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历史备考复习是决定成绩优劣的关键时期,也是许多同学感到不知所措、疲于应付的阶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历史,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第1课 鸦片战争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

  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

  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

  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第三课 收复新疆

  1.阿古柏入侵新疆:

  (1)时间:19世纪60年代

  (2)支持者:英国、俄国

  2.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1871年俄国直接派兵侵占了伊犁地区)的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2.重要战役:①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3.《马关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1895年

  ②地点:日本马关

  ③签订者: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增辟通商口岸等。

  ⑤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时间:1900年

  2.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3.经过: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在西摩尔率领下发动侵华战争。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列强第二次洗劫、焚烧北京)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强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①《辛丑条约》主要内容: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的一次),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②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

  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签订

  列强通过发动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成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六课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

  4.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主张(口号):师夷长技(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前期创办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后期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筹建三支海军(南洋、北洋、福建);

  ④兴办新式学堂(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7.性质: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破产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评价: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 戊戌变法(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背景:民族危机的加重(表现为:《马关条约》签订);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末的1898年(旧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4.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亡。

  5.过程: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标志)、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6.失败原因:一是脱离群众,仅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二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7.意义: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8.启示:说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八课 辛亥革命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时间:1911年(旧历辛亥年)

  3.代表人物:孙中山等

  4.主张: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主)为纲领,试图用革命的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5.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标志);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6.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8.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 上海(后期)

  (3)主力:学生 工人(6月初)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的作用。)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

  (3)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成立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

  第一步课前认真预习

  首先,通读两遍课文,对于那些不认识的字一定查字典,除了要注音,还要明白这些字在课文中的含义。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出比较详细的提纲。提纲的格式可以模仿老师上课时的板书。但必须体现出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的名称、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另外,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以及把自己要提的问题也写出来,以便在老师讲课时获得解答或者向老师提问。

  第二步上课认真听课、思考、笔记

  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注意自己的理解那些地方与老师的讲解不一样,自己还有那些地方没有预习到,自己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老师是否讲了答案,如果讲到了要立刻记录下来。老师讲完后,自己要详细回忆一遍老师讲的所有内容,想一想,还发现了哪些新问题。如果有,还要在课后向老师提问,获得答案。

  第三步 课后复习、巩固

  首先,再读一遍课文,再看一遍预习提纲,根据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修改提纲。

  然后,完成课后作业,做作业时,不要照书抄,要尽量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答案,确实写不出来,再看看书,记一记,然后写出来。作业不能拖,要及时完成。还要书写工整、条理清晰。

  最后,不要忘了,过三天,要把学过的内容再快速读一遍,以便及时巩固。 第四步阅读课外书籍或做课外练习,扩充知识面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或做课外资料上的一些练习题,这不仅可以扩充知识面,而且所学的知识更不会忘记。

  中学历史记忆方法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但准确记忆并不等于死记硬背,特别是对于没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这种认识上的误区无疑是学习上的最大障碍,其实在学习历史中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牢。笔者就这方面的尝试谈谈自己看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顺序记忆:

  这种记忆是最普通的记忆方法,它是指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就可以这样记:1、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第一次大陆会议召开。2、1776年,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3、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4、1778年,战争中心南移,5、1781年,英军总司令康华利把宝剑呈给华盛顿。6、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

  二、规律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如:世界史上六大帝国衰落的原因都是:1、人民起义。2、各地封建主(或奴隶主,包括被征服的各族)形成割据趋势,力求摆脱中央控制。3、统治阶级的内讧。4、外族或外国的入侵 。

  三,奇特联想记忆: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例: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忆方法为“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四、对比记忆:如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中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对比。中国近代三次革命高潮的异同等。

  五、归纳记忆: 可把不同时间的同类事件归纳。比如:我国古代八项著名的水利工程。近代台湾军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事例。红军四次反围剿作战方针等。也可以把同一时间的不同事件进行归纳。比如:1945年发生的重要事件有:苏、美、英雅尔塔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美、英波茨坦会议、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上党、邯郸战役、联合国成立、台湾回归祖国。

  六、顺口溜记忆: 把一些历史事件编成顺口溜很易记忆。比如:清朝皇帝的顺序:努皇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帝);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嘉道咸(嘉庆、道光、咸丰);同光宣(同治、光绪、宣统)。再如朝代的顺序:三皇五帝夏商周,春战秦汉三国休,两晋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民。

  七、讲解记忆: 这是一种较新的记忆方法,一个同学给其它同学讲述历史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信号储存时间长。当然,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还有隔年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推理记忆法、信号记忆法等等。

  八、排比记忆: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1: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口岸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例2;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

猜你喜欢:

1.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2.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归纳

3.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整理

4.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5.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有哪些

3829972