不是也应该对我们服务的对象——学生,有“研究和理解”的导向?

  比如,三年级比二年级的答题时间只增加了20分钟,这20分钟孩子们要应对哪些内容呢?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我会背”需要填写20个字,三年级的期中考试,就要求填写81个字,多出了61个字的书写及思考时间,多出来的20分钟,平均每分钟写3个,仅仅就这些吗?不!

  二百余字的阅读中一共出现了大大小小15个空,学生读着读着卡一下,读着读着卡一下,比较挑战孩子的阅读能力。小学阶段孩子的注意力较弱,7~10岁儿童一般可以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做到阅读时已经过去20分钟,再遇到如此“拦路虎”,一部分孩子就会放弃或者开始敷衍了事。部分孩子颠颠簸簸地读完,还得耐着性子回过头猜测文章大概写什么,然后按照题目要求把这些空一个一个补好,好艰难呀,小学三年级的期中考试。

  三年级的小朋友刚开始学习拿钢笔写字,孩子为了把字写好,需要一笔一画,结果这紧张的60分钟,题目繁难,写字着急,干脆甩开龙飞凤舞起来。两个多月来的兢兢业业毁于一旦。

  也许有的老师会侥幸地说,卷上出的正好我都教了,那么请你想一想你是以什么为代价的?以牺牲孩子时间?以透支未来的“超越教材”?

  但是我觉得应该有一个标准,能使得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统一考试的试卷能协调稳定、卓有成效地围绕在“为学生发展”上,多做一些。

  我还翻阅了一下该地区的试卷,近几年的题型,甚至到每道题的题目表述,基本没有变,对于量和内容而言,则有愈增愈繁难偏涩之感。很明显,这些都是命题教师的“参照物”,而这些年,我们的教育思想一直没有变吗?一定要困守教材,以考住学生为目标,在死记硬背上比拼,在抄抄写写中涅槃吗?要不要有所改变呢?使孩子爱上考试,爱上课堂,爱上学习,毕竟,学习的路还很长。

  公众号:益起学堂和孩子一起出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